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狹隘
❶ 如何克服狹隘心理
大學生中常有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好嫉妒、好挑剔、好鑽牛角而容不得人的現象,這就是狹隘的心理表現。狹隘的人往往固執己見,聽不進他人之言,按照自己固有的框框、模式去批評、抱怨他人的言行,沒有廣博的胸懷。狹隘的人方法單一,思路狹窄,態度、觀點極端,因而不能取得好成績。在交往中容易傷害他人感情,使人際關系惡化。狹隘還給自己帶來無端的煩惱,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矯正狹隘的不良心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嘗試擺脫以「我」為中心的態度和思維模式,從他人的角度去看周圍的世界,設身處地去理解、體會他人的言行、態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社交活動,多接觸人,多與人交往。一個閉門不出,缺乏同他人的交往,別人一般也不會來與你攀親結友。人只有融人大集體中,才會得到知己,才會心情舒暢,才會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
2.要善於悅納異己和並不喜歡的事物,要培養宛如海洋、天空一樣的寬闊胸懷,要體會個人自身的渺小,這樣才能胸懷坦盪而容天地。由於人的個性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物質基礎、文化修養不同,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意見不統一,有時甚至會產生矛盾。與人交往,要求同存異,善於寬容,這樣,別人亦容易接受你,願與你交往。
3.要博學廣聞。一個努力學習、知識淵博、經歷豐富的青年就不會固守狹隘的偏見,就能高瞻遠矚,放眼四方。提高文化水平,加強道德修養,改造不良的性格。有的人已經形成了某種不良的性格特徵,例如懶惰、孤僻、自卑、膽小等,要下決心進行「改型」。人的性格雖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它又是可變的,只要自己下決心去改,是能產生明顯效果的:懶漢可以成為勤奮者;悲觀失望的人也可以成為生機勃勃的人。方法一是提高文化水平,二是加強道德修養。因為人的性格形成是受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影響的。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就有理智感,就能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現實生活,這就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徵。
4.在處理具體事務上要學會寬容,要學會以同情、博愛的態度對待他人和解決問題。不要總用陰暗的眼光去看待別人。上過當或受過挫折的人,對人總存在一種提防心理,對人總是往壞處想,這種人疑心重、心胸狹隘,辦事優柔寡斷。世界上既然有好事,就必然會有不如意的事,既然有好人,就必然有一些害群之馬,但好人還是多數。因此,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別人,看待我們共同生活的社會。
5.試著去幫助別人,並從中體驗樂趣。不良性格的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人冷漠,一般不多願人際交往,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要想改變這樣的性格,平常可以主動去幫助別人,因為人人都需要關懷,你去幫助別人,同樣,別人也會主動來幫助你。同時,在這種幫助中,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心情改變了,對人的看法和態度也會隨之改變,從而有利於性格的改善。
6.有意識地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改造。人是一個自我調節的系統,一切客觀的環境因素都要通過主觀的自我調節起作用。每個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塑造著自我,包括塑造自己的性格。隨著一個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和相對成熟,隨著一個人獨立性和自主性的發展,其性格的發展也從被動的外部控制逐漸向自我控制轉化。如果每一個人都意識到這一變化,促進這一變化,自覺地確立性格鍛煉的目標,從而進行自我鍛煉,就能使對現實的態度、意志、情緒、理智等性格特徵不斷完善。
首先,要正確地評估和對待自己。比如以遺傳素質而言,英俊、魁梧的男子和漂亮、苗條的女子,容易形成興奮、樂觀、活潑、愛交際的開放性格,而矮小、衰弱、醜陋者往往多是悲觀、孤獨、敏感的性格。人的體格及長相是先天和後天鍛煉的「合金」,除了積極鍛煉外,還要正確地對待自己的遺傳素質。生理有殘但心理健康,也能發展成完美、健全的性格,這本身就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塑造性格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必須有健康的自我意識。其次,要正視現實,面對現實,憑進取心去適應環境。性格積極的和消極的因素都是對現實生活抱不同態度的結果。
因此,每個人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工作單位等不同的環境中,都應採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在保持自己個性的同時努力去適應環境。當身臨逆境時,不要埋怨生不逢時,不要歸罪於機遇不好,而應當正視現實,面對現實,先承認它,接受它,然後再想方設法去改變它,學會及時調整目標。「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人的能動性是很大的。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講的就是人總是能應付困難的,只要我們立志對自己積極地進行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良好的性格就會逐漸形成。
7.培養健康情緒,保持樂觀的心境。一個人,偶爾心情不好,不至於影響性格,若長期心情不好,對性格就有影響了。如常年累月愛生氣,為一點小事而激動的人,就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神經過敏、沖動、沮喪等特徵,這是一種異常情緒性的性格。因此,要樂觀地生活,要胸懷開朗,始終保持愉快的生活體驗。當遇到挫折和失敗時,要從好的方面去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想得開,煩惱就會自然消失。有時,心裡實在苦惱,可以找一個崇拜的長者或知心朋友交談或去看心理醫生,不要讓苦悶積壓在心,否則,容易導致性格的畸型發展。
8.樂於交際,與人和諧相處。興趣廣、愛交際的人會學到許多知識,訓練出多種才能,有益於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但是,與品德不良的人交往,也會沾染不良的習氣。因此,要正確識別和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不要與壞人混在一起,更不要加入不健康的小團體中。人與人之間要互敬、互愛、互諒、互讓,善意地評價人,熱情地幫助人,克己奉公,助人為樂,努力搞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長此以往,性格就能得到和諧發展。
一個真正做到超越了狹隘自私心態、心胸寬廣的人,才能活得坦盪自如,做企業也才能做大、做強。
❷ 為什麼現在好多人看不起大學生
站在一個企業的角度來說為什麼討厭大學生
認不清自己斤兩,職場上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是年輕的人,一上來就想干大事,總覺得干什麼都是委屈自己,不願意踏踏實實一點一滴沉澱自己。
悟性低,聽不懂言外之意。職場中,很多東西是不好明說的,可大學生單純過頭了有時候口無遮攔會壞事。坑了自己沒關系,坑隊友活該別人升職加薪永遠輪不到你。
喜歡自作聰明。總覺得自己最懂,很多東西必須要時間跟閱歷的積累,再天賦異稟的人也是需要實際工作成果或案例來體現價值的。
喜歡一意孤行,分不清是非,要知道職場上對你笑的最甜的也許是最想害你的人。對你最嚴厲,說話最難聽的也許是對你最好的人。
很少有責任心的人,總覺得好好工作都是給別人做嫁衣,自己多做一點都虧了。其實只要自己的規劃清晰,搞得清楚重點,自己應該干什麼,不應該在什麼事情上浪費時間,就不會因為很多外部因素影響自己情緒。
沉迷游戲,很多年輕人熬夜打游戲,白天無精打采來上班,事倍功半,效率極低,貪圖享樂愛誰誰的思維遲早被淘汰。
缺乏獨立意識。遇到問題不知道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第一反應是抱怨,逃避,陷入情緒里無法理性的去解決問題。
以上幾點,很多工作了很多年的人一樣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懶得思考,懶得提升,懶得學習,習慣了混,習慣性推卸所有問題跟責任,不願意完善自己,這樣的大學生也就熬成了這一批有惰性思維的成年人,能力還在原地踏步,收入只是龜速增長,歲數卻越來越大,記憶力也越來越差,體力也越來越差。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盡人事,然後知天命。
❸ 大學生存在哪些人格缺陷
為您轉載以下內容:
大學生常見的10種人格缺陷
1.焦慮
焦慮是個體主觀上預料將會有某種不良後果產生或模糊的威脅出現時的一種不安感,並伴有憂慮、煩惱、害怕、緊張等情緒體驗。在這個緊張刺激不斷增多、競爭不斷增強的社會里。每個人都可能處於一定的焦慮狀態。適度的焦慮對於保持生命活力是必要的,這里所說的焦慮主要是指不適當地高度焦慮。
被焦慮困擾的大學生常表現出煩躁不安,思維受阻,行動不靈活,身體不舒服等症狀。大學生焦慮主要集中在考試和人際關系兩個方面。我國大學生的考試焦慮是對考試的緊張感、自信心缺乏、對考試結果過於擔憂、認知障礙等因素造成的,而且女生比男生更易焦慮。一般認為,大學生對人際關系的焦慮與缺乏自信、交往技能差(或自認為差)、自尊心過強等密切相關。
2.自卑
自卑感是對自己不滿、鄙視、否定的情感。進入大學後,有些大學生發現「山外有山」尤其是當學習、社交、文體方面顯露出某些不足時就會陷入懷疑自己、否定自己之中,產生自卑心理。因此,自卑往往是自尊心受挫的結果,沒有自尊心也就不會有自卑感,過強的自卑感往往又以過強的自尊心表現出來。有些大學生的敏感脆弱,經不起批評,原因即在於此。
如何才能走出自卑的陰影?對大學生來說,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悅納自己,人有所長也有所短,有所短也有所長,不要為自己的所短而自卑。其次要進行自信心磨練,將目標定的小些,切合實際些,多積累成功的愉悅體驗。再次要確立合理的評價參照系和立足點,若以強者為標准則可能自卑,因而尋找適合自己的評價標准就顯得很重要。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理性的比較方式是多與自己作縱向比較而不是一味地與人作橫向比較。有了足夠的自信心,自卑感就會悄然而退。
3.害羞
害羞在大學生中並不少見。比如不敢在大眾場合發表意見,害怕與陌生人打交道,路上見到異性同學會手足無措,見到老師會難為情,說話感到緊張等等。
害羞是一個人自我防禦心理過強的結果,他們常常過於膽小被動,過於謹小慎微,過於關注自己,自信心不足。他們特別注意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總覺得自己時時處在眾目睽睽之下,於是敏感拘束,一句話要在喉嚨口反復多次,一件事總要左思右想,為此搞得神經緊張,坐立不安。
害羞之心人皆有之,但過分的害羞,不該害羞時害羞,尤其害羞成了一種習慣,則是有害的,它會導致壓抑、孤獨、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還會阻礙人際交往,影響一個人才能的正常發揮。因此可通過有意識的調節來改變:
(1)要增強自信心。許多害羞者在知識才能和儀表方面並不比別人差。美國心理學家J·可奇和W·利布曼的一項研究表明,怕羞的女大學生自以為長得不美,但不相識的男生憑照片都認為她們與那些社交活躍的女生一樣動人。因此要正確評價自己,多看到自己的長處。
(2)放下思想包袱,不要過於計較別人的議論。每個人都會說錯話、做錯事,這並沒什麼大不了的,沒有完美的人和事。即使有人議論也是正常的,俗話說:「哪個人後無人說」,沒必要太看重。「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會使自己變得更灑脫。
(3)要有意識地鍛煉自己。膽量和能力都是鍛煉的結果,要敢於說第一句話,敢於邁第一步。上課,開會時盡管坐到前排去;走路時抬頭挺胸,把速度提高四分之一;主動大膽地和別人尤其是陌生人、異性、老師講話;與人說話時,正視對方的眼睛;在高興時,開懷大笑等等。
4.怯懦
怯懦主要表現為缺乏勇氣和信心,害怕可能面臨的困難和挫折,在挫折、困難面前常常知難而退,甚至不戰而敗。有些大學生過去經歷一帆風順,因而特別害怕失敗。「只能成功,不能失敗」的非理性信念是造成一些大學生怯懦的認知因素。
有些大學生由於膽怯,不敢與人講話,不敢出頭露面,也不敢表明自己的態度,甚至不敢向老師提問題。有些大學生由於軟弱不敢冒風險,不敢擔重任,不敢與壞人壞事作斗爭,不敢堅持自己正確的觀點。但越是這樣迴避矛盾、躲避失敗,越是容易體驗到強烈的挫折感。
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現代社會,怯懦者會失去很多成功的機會,並可能成為落伍者。積極迎接挑戰,爭做生活的強者才是明智的選擇。改變怯懦的最好辦法是要敢於抓住機遇,積極鍛煉,不怕失敗,不怕丟面子,不怕擔子重,多給自己鼓勵和加壓,在生活的詞典中去掉「不敢」二字。
5.懶惰
青年大學生本應是充滿朝氣和活力、開拓進取的群體,但事實並不總是如此。大學校園內曾經流行著這樣的打油詩:「人生本該HAPPY,何必整天STUDY,只要考試PASS,拿到文憑GO
AWAY」,許多大學生也以「九三學社」成員自稱,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們疲疲沓沓、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缺乏進取精神的懶惰心理。
懶惰是不少大學生為之感到苦惱又難以克服的一種人格發展缺陷,是意志活動無力的表現,懶惰是影響大學生積極進取、張揚青春活力的天敵,尤其是在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今天,它與時代是那麼格格不入,必須予以改變,否則會有被時代淘汰的危險。
處於懶惰狀態的大學生也常以此感到內疚、自責、後悔,但又覺得無力自拔,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往往想得多而做得少,缺乏毅力所致。要克服懶惰,應充分認識到其危害性,自己對自己負責,振作精神,「起而行之」,從日常小事做起,並努力做到不給自己找借口,不原諒自己的偷懶,力爭今日的事今日畢,多與人交往,多關心外部世界,多參加有益身心的社會活動,而做到這一切,有一個堅定而有價值的理想是非常重要的。
6.狹隘
受功利主義影響,大學生中的「狹隘」現象有增無減。凡事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好嫉妒、好挑剔、容不得人等等,都是心胸狹隘的表現,即日常說的「氣量小」。心胸狹隘往往影響人際關系,傷害他人感情,也常給自己帶來煩悶、苦惱,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於人於已有百害而無一利。狹隘人格多見於內向者,尤其是女性。
克服狹隘,一要胸懷寬廣坦盪,一切向前看,正如歌德所言,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心靈。二要豐富自己,一個人的視野越開闊,就越不會陷入狹隘之中,這就是所謂的「站得高,看得遠」。三要學會寬容,寬以待人。
7.拖拉
拖拉是不少大學生的通病。拖拉是指可以完成的事而不及時完成,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後天,正是:「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多蚊蟲冬又冷,一心收拾待明年。」導致拖拉的原因,一是試圖逃避困難的事,二是目標不明確,三是惰性作用。拖拉—方面耽誤學習、工作,另一方面並沒有使人因此而輕鬆些,相反往往會導致心理壓力,引起焦慮,總覺得有事情沒完成,干別的事也難以安心,還會貽誤時機。
改變拖拉,首先要充分認識其危害性,找到自己拖拉的原因,下決心改變。其次要科學安排時間,凡事有輕重緩急,要一件—件的完成,還要講究科學的學習和工作方法。再次要敢於做不合心意或者需要花大力氣的工作,必須完成的事,與其拖著、欠著,還不如及早動手干,完成後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會有一種欣喜感、滿足感、成就感,而拖拖拉拉只會帶來疲杏、松垮及焦慮。
8.抑鬱
抑鬱是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是一種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常伴有厭惡、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緒體驗。抑鬱人皆有之,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抑鬱只是偶爾出現,時過境遷,很快會消失;但那些性格內向,多疑多慮,不愛交際,生活中遭遇意外挫折的人更容易長期處於抑鬱狀態,甚至導致抑鬱症。
抑鬱的大學生的主要表現是:情緒低落,鬱郁寡歡,悶悶不樂,思維遲緩,興趣喪失,缺乏活力,反應遲鈍,干什麼打不起精神,體驗不到快樂。抑鬱在低年級大學生中更為普遍。所謂的「周末綜合症」在很大程度上即是抑鬱。
要避免抑鬱或從抑鬱中解脫出來,就需要正確地評價自己,看清自己的長處,建立自尊,增強自信;調整認知方式,建立理性認知,不把事物看成非黑即白;擴大人際交往,多與人溝通,多交朋友。如果抑鬱情緒較嚴重,應尋求幫助。
9.自我中心
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大學生越來越感到自己內心世界的千變萬化、獨一無二,他們越來越多地把關注的重心投向自我,尤其是那些有較強自信心、自尊心、優越感、獨立感的學生就比較容易出現自我中心傾向。當這種傾向與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意識(如個人主義、自私自利思想)和心理特徵(如過強的自尊心、唯我獨尊等)結合時,就會表現出過分的、扭曲的自我中心。過多自我中心的人往往以自我為核心,想問題、做事情,從「我」出發,不能設身處地進行客觀思考,頤指氣使,盛氣凌人,不允許別人批評,「老虎屁股摸不得」。這種人往往見好就上,見困難就讓,有錯誤就推,總認為對的是自己、錯的是別人,因而他們常不能贏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人際關系多不和諧。
克服過分自我中心的途徑包括:第一,樹立健康的人生觀,自覺地將自己和他人、集體結合起來,走出自己的小天地;第二,恰當地評價自己,既不低估也不高估,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自高自大;第三,尊重他人,只有尊重和信任才能獲得友誼;第四,設身處地地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將心比心,真誠地關愛他人,從而做到「我愛人人,人人愛我」。
10.虛榮
可以說,虛榮心普遍存在於每一位大學生身上,尤其是女生身上,這是正常的,但一旦過分,則會有害無益。
虛榮心往往與自尊心、自卑感聯系在一起,沒有自尊心,就沒有虛榮心,而沒有自卑感,也就不必用虛榮心來表現自尊心,虛榮心是自尊心和自卑感的混合物。虛榮心強的大學生一般性格內向、情感脆弱、多愁善感,雖然自慚形穢,卻又害怕別人傷害自己的尊嚴,過分介意別人的評論與批評,與人交往時總有一種防禦心理,不允許有稍微侵犯,且常會千方百計地抬高自己的形象,他們捍衛的往往是虛假的、脆弱的、不健康的自我,以致無暇來豐富、壯大真實的自我。
防止或改變過強的虛榮心,首先要對其危害性有清醒的認識,有勇氣有決心改變自己。其次應當努力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揚長避短。第三要樹立自信和健康的榮譽心,正確表現自己,不卑不亢。第四,不為外界的議論所左右,正確對待個人得失。
大學生只有克服自身存在的人格缺陷,在職場與生活中才能夠更好的展現自己。
❹ 狹隘的愛國主義有哪些危害結合實際,談談當代大學生應如何理性表達愛國情感
「狹隘的地域觀念和狹隘的民族主義一樣都是落後的標志」,其實更具內危害性的容是國人狹隘的愛國主義情感、思想,甚至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都有狹隘的影子,擺脫不了。
愛國主義不是一個歷史名詞,而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不斷與新的時代相適應的動態的概念。是一個不斷進步的發展的概念。
有人說:21世紀,是中華民族崛起的最後一個時機。我很是同意。
在這個新的時代,如何去評判愛國主義、賣國主義,現實意義不言而喻。僅靠國罵,只能解小氣,不能解決問題,再說國罵不是戰斗。現在各地論壇中充斥的是國罵,我看是嘩眾取寵的成份了,沒有什麼感情的色彩!
如今國人應當做的不是在論壇中罵別國罵他人,而應當是匯在一起,議議國家的發展,關心祖國的前途,三個臭皮匠還能頂個諸葛亮的,何況各位壇友都是人才的人,匹夫都有責呀。
❺ 結合自己,概述大學生如何走出狹隘自我
哈哈,你去看看凈空和尚寫的書
❻ 在校大學生如何在狹隘的發展空間把生活過的豐富多彩
應該主動的積極地面對大學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但是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課余回時間答才是必須的。 現在大學中,除了日常的上課,還有各種各樣的講座、討論會、學術報告、文娛活動、社團活動、公關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對於大學新生來說,的確是令人眼花繚亂,因此必須有計劃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才能使自己過得充實。
❼ 為什麼要克服狹隘心理
大學生中常有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好嫉妒、好挑剔、好鑽牛角而容不得人的現象,這就是狹隘的心理表現。狹隘的人往往固執己見,聽不進他人之言,按照自己固有的框框、模式去批評、抱怨他人的言行,沒有廣博的胸懷。狹隘的人方法單一,思路狹窄,態度、觀點極端,因而不能取得好成績。在交往中容易傷害他人感情,使人際關系惡化。狹隘還給自己帶來無端的煩惱,影響自己的情緒和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矯正狹隘的不良心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嘗試擺脫以」我「為中心的態度和思維模式,從他人的角度去看周圍的世界,設身處地去理解、體會他人的言行、態度。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和社交活動,多接觸人,多與人交往。一個閉門不出,缺乏同他人的交往,別人一般也不會來與你攀親結友。人只有融入大集體中,才會得到知己,才會心情舒暢,才會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
要善於悅納異己和並不喜歡的事物,要培養宛如海洋、天空一樣的寬闊胸懷,要體會個人自身的渺小,這樣才能胸懷坦盪而容天地。由於人的個性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物質基礎、文化修養不同,人與人之間難免會意見不統一,有時甚至會產生矛盾。與人交往,要求同存異,善於寬容,這樣,別人亦容易接受你,願與你交往。
要博學廣聞。一個努力學習、知識淵博、經歷豐富的青年就不會固守狹隘的偏見,就能高瞻遠矚,放眼四方。提高文化水平,加強道德修養,改造不良的性格。有的人已經形成了某種不良的性格特徵,例如懶惰、孤僻、自卑、膽小等,要下決心進行」改型「。人的性格雖有一定的穩定性,但它又是可變的,只要自己下決心去改,是能產生明顯效果的:懶漢可以成為勤奮者;悲觀失望的人也可以成為生機勃勃的人。方法一是提高文化水平,二是加強道德修養。因為人的性格形成是受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影響的。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就有理智感,就能以正確的態度去對待現實生活,這就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徵。
在處理具體事務上要學會寬容,要學會以同情、博愛的態度對待他人和解決問題。不要總用陰暗的眼光去看待別人。上過當或受過挫折的人,對人總存在一種提防心理,對人總是往壞處想,這種人疑心重、心胸狹隘,辦事優柔寡斷。世界上既然有好事,就必然會有不如意的事,既然有好人,就必然有一些害群之馬,但好人還是多數。因此,我們要正確地看待別人,看待我們共同生活的社會。
試著去幫助別人,並從中體驗樂趣。不良性格的人,往往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人冷漠,一般不多願人際交往,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要想改變這樣的性格,平常可以主動去幫助別人,因為人人都需要關懷,你去幫助別人,同樣,別人也會主動來幫助你。同時,在這種幫助中,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心情改變了,對人的看法和態度也會隨之改變,從而有利於性格的改善。
有意識地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改造。人是一個自我調節的系統,一切客觀的環境因素都要通過主觀的自我調節起作用。每個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塑造著自我,包括塑造自己的性格。隨著一個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和相對成熟,隨著一個人獨立性和自主性的發展,其性格的發展也從被動的外部控制逐漸向自我控制轉化。如果每一個人都意識到這一變化,促進這一變化,自覺地確立性格鍛煉的目標,從而進行自我鍛煉,就能使對現實的態度、意志、情緒、理智等性格特徵不斷完善。
首先,要正確地評估和對待自己。比如以遺傳素質而言,英俊、魁梧的男子和漂亮、苗條的女子,容易形成興奮、樂觀、活潑、愛交際的開放性格,而矮小、衰弱、醜陋者往往多是悲觀、孤獨、敏感的性格。人的體格及長相是先天和後天鍛煉的」合金「,除了積極鍛煉外,還要正確地對待自己的遺傳素質。生理有殘但心理健康,也能發展成完美、健全的性格,這本身就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塑造性格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必須有健康的自我意識。其次,要正視現實,面對現實,憑進取心去適應環境。性格積極的和消極的因素都是對現實生活抱不同態度的結果。
因此,每個人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工作單位等不同的環境中,都應採取積極進取的態度,在保持自己個性的同時努力去適應環境。當身臨逆境時,不要埋怨生不逢時,不要歸罪於機遇不好,而應當正視現實,面對現實,先承認它,接受它,然後再想方設法去改變它,學會及時調整目標。」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人的能動性是很大的。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講的就是人總是能應付困難的,只要我們立志對自己積極地進行自我鍛煉和自我改造,良好的性格就會逐漸形成。
培養健康情緒,保持樂觀的心境。一個人,偶爾心情不好,不至於影響性格,若長期心情不好,對性格就有影響了。如常年累月愛生氣,為一點小事而激動的人,就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神經過敏、沖動、沮喪等特徵,這是一種異常情緒性的性格。因此,要樂觀地生活,要胸懷開朗,始終保持愉快的生活體驗。當遇到挫折和失敗時,要從好的方面去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想得開,煩惱就會自然消失。有時,心裡實在苦惱,可以找一個崇拜的長者或知心朋友交談或去看心理醫生,不要讓苦悶積壓在心,否則,容易導致性格的畸型發展。
樂於交際,與人和諧相處。興趣廣、愛交際的人會學到許多知識,訓練出多種才能,有益於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但是,與品德不良的人交往,也會沾染不良的習氣。因此,要正確識別和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不要與壞人混在一起,更不要加入不健康的小團體中。人與人之間要互敬、互愛、互諒、互讓,善意地評價人,熱情地幫助人,克己奉公,助人為樂,努力搞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長此以往,性格就能得到和諧發展。
一個真正做到超越了狹隘自私心態、心胸寬廣的人,才能活得坦盪自如,做企業也才能做大、做強。
❽ 總覺得見識非常狹隘,想通過網路學習,有什麼推薦 或者說大學生應該懂得什麼,有什麼網站介紹的,謝謝
給你抄幾點建議吧,
1.一個是常看新聞,關心國內外大事嘛,這個應該很多門戶網站都有新聞欄目。
2.可以逛逛貓撲 天涯等論壇,網站都挺咋的,厲害的的人還是蠻多的,但是不要花太多時間
3.可以看一些國內外的公開課,推薦一個網易公開課、或者優酷上有很多,網路一下就有,裡面有很多國內外名校的公開課視頻,蠻不錯的
4.有很多專業類的學習網站,這個要看你們專業
5.喜歡看書或看電影,可以逛逛豆瓣,裡面有很多書評和影評,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暫時這么多
❾ 當代大學生如何從狹隘的民族意識轉變為國家意識
多學習研究應用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還有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通過對以上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研究,會使你的思想和理論水平達到一個跨越式的發展,本人熟讀上述專著,平時生活工作也是以此理論作為指導思想的。通過幾十年的實踐證明,我的生活充滿了色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讓我大公無私,經常免費加班,給獎金都不要,獲得精神獎勵無數,物質獎勵沒有,因此至今單身。面對當今世界上的物質慾望橫流我奮起抵抗,因為馬克思主義告訴我,資本主義最終會滅亡的,只要資本主義一滅亡,那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的社會 文化 價值觀肯定會滅亡,這樣我們的偉大的社會主義社會 共產主義社會的文化 價值觀一定會重返世界。
我國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實踐的頭號大國,經歷了風風雨雨的考驗,現在已經引領全球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實踐潮流。我相信你學習之後你一定不會有什麼民族意識,因為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我們來自同一個世界,我們have the one dream.國家終會消失。。。一切都虛無了。。。我們按需分配,我們都進天堂了。。。阿門。。。南無阿彌陀。。。至尊道德天君。。。偉大真主庇佑。。。不信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讓他們下地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