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南京大學馬哲博士畢業

南京大學馬哲博士畢業

發布時間: 2021-02-19 04:35:15

A.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南京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前身是南京大學馬列教研室,成立於建國初期。2003年,學校組建思想品德教研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部。2006年,兩部合並組建成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正處級建制。2008年,學校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2011年,學校成立馬克思主義學院。
1978年,以胡福明為主要作者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在當時的思想解放運動中產生了歷史性重大影響,成為改革開放的理論先聲。南京大學秉持開放的研究視野,整合多學科的人才資源,在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革命根據地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早在上世紀80年代,南京大學就建有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歷任主任有孫伯鍨、侯惠勤等知名學者,出版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與現狀》等系列學術著作。與此同時,南京大學還建有全國第一個革命根據地研究所,在馬洪武、王德寶等教授的帶領下,出版了《華中抗日根據地史》等一批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
2005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南京大學成立了以張異賓教授為學科帶頭人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成為教育部直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心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經典社會理論研究,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研究以及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研究。中心建有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資料庫,產生了以《回到馬克思》等為代表的一批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受到學界同仁的高度評價,並被譯成德文在馬克思的故鄉出版。
馬克思主義學院是獨立設置的直屬學校領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組織二級機構,承擔全校本、專科學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任務,統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研機構和學科點的依託單位,承擔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研究生培養等工作。
馬克思主義學院下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中國近現代史教研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研室。
馬克思主義學院現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

B.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畢業學位

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設的專業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該學科畢業後授予的學位是法學學位(國內將馬克思主義學科的分類是劃分在法學裡面的)

C. 南大哲學博士留校待遇如何除工資外還有哪些福利

呃,貌似現抄在很難留校襲吧。
住房補貼見:
關於印發《南京大學新聘用教職工住房貨幣補貼、租金補貼及貸款貼息暫行辦法》等兩個文件的通知http://pd.nju.e.cn/njuweb/show2.htm?id=274
另外就是可以在仙林校區的家屬住宅區低價賣房子,大概五六千一平米,很便宜的,呵呵,這個比較吸引人。
南京大學人才引進培養基金管理辦法
http://pd.nju.e.cn/njuweb/show2.htm?id=198
這是基本的,大家都有的,還有就是院系可能有一些引進人才的資金,以及新世紀優秀人才之類的計劃。不過自個博士留校估計沒有。

D. 男友堅持讀博,要等五年,所以請問大家,南京大學物理專業博士畢業就業前景如何啊

是他的五年青春還是你的五年青春,你考慮清楚了,管他什麼前景,前景是看不清楚的,要是每個人都看清前景就沒有乞丐沒有符號了

E. 在南京大學學哲學,是不是扼殺人才

是。
這些哲學老師成見太深,教學方法也古板,思維固化,不堪為師。回

上大學,開門「三板斧」----馬哲答、毛概、鄧論,都只是哲學的皮毛,而且流於片面(偏於政治哲學),不能作為哲學的啟蒙書籍。

哲學的主要方面在於人文、思想,主修這些即可,其他的了解一下就可以。
教與學,牽扯到兩方面,老師與學生,雖然老師不行誤人子弟,但是學生可以有選擇的聽,你可以選擇不被扼殺。

F. 南京大學2008年哲學系博士生一共招了多少人求大神幫助

30人 院系名稱 哲學系 聯系電話 83686009 招生人數 30 專業代碼 010101 專業名稱 馬克思主義哲學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學研究 2.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 3.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01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原著研究③33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研究 導師姓名 張異賓 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2.國外馬克思主義 3.經濟哲學方法論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唐正東 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社會哲學 2.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 3.中國現代化哲學問題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胡大平 專業代碼 010102 專業名稱 中國哲學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中國佛學 2.儒家哲學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94中國佛學③3305中國哲學史 導師姓名 賴永海 備註: 研究方向 1.道家與道教哲學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洪修平 研究方向 1.宋明理學 2.中國近現代哲學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李承貴 備註: 研究方向 1.先秦哲學 2.佛教倫理 3.典籍與文化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王月清 專業代碼 010103 專業名稱 外國哲學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西方政治哲學 2.西方法律哲學 3.西方應用倫理學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03歐洲哲學史③3303現代西方哲學 導師姓名 顧肅 研究方向 1.英美哲學 2.西方道德哲學 3.西方心靈哲學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陳亞軍 研究方向 1.歐洲中世紀哲學 2.德國古典哲學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張榮 專業代碼 010104 專業名稱 邏輯學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哲學邏輯與邏輯哲學 2.辯證邏輯與科學邏輯 3.悖論研究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04一階邏輯與模態邏輯基礎③3304當代邏輯哲學研究 導師姓名 張建軍 研究方向 1.決策邏輯與行動邏輯 2.歸納邏輯與科學邏輯 3.認知邏輯研究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潘天群 專業代碼 010105 專業名稱 倫理學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馬克思主義道德哲學 2.當代中國倫理道德建設 3.應用倫理與社會發展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05倫理學原理③330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研究 導師姓名 郭廣銀 研究方向 1.倫理學基本理論 2.中國傳統倫理與道德哲學 3.道德建設理論與實踐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楊明 專業代碼 010107 專業名稱 宗教學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中國古代宗教與哲學研究(含民間宗教) 2.中西宗教比較研究 3.宗教學原理與無神論研究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06宗教學原理③3305中國哲學史 導師姓名 徐小躍 研究方向 1.猶太思想研究 2.猶太教研究 3.基督教研究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徐新 研究方向 1.道教與中國傳統文化 2.西方宗教學 3.宗教與社會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孫亦平 專業代碼 010108 專業名稱 科學技術哲學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科學認識論(含科學認識思想史) 2.自然觀(含環境倫理學) 3.科學技術與社會(STS)(含科技倫理學)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07自然辯證法原理③3306科學技術哲學專題研究(按研究方向選做) 導師姓名 肖玲 研究方向 1.科學哲學的後實證研究 2.後現代科學觀研究 3.科學與文化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蔡仲 研究方向 1.中西科學思想比較研究 2.系統科學原理及其哲學問題研究 3.科學思想史研究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李曙華 專業代碼 010120 專業名稱 東方哲學與宗教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東亞儒道 2.中印佛學比較研究 3.儒佛道三教關系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08東方哲學與宗教研究(按研究方向選做)③3307東方哲學與宗教原著(按研究方向選做) 導師姓名 洪修平 研究方向 1.東亞儒道與天人之學 2.東亞民間宗教研究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徐小躍 研究方向 1.猶太思想研究 2.猶太文化史研究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徐新 研究方向 1.東亞儒學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李承貴 專業代碼 030502 專業名稱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馬克思恩格斯思想發展史研究 2.列寧主義及前東歐馬克思主義研究 考試科目 同上 導師姓名 劉懷玉 專業代碼 030503 專業名稱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專業招生人數 研究方向 1.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2.當代中國政治哲學研究 3.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理論研究 考試科目 ①1101英語1102俄語1103日語1104德語1105法語選一②2242馬克思主義發展史與原著研究③3355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 導師姓名 姚潤皋

希望採納

G. 考南京大學中國哲學博士 要讀那些書南大對博士的資助如何就業一般是干什麼南大中國哲學的底蘊如何

南京大學的師資力量非常差、差到不行,你要選擇不能選北大清華那樣學究氣太重的,但是也不回能選答南京大學這樣太差的,這個學校的哲學以質量差而著稱,幾乎沒有底蘊,而且他們考博士錄取率非常低,學校風氣很腐化,排斥外校考生,近親繁殖厲害,考南京大學就等於飛蛾撲火,千萬不要去,南京這個鬼地方信息閉塞,不宜讀書。

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的哲學都很好,可以考慮。千萬不要上南京大學,不然後悔一輩子。

H. 劉懷玉的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劉懷玉,男,1965年生於河南省鎮平縣。先後畢業於鄭州大學 (1985)、中國人民大學(1988)、南京大學(2003),分別獲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美國伊里諾依大學香檳分校東亞與太平洋研究中心弗雷曼基基金訪問學者(2010-2011)。碩士畢業後曾長期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工作,歷任哲學所副所長,河南省優秀專家。2003年調入南京大學哲學系;現任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理論研究所兼職教授等職務。目前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與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社會理論方向教學研究工作;博士論文《現代日常生活批判道路的開拓與探索—列斐伏爾哲學思想研究》,入選2006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9年評為人事部、教育部「百千萬人才支持計劃」國家級人選;2012年被評為國務院政府津貼享受者。 1.《社會科學方法論》(合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被肢解的馬克思》(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92年獲得「吳玉章學術獎」一等獎3.《發展中國的必由之路——鄧小平改革開放思想研究》(合著),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年版)。4.《發展才是硬道理——鄧小平經濟社會發展觀》(合著)西北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原理》(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6.《恩格斯與現時代——兼評「西方馬克思主義」與西方「馬克思學」》(合著),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本書獲得北京市第四屆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7.《走出歷史哲學烏托邦——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的當代沉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本書獲河南省2001年度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8.《現代性的平庸與神奇——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的文本學解讀》,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3月版。9.馬克思哲學的歷史原像(合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10.蘇俄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理解史(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11.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12.《歷史的解構與空間的想像》(自選集),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1.《「人類學馬克思主義」述評》,載《大學文科園地》1988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全文轉載。2.《實踐本體的系統發生論》,載《中州學刊》1989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3.《「地理環境決定論」批判》,載《學習論壇》1990年第8期。4.《科西克的「具體辯證法」述評》,載《社會科學述評》1991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外國哲學史》全文轉載。5.《簡評科西克「具體辯證法」中的人本主義傾向》,載《中州學刊》1991年第6期。6.《鄧小平社會穩定思想之哲學分析》,載《中州學刊》1991年增刊。7.《從理性的背叛者到理性的捍衛者——論盧卡奇哲學思想的一次重要的轉折》,載《中州學刊》1992年第6期。8.《論正確認識與利用資本主義》,載《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年增刊,。9.《實在論、自然主義與社會行為》,載《國外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大復印資料《外國哲學史》全文轉載。10.《馬克思的「歷史進步代價」理論與發展問題》,載《哲學研究》1993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全文轉載。11.《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理論的歷史性突破》,載《河南日報》1993年9月3日。12.《發展與穩定問題芻議》,載《天津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13.《從毛澤東的「矛盾動力論」到鄧小平的「改革動力論」》,載《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6期。該文收入《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新華文摘》與《哲學動態》轉摘。14.《歷史的突破與歷史的循環——論毛澤東對中國現代化道路的探索》,載《河南社會科學》1993年第5期。15.《「一致論」、「矛盾論」、「改革論」》(兩人合著),載《河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年增刊。16.《當前我國哲學的困境與出路》,載《現代哲學》1994年第1期,共5千字。有轉載。17.《經濟市場化,哲學如何實踐化?》,載《信陽論壇》1994年第1期。18.《從對馬克思哲學文本的「解喻化」閱讀看實踐唯物主義的全新特質》,載《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全文轉載。19.《馬克思的交往實踐觀與哈貝馬斯的交往理性觀》,載《中州學刊》1994年第4期。20.《當代中國社會穩定問題之結構分析》,載《江漢論壇》1994年第12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全文轉載。21.《當前我國哲學面臨挑戰的成因》,載《中州學刊》1994年第6期,本人承擔2千字,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22.《從哲學社會學和理性社會學的觀點看哲學的終結》,載《國外社會科學》1994年第12期。23.《世紀之交中國哲學面臨的挑戰與出路》,載《求是學刊》1995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哲學動態》轉摘。24.《誤讀、重讀與重建——新時期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兩次重要轉折》,載《南京社會科學》1995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25.《鄧小平改革思想中的辯證法理論及其時代意義》,載《中州學刊》1995年第4期。獲得河南省1995年度五個一工程獎。26.《制度結構制衡論:倫理制度建設的新思路》,載《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哲學動態》轉摘,人大復印資料《倫理學》全文轉載。27.《歷史進步代價問題的科學歷史觀分析》,載《哲學研究》1995年第7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28.《從隱喻的「物的世界」的元科學到解喻的「人的世界」的實踐哲學》,載《求是學刊》1995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收入李小娟主編《文化的反思與重建——跨世紀的文化哲學思考》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9.《關於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新論的幾點看法》,載《河南社會科學》1995年第6期,本人承擔3千字。30.《人類思想的永恆悖論——哲學基本問題之隨想錄》,載《黃淮學刊》1996年第1期。31.《從馬克思的實踐唯物主義到鄧小平的社會主義實踐本質論》,載胡福明主編《馬克思主義實踐論與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哲學基礎》(論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32.《論21世紀中國哲學的歷史使命》,載《天津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全文轉載。33.《21世紀中國哲學展望》,載《開放時代》1996年第3期, 34.《劃界論、層次論、公正論——市場經濟條件下制度倫理建設問題若干分析》載《中州學刊》1996年第3期。35.《論馬克思歷史觀的人道主義哲學精神實質及其科學理論形態》,載《理論探討》1996年第5期,共10千字。36.《論馬克思對人道主義哲學問題的三種科學解決的理論途徑》,載《南京社會科學》1996年第10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全文轉載。37.《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與中國文化現代化建設的三大主題》,載《求是學刊》1996年第6期。38.《返(反)本開新,建(見)卓於微——讀張一兵〈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載《南京社會科學》1997年第8期。39.《馬克思經濟社會倫理觀三題》,載《中州學刊》1997年第5期。40.《「抓機遇論」發展哲學觀念的歷史追蹤——從馬克思到鄧小平》,載《理論探討》1997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哲學動態》轉摘。41.《論21世紀中國哲學的歷史定位》,載《天津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全文轉載,收入高秀昌主編《馮友蘭研究》第2輯,大象出版社1999年版。42.《「制度倫理學」研究近況》,載《哲學動態》1998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倫理學》全文轉載。43.《在當代的歷史深處揭露人類最神聖的情感》,載《東方藝術》1998年第2期。44.《「抓機遇論」發展哲學觀念的多維理論透視》,載《南京社會科學》1998年第10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45.《21世紀中國前景展望》,載《跨世紀》1999年第10期。46.《走出歷史哲學的烏托邦》,載《中州學刊》1998年第6期字。47.《20年的三大觀念突破》,載《河南日報》1998年12月。48.《筆談後現代主義文化》,載《大河報》1999年1月20日。49.《改革開放20年的三大觀念突破及其理論意義》,載《黃河科技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50.《走向一種淑世主義的歷史進步觀》,載《江海學刊》1999年第1期,《新華文摘》全文轉載,《中國哲學1999年報告》(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作為本年度「歷史哲學研究」欄目頭條觀點重點摘要介紹。51.《美德、公正與自由——馬克思關於市場經濟道德秩序建設的三種思路》,載《鄭州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52.《五四運動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角色意識轉換》,載《市場經濟導報》1999年第5期。53.《從五四運動到改革開放》,載《學習論壇》1999年第5期。54.《烏托邦、末世論與西方歷史進步觀念哲學批判》,載《史學月刊》1999年第5期。55.《新的解釋範式,新的倫理肖像》,載《青年思想家》1999年第6期,。56.《呼喚自由的哲學》,載《學海》1999年第6期。57.《馬克思全球化觀念的歷史追蹤與多維透視》,載《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12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全文轉載。58.《從民族之鏡到現代之境——20世紀中國哲學觀念的邏輯轉變》,載《求是學刊》2000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哲學》全文轉載。59.《馬克思主義是一個不斷迎接時代挑戰的發展過程》,本人承擔4千字,載《中州學刊》2000年第2期。60.《從馬克思的物象化理論到後現代主義的擬象化理論》,載《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全文轉載。61.《馬克思哲學多重話語結構的歷史解讀》,載《理論探討》2000年第4期,《光明日報》2000年8月21日轉摘。62.《鄧小平理論形成的世紀性思想背景之多維透視》,載《鄧小平理論研究》2000年第4期。63.《民族靈魂與現代形式的艱難交融》,載《河南日報》2000年9月7日第7版。64.《新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發展綜述》,載《河南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65.《20世紀馬克思主義的「譜系」》,載《江蘇省行政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創刊號)。66.《到記憶的遠方追尋》,載《東方藝術》2001年第1期。67.《中國現代化觀念世紀之爭的當代歷史唯物主義批判》,載《南京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鄧小平理論》要點摘錄。 68.《建構現代生活界「具體烏托邦」圖景的新人本主義歷史觀》,載《學術研究》2001年第4期。69.《是比較對話,還是語境回歸?——對馬克思哲學當代性問題的一種反思與回答》,載《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2002年第4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轉摘。70.《是經濟決定論,還是經濟支配論——馬克思「經濟必然王國支配性發展」理論的當代詮釋》,載《理論探討》2002年第1期。71.《只有真問題真知識,才有真思想真信仰》,載《博覽群書》2001年第9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2001年第11期全文轉載。72.《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全新解讀模式》,載《中國圖書評論》2001年第4期。73.《從哲學角度看冷漠問題》,載《文明與宣傳》2001年第10期。74.《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解釋若干途徑的批評與反思——「移心式」重建,還是「溯源式」的開新》,載《江海學刊》2002年第1期。75.《破除閱讀的宗教神話,回歸文本的真實語境》,載《南京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大人復印資料《外國哲學》2002年第6期全文轉載。76.《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代性意義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載《學術月刊》2002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2002年第10期全文轉載。77.《從多個角度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性意義問題》,載中山大學主編《哲學與現代化》第2輯,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78.《存在論轉向與方法論革命——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載《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79.《三個代表與唯物史觀的當代新視野》,載《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80.《深入經典的歷史邏輯,塑造當代的理論形態——〈走進馬克思〉一書述評》,載《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81.《西方學界關於列斐伏爾思想研究現狀綜述》,載《哲學動態》2003年第5期。82.《論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概念的前後轉變》,載《現代哲學》2003年第1期。83.《論馬克思的現代哲學範式革命》,載《哲學動態》2003年第9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84.《列斐伏爾與20世紀西方的幾種日常生活批判傾向》,載《求是學刊》2003年第5期。85.《去遙遠的「地方」體驗「最近處」的人文》,載《南方文壇》,2003年第6期。86.《不合時宜的深度現代透視——〈無調式的辯證想像〉一書讀後感》,載《學術研究》2003年第12期。87.《論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理論的「後馬克思哲學」轉向》,《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88.《「讓日常生活成為藝術」》, 《求是學刊》2004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89.《祛除歷史能指的幽靈,解開歷史代表問題之謎》,《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全文轉載90.《無地自由,或另一種「第三世界」》,《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91.《實體主義、人本主義與馬克思的現代哲學範式革命》,《學術研究》2004年第8期,《光明日報》要點摘錄92.《「總體人」的辯證法》,《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93.《索亞:後現代地理景觀的空間本體論批判》,《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五期94.《人學:從可持續發展到永恆的生存的辯證想像》,《探索》2004年第3期。95.《哲學的實現只在可能的瞬間》,《河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96.《總體的歷史科學視野——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方法論貢獻》,《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馬克思主義》轉載。97.《科學發展觀:解決中國現代性問題的新視野新思路》,《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98.《馬克思新哲學革命的初始理論形態及其經濟學局限》,《南京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99.《恩格斯與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創新問題》,《探索》2005年第3期100.《消費社會批判: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一次重要轉向——以列斐伏爾為主線的研究》,《理論探討》2005年第2期。101.《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化解釋:以列斐伏爾為個案》,《河北學刊》2005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轉載。102.《為日常生活再辯護——論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義》,《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103.《面向生活的現代性哲學問題構成與反思——對馬克思哲學當代意義的一種理解》,《哲學動態》2005年第10期104.《深入探討馬克思哲學思想原創的差異化蹤跡》,《學術月刊》2005年第10期。105.《列斐伏爾:日常生活的現代性本質批判》,《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106、「論毛澤東現代化問題觀的原創意義」,《鄭州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107.「『面向生活』的現代性政治哲學難題及超越」,《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第12期。108.「馬克思哲學革命關鍵歷史環節的歷史原象-從《未來哲學原理》到《費爾巴哈提綱》」,《河北學刊》2006年第6期。109.「論馬克思哲學的再生產實踐概念」,載《天津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110.「論馬克思哲學的人文意蘊」,載《學習論壇》2007年第2期; (兩人合作)111.「神秘化:關於日常生活批判的筆記」(譯文),載《社會批判理論紀事》第1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12月; 112.「《空間的生產》新版序言(1986)」(譯文),載《社會批判理論紀事》第1輯,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年12月;114.「從詩學革命到女性政治——西方學界關於克里斯蒂娃思想研究現狀述評」,《哲學動態》2007年第6期(兩人合作);115.「西方學界關於列斐伏爾思想研究現狀綜述」,《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報告,2007》,人民出版社2007年116.「日常生活批判:走向微觀具體存在論的哲學」,《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5期;117.「自在自然、人化自然與歷史自然」,《河北學刊》2007年第5期118.「馬克思哲學中的社會有機體概念」,《學術研究》2007年第10期119.「列寧的兩種資本主義觀的歷史意義及其當代價值」,《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二人合作)120.「問題史的考古與激活:哲學研究範式創新之源」,載《江海學刊》2008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哲學原理》全文轉載121.「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哲學理論基礎反思」,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2期,122.「以徹底的實踐精神推進理論創新」(二人合作),載《中國教育報》2008年5月6日123.「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再中國化』問題及其前提」,載《理論視野》2008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要點摘編124.「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視野下的以人為本」(二人合作),載《學習論壇》2008年03期。125.「為日常生活批判辯護——《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的歷史意義」,載《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126.「馬克思『從抽象到具體』的科學方法論的歷史原像與當代解讀」(二人合作),載《學海》2008年第5期127.」蘇俄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理解的歷史邏輯及當代反思」,載《河北學刊》2008年第6期128.「能指拜物教批判的出場邏輯及其理論困境」,(二人合作),載《求索》2008年第9期129.「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再中國化』問題」,載《學習與探索》 2009年第1期 130. 價值重估之後馬克思主義哲學再中國化思考,載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 第23卷 第01期 131.「論馬克思對哲學唯物主義傳統的超越及其新唯物主義的革命意義——兼論施米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書」(二人合作),載《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3期 132.「從非物質勞動到生命政治——自治主義馬克思主義大眾政治主體的建構」, 載《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2009年第2期 133.《基於政治經濟批判的兩種現代社會理論》, 載《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 134.《從大眾神話到景觀社會:消費主義批判》,載《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7期 135.《 空間:控制工具抑或希望之鄉?——評勒菲弗《空間與政治》(二人合著),載《社會學家茶座》第32輯,山東人民出版社 136.《生態學馬克思主義的生態政治哲學構架》,載《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137.《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當代意義》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4月20日138.《蘇聯化、西馬化與中國化——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三十年歷史的回顧與反思》,載《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11期139.《空間的建築學》譯文,載《文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10輯
140.「歷史唯物主義為何與如何面對空間化問題「,載《天津社會科學》2011年1期
141.」透視資本主義的當代形態:歷史唯物主義的新課題「,載《河北學刊》2011年第3期
142.」不平衡發展的「現在」歷史空間辯證法「,載《學習探索》2011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143.」列斐伏爾:從日常生活批判到空間的生產「(著作),載《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潮》上卷,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44.」論列斐伏爾對現代日常生活的瞬間想像與節奏分析「(論文),載《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
145.」論吉登斯、哈維、卡斯特對現代社會的時空診斷「(二人合著),載《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第3期
146」傳統文化的斷裂與繼承——以新中國成立前新儒家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者為視角「(二人合著),載《學習論壇》2012年第6期
147」從「異化勞動」到「社會交往」——試析望月清司對《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解讀「(論文)(二人合著),載《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3期
148.」俄國民粹主義的資本主義觀:一個歷史的述評「(論文),載《河北學刊》 2013年第2期)(CSSCI)
149.」論布哈林在帝國主義理論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論文),載《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第2期;
150.」歷史唯物主義空間化解釋的實踐哲學路向「(論文)載《學習與探索》第6期(CSSCI)(二人合著)
151.」歷史唯物主義空間化問題研究前沿報告「,載《中國哲學年鑒》2013,哲學研究雜志社.CSSCI;
152.」空間化視野中的全球化、城市化與國家再區域化發展「,載《江海學刊》2013年第5期(CSSCI),人大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153.」歷史唯物主義的兩種歷史概念及其意蘊「,載《南京社會科學》2013年11期(CSSCI)新華文摘轉載
154.」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一元性本質與多元化探索「,載《南京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與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155.」溝通中西、關心實踐的語言哲學「(書評),載《學海》2014年第2期
156.」三思毛澤東——革命傳統、革命後民族國家創制與後傳統理想主義遺產「,載《現代哲學》2014 年第3期
157.」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歷史回顧與當代追問「,載《學習與探索》2014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轉載。
158.」20世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觀念旅程:從傳統的革命到現代化的改革「,載《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4年第4期
159.」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方法論中的中國經驗問題「,載《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2014年7月
160.」論阿爾都塞的政治哲學及其幽靈「,載《世界哲學》2014年第5期2014年9月
161.」《空間的生產》一書若干問題研究綜述「載《哲學動態》2014年第10期
162.」突破教條、回到根本、暢所欲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載《吉林大學社會會科學學報》2014年第6期
163.」啟蒙的進化與重建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與邏輯「(二人合著),載《社會科學》(上海)2014年第8期
164.」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載《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 高等學校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2006年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西方馬克思主義日常生活批判哲學研究——以列斐伏爾為個案(主持)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方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理論的人本主義觀念、方法與實踐(主持)
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空間化理論與當代資本主義發展問題(13JJD710002)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意識形態領域新變化對策研究(承擔者)
歷史唯物主義空間化問題研究(11BZX005)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當代資本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承擔者) 本科生: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必修)、西方大眾文化理論研究(選修)碩士生:西方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原著選讀博士生:20世紀法國馬克思主義研究

I. 南京大學數學博士就業怎麼樣

在高校就業吧。如果想去企業,現在的社會講究人脈關系,高學歷和名校背景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J. 馬克思主義博士需要讀多少年才可以畢業

馬克思主義專業的博士生就讀年限,與其它專業並無不同。

博士生就讀年限:

博士讀幾內年畢業,容國家沒有具體規定,一般來說由所在學校做規定,3年時間無法畢業即視為延期,最高可延長至6年。但是有些人在6年的年限里還是無法畢業。

畢業要求:

我國對於博士生的要求是「寬進嚴出」,考博士很簡單,但是想要從博士畢業就不簡單了。對於博士生畢業的標准每個學校也都不一樣,標準是學校和導師制定。

博士畢業除了要寫畢業論文之外,理工科還要求至少兩篇論文被 EI、ISTP、SCI 等國際三大索引檢索。這是對於博士生來說最難通過的一關。SCI 是在國際上都認可的權威論文,因此很多高校的博士都需要准備,那麼博士畢業要求幾篇 SCI,每個學校情況不一樣,要求的篇數,發表的內容都有很大的區別。文科則要求在CSSCI上發表文章。

: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熱點內容
大學生裸貸門mp4 發布:2025-09-11 23:21:54 瀏覽:578
武漢大學年輕女教授 發布:2025-09-11 22:44:26 瀏覽:345
大學人力資源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1 22:25:05 瀏覽:809
清華大學文化傳承教授 發布:2025-09-11 22:21:40 瀏覽:222
大學生出國熱 發布:2025-09-11 22:17:39 瀏覽:21
中國政法大學的著名教授 發布:2025-09-11 22:13:11 瀏覽:942
民國大學教授講不清 發布:2025-09-11 22:12:11 瀏覽:904
重慶大學生戀愛吧 發布:2025-09-11 22:06:54 瀏覽:169
看書大學生 發布:2025-09-11 21:58:40 瀏覽:975
大學生指望 發布:2025-09-11 21:58:28 瀏覽: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