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生活習慣

大學生生活習慣

發布時間: 2021-02-16 00:17:43

A. 大學生應該有哪些好的生活習慣

樓上的朋友在哪裡粘貼過來很多大道理啊

這些大道理我相信樓主你是明白內的

不過,我覺得要是容你能做得到,就不需要在這里求助

所以,你的問題有兩個

1.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以及這個目標的細分目標

2.覺得大一時間還多著,想在大學的花花世界玩個夠

從高中到大學,突然過上了無人管束的生活,自然生活就隨心而行,沒有規律

要做到自律,不是那麼容易的事,總是想時間還有,先玩玩

就算有人生目標,也因為沒有細分目標而只停留在理想的階段

所以,我給你的建議很簡單

1.充分去了解、評估你的人生目標

2.把它細分到各個時期的小目標

3.為自己定立大學四年各個學期的計劃

到了今天,你父母不會再像以前一樣管束你

那麼,你需要明白自己想得到什麼,為了得到它你今天需要干什麼

利用你渴望得到的東西來約束你

B. 大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怎樣的

早起早睡規律睡眠是必須的。
定時定量吃飯,營養均衡是必須的。
適量體育鍛煉。
心態放正認真學習,認真,謹慎社交必須的。

C. 列舉大學生不健康的生活行為並簡述如何改善

(一)作息時間無規律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學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經常熬夜。殊不知,睡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義,可以增強免疫力,康復機體,促進生長發育,延緩衰老,而且有利於皮膚美容,一些宿舍看電影、開卧談會到深夜,然後第二天上午逃課睡覺,長此以往,引起惡性循環,我們的學業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
 (二)日常飲食欠科學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由於睡得晚,早晨起的遲,來不及吃早飯便去上課,在課間餓的時候隨便買些餅干、方便麵之類的零食充飢;有的大學生索性取消了早飯,養成了常年不吃早飯的不良習慣;還有的男生酗酒、暴飲暴食,這些都違反了正常的飲食規律。大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平衡營養與膳食顯得尤為重要,糖類,維生素,水和礦物質這些人體必備營養元素需要我們在日常飲食中補充和吸收,科學表明,每人每天飲水量1200~1600ml,水有促進營養素的消化吸收,排泄代謝物和毒素的生理功能,而且飲水對健康具有特殊功效,如鎮靜作用,保護眼睛,降脂減肥,緩解便秘,美容養顏。
 (三)娛樂休閑無節制
適當的休閑娛樂可以給大學生的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緩解壓力。然而部分學生經常光顧網吧、KTV、錄像室、電子游戲室等娛樂場所,無節制地沉迷其中。
 (四)自我保健意識差
 眾所周知,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陶冶情操,增添活力。但是隨著近年來網路游戲、電子競技等的興起,參與文體活動學生總數明顯下降。學生的體能素質長期下降、肥胖學生的比例明顯增多、近視眼發病例居高不下、多數大學生心理素質不高、抗挫折能力差,這些與缺乏體育鍛煉有關。有些男同學不僅不注意自身衛生習慣,還經常在宿舍抽煙,使得其餘同學被迫抽二手煙,影響了同學們的身心健康。
當代大學生在生活習慣方面出現諸多令人擔憂的現象,與社會環境的變遷、教育模式的死板、教育體制的不完善不無關系,淺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
 (一)教育環境多元復雜
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元文化影響著大學生的成長,許多不健康、不積極的生活方式侵入大學生的生活,如鋪張浪費、沉迷網路、酗酒等,從而出現曠課、遲到、早退等現象。學生在網吧、宿舍通宵玩游戲,上課時間發短消息、接打電話、玩手機游戲等現象,對正常的學習生活和教學造成了負面影
 (二)家庭教育普遍失衡
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由於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家長對孩子的學業關注的比較多,而對孩子的綜合素質養成缺乏必要的關心和引導。很多家長為了能使孩子安心學習,幾乎包攬了學生除學業之外的其他一切事務,連洗衣、疊被等基本的生活小事也不例外,這些家庭過多的「溺愛」,對大學教育產生的負面作用甚大,值得家長們深思。
(三)自我要求不嚴,易於滿足
許多大學生進入大學以後,往往僅把順利畢業作為大學階段的努力目標,而對於如何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則缺乏全面考慮和綜合規劃,一部分同學出現了得過且過的思想,缺乏年輕人應有的朝氣。
那麼,作為大學生的我們應該怎樣改正上述不良生活習慣呢?
首先,應該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形成規律的作息制度。早睡早起,神清氣爽,睡懶覺使大腦皮層抑制時間過長,天長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為的大腦功能障礙,導致理解力和記憶力減退,還會使免疫功能下降,擾亂肌體的生物節律,使人懶散,產生惰性,同時對肌肉、關節和泌尿系統也不利。
午間休息,精力充沛,適當午睡對於減輕身心疲憊,提高學習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午睡不在於時間長短,關鍵在於質量。建議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使得血液循環至腦部以緩解因大腦供血不足而產生的疲憊感。研究表明有規律的生活能使大腦和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交替進行,促進身心健康。
其次,進行適的當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學習之餘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不但可以環節緊張的學習生活還可以放鬆心情,增加生活樂趣。因為運動提高了心肺功能 使血液中養分氧氣傳輸的更快 更多 更充分 特別是有氧運動可以使人們變的更加年輕。體育活動時,與肌肉運動有關的腦細胞處在興奮狀態,使大腦皮層管理思維的部分得到了休息,有利於緩解腦力疲勞。運動還能鍛煉神經系統對於疲勞的耐受能力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了大腦皮層細胞的活動能力,使人更加富有活力。每天有適量的運動,還能促進良好的睡眠,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心肌的肌肉和功能,加快血液流速,從而大大改善大腦、心臟本身和全身的血液循環,促進消化器官功能,加快新陳代謝的進行,使體質健壯,精力充沛,從而減少神經衰弱等慢性病的發生。

最後,我們應該合理安排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營養學家研究表明,早餐吃飽,吃好,可維持血糖水平。全面平衡,即樣樣都吃,不挑食,不偏食。太胖或太瘦都不利於健康。既往養生經驗提出 「食不過飽」的主張,其目的就是要使飲食適度,飢飽適當,熱能和蛋白質等營養素攝入與消耗相適應,避免過胖或消瘦。三餐要合理。要建立合理的飲食制度,切忌暴飲暴食,提倡不吃或少吃零食。一日三餐中每餐的熱能分配以早餐佔全天總熱能的30%,午餐佔40%,晚餐佔30%較為合適。1)飲食多樣化,吃些粗雜糧;(2)飲食規律,不暴飲暴食,多吃些豆類和堅果類食物;(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4)限制含脂肪高的食物攝入;(5)每周最好能吃2~3次魚或雞肉;(6)每日最多食用一個雞蛋;(7)控制食鹽和含鹽(鈉)食物攝入;(8)適當增加奶製品攝入;(9)適度飲酒,控制體重。
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習慣是一種努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可催人上進,促進機體健全發展;不良的生活習慣貽誤了自己,也害了他人。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能促進個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對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為了我們更好的發展和進步,我們當代大學生應該改正自身不良生活習慣,努力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D. 大學生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大學生精力旺盛,又處於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良好的生活習慣是確保順利、成功度過大學階段的一個重要基礎,為了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從一進大學起,就該切實重視這個問題,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並防止不良生活習慣形成。
首先,要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形成良好的作息時間,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以為有規律的生活能使大腦和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交替進行,天長地久,能在大腦皮層上形成動力定型,這對促進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大學生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有的同學習慣晚上卧談,天馬行空地一談就死兩三個小時,結果第二天上課時候非常疲憊,根本無心聽課,長期如此,不僅影響平時的課業學習,還容易引起失眠,甚至引發精神衰弱症。研究表明,大學生的睡眠時間一般每天不得少於7小時。如果條件許可,午飯後可以睡一會,但最好不要睡超過40min
第二,要進行適當的體育煅煉和娛樂活動。「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學習之餘參加一些文體活動,不但可以緩解刻板緊張的生活,還可以放鬆心情。增加生活樂趣,反而有助於提供學習效率。聽音樂、跑跑步、做廣播操、踢足球等等都有助於增強體質。這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實踐證明:7+1>8.在這里,7+1表示7小時的學習加上1小時的體育文娛活動,8表示8個小時連續學習。
第三,要保證合理的營養供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大學生「飲食不良」現象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飲食不規律,很多同學早上起來較晚,來不及吃飯便去上課,有的則在可見餓的時候隨便吃零食。二是暴飲暴食。學生們主要在食堂就餐,但食堂的就餐時間比較固定,常有學生由於學習或其他原因錯過了開飯時間,於是就遲點餅干,方便麵來對付,等下一頓吃飯時吃雙份。營養家們研究證明:早餐吃飽、吃好。對維持血糖水平是很必要的;用餐時不能挑食偏食,要加強全面營養,還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第四,要改正或防止吸煙、酗酒、沉溺與電子游戲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E. 如何培養大學生行為習慣

大學生自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修養:
1 要立志。大學生要從內心深處真專心認識到文明行為習慣是自己屬人生和事業不可或缺的修養和素質,立志成為一個道德高尚、行為習慣文明的人。孟子在談到修養時曾說:「夫志,氣之帥也。」這里的氣,是指一種很高的道德境界。有的同學認為立志要立治國、平天下之大志。有大志是對的,但與立志修身、養成文明習慣並不矛盾。儒家經典《大學》開宗明義就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系,把修身列在首位。
2 要以修養思想品德為本。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是他的思想品德的外現。

F. 談談大學生應該怎樣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新生們入抄學後首先襲要學會合理地安排作息時間,形成良好的作息制度。也許你已經習慣了在家兩個月的「夜生活」,但是一定要盡快從安逸中醒過來,因為有規律的生活能使大腦和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交替進行,天長日久,能在大腦皮層上形成動力定型,這對促進身心健康是非常有利的。大學新生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有的同學習慣在晚上卧談,天馬行空地一談就是兩三個小時,結果第二天上課的時候非常疲憊,根本無心聽課。長期如此,不僅影響平時的課業學習,還容易引起失眠,甚至引發神經衰弱症。研究表明,大學生的睡眠時間一般每天不得少於7個小時。如果條件許可,午飯後可以小睡一會兒,但最好不要超過40分鍾。

G. 大學生應該培養哪些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愛生活愛運動愛學習。

H. 大學生活不良習慣有哪些

大學生不良生活習慣社會實踐調查「當你睡覺的時候,你會選擇手機關機還是繼續開著它?」,對於這一問題多數同學對手機輻射不以為然很多同學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除非兩塊電板都沒電了,一般我會一天24小時開機的。」「睡覺不敢關機,怕我的那位找不到我著急。」選擇開手機睡覺的同學明顯人數多於關機的同學。
而對於校園中的一些「特殊」群體,他們的生活更加離不開使用手機。擔任著學校學生會幹部的許同學連充電的時候都開著手機。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寢室後,經常是手機鈴聲一響,又得跑下樓去。雖然很多同學清楚手機輻射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卻並沒有引起任何的重視。調查結果正折射出的了當前大學生對於自身健康的長期忽視。調查結果正折射出的了當前大學生對於自身健康的長期忽視我特意觀察了一下,早上到操場上晨練的除了老教師外,學生寥寥無幾的,女同學就更少了。等8點多鍾已經上課了,路上還有不少學生一手拿著課本,一手拿著早點,邊吃邊走。我認為,在大學相對寬松的環境下,部分同學逐漸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缺乏規律性的生活、學習狀態和飲食結構紊亂。大三的某同學說,現在大學生熬夜簡直是家常便飯。她們寢室常常一起通宵看韓劇,曾經連續一個星期幾乎沒睡過覺。而男生則熱衷玩電腦游戲。「我的幾個室友熄燈後還把鍵盤敲得噼啪直響,根本想睡也睡不著,第二天只好在課堂上補覺了。」還有的同學說,學生「熬夜是家常便飯」。她曾經因為籌備學校一年一度的土風舞大賽,「連續兩個星期幾乎沒睡覺」。她回憶說,那段時間常常搞得頭昏眼花,兩腿發軟,而且臉上小痘痘「群生」。眼下,雖然沒那麼多事情做,但是已經習慣熬夜,「太早誰睡得著呢」。大學生身體素質令人堪憂據資料顯示,在某高校食堂,有記者就同學們對自身身體素質進行了隨機的采訪。結果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對自己身體素質不滿意的」佔到56.5%,「滿意的」僅為43.5%,而女生則普遍感到自己身體欠佳。某人民醫院副院長醫師認為,現在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中,這其中固然有個人體質原因,但更多的是因為現在的大學生平時鍛煉不夠,普遍懶得動。數據表明,僅25%的大學生能堅持日常的鍛煉。「偶爾鍛煉」佔59%,「基本不鍛煉」有16%;男生每周鍛煉時間大多在3—5小時,而女生極少有每周運動2—3小時的,大部分女生除了體育課平常根本不鍛煉。醫師告訴記者,由於對身體健康的忽視,一些原來中老年易得的疾病正漸漸逼近大學生。「現在患了腰椎間盤突出或脊、頸椎病來我們醫院就診的大學生越來越多,還有甚至患了輕微糖尿病的。」醫師認為,疾病年齡明顯推前,多是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有些大學生整天對著電腦玩游戲,容易造成肌肉和關節的麻木和緊張。對此,醫師呼籲大學生朋友們,大學四年中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進行有針對性的鍛煉。不要以為憑著現在一腔熱血而過度地透支自己的健康。從長遠看,也是為自己將來的工作生活保留一個厚實的「本錢」。 當代大學生中存在很多不良生活習慣,總的來說有:當代大學生中存在很多不良生活習慣,總的來說有:(一)作息時間無規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學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經常熬夜。殊不知,睡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義,可以增強免疫力,康復機體,促進生長發育,延緩衰老,而且有利於皮膚美容,一些宿舍看電影、開卧談會到深夜,然後第二天上午逃課睡覺,長此以往,引起惡性循環,我們的學業和健康均得不到保障。(二)日常飲食欠科學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由於睡得晚,早晨起的遲,來不及吃早飯便去上課,在課間餓的時候隨便買些餅干、方便麵之類的零食充飢;有的大學生索性取消了早飯,養成了常年不吃早飯的不良習慣;還有的男生酗酒、暴飲暴食,這些都違反了正常的飲食規律。大學生正處於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平衡營養與膳食顯得尤為重要,糖類,維生素,水和礦物質這些人體必備營養元素需要我們在日常飲食中補充和吸收,科學表明,每人每天飲水量1200~1600ml,水有促進營養素的消化吸收,排泄代謝物和毒素的生理功能,而且飲水對健康具有特殊功效,如鎮靜作用,保護眼睛,降脂減肥,緩解便秘,美容養顏。(三)娛樂休閑無節制適當的休閑娛樂可以給大學生的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緩解壓力。然而部分學生經常光顧網吧、KTV、錄像室、電子游戲室等娛樂場所,無節制地沉迷其中。(四)自我保健意識差眾所周知,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陶冶情操,增添活力。但是隨著近年來網路游戲、電子競技等的興起,參與文體活動學生總數明顯下降。學生的體能素質長期下降、肥胖學生的比例明顯增多、近視眼發病例居高不下、多數大學生心理素質不高、抗挫折能力差,這些與缺乏體育鍛煉有關。有些男同學不僅不注意自身衛生習慣,還經常在宿舍抽煙,使得其餘同學被-迫抽二手煙,影響了同學們的身心健康。當代大學生在生活習慣方面出現諸多令人擔憂的現象,與社會環境的變遷、當代大學生在生活習慣方面出現諸多

熱點內容
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谷振豐 發布:2025-08-30 15:34:35 瀏覽:362
美國大學天文系 發布:2025-08-30 15:32:44 瀏覽:333
美國西敏大學學費 發布:2025-08-30 15:31:56 瀏覽:748
卡內基美國大學一類大學有幾所 發布:2025-08-30 15:26:37 瀏覽:478
美國kp大學 發布:2025-08-30 15:26:00 瀏覽:870
電影對大學生的影響 發布:2025-08-30 15:13:00 瀏覽:996
考研到南京大學 發布:2025-08-30 15:07:43 瀏覽:952
2012年青海大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30 15:06:47 瀏覽:551
大學教授每個月多少錢 發布:2025-08-30 15:06:03 瀏覽:520
廈門大學企業管理考研 發布:2025-08-30 14:47:03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