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
① 鍾秀勇提到的中國大陸民法學的最好的王毅是誰
一、鍾秀勇提到的中國大陸民法學的最好的是王軼教授,是梁慧星最為出色的學生。王軼,河南鎮平人,民法學博士、教授 、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
二、主要著作有:
1、《物權變動論》,王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民法原理與民法學方法》,王軼,法律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3、《新合同法原理與案例評釋》,王軼(副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4、《合同法新論·分則》,郭明瑞、王軼,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5、《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王軼,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後流動站擴展閱讀
一、鍾秀勇,國家司法考試業內名師,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博士,主編《民法》系列教材,2016成立北京瑞達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瑞達成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獨家簽約主講教師。著有《三校名師講義》等法考培訓教材。
二、我國迄今為止的民法學研究,在總體上呈現出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過分側重製度性研究,並且在進行制度性研究的過程中過分依賴法律的邏輯分析方法,由此導致了以下兩個典型的缺陷:第一個典型缺陷是「自說自話」;第二個典型缺陷是「自我封閉」。
三、民法學界必須要致力於建構以下兩個學術平台:其一,民法學界應當致力於建構中國民法學內部的學術平台,民法學者對相關問題所進行的討論,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能夠進行有效的批評和檢證。其二,民法學界應該建構起民法學與民法學以外的其他法學學科,與社會科學乃至自然科學進行良性溝通和交流的學術平台。
② 博士後流動站是幹嘛的
博士後實際上只是獲得博士學位後的一段經歷,它不是學位也不是職稱。他是又一段研究工作。在西方發達國家,一般是不能馬上找到工作或是教授那裡特別需要才經歷這段工作。當然他對適應將來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好處,這段時間並沒有固定的限制,有的題目大所需時間就長。職稱是我們中國的說法,國外只有職務這一說。
不是學歷而是職稱
日益激烈的科技競爭,使人才特別是青年高級研究人才的培養備受各國重視,博士後制度成為許多國家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徑。
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並繼續深造的階段.也指博士後研究人員.
1876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設立了一項研究基金,用以資助優秀的青年學者在較好的研究條件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由於在最初基金資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經獲得了博士學位,故人們稱之為「博士後」。
1983年至1984年,諾貝爾獲獎得者、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兩次致信鄧小平同志,建議中國實行博士後制度。1984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李政道,並仔細聽取其關於實施博士後制度的一件和方案,當即表示:「這是一個新的方法,是培養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次年7月,國務院批准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試行博士後制度的方案——博士後制度在我國正式確立。
自1985年在中科院和北大、清華、復旦首批設立流動站以來,目前,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建立了流動站。如今,全國343個高等院校和科研研究所設立了136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專業覆蓋工學、理學、農學、法學12等國學科門類的86個1級學科;在企業中建立了101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全國現已累計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逾3.2萬人,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逾1.2萬人。博士後工作已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③ 有法學博士後流動站的大學
我所知道的有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等
④ 北大法學博士後生不如死嗎
國內的博士後就沒有哪裡待遇好的
⑤ 法學博士如何進入法學博士後流動站(詳解)
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組織。 申請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須按學科、專業目錄中的一級學科申報
⑥ 國內法學最好的大學
「中國最好的法學專業強校有哪些?以五院四系為法學根基的11所高校(北大、中國人民大學、武大、吉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是一個代表陣營,但是現在清華、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的法學專業實力也十分強勁,同樣值得報考的同學重點考慮」。
值此文發布之際,林瑜伽老師攜手教育部團隊,誠摯歡迎同學們點擊上方「關注」,觸控科學教育的前沿動態,把握高等教育的時代脈搏,著重探知法學綜合類傳統強校: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的法學專業實力,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頂尖專業高校。
一、法學四系之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法學專業,設置於著名的北大法學院,該學院正式成立於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是新中國第一批開設法律專業的單位,是中國「五院四系」之一。北京大學法律學科發軔於1904年,在中國現代法學教育中歷史最為悠久。新中國成立以來,北大法學院取得了飛速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推進國家法治建設等方面,始終走在全國法學院校的前列。
北京大學法學院擁有刑法學、經濟法學、法理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四個國家重點學科,同時,北京大學作為擁有國家法學一級重點學科的3所院校之一,法學院在國際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知識產權法學等學科都有很強的教學和科研實力。該學院憑借梯隊合理的最好的法學師資團隊,在教學和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為創建世界一流法學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法學四系之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成立於1950年,是創立的第一所正規、新型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法律家的搖籃」,是中國著名的「五院四系」之一。建院以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各個行業培養和輸送了大批的優秀法律人才。作為國家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智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老中青三代學者參加了新中國憲法等重要法律的起草、修訂工作,為共和國的法治和法學教育發展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為法學研究的振興和繁榮作出了卓越貢獻。
此外,人大法學院還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全國首批獲准在法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博士點和碩士點覆蓋了全部的二級學科。擁有國家級重點一級學科(含所有二級學科)1個(法學)、國家級重點二級學科4個,經國務院批准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法學博士後流動站(含全部博士學位學科點)。
三、法學四系之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法學院,校史悠久的法學五院四系之一,在2003年獲批國家首批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11個碩士點、6個博士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7年獲批法學「 雙一流」建設學科。經過數十年的恢復重建與發展,武大法學院已成為中國法學教育與研究的一方重鎮。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全國各高校法學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法學研究生就業形勢也變得日益嚴峻,就業競爭日趨激烈。面對壓力,武大法學院以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作為主戰略,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加強就業指導和拓寬就業途徑為工作重點,使該院研究生保持了高就業率,其研究生就業率為97.3%,少數在畢業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同學,也陸續在畢業後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單位,並按照學校政策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予以派遣。
四、法學四系之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法學院,建院於1948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法學院之一,中國法學著名的「五院四系」成員。吉大法學院的其前身是吉林大學法律系,是「1966年至1976年」期間,我國僅存的未停辦的兩所大學的法律系之一。其辦學歷史則始於1948年創建的東北行政學院司法系,現已成為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良好聲譽、重要地位的法學教育與研究基地。
吉大法學院現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可在法學10個二級學科自主設立博士點。現已設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和國際法學7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有與經濟學院聯合培養的法經濟學博士學位專業,以及與行政學院聯合培養的法政治學博士學位專業,有東北地區唯一的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法學理論、刑法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民商法學為吉林省省級重點學科,是學院具有多年學術積淀和特色的優勢學科,擁有一批發展潛力大、在國內較有影響的專家和中青年學者。
法學五院四系之北大、中國人民大學、武大、吉大,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總是很美好,現實中高考的分數總是很殘酷,要想把握理想大學與專業的選擇主動權,高分是先決條件。同學,再堅持百天,你將有望踏入理想高校的學府!
⑦ 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什麼意思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組織。
⑧ 北京大學博士後的介紹
北京大學是國家首批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自1985年設立博士後流動站以來,現有3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校本部33個。
⑨ 北京大學博士後的專業設置
校本部33個,分別是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地質學、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政治學、教育學、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測繪科學與技術、新聞傳播學、藝術學;醫學部現有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分別是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葯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生物學。北大現有5個學部,31個學院,14個系,100個本科專業,221個碩士點,199個博士點,39個博士後流動站,1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6個部屬重點實驗室,18.5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0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