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勞動經濟學博士
Ⅰ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好畢業嗎
你這問題問的跟沒問一樣~只有自己努力不努力~哪有什麼好不好畢業的~
Ⅱ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博士拿什麼學位
經濟學當然是拿經濟學博士學位啦,經濟學是一級學科
Ⅲ 請問中國人民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入學考試內容是什麼
你好,你可以去人民大學研究生院的招生簡章中去查找,每個學校每年都可能有一定的變化,建議還是以當年的招生簡章為准,祝你好運!
Ⅳ 請問哪些學校招收勞動經濟學的博士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浙江大學
Ⅳ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劉松博博士簡介誰知道
是個低調的牛人!很有人格魅力。聽他講過課,很棒,妙語如珠、專旁徵博引、信息屬量極大,對企業有自己獨到的認識。雖然年輕,但絕對壓得住場面。未來應該不可限量。
可惜,詳細資料我也沒有。搜索勞動人事學院看到你的帖子,我也准備考在職研,工作6年多了,很多東西都忘了,大家多交流吧!
Ⅵ 讀研究生,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勞動經濟學好,還是廈門大學的財政學好求建議!謝!!
人大在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廈大在「上海以北」影響力相當之弱,如果確定在北方經營,建議去人大~
希望能幫到你~
Ⅶ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經濟學博士好考嗎
好考不好考要看個人的能力了,,你說好考的,別人未必好考,,,,你說不好回考的,偏偏有人覺的太簡答單了,,不管你有多少能力,既然想考,那就多找找 前面這幾年來的試題看看,,,肯定會有所幫助的,,,謝謝,望 能採納
Ⅷ 我要考中國人民大學的勞動經濟學研究生,求學長學姐指導,我QQ:820387564,先謝謝了
推薦參加文星考研專業課輔導班,基礎班8月26號開課,肯定會對你有收獲的。
Ⅸ 中國人民大學的博士是不是非常好畢業。
您好,中國人民大學正規招考的博士生,每年二十多個學院加起來不版過三百名左右,標准學權制3年,但我見過很多5、6年仍未畢業的博士生,因為博士學位論文要求相當高,且在讀期間要求發文的數量和質量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不知你所謂「非常好畢業」是不是某些中介機構假借人大名義開設的「在職學位」或「論文博士」,如果有此類情況,歡迎向人大研究生院舉報。
Ⅹ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勞動人事學院簡介
建院20多年來,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勞動和社會保障、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和在這些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學術研究機構。
1994年,學院經國家批准設立了國內唯一的一家勞動經濟學博士點;
2001 年,勞動經濟學以86%的高票同意率和免於答辯的待遇成為全國優勢顯著的國家級重點學科,也是迄今全國唯一的勞動經濟學國家級重點學科。
2003年在全國通訊評議中,社會保障學科以94. 44分的高分通過了新設博士點。同時,經中國人民大學批准,並經國務院學位辦備案,在國內第一家設立了人力資源管理博士學位點。
迄今為止,學院現有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人力資源管理系、社會保障系和勞動力市場四個系;有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勞動經濟和勞動關系研究所、組織行為研究所、人力資源開發和評價中心等研究機構。一個勞動科學學術資料信息中心,一個勞動科學實驗室。 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學院形成了一支整齊的專業師資隊伍,一批著名的專家學者在學院任教。其中有我國勞動經濟學科的開拓者、老一代著名經濟學家趙履寬教授;著名勞動經濟學家和收入分配及管理專家、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曾湘泉教授;著名社會保障與災害保險學者、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鄭功成教授;著名勞動關系和勞工問題專家常凱教授;著名人力資源專家孫健敏、彭劍鋒等教授。
學院現有教授 9人,副教授16人,講師7人;另有返聘教授 8人。全院教職員工合計50餘人。
還有來自包括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俄羅斯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近20位國際著名學者擔任我院兼職教授。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的比例達到70%,80%的教師有國外學習和進修的經歷。 建院以來,學院共培養各類畢業生2000多人;現有在校生600餘人,包括海外留學生、博士後、博士、碩士和本科生,還有校外在職攻讀研究生班的學員500餘人。
學生畢業後大多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國在華投資企業工作。許多人已成長為著名的教授、專家和政府的高層領導及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高層經理。 在「學術立院」、「學術興院」思想指導下,近年來學院科研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目前承擔的在研成果達到20多項,其中包括國家重點成果、教育部重點成果、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成果和國際成果等。學院教師出版和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和學術著作,並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
成功舉辦了「全球化條件下兩岸三地勞工與社會保障」研討會、「中美產業關系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建設研討會」、「全球化背景下的勞工保障和企業社會責任研討會」等大型的學術活動。
學院與中國人民大學書報復印資料中心合作,成功地承辦了《社會保障制度》、《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兩份刊物,辦刊質量明顯提升,在學術界與政策層面的社會影響持續擴大。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近年來開始實現新的突破。國際合作從被動轉為主動,從局部轉為全面,從低層次交流向高層次交流,由臨時性轉向長期穩定的合作。
與國際勞工組織勞工研究所、美國康乃爾大學產業和勞工關系學院、德國奧斯納布盧克大學社會科學院、英國卡地夫商學院和日本神戶人力資源研究所等一批國外著名學術組織建立了長期良好合作關系。
訓練和培養解決未來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及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高水平專家,是學院的神聖職責,也是21世紀的中國賦予學院最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和任務。 學院提出今後10年的發展目標是:借鑒世界一流學院勞動科學教學和科研的模式,不斷強化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大力培養從事我國勞動力市場政策設計、勞動關系的處理和社會保障制度的研究,特別是宏觀和微觀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理論和實際工作的一流人才。
將學院建設成為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一流的勞動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