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入學戶口遷不遷

大學生入學戶口遷不遷

發布時間: 2021-02-16 00:30:13

❶ 讀大學遷戶口與不遷戶口的區別

遷不遷戶口都是可以的,至於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的差別,還是有的,如果你們村能分錢,那當然是不轉的好。

不過遷戶口還是有一定的好處,如果你打算在學校里找對象,或者要在學校里生小孩子,如果對方戶口在當地的話,產檢方面,都會方便很多了,學校里也會提供一些大學生社保之類的。

❷ 大一新生報到戶口是遷還是不遷

這涉及到當地戶籍政策對學子們今後的個人證件辦理、就業、買房、出國、福利待遇、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影響,甚至還影響到以後的結婚、生子、子女入學等後繼問題。由於公安機關是按每年招生情況確定戶口指標的,過期未遷的以後將不再受理,所以高校規定僅在新生報到入學時遷入,以後在校期間就不再辦理戶籍遷入手續。 由此擺在新生及其家長眼面前的抉擇是:在入學報到前決定新生戶口遷還是不遷?這是一個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問題,並非簡單地一刀切,但必須要一次性地當機立斷切一刀,適時做出明智的合理選擇。 就新生遷戶口的程序來說並不復雜。新生本人帶上大學錄取通知書、戶口本、本人身份證、去生源地派出所辦理戶口遷移手續,戶口遷入地按校方規定的遷入地填寫,戶口遷移證與身份證上的姓名、出生日期等要一致,且在規定的有效遷移期限內(一般為一個月),入學報到後交給學校保衛處或所在學院輔導員等即可。 一、大致來說,戶口遷入學校後一般有如下三種便利: 1、便於找兼職工作、就業及考當地公務員等,某些用人單位要求畢業生擁有本市戶口,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都市就業時,有無本地、本市戶籍無形中往往視為一種競爭優勢。但說到底關鍵是取決於畢業生以後在學校所在城市立足與發展的條件與能力,實力較強時以遷入為好。 2、便於及時辦理個人證件,如身份證等遺失證件後的補辦、辦理出國簽證護照等,省去了就讀高校與生源地之間路途奔波等諸多之苦。還有再比如考駕照無須辦理暫住證等。 3、畢業後可將個人檔案等放到當地省人事部門託管,便於享受一些城市配套服務,如便於在高校所在地購房,手續相應要簡便些。 需要說明的是,新生即使將戶口遷到高校也只是集體戶口。畢業離校時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本人要求戶口人事檔案保留在學校並辦理相應的畢業生戶檔關系留校申請手續的,其戶檔關系按政策規定可免費由學校保存若干時間(一般為兩年),兩年內擇業期內畢業生已落實就業單位,並且單位所在地的地市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批准同意負責其檔案、戶口的管理,在簽訂正式有效的協議書後,畢業生可依據《報到證》辦理派遣手續,在規定報到的期限內將其檔案和戶口轉至單位所在地。兩年後工作仍無著落,學校將通知畢業生回校辦理戶口遷移,將其戶口遷移回生源所在地。 二、戶口不遷一般有如下幾種理由: 1、畢業生畢業時未找到工作而將其人事檔案關系放在學校或當地畢業生人事主管部門託管一般是有規定期限的(後者是收費的),達到期限時在高校所在地找不到工作,還是要打回原籍的。如畢業生考慮今後回生源地創業與發展,大可不必來回折騰。 2、對於來自農村的新生,將戶口遷到高校容易,但將來遷回來恢復農村戶口時相對困難,根據當地現行的戶籍政策則可以遷回生源地,但不再是按原農村戶籍落戶,而是按城鎮戶口落戶,也就意味著現在農村戶口一旦遷出就很難再遷回了,所以農村戶口遷出後今後難以享受農民相應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權時(據了解:經濟發達地區的某些農村集體分紅的收入按人頭可達數萬元,如果遇上拆遷補償,收入則更加可觀;即使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村至少事實上發揮社會保障功能的那份土地對農村人而言也是一種可貴的財富資源),以不遷為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文件規定,除法律對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別規定外,在承包期內,無論承包方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只要作為承包方的家庭還存在,發包方都不得收回承包地。按理說,農村戶口遷入學校後,在校大學生仍保留承包地的,在上學期間無固定收入且還要支付各種費用,應享有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權,如作為原有農村集體一員分享到城鎮化進程和城鄉統籌建設帶來的福利待遇等。但問題在於屆時「農轉非」後的學校集體戶口倘若再遷回去,當恢復其農業戶口的可行性不大時,考慮到原農村戶口的綜合整體受益效應,還是以不遷為好。 3、有些新生在生源地根據政府相應政策可享受一定的補貼與優惠待遇,如來自西部及偏遠省份生源地的貧困生、定向生,在就讀期間的生活補貼及以後工資待遇上,國家均有適度的傾斜政策,有的回原生源地定向就業後還可作為當地各級政府的後備幹部培養對象等,考慮到適合畢業生自己的志向與發展,以不遷為好。面向連片貧困地區定向招生的本科錄取等,國家及地方政府規定入學時無需遷戶口。 談到大一新生的戶戶口遷移,有必要在此提醒一下本科畢業生的戶口及檔案的正確處置:畢業生的戶檔關系一定要也必須要由具備檔案管理資質的單位託管,有很多大學生畢業後一時沒找到合適的工作,誤以為既然學校免費保存,就無須再到學校所在地的省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託管了,還有的為了圖省事,將檔案放在自己手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口袋族」,其實,學校保存的只是學生的「學籍檔案」,對個人發展有作用和影響的恰是人事檔案,如自己的轉正、定級、職稱評定等相關事宜都是根據學籍檔案轉換成人事檔案生效後才能進行的,將人事關系放在省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如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方可享受城市常駐戶口、計算工齡、代辦各種保險、管理檔案等,兩年內如果找到工作單位,一般可按應屆畢業生派遣。眼下用人單位各類繁多、魚龍混雜,如果在報到證規定的期限內沒有及時辦理報到、就業和落戶手續,或者報到後發現用人單位不具備檔案管理的資質,將來到事業單位後,則工齡計算會受到影響(手頭上僅有報到證是不能算工齡的,但是沒有報到你就沒有工齡),養老保險繳費在這過渡時期有可能出現間斷,這是得不償失的。

❸ 大學生入學遷還是不遷戶口好啊

遷過去以後你就是當地的戶口了。。。有些地方規定當地的戶口有些政策優惠的。內。容。。你原來是農村的。。而上大學是大城市。。建議你遷過去。。以後會有幫助的。。。而且你要是在當地工作的話、。。。那就有更多的便利了。。。總的來說是遷的好。。以後隨時都可以遷回來。。。。

❹ 大學新生到底要不要遷戶口呢

大學新生報到戶口到底遷不遷,這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果你是普通省份的,簽還是不簽,完全取決於你自己,她並不會對你的大學生活造成什麼影響,你不會對你的就業之類的有什麼改變,你畢業之後找不到戶口承接的地方,仍然要遷回自己原來的地方。

這個戶口遷不遷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意願遷戶口的話其實也是很麻煩的,你要當地戶籍所在地的證明,如果你是小區的話,你需要居委會的證明,如果是村裡的話,需要村委會的證明,然後到學校你還要到學校的戶籍檔案管理室進行一定的手續轉移,這個轉到了當地的大學,其實也沒有太大的用處,不會給你帶來什麼生活上的便利不轉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❺ 上大學戶口遷好還是不遷好

關於大學生和戶口遷移的問題是這樣的:根據現在的規定,每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都可以在入學之初將自己的戶口由家庭所在地遷移到學校所在地。這個戶口遷移是自願的,學生可以選擇遷,也可以選擇不遷。當學業期滿之後,戶口在學校的學生,要麼根據學校的「派遣」,落戶到就業單位所在地;要麼處於待業狀態,戶口打回原籍。
關於遷不遷戶口,其實還要根據你的具體情況而定,遷有好處,不遷也有好處。
一、大致來說,戶口遷入學校後一般有如下三種便利:
1、便於找兼職工作、就業及考當地公務員等,某些用人單位要求畢業生擁有本市戶口,特別是在北京、上海等中心都市就業時,有無本地、本市戶籍無形中往往視為一種競爭優勢。但說到底關鍵是取決於畢業生以後在學校所在城市立足與發展的條件與能力,實力較強時以遷入為好。
2、便於及時辦理個人證件,如身份證等遺失證件後的補辦、辦理出國簽證護照等,省去了就讀高校與生源地之間路途奔波等諸多之苦。還有再比如考駕照無須辦理暫住證等。
3、畢業後可將個人檔案等放到當地省人事部門託管,便於享受一些城市配套服務,如便於在高校所在地購房,手續相應要簡便些。
需要說明的是,新生即使將戶口遷到高校也只是集體戶口。畢業離校時尚未落實就業單位的畢業生,本人要求戶口人事檔案保留在學校並辦理相應的畢業生戶檔關系留校申請手續的,其戶檔關系按政策規定可免費由學校保存若干時間(一般為兩年),兩年內擇業期內畢業生已落實就業單位,並且單位所在地的地市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批准同意負責其檔案、戶口的管理,在簽訂正式有效的協議書後,畢業生可依據《報到證》辦理派遣手續,在規定報到的期限內將其檔案和戶口轉至單位所在地。兩年後工作仍無著落,學校將通知畢業生回校辦理戶口遷移,將其戶口遷移回生源所在地。
二、戶口不遷一般有如下幾種理由:
1、畢業生畢業時未找到工作而將其人事檔案關系放在學校或當地畢業生人事主管部門託管一般是有規定期限的(後者是收費的),達到期限時在高校所在地找不到工作,還是要打回原籍的。如畢業生考慮今後回生源地創業與發展,大可不必來回折騰。
2、對於來自農村的新生,將戶口遷到高校容易,但將來遷回來恢復農村戶口時相對困難,根據當地現行的戶籍政策則可以遷回生源地,但不再是按原農村戶籍落戶,而是按城鎮戶口落戶,也就意味著現在農村戶口一旦遷出就很難再遷回了,所以農村戶口遷出後今後難以享受農民相應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權時(據了解:經濟發達地區的某些農村集體分紅的收入按人頭可達數萬元,如果遇上拆遷補償,收入則更加可觀;即使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村至少事實上發揮社會保障功能的那份土地對農村人而言也是一種可貴的財富資源),以不遷為好。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文件規定,除法律對承包地的收回有特別規定外,在承包期內,無論承包方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只要作為承包方的家庭還存在,發包方都不得收回承包地。按理說,農村戶口遷入學校後,在校大學生仍保留承包地的,在上學期間無固定收入且還要支付各種費用,應享有承包土地收益的分配權,如作為原有農村集體一員分享到城鎮化進程和城鄉統籌建設帶來的福利待遇等。但問題在於屆時「農轉非」後的學校集體戶口倘若再遷回去,當恢復其農業戶口的可行性不大時,考慮到原農村戶口的綜合整體受益效應,還是以不遷為好。
3、有些新生在生源地根據政府相應政策可享受一定的補貼與優惠待遇,如來自西部及偏遠省份生源地的貧困生、定向生,在就讀期間的生活補貼及以後工資待遇上,國家均有適度的傾斜政策,有的回原生源地定向就業後還可作為當地各級政府的後備幹部培養對象等,考慮到適合畢業生自己的志向與發展,以不遷為好。面向連片貧困地區定向招生的本科錄取等,國家及地方政府規定入學時無需遷戶口。

❻ 大學生入學戶口遷好還是不遷好

看你大學是不是大城市,社保醫保等社會保障完善不完善,另外農村戶口不建議遷

❼ 大一新生入學不遷戶口會有什麼後果

現在大學生遷不遷戶口都是可以就讀的,關鍵看當事人怎麼權衡了,相對來說,農業戶口的優惠政策更多些。如果夫妻雙方都是農業戶口,而頭胎是女兒的話,很多地方是可以生育二胎的,如果雙方或者有一方是非農,而雙方都不是獨生子女的話,那就只能生育一胎了。
(1),農業戶口優勢
第一,農業戶口最大的優勢在於有宅基地和土地,若趕上拆遷的話,會有高額補償款。
第二,有些地方農村戶口的人,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保費政府出1/3,村裡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最低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第三,有些地方醫療保險村裡全包,不用出一分錢。如果生病住院,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每年可報銷一定的住院費。
第四,有些地方垃圾費、治安費等費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裡出,在這一點上,比非農業戶口有優勢。
第五,有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
第六,有些地方規定農村戶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罰款。
第七,有些地方現在村裡凡有戶口的,不論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紅,但如果戶口遷出,就不能參加分紅了。
非農業戶口優勢
一、招工、失業待遇好。
1、招工:農民要想致富,企業上班是出路。可是企業在招工時原則上只考慮非農業戶口,即使沒有戶口限制,也在主觀上優先考慮非農業戶口。
2、失業保險:非農業職工失業後,其享受失業保險金標准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至90%,最長不超過2年;而農民工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准為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40%,根據單位為其連續繳費的時間,一次性支付本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年。
此外,非農業職工在享受失業待遇期間,可以享受國家和政府部門的多項優惠政策。比如:非農業職工辦理失業手續後,如個人選擇自謀職業的,持相關證明資料可以享受稅收減免政策、免收辦理個體營業執照手續費用等相關優惠政策。
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中的就業困難群體,選擇自謀職業後,還可以享受國家社會保險政策補貼。
相對於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農業戶口職工失業後,這些相關優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2)、同樣當兵待遇好。
1、參軍:非農業戶口的優待金比農業戶口的多一倍,城鎮戶口入伍的義務兵每年1萬元,農村戶口入伍的義務兵每年5000元,當兵兩年就相差1萬元。
2、退役:非農業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政府給安置工作,有些地方規定任何單位不得拒絕承擔安置任務,政府安置工作後,還可以去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參加一次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
3、退役後自謀職業:非農業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自謀職業的,發放一次性安置補助費。退役士兵每人補助35000元,轉業士官每人補助55000元;農業戶口的退役士兵自謀職業的,發放一次性安置補助費每人1萬元。
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待遇高。
1、養老保險:非農業職工退休時,可以按月領養老金;而農業戶口職工按現行政策,無論交多少養老保險費,退休時,只能一次性退保。
按現行標准繳費20年測算,企業非農業職工和農民工同樣繳費5萬元,到退休時,農民工只能一次性領取2萬元左右的退休費,而非農業職工每月將領取1100元退休費,且隨國家政策每年進行定期調整。按照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80歲計算,在政策不調整的情況下,非農業職工每年領13200元,退休20 年就能領到26.4萬元。
2、醫療保險:非農業職工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後,還可以享受退休後的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而農民工在職期間只有住院了才能報銷,一旦退休了,就不給報銷了。
四、低保標准高。
按照民政部門現行的低保標准,非農業戶籍人員享受低保待遇的標准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農業戶籍低保人員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區兩級共同負擔,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區、鎮兩級共同負擔。

❽ 大學生在入學的時候,戶口到底要不要遷到學校

我是07年上大學,14年研究生畢業,作為過來人,談下我自己的看法。

分情況而論,上大學遷戶口的話如果你不能在大學畢業後在一定時間內找到當地的工作的話,那麼你的戶口就會被遷回原戶口所在地,這就會白費力氣。雖然農村現在也在大力發展,但是前線城市還是更值得優選的,這是因為有更多的機會,更大的平台以及對於下一代更多的資源,但是如果你不想遷也沒關系,畢竟遷了也不一定成功,如果你足夠優秀,農村也是有很多發展的機會。

熱點內容
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谷振豐 發布:2025-08-30 15:34:35 瀏覽:362
美國大學天文系 發布:2025-08-30 15:32:44 瀏覽:333
美國西敏大學學費 發布:2025-08-30 15:31:56 瀏覽:748
卡內基美國大學一類大學有幾所 發布:2025-08-30 15:26:37 瀏覽:478
美國kp大學 發布:2025-08-30 15:26:00 瀏覽:870
電影對大學生的影響 發布:2025-08-30 15:13:00 瀏覽:996
考研到南京大學 發布:2025-08-30 15:07:43 瀏覽:952
2012年青海大學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30 15:06:47 瀏覽:551
大學教授每個月多少錢 發布:2025-08-30 15:06:03 瀏覽:520
廈門大學企業管理考研 發布:2025-08-30 14:47:03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