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學博士
Ⅰ 1866年到1914年之間,有多少比例的自然科學的教授離開了哥廷根大學
哥廷根主要是文科和自然科學。喬治-奧古斯都-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yofGoettingen),簡稱哥廷根大學,位於德國西北部下薩克森州南端的大學城哥廷根市,因英王喬治二世創建而得名。始建於1734年,於1737年向公眾開放。同德國的海德堡大學、弗萊堡大學、圖賓根大學相似,哥廷根大學屬於傳統的大學城,是「沒有校門和圍牆的大學」。哥廷根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名人輩出,蜚聲世界。2007年10月19日,德國第二輪「精英大學」評選最終揭曉,哥廷根大學成為德國九所精英大學之一。2005年哥廷根大學的在冊學生人數近2萬5千人,其中包括大學生24,398人和博士生643人。教授420名,教研人員共3千多人。它所屬的醫葯學校下設19個中心,其中包括各種各樣的診所。自從1980年以來,該大學已經根據不同學科成立了13個院系。包括:1.神學系:在這些院系中設有170多個研究所,系主任都是學術委員會成員。另外,哥廷根設有4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分別為馬克斯·普朗克歷史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實驗醫學研究所和馬克斯·普朗克動力學研究所),與哥廷根大學進行學科上的合作,使哥廷根保持著科學研究上的領先地位。設在哥廷根的下薩克森州州立暨哥廷根大學圖書館藏書豐富,超過500萬冊,是德國當今五大圖書館之一。在哥廷根大學至今還保存著一項有名的和有趣的傳統,就是在博士生通過答辯獲得學位的當天,都會頭戴博士帽,在親友的陪同下乘坐花車前往市中心的鵝女孩廣場去親吻「鵝女孩雕像」。在中國,哥廷根大學和南京大學合有中德法學研究所。
Ⅱ 哥廷根大學的王牌學科生態學怎麼樣
從考研來說,有一點或許是共通的,考好一點的高校或研究所,或許對於你的未來版更為有益,作權為碩士和博士階段都從事恢復生態研究的我來說,或許我給你的建議就是,從事生態領域,混口飯吃是可以的,但一般不會暴富。如果LZ勵志從事科研,從事對環境有益的生態領域無疑是很好的選擇,如果LZ只是想考研換個學校的話,碩士畢業一般從事的都是非本專業工作,當然從事環境影響評價的除外。
下面,如果LZ勵志投身生態領域,我就給LZ合適的建議吧,生態學在我國高校有6個國家重點學科,但很多是虛有其表,比較好的應該是北師大、浙江大學和東北師大的生態學吧,其他最好向中科院考,比如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科院沈陽生態所、中科院植物所,這些所都有LZ所謂生態學或相近專業,而且中科院的名聲類似於985高校,對LZ而言或許能學到更多的東西。
Ⅲ 國內的哪些大學和德國哥廷根大學有交換生如題 謝謝了
綜合北京大學東方學系張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羨林的學術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個方面:(1)印度古代語言研究--博士論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動詞的變化》、《中世印度語言中語尾-am,向-o和-u的轉化》、《使用不定過去式作為確定佛典的年代與來源的標准》等論文,在當時該研究領域內有開拓性貢獻;(2)佛教史研究--他是國內外為數很少的真正能運用原始佛典進行研究的佛教學學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語言的變化規律和研究佛教歷史結合起來,尋出主要佛教經典的產生、演變、流傳過程,藉以確定佛教重要派別的產生、流傳過程;(3)吐火羅語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緣經〉吐火羅語諸本諸平行譯本》,為吐火羅語的語意研究開創了一個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對新疆博物館藏吐火羅劇本《彌勒會見記》進行譯釋,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魯番地區新發現的吐火羅語A《彌勒會見記》發表研究論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羅文發現在中國,而研究在國外"的欺人之談;(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國紙和造紙法輸入印度的時間和地點問題》、《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遊記》有些成分來源於印度的論證,說明中印文化"互相學習,各有創新,交光互影,相互滲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編《大唐西域記校注》、《大唐西域記今譯》,並撰10萬字的《校注前言》,是國內數十年來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國、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東南亞,以及歐、美、非三洲和這些地區文化交流的歷史畫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6)翻譯介紹印度文學作品及印度文學研究--《羅摩衍那》是即度兩大古代史詩之一,2萬余頌,譯成漢語有9萬余行,季羨林經過1O年堅韌不拔的努力終於譯畢,是我國翻譯史上的空前盛事;(7)比較文學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導恢復比較文學研究,號召建立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為我國比較文學的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8)東方文化研究一一從8O年代後期開始,極力倡導東方文化研究,主編大型文化叢書《東方文化集成》,約50O余種、8OO余冊,預計15年完成;(9)保存和搶救祖國古代典籍--9O年代,擔任《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兩部巨型叢書的總編纂;(10)散文創作--從17歲寫散文起,幾十年筆耕不輟,已有80餘萬字之多,鍾敬文在慶賀季羨林88歲米壽時說:"文學的最高境界是樸素,季先生的作品就達到了這個境界。他樸素,是因為他真誠。""我愛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話家常。" 80年代後期以來,季羨林對文化、中國文化、東西方文化體系、東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紀的人類文化等重要問題,在文章和演講中提出了許多個人見解和論斷,在國內外引起普遍關注。 附註:季羨林: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獎項簡介 「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由中國翻譯協會2006年五屆五次常務會長會議決定設立。這是中國翻譯協會首次頒布的獎項,該榮譽獎並非常設獎項,授予健在的、在翻譯與文化傳播工作中成就卓著、影響廣泛、德高望重的翻譯家。2006年9月26日,95歲高齡的季羨林先生成為首位「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山東省清平縣(今臨清市)人。著名的語言學家、翻譯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1930年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主攻英國文學,兼讀德國和法國文學,同時選修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課余專心於外國文學作品的翻譯及散文創作。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與德國交換研究生,入德國哥廷根大學潛心學習印度學。1941年榮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學副校長。 建國後,季羨林先後當選北京市第一屆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同年起,任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等職,享有崇高的社會聲譽。還歷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兼外國語言文學評議組負責人,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中國外語教學研究會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名譽理事,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南亞學會會長,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大網路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顧問,亞非學會會長,澳門文化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系中國翻譯協會創始人之一,2004年11月在中國譯協第五屆全國理事會議上被推選為中國譯協名譽會長。 幾十年來,季羨林辛勤從事英文、德文、梵文等文學作品的研究與翻譯,發表、出版的譯作將近四百萬字。主要著作有《中印文化關系史論集》、《印度簡史》、《羅摩衍那初探》、《印度古代語言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簡明東方文學史》、《糖史》、《吐火羅文(彌勒會見記)譯釋》等。主要譯著:譯自德文的有馬克思著《論印度》、《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說集》等;譯自梵文的有著名印度古代大史詩《羅摩衍那》(七卷)、印度名劇《沙恭達羅》和《優哩婆濕》、印度古代民間故事集《五卷書》等;譯自英文的如梅特麗耶?黛維的《家庭中的泰戈爾》。此外,季羨林還主編過《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傳世藏書》、《神州文化集成》、《東方文化集成》等書。 獲得的主要獎項有: 1986年論文集《印度古代語言論集》獲北京大學首屆科學研究成果獎。 1987年論文集《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和政策研究優秀成果榮譽獎。 1989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授予「從事語言文字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 1990年論文集《中印文化關系史論文集》獲全國首屆比較文學圖書評獎活動「著作榮譽獎」。 1992年主編的《大唐西域記校注》獲全國首屆古籍整理圖書獎。 1992年,印度瓦拉納西梵文大學授予最高榮譽獎「褒揚狀」。 1997年主編的《東方語言學史》獲第三屆國家圖書獎。 1997年主編《印度古代文學史》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99年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獎專著二等獎。 1998年德黑蘭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99年《季羨林文集》(24卷)獲第四屆國家圖書獎。 2000年專著《文化交流的軌跡——中華蔗糖史》獲長江讀書獎「專家著作獎」。 2000年獲得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金質證書。 2006年9月26日,在中國譯協慶祝國際翻譯日?資深翻譯家表彰大會上,季羨林被授予「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
Ⅳ 我已經工作兩年了 ,在銀行銀行前台,我覺得趁著年輕該多學習,有個師姐申請到了德國哥廷根大學里讀博士
你如果只是羨慕別人讀書,而不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建議你還是工作吧,如果不明不白去讀書,只是在逃避社會而已。
說的太直白,別介意。
Ⅳ 去德國讀博士的資格問題
我在德來國
這邊讀博中自國需要提交本碩兩樣學位的
另 德國法律思維和思路 包括最後要參加STAATSEXAM,都是和中國很不同的。如果你在中國讀了法律研究生,在德國想要學博士畢業可能性很小。而且法律講究詞彙嚴謹。再而且,讀博士在德國很不劃算——這邊的好多DOKTOR都學到三四十歲,甚至終身,不像國內——國內跟這里比,還是很像混文憑:(
法律系這個出國是挺尷尬的 我好朋友在中國政法……
大環境不好
你的情況不是很適合來德國
還是國內考公務員靠譜一些。
Ⅵ 德國哥廷根大學世界排名大概多少
哥廷根主要是文科和自然科學。喬治-奧古斯都-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y of Goettingen),簡稱哥廷根大學,位於德國西北部下薩克森州南端的大學城哥廷根市,因英王喬治二世創建而得名。始建於1734年,於1737年向公眾開放。
同德國的海德堡大學、弗萊堡大學、圖賓根大學相似,哥廷根大學屬於傳統的大學城,是「沒有校門和圍牆的大學」。哥廷根擁有十分輝煌的歷史,名人輩出,蜚聲世界。
2007年10月19日,德國第二輪「精英大學」評選最終揭曉,哥廷根大學成為德國九所精英大學之一。2005年哥廷根大學的在冊學生人數近2萬5千人,其中包括大學生24,398人和博士生643人。教授420名,教研人員共3千多人。它所屬的醫葯學校下設19個中心,其中包括各種各樣的診所。自從1980年以來,該大學已經根據不同學科成立了13個院系。包括:
1.神學系: http://www.theologie.uni-goettingen.de
2.法學系: http://www.jura.uni-goettingen.de
3.經濟學系: http://www.uni-goettingen.de/de/sh/2165.html
4.社會學系: http://www.uni-goettingen.de/de/sh/20495.html
5.哲學系: http://www.uni-goettingen.de/de/sh/16540.html
6.數學及信息學系: http://www.math.uni-goettingen.de
7.物理學系: http://www.uni-goettingen.de/de/sh/20493.html
8.化學系: http://www.uni-goettingen.de/de/sh/18772.html
9.地質學系: http://www.uni-goettingen.de/de/sh/18521.html
10.農學系: http://www.uni-goettingen.de/de/sh/5855.html
在這些院系中設有170多個研究所,系主任都是學術委員會成員。
另外,哥廷根設有4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分別為馬克斯·普朗克歷史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馬克斯·普朗克實驗醫學研究所和馬克斯·普朗克動力學研究所),與哥廷根大學進行學科上的合作,使哥廷根保持著科學研究上的領先地位。
設在哥廷根的下薩克森州州立暨哥廷根大學圖書館藏書豐富,超過500萬冊,是德國當今五大圖書館之一。
在哥廷根大學至今還保存著一項有名的和有趣的傳統,就是在博士生通過答辯獲得學位的當天,都會頭戴博士帽,在親友的陪同下乘坐花車前往市中心的鵝女孩廣場去親吻「鵝女孩雕像」。
在中國,哥廷根大學和南京大學合辦有中德法學研究所。
Ⅶ 現碩士就讀於國內一所211大學分子生物學專業,想碩士畢業後申請讀德國博士
德國博士是屬於工作性質,有收入,需要教授給職位工資或者機構給獎學金的。
英語不好去哪都難。
Ⅷ 格廷根大學的知名校友
(以下包括哥廷根大學的教授、學生及訪問學者)
至2014年,已有47位諾貝爾獎得主曾在哥廷根大學學習、任教或研究,其中大部分為物理和化學獎,其他為醫學、和平及文學獎。不過因為大多數諾貝爾獎都是在20世紀上半葉獲得的,其得主多已去世。最近獲得諾獎的與哥廷根大學有關的人士分別是2013年生理學獎得主托馬斯·聚德霍夫教授和2014年的化學獎得主斯特凡·黑爾教授。 數學家 -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數學王子,最重要的數學家,哥廷根大學教授)
數學家 -約翰·狄利克雷
數學家 -波恩哈德·黎曼
數學家 -理查德·戴德金
數學家 -菲利克斯·克萊因
數學家 -大衛·希爾伯特
數學家 -埃米·諾特(哥廷根大學教授)
數學家 -赫曼·外爾(哥廷根大學教授)
數學家 -赫爾曼·閩考斯基(愛因斯坦的老師,哥廷根大學教授)
物理學家 -羅伯特·奧本海默(第一批原子彈製造者,哥廷根大學博士)
物理學家 -威廉·維恩(1911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物理學家 -馬克斯·馮·勞厄(191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榮譽教授)
物理學家 -馬克斯·普朗克(191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學術委員會成員)
物理學家 -約翰尼斯·斯塔克(191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教授)
物理學家 -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192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物理學家 -西格巴恩(192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物理學家 -詹姆斯·夫蘭克(192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教授)
物理學家 -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192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物理學家 -沃納·海森堡(193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教授)
物理學家 -保羅·狄拉克(193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訪問學者)
物理學家 -恩里科·費米(193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物理學家 -沃爾夫岡·泡利(194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助教)
物理學家 -布萊科特(1948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助教)
物理學家 -馬克斯·玻恩(195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教授)
物理學家 -博特(195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學術委員會成員)
物理學家 -維格納(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助教)
物理學家 -哥佩特·梅耶(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物理學家 -保爾(198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教授)
物理學家 -德默爾特(1989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物理學家 -克羅默(200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物理學家 -路德維希·普朗特爾(現代空氣動力學之父,哥廷根大學教授)
物理學家 -西奧多·馮·卡門(工程力學和航空技術的權威專家,哥廷根大學學生。錢偉長,錢學森,郭永懷等學者的導師)
化學家 -奧托·瓦拉赫(19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教授)
化學家 -西奧多·理查茲(19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訪問學者)
化學家 -沃爾特·能斯特(19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教授)
化學家 -理查德·席格蒙迪(192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教授)
化學家 -阿道夫·溫道斯(1928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教授)
化學家 -歐文·蘭米爾(193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化學家 -彼得·德拜(193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教授)
化學家 -哈沃特(193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化學家 -阿道夫·布特南特(193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教授)
化學家 -奧托·哈恩(194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學術委員會成員)
化學家 -曼弗雷德·艾根(196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化學家 -格哈得·赫爾茨伯格(197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後)
化學家 -托馬斯·施泰茨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訪問學者)
化學家-斯特凡·赫爾(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教授) 奧地利首相 -克萊門斯·梅特涅(哥廷根大學法科學生)
德意志帝國宰相 -奧托·馮·俾斯麥(哥廷根大學法科學生)
聯邦德國總統 -里夏德·馮·魏茨澤克(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聯邦德國總理 -格哈特·施羅德(哥廷根大學法科學生)
聯邦憲法法院大法官 -漢斯·雨果·克萊因(哥廷根大學法學系教授)
歷史法學家 -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哥廷根大學法科學生)
民法學家 -魯道夫·馮·耶林(哥廷根大學法科學生及法學教授)
國際法學家 -拉薩·奧本海(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民法學家 -卡爾·拉倫茨(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公法學家-哈特穆特·毛雷爾(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政治家 -路得維希·奎德(1927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政治家 -瑟德布洛姆(193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學術委員會成員)
金融家 - 萊昂內爾·內森·羅斯柴爾德(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三代傳人,哥廷根大學學生)
金融家 -約翰·皮爾蒙特·摩根(摩根家族代表人物,哥廷根大學學生)
企業家 -克萊因費爾特(西門子總裁,哥廷根大學學生)
社會學家 -馬克斯·韋伯(哥廷根大學學生)
社會學家 -尤爾根·哈貝馬斯(哥廷根大學學生)
哲學家 -亞瑟·叔本華(哥廷根大學博士)
哲學家 -埃德蒙德·胡塞爾(哥廷根大學教授)
德國著名詩人 -海因里希·海涅(哥廷根大學法學博士)
童話作家、語言學家 -格林兄弟(哥廷根大學教授)
德國作家 - 沃伊肯(19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德國作家 - 君特·威廉·格拉斯(199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著名教育家、柏林大學創辦人 -威廉·馮·洪堡(哥廷根大學法科學生)
中國國學大師、著名作家 -季羨林 醫學家 -羅伯特·科赫(19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醫學家 -梅契尼可夫(190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
醫學家 -保羅·埃利赫(190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榮譽教授)
醫學家 -科雷波斯(195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學生、榮譽博士)
醫學家 -德爾布呂克(1969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醫學家 -厄溫·內爾(1991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教授)
醫學家 -伯特·薩克曼(1991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助教)
生物學家 -托馬斯·聚德霍夫 (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得主,哥廷根大學博士)
Ⅸ 奧斯陸大學和哥廷根大學哪所大學好英語專業好
奧斯陸抄大學(UniversitetetiOslo),建於1811年,是挪襲威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建於1899年的國家劇院門前豎立有世界馳名的劇作家易卜生的雕像,所有建築物都很雅緻。全校共分8個學院,56個系,還有許多診所,研究中心和博物館。在校生人數約36,000人,其中留學生2500人左右。奧斯陸大學學位分三級:第一級學位(本科),學習年限3年半至5年;第二級學位(研究生課程),獲第一級學位後,需繼續攻讀3~4年;第三級學位(博士),學習年限不定。經費由國家提供,免收學費。教學用語為挪威語。奧斯陸大學是斯堪的納維亞最好的大學之一。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將奧斯陸大學排在挪威第1位、歐洲第17位和世界第64位。截至到2015年,奧斯陸大學在世界的各種排名如下:
Ⅹ 德國哥廷根大學的博士需要修博士課程嗎英語可以嗎入學需要語言成績嗎
博士還要修課程嗎?德國不用.你直接和導師教授聯系,看他有什麼課題項目給你,要是導師沒版什麼錢,可能推薦你獎學金,每月1000歐左右.要是和你簽工作合同,你就拿工資,一般筆獎學金多些.你要權在國際期刊上發paper,要達到一定數量,然後你自己的課題有成果,答辯通過就可以畢業了。至於語言,對博士沒什麼太高要求,英語好就可以,這些你都可以和你導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