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央美本科生畢設展17

央美本科生畢設展17

發布時間: 2021-02-20 07:16:19

❶ 中央美院畢業展總體賞析

以下是根據今年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譚院長關於畢設訪談所總結的賞析。
http://www.cafa.e.cn/info/?c=901&N=7268

在中央美術學院今年畢業展的舞台上,1100多名畢業生已依次亮相,經過三年、四年、五年甚至更長的學習,他們完成了在美院的學業,在這個SHOW TIME的季節,即將揮別美院的同學也許尚處於一種興奮中——畢業創作的完成、走出校門前的忐忑、學弟學妹的恭維、母校的溫情⋯⋯透過暫時的喧囂,沉靜下來,我們回看這些作品,較之往年可道短長。
關注畢業創作與設計,這是美院的傳統。這是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總結,學生和老師為此投入都很大,所以學校內外的人關注度也高。從學生的畢業創作來看,今年的畢業作品在創作主題方面更趨向於日常化和生存狀態的表達,專注於生活的某個側面、某個感興趣的題材,像是一個個生活片斷的記錄,不再追求大而全。創作方法上也更加多元和個性化。總體而言,無論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的畢業作品,今年整體質量都比較高,藝術表現語言更加豐富,特別是今年的研究生展覽,質量有比較大的提升,學生創作的研究性與創新性都有所突破。要說印象深刻和特別突出的作品確實比較難以選擇。

從本科生畢業展看,大家反映最突出的問題依然是專業間的不平衡,而且差距還不小,有的專業很突出,而有的專業多年未見改觀,比如今年大家對版畫系的學生畢業作品整體評價比較高,這主要源於版畫系多年來貫穿的教學指導思想,那就是要求學生們在掌握版畫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有意識延展版畫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出發點來源於版畫,方向與角度會根據自己的表達需要向外延伸,也就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多元、豐富的面貌。跨界也體現出從一個領域向另外一個領域滲透。
印象深刻的還有城市設計學院的家居產品專業,他們的畢業作品也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與好評。家居產品專業創建剛剛五年,是一個年輕的專業,今年是第二屆畢業生。年輕的老師們全身心投入是取得好的教學成果的關鍵所在。這些年輕教師既有美院自身培養的人才,也有海外留學歸國人才。他們都具有國際視野,對現代設計的理解與今天產業發展的關系有很敏感的理解力,還有一股子幹事業的熱情,特別是在燕郊辦學相對不利的情況下,似乎激發了他們的熱情,憋著勁兒想干出點事來。他們從一年級學生帶起,很多的業余時間都與學生在一起,隨時交流,一路走來,共同成長,營造了很好的學習和工作氛圍。以往我們在說美院傳統的時候,都在學術范圍之內談的很多,看到這些年輕人的教學狀態能讓人感受到,美院傳統中很核心的一部分還有教師對於學生的熱愛,對於藝術教育的熱愛。正是這種愛使美術學院的精神得以一代代傳承。

另外城院的繪本專業一直保持比較高的教學水平,陶瓷專業與美國阿爾弗萊德合作已經十年,在文化的融合中逐漸步入正軌,畢業生整體質量不斷提高。

雕塑系今年研究生畢業作品比較強,學生的作品有很強的張力,本科生稍顯平了些,作品個性表達不太突出。壁畫的教學與創作一直比較穩定,這次畢業展繪畫比較多,較之以往壁畫的公共性主題少了。

對於油畫,大家總期待能夠「再現輝煌」,但一直沒有出現。總體感覺學生缺少一些創作的激情和強烈的表現欲。有可能他們太想在一張作品中把自己的所有能量展示出來,如:主題思想、嚴謹扎實的基本功,以及當代性等眾多問題,想法太多反而沒有突出重點。從大的趨勢來看,藝術家想通過一張作品產生巨大影響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今年大家對實驗藝術的表現似乎有些失望,從總體的面貌來看有所突破。與往屆學生作品體現出的完整性不同,今年的學生作品給觀者一種未完成和不斷生長的感覺。客觀地說,有些作品還沒有充分的將自己的觀念表達出來,對於如何展示自己的觀念還缺乏認識和經驗,總體駕馭能力有待提高。但整體面貌還是值得肯定的。

設計學院畢業作品一直堅持實驗性的探索,注重設計概念的表達,很多有探索性的設計作品受到肯定。視覺傳達、數碼媒體、攝影、首飾專業學生的作品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服裝的研究生作品也很優秀。汽車設計學生的畢業作品有了一次整體的亮相,呈現出豐富的想像力和專業化的水平。

建築學院一直保持著以往嚴謹的工作態度,研究生展和本科生展都體現出這種一絲不苟的面貌,這是作為建築師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在畢業展的總結過程中,他們也在不斷反思,如何能夠在今後的畢業展中更加關注原創性的表達,而不僅僅是模型和圖紙的展示,要通過對美感、美學的關注,體現中央美院辦建築專業的價值。辦什麼樣的建築專業,是美院一直思考的問題。如果說辦建築專業的標準是惟一的,那麼美院就沒有辦建築專業的意義。這些年來,建築學院一直堅持從藝術出發的辦學理念,無論建築專業有什麼統一標准,我們在策略上如何應對這些標准,都能做到目標不變。因此,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業界獲得了好評。

近些年來中國畫學院的教學與畢業創作總體水平是好的。在畢業創作中體現出來的問題也較為明顯:如:學生的作品太像導師的作品。齊白石先生早就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種現象在師傅帶徒弟的時代,情有可原,但在今天的藝術教育背景下出現這種現象,就值得我們反思了。這關繫到如何繼承傳統的問題,更有繼承什麼和怎樣繼承傳統的問題。這種現象不僅在中國畫學院存在,其他的院系也有,需要坐下來好好探討。

從整體反映看,關注社會與現實的作品,以及服務社會的設計類作品還是比較受關注,「關注現實,服務人民」一直是美院的優良傳統。對於藝術創作而言,何謂「關注現實」的主題應有一個深入的討論,來澄清社會的真問題,表達的真感情,而不是表面的「關注」和「服務」。如果沒有與當今社會密切關聯的話題,沒有藝術家真正的內心體驗,無論他的作品是具象的、抽象的,現實主義的、理想主義的,美化的,還是批判的,其作品都很難感染人、打動人,更談不上服務人民。
好的藝術與設計是由內而外從人的內心深處生長出來,慢慢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與之碰撞,產生動人的作品。今天我們正面對一個變化的時代,面對一個錯綜復合、充滿新挑戰的世界。我想,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教育作為一種心智啟蒙的工作,更應當從每一個人的內心開始。

熱點內容
蘇州大學檢驗考研 發布:2025-09-12 18:22:23 瀏覽:952
甘志霞化工大學教授 發布:2025-09-12 18:15:50 瀏覽:151
大學生的未來演講 發布:2025-09-12 18:15:21 瀏覽:209
各大高校博士生導師數量排名 發布:2025-09-12 18:12:18 瀏覽:547
中國人大哲學系博士生導師 發布:2025-09-12 18:08:35 瀏覽:900
大學生的奶水 發布:2025-09-12 17:57:04 瀏覽:688
大學生學生心理狀況 發布:2025-09-12 17:46:13 瀏覽:555
大學教授談南京大學 發布:2025-09-12 17:39:41 瀏覽:457
大學生戀愛目的 發布:2025-09-12 17:38:25 瀏覽:776
牛津大學教授英國抗體 發布:2025-09-12 17:38:23 瀏覽: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