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關於大學生壓力的論文

關於大學生壓力的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2-19 18:55:30

『壹』 請高手寫一篇關於大學生學業壓力的作文 謝咯

大學生也有壓力
成績,人際關系,交異性朋友無疑成為大學生難以避免的三大問題。
當然也許會有一些「怪人」能避開一個或幾個問題,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是怪人,都要去處理這些問題。
我認識的人當中大多數都在抱怨我國的教育制度,認為一些科目沒有必要去開設,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沒有理想的效果;考試,寫論文,寫報告,開一些亂七八糟的會議,搞一些沒有任何意義卻只是形式的活動(而且每一次都是強迫的,充當人數而已,表面上看人山人海,實際上卻沒有幾個人感興趣。)吞掉了我們的許多自由時間,想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也不容易啊。
有一個好友在學生會,用他的話說:學生會裡面臭的熏人,黑的嚇人。他認為自己在那裡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因為他不會也說不出那些讓人肉麻的話,不過不會這些是沒有前途的。前一陣子他們搞了一個為山區兒童捐物的愛心活動,竟發生了私吞捐物的事件,同事中的「好心人」勸他也「吃」一些,他拒絕了,回來時他向我傾訴他要退出,說眼不見心不煩。
這些可是將來社會的接班人啊,聽了朋友的經歷,我也明白了為什麼當代的父母官越來越令人驚畏。
我很愛自己的國家,但我不會自欺欺人。從周圍同學的思想中我有所感悟:現行的教育制度不夠理想,如果科目能開得更合理寫我想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學生需要一個表現自己能力和愛好的平台,大學能建造這個平台嗎?能正一下學生自己的組織的風氣嗎?能為學生的創新提供一個有效的空間嗎?「形式」兩個字到處貼的都是,所以我們能真正的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施行教改嗎?
教育強則人才硬,人才硬則國家強。
所以現行的教育制度對於大學生的學習來說有壓力。
馬加爵事件曾經轟動一時,然而它並沒有所有人記住這個教訓,學校又出了人命案,甲用惡語傷了乙,乙氣不過就給他來個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乙的作案動機就那麼簡單,讓人難以置信。當代大學生素質沒有提高,脾氣倒是增長了不少。聽了這個事後,我們彼此間說話的語氣也溫和了許多,生怕某一天因語不設防而引來橫禍。
可見大學生人與人間的關系是多麼的脆弱,要處處小心謹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也是一種壓力啊,至於大學生為什麼會這么沖動,我認為是心理問題。
人際關系中的一種特殊情況是男女的關系,這需要我們用理智的頭腦去選擇人生的另一半,否則我們也會遺憾終生的。
女人的幸福來自於男人的專情,這句話是我自己想的。然而現在的女生都比較「實際」,她們看中的是你帥不帥,有money沒有。譬如某班裡的班花,面對班裡那多男生的「進攻」她都無動於衷,僅將次作為標榜自己的籌碼,原因很簡單:他們當中既沒有帥哥也沒有副甲一方的公子。不久便結識了一位風度偏偏的富家帥哥,於是便整天帶著她的白馬王子到處炫耀,讓所有的女生羨慕是她最大的幸福。後來他們就同居了,再後來就看不到她的白馬王子了,也看不到有男生追她了,更看不到她的笑容了,又過一段時間這個班就少了一朵美麗的花朵。
是什麼毀了她的幸福?我認為是「虛榮心」。有一個令人羨慕的對象是多麼的有誘惑力啊,這其實並沒有錯,愛美之新人皆有之嘛。但什麼樣的人才具有永久的吸引力,才能永久的令人羨慕呢。作愛之前想通了這個問題,我想就會最終得到幸福的。
大學階段是從學生時代到走向社會的一個過度期,遇到的壓力遠不止這些,相信在社會和我們自己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夠化解的。同時也希望中國的大學生越來越強!中國的大學越來越強!

『貳』 大學生如何面對挫折和壓力論文1000

(挫折) 就大學生的心理健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挫折對個體造成的負面情緒及內心感受,因而在遭受挫折之後,首先要面對和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從挫折而導致的諸如憤怒、沮喪、抑鬱、焦慮、委屈、無奈等情緒狀態中調整出來。挫折和失敗是人生中之必然,然而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它們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它或是你完美人生的點綴,或是你人生中永遠的傷痛;或是你成功的墊腳石,或是你前進的絆腳石,這完全取決於對待挫折的態度,即對挫折的認識和應對方式。面對挫折我們應該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挫折對於人生的意義,讀出對面的美麗,我們要能夠在挫折中吸取教訓的同時,學會看到挫折背後所蘊含的積極意義。心理學家認為,經受過挫折和失敗的人,能夠勇敢的迎接挑戰。在成長的過程中時常經歷挫折的人,經過多年的磨煉,會具備一種在逆境中生存的強大能力。無論出現怎樣的困難,他們都不會像茅草屋遇到暴風雨時那樣容易被摧垮;在災難像颶風一樣襲來時,也能夠巍然屹立、毫不動搖。 面對挫折,年輕的大學生們可採用以下的方法: 一)從容面對、快樂掌控 面對挫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與其閃避、畏懼、排斥,不如迎面而上。面對不可拒絕的挫折,唯一可取的態度是從容面對,如果進而能夠快樂地掌控挫折帶來的煩惱,那麼,一次「創傷」就會變為一顆寶貴的「珍珠」。「珍珠」是從癒合了的創傷之中升華出來的東西,它不僅可以有效地撫平傷痕,而且可以使我們珍視經驗,減少錯誤。 記得有這樣一則故事:一隻蝴蝶沒有經過破蛹前必須經過的痛苦掙扎,以致出殼後身軀臃腫,翅膀干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就死了。這個小故事說明:痛苦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要得到歡樂,就必須能夠承受痛苦和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我們不止擁有挫折的痛苦體驗,也擁有把不幸變為幸福、把傷痛變為無價奇珍、把令人痛心的缺陷變成新的力量的機遇。當我們從容面對,就可以掌控挫折;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並保持快樂,就可以得到最珍貴的收獲。 (二)適度宣洩、盡早擺脫 面對挫折,有人惆悵悲觀,把痛苦和沮喪埋在心裡;有的人則選擇傾訴——我贊成後者。如果心中苦悶,不妨找一兩個親近的人,把心裡的話傾吐出來,這樣,不健康的情緒就得到宣洩。宣洩是一種自我心理救護,它可以消除因挫折而帶來的精神壓力。 宣洩應當適度,「乞丐型」、 「進攻型」、「碰觸型」等宣洩方式是不值得採納的。如果你還想活得有尊嚴,還想重頭再來干點事的話,就不要像「樣林嫂」那樣總是述說「阿毛」的故事。那隻能說明你還沒有從痛苦的陰影中走出來,你的哭泣只能提醒人們注意你曾經的無能。當你醒悟到還有那麼多的正經事等著你去乾的時候,就沒有必要選擇「秋菊」的方式,因為過度「打官司」的成本太高,總是「要說法」會影響干正事。用節省下來的時間去做你應該做的正事,也許你早就遠離了某次「風雨」的影響。 (三)激勵潛能、獨立自救 獨立自救是生命中最閃光的品性,這已經被很多事例所證明。面對挫折的打擊,有的人一蹶不振,有的人則激發潛能,自己拯救自己——前者沒有看到自己的潛能,後者則充分地汲取了潛能的力量。 一個小故事說:「一頭豬的腰部脫臼,在那裡費力的爬著,孫子要去幫豬按摩,爺爺喊住了他,爺爺拿起一個土塊向那頭豬扔去,那豬嚇得掙扎著跑起來,爺爺在後面追趕它,只見那豬跑著跑著腰部便上去了,恢復了正常」。人遭受挫折就好像小豬脫臼,真正能幫助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有時,我們在挫折的傷痛中忽視了自己的潛能和改正錯誤的勇氣,一味地等待外力的幫助,這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對自己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這是一種懶惰和沒有出息的做法。 林肯發現的「馬蠅效應」和無錫小天鵝集團的「末日管理」,實際上都是一個道理:利用危機狀態產生的壓力激發生命體的巨大潛能。人是需要壓力的,有了壓力我們才不敢鬆懈,才會努力拚搏,才會不斷進步。其實,在生活中讓自己忙起來,是一種自我加壓的方法。面對挫折,適度轉移注意力,自我增加良性壓力,可以有效改善自己的心境。比如可以通過從事集郵、寫作、書法、美術、音樂等趣味活動來調試自己的心情,緩解苦惱帶來的種種壓抑,隨著時間的推移,沮喪也就漸漸淡忘了。 (四)適當取捨、遠離煩惱 放棄是一種智慧和境界,但是,面對現實的種種誘惑,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很多人原本也曾從容、平和地生活著,可一旦被太多的誘惑和慾望牽扯,便煩惱叢生。有的時候,我們將奮斗的目標定得過高;有的時候,我們將奮斗的目標定得過多——這是我們遭受挫折的重要原因。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使我們深感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都可能會導致迷失方向,走向絕望。 聰明的辦法是學會取捨,不必事事爭第一,舍棄自己還不具備能力與條件的目標不是壞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只有在明白了自己一生何求之後,去明智地取捨,並學會放棄,才能擺脫無謂的煩惱,擁有自在的生活。 三).學會說出你的秘密,在親情和友情的溫存中消解痛苦,從他人那裡獲得力量與支持。一個快樂有兩個人分享,就變成了兩個快樂;一個痛苦有兩個人來分擔,就變成了半個痛苦。學會說出你的秘密,不僅會緩解你的壓力和痛苦情緒,而且可以學會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本身,往往會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應對挫折的方法還有很多,如過好生活的每一天,充實的生活會讓我們無暇顧及挫折;如同時學會遺忘,讓時間做主等等。如何選用,因人而異,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去慢慢體悟。 (壓力)大學生自己要正確面對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大學生自己應該認識到大學生活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困難是不可避免客觀存在的

『叄』 關於 壓力 的議論文

高校大學畢業生作為人才資源中較高層次的一類,其就業過程是國家高層次人力資源配置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畢業生難以找到好工作,已成為大學生、高校及家長共同的感受。大學生就業難在何處?就業難是不是國家高校擴招所帶來的呢?

一、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現狀與分析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人數驟增,2002年畢業生人數為145萬人,2003年為212萬人,2004年的畢業生達到了大學生就業的歷史高峰,人數達到了280萬人,比2003年凈增了68萬,增幅為32%,預計到2005年畢業生將達到340萬人。據教育部公布的數字顯示,2002年7月份,全國待就業畢業生為50萬人,2003年7月份達到70萬人。從整個國家來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部分國有企業的大量職工下崗待就業,同時,農村富餘勞動力正在向非農領域轉移,向城市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資料顯示,2003年我國共有2400萬城鎮勞動力需安置,其中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下崗職工共600萬人,登記失業人員近800萬人。這樣一來,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形勢越來越嚴峻。

(二)大學畢業生就業結構不合理
畢業生在就業中出現了結構性矛盾,包括地區結構、專業結構等。就業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就業形勢好,人才非常多,就業渠道也比較暢通,而西部欠發達地區,就業情況比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經濟發展緩慢。
在專業結構上,存在學校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中國以前由於處於計劃經濟之下,在高校裡面實行的是「統包統分」,畢業生不愁畢業後沒工作,長期以來,高校不注意專業的設置與市場的結合。當國家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後,實行市場經濟,將過去那種「統包統分」改變為「雙向選擇,自主擇業」。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問題馬上暴露出來,尋求市場和信息觀念不強,就業指導觀念落後等,學校專業設置、教學方式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近年來,一種情況有的學校追求短時效應,不顧本校的實力,盲目開辦一些熱門專業,造成人才供求過剩;另一種情況是,有的高校市場靈敏性不夠,對一些冷門專業,社會需求少的專業,不作及時調整,沒有及時調整招生人數,改革課程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畢業未就業就先失業。

(三)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不完善
隨著國家對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制度的改革,畢業生擇業也由「統包統分」到「雙向選擇」。各個地方,各種形式的人才「供需見面會」也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起來,但是市場機制仍不完善,一些體制性障礙仍存在。目前我國的高校就業工作是由教育部門管理,戶口是由公安部門管理,而人才市場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勞動部門管理。而這些部門相互之間溝通不夠,再加上一些地區還有地方保護主義,對生源是本地的畢業生大開綠燈,而對一些外地畢業生則加上各種條件加以限制。一個真正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就業市場尚未建立,服務保障體系還未健全,體制性障礙還未真正消除。

(四)用人單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費
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高消費,也是造成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原因。一些用人單位不從實際出發,對本單位的用人標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費,追求高學歷,本來專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碩士生做。這種盲目提高用人標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費,給畢業生就業帶來難度。一些用人單位缺乏人才培養機制,希望進一個人才,就馬上發揮作用,創造價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經驗,認為應屆畢業生只是有書本上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差,不太願意接受應屆畢業生,不想把時間花在對畢業生的培訓上。

(五)高校就業指導滯後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業機制,就業指導體制不完善,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機構掛靠在學生管理部門,或者是剛從相關部門分離,其管理幅度相對較小,其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欠缺,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質量不高,就業指導課形式單調,有的只是在學生大四階段開設,沒有將就業指導貫穿於大學全過程。

(六)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問題
畢業生的就業觀念並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就業期望值較高,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表現在畢業生對自己估計過高,眼高手低,這山望著那山高;對薪水、福利待遇要求過高,不顧自身的條件,導致用人單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不願去一些小城市發展;對單位選擇過高,「學而優則仕」非要去當官,看重國家機關、大單位等,對一些小企業不感興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七)大學生本身的素質問題
近年來的高校擴招,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生的基礎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軟體和硬體設施都沒有跟上,隨之帶來了學生質量的下降,有的學生成績不錯,但動手能力差,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也強,但是學習成績差,未能通過英語國家四級和計算機國家二級,與用人單位交之失臂。

二、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原因非常復雜,而且還隱含著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在當前新形勢下,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也需要政府,學校及整個社會的努力,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創新觀念,完善制度和改進工作方式,不斷深化改革來完成。

(一)政府應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就業市場
要解決高校就業問題,政府要加強經濟調控手段,對去西部地區和條件艱苦的一些重點單位和行業就業的大學生,在工資、待遇和生活條件上給予較大的優惠,採取措施鼓勵大學生去那些地方就業。
在完善就業市場方面,政府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掃除體制性障礙。通過深化改革,對於那些有障於學生就業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級政府要開放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種種政策限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積極疏通就業渠道,不斷完善就業市場。
政府還應加強對高校辦學的指導,在宏觀上加強人才預測和對專業設置的調整,以及對各類人才培養規模的調控,指導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專業設置。另外,政府還應發揮自製優勢,主動為高校和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務和就業指導。

(二)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各個用人單位改變自己的人才觀,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費,讓那些博士和碩士來裝點門面,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置換冗員。用人單位要從長遠考慮,建立人才儲備機制。畢業生從高校畢業,缺乏實際經驗,而且他們要發揮出價值也需要一個過程,對其進行培訓,形成梯隊。總之,用人單位改變自己的人才觀念,要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三)高校要強化內部改革
大學畢業生是高校產出的最終「產品」,其就業率與就業層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關繫到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生源,也影響著在校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情緒,因此學校要深化自己內部改革。
高校要主動適應市場,適時地調整專業結構,加強基礎學科、應用學科的建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畢業生;同時還要根據市場需求,開設新專業,靈活地調整專業設置。
高校要建立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效機制。理順就業指導工作的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就業指導機構,並充實人員與配備,充分拓展機構職能。不僅要管理就業工作,還應加強市場調研和就業工作的研究,掌握該工作的特點、規律及發展趨勢,制訂和實施就業指導工作方案。就業指導機構還應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在涉及到學校調整專業結構工作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終促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充分就業。

(四)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工作的目的就是促進畢業生充分合理地就業。將就業指導貫穿於大學生活的全過程,根據學生成長和發展規律,將大學教育過程分為幾個階段,分別確定工作重點,合理安排不同階段就業工作的內容。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讓他們知道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要做好哪些准備。將就業指導滲透到教學中去,強化學生自學成才的意識,也讓學生了解所學領域的發展前景,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在教材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形式上,要引入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不要把就業指導課拘泥於課堂,要採用多種形式,如請一些優秀企事業人士做報告,開設模擬招聘活動,還應注意網路資源的利用,組建網上論壇,讓師生可以在網上進行探討。

(五)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就業觀念
目前就業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競爭,大學生要把就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學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充分利用高校這一平台,不斷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大學生們應更新自己的就業觀念,革除那些陳舊的觀念,使自己從那些條條框框中解脫出來,把目光由原來的國家機關、重點單位轉向那些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就業地區由那些經濟發展地區轉向西部地區和經濟欠發達地區,那些地方更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另外,大學生們要認清就業形勢,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合理地確定就業期望值。只有這樣,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就業競爭中處於主動地位。
總之,能否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繫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關繫到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解決此問題,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應對市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拓寬就業渠道,更新就業觀念。

『肆』 求關於壓力的議論文

生活處處存在著壓力,有時,壓力猶如泰山壓頂,使我們不堪重負,甚至被壓垮。但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機遇與挑戰並存,壓力與動力共生。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壓力是一柄雙刃劍。」正確地對待壓力,可以使人進步,反之,它則會成為你失敗的根源。她,倒在壓力下原指南針樂隊的女主唱羅琦可謂20世紀90年代流行樂隊的風雲人物之一。但由於與人發生摩擦,羅琦被刺瞎左眼後,為了排解心中壓力,她開始吸毒。後來她被娛樂圈公開暴光以後,便遠赴德國音信皆無了。我認為,最大的壓力來自於自己。要學會應對壓力,首先要認識到適度的壓力是生活所必需的。研究壓力對人類身心影響最有名的加拿大醫學教授賽勒博士曾說:「壓力是人生的燃料。」他提醒我們,不要以為壓力只有不良影響,而應轉換認知情緒,多去開發壓力的有利因素。而羅琦面對生活的壓力,僅僅看到了黑暗的一面,她選擇了毒品,無異於自毀前程。生活在現實中,更多的時候,我們是要背負著心靈的灼痛和壓力前行。對生活的熱愛,對命運的豁達態度,對美好明天的樂觀,應該是我們每個人心頭必備的一把傘。直面生活的風雨,才能走出風雨。只要自己的心不被風雨淋濕,我們總能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麗日藍天。他,在壓力下成為了大力士在美國,有這么件事兒。一個孩子在事故中被一輛小卡車壓在水溝里,眼看要不行了。孩子的父親趕來,跳進溝中,居然把小卡車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孩子獲救了!但 事後,他再也抬不起那輛小卡車了。我想,這正是因為救子心切的強大壓力激發了他的無窮潛力,使他的力氣超出了往常。這驗證了愛默生的一句名言――奇跡往往是在壓力中產生的。當孩子的父親看到孩子在死亡的邊緣上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孩子救上來,一定!」作為父親的他,壓力與責任並存,他甚至來不及考慮自己是否可以搬得起這輛小卡車。這種「一定要救出孩子」的信念與無形的壓力使他不顧一切,釋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用辨證的觀點來看,事物有壞的一面,也就一定有好的一面。壓力也是如此。這正是「雙刃劍」的另外一面。人們不是常說「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嗎?又要它沒能殺死你,就會使你更強大!他們,在壓力下失手在奧運會上,不少名將因為壓力太大而失手,而黑馬卻不時殺出。為什麼他們會有壓力?因為他們把自己定位在一個「名將」的位置上,認為自己拿了幾塊金牌,這次也就一定要再拿一塊。因此,他們就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所以發揮得比較保守,顧慮也太多了。而「黑馬」們卻把自己的定位在一個挑戰者的位置上:如果我輸了,沒有什麼,你是名將,各方面都比我強,理所應當;如果我贏了,當然更好,說明我有奪冠的這個實力。因而「黑馬」們便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正常水平,甚至超常。這又應了一句老話,「攻城容易守城難」。其實,面對壓力主要是自我定位問題。若是「名將」們把這次比賽看作是一個與其他選手們交流的平台 ,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把自己定位在一個較低的位置上,也就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這次的雅典奧運會上,李婷婷她們這支網球隊伍不正是因為自我定位好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嗎?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要戰勝了自身壓力,那麼,其他一切外界壓力也就不值得一談了。學會自我減壓,才能正常發揮。壓力無法逃避壓力是人生的燃料化壓力為動力迎戰壓力,讓壓力來得更猛烈些吧!

『伍』 大學生如何面對壓力論文

論文的寫作 一 論文基本結構 國家標准局1987年頒布《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7713-87)和《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

『陸』 關於壓力的議論文 800字左右

壓力
壓力無處不在,小到個人,大到集體、國家。每個人都被壓力壓著。小學生有作業壓力;中學生有升學壓力;成年人有下崗壓力;大學生有就業壓力;企業有生存壓力;國家有政治壓力、發展的壓力……我是一名學生,我的壓力來自於學習。 如今學習壓力是多麼大,老師常常對我們說:「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可謂高手如林,如果不認真學習,長大就會被社會淘汰。」咳,真沒想到媽媽與老師的話說得一樣。我們的壓力非常大,將全部的精力放在學習上。雖然教室很寬敞,可有時我卻有窒息的感覺存在。

每天,7點半踏進校門,校園里便傳來朗朗的讀書聲。於是,我快步走進教室,打開英語書,讀了起來。 不知什麼時候,隨著一聲急促的上課鈴,我合上了英語書,開始了一天的拼搏。 每當臨近期末考試時,胸口越感沉悶,有時悶得喘不過氣來。有時候,坐在桌前,望著堆積如山的作業,滿腦子都是本子、卷子……其實,不是厭學,就是有些悶,有時真想對著空無一人的大街喊叫。 在學習中,我感到了太大的壓力。但是,鐵人王進喜曾說過:「人無壓力輕飄飄,井無壓力不出油。如果沒有了壓力,學習就不會有進步,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同學們就會超過你。其實,同學們之間的競爭就是最好的壓力。當你成績名列前茅時,一定有人想超過你,使你產生巨大的壓力。認真學習,不讓他超過你,壓力會讓你學習更加認真,不斷進步。

我曾做過一個實驗:將兩粒豆種埋在土裡,將其中一粒種子上蓋上石塊。幾天過去了,兩粒種子都長出了嫩芽,而被蓋上石塊的那粒種子長得特別茂盛。在美國,有這么件事兒。一個孩子在事故中被一輛小卡車壓在水溝里,眼看要不行了。孩子的父親趕來,跳進溝中,居然把小卡車抬到了一定的高度,孩子獲救了!但 事後,他再也抬不起那輛小卡車了。我想,這正是因為救子心切的強大壓力激發了他的無窮潛力,使他的力氣超出了往常。這驗證了愛默生的一句名言――奇跡往往是在壓力中產生的。當孩子的父親看到孩子在死亡的邊緣上時,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一定要把孩子救上來,一定!」作為父親的他,壓力與責任並存,他甚至來不及考慮自己是否可以搬得起這輛小卡車。這種「一定要救出孩子」的信念與無形的壓力使他不顧一切,釋放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用辨證的觀點來看,事物有壞的一面,也就一定有好的一面。壓力也是如此。這正是「雙刃劍」的另外一面。人們不是常說「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嗎?

其實,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就會喪失學習的動力。 壓力就是動力,推著我們向前沖。如果社會沒有了壓力,它將停滯不前,永無發展。

熱點內容
大學生仇恨 發布:2025-09-12 10:04:09 瀏覽:9
北京大學教授說過 發布:2025-09-12 09:55:22 瀏覽:851
東南大學教授章立 發布:2025-09-12 09:44:28 瀏覽:746
大學生踏板 發布:2025-09-12 09:38:16 瀏覽:785
緊身牛仔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09:29:10 瀏覽:308
女主是大學物理老師離異 發布:2025-09-12 09:24:22 瀏覽:345
深圳大學藝術學院鋼琴老師 發布:2025-09-12 09:14:37 瀏覽:502
大學生寫作短板 發布:2025-09-12 09:12:59 瀏覽:228
青海失聯女大學生遺骸被找到 發布:2025-09-12 08:57:48 瀏覽:219
大學生可以幹嘛 發布:2025-09-12 08:45:56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