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清華北大學生不愛國

清華北大學生不愛國

發布時間: 2021-02-20 10:46:14

Ⅰ 上北大的人還愛國嗎

恩 首先非常敬佩樓主的愛國精神,下面我來說下我的觀點:
第一 自己內愛物理想報考物理,我覺容得還是學點工科的來說比理科的好一點,所以建議樓主可以學習下物理中的某些部分,比如說你提到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主要是物理學中的電學部分,國內的研究環境的確不敢恭維,所以對於第一個問題 如果想搞理科還是出國好,但樓主不想出國,所以還是學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第二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清華大學的這個專業確實非常牛,中國大學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所謂「電氣四虎」之一,另一方面 中國的智能電網確實必將是接下來幾年的一大電網發展方向 落後發達國家很多,前景很好。
綜上所述 既能滿足 你的報國志向 又能對自己的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 還能順著自己的愛好 故而 建議樓主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Ⅱ 為什麼說清華毀一生,北大窮三代

「讀清華毀一生,讀北大窮三代」的傳言是偶在網上偶然所碰見的一句話,但是卻深刻擊中了當前清華北大中大部分貧二代的現狀。通過過年回家的案例實證,清華北大研究生高學歷的風光早已成為歷史,名校製造屌絲而非精英也成為現實。
凡是在清華北大就讀的研究生大部分都不願意離開北京這座城市,而據調查,名校研究生大部分家庭均出自工薪家庭,與二代系無任何瓜葛。二代們相反大部分在較為普通的省市高校就讀,比如黑龍江大學就是黑龍江的官二代居多,這些三類學校聚集了最多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名校超高的分數線使得只有寒門子弟才具備這種拼搏的鬥志,當然清華北大的二代也有不少,但是大部分以在職研究生等形式,而且與普通的屌絲完全隔離開來,所以不具有代表性。前些年,清華北大這種高校,幾乎以清一色的農家子弟為主,農家子弟出人才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富有戲劇性的歷史。今天是寒門子弟,明天卻是天子門生,掌控極大的社會財富!成為主宰龐大帝國的統治階層,角色的變化使得學而優則仕成為了所有中國寒門家庭的夢想!
然而如今的清華北大研究生剛畢業就要面臨高房價的困擾,300萬以上的超高房價使得名校精英們一畢業即成為「負翁」,高負債與低收入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名校屌絲階層開始形成,這是一群農村中的龍鳳,然而當他們魚躍龍門之後,面臨的處境甚至比在農村更為艱辛,高負債使得他們的理想與現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從一種貧困走向另外一種貧困。由於清華北大學生天生高貴的精神品質,也使得他們不願意屈就,無論是職業還是擇偶,所以很多名校屌絲最終鬱郁寡歡而不得志。相反一些小學畢業生,很早混社會,本身就沒有什麼期望所賦予的壓力,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滾大眾卻獲利豐厚。開賓士寶馬,有漂亮老婆兒子,曾今他們的偶像的高材生卻不得不拮據得租房過日,如今誰又是誰的偶像?
財富的流向使得工薪階層依靠工資收入改變命運成為童話,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命運格局似乎說明了這個世界變化太快,我們總是跟不上???
身邊實例論證:
1、某某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在北上廣城市月收入雖然過萬,但是依舊是屌絲一枚。在租的小房子裡面生活,擠地鐵擠公交。
2、某某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出國攻讀博士,年近40,未婚,在國外爭取拿綠卡中。年收入雖然可以足夠溫飽,因不屑於和難民做朋友,平日主要和自己對話,至今未有進入當地的主流社會,經常不由地感嘆「蒼天啊、大地啊,怎麼來到這塊土地上了啊」。
3、某某清華北大畢業在某體制內單位任職,月薪不到5000,雖掛著體制內的名譽,但終究不能當飯吃!只能每天對於民生社會大發感慨,然後去動物園批發市場或者淘寶網購些日用品。
4、相形之下,大部分大專甚至中專的學生在中小城市,曾經被老師批評的最沒有前途,班級裡面最後一排的學生,現在活得至少有模有樣,有吃有喝有完整家庭。

Ⅲ 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不愛國,未來中國會變得怎樣

我認為現在的少數的學生是不愛國的,因為他們每天沉迷於慮幻世界對國家的一些事情都不了解,但是大多數學生還是愛國的

Ⅳ 被清華北大勸退的都是什麼樣的學生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高中三年奮發圖強的經歷,參加高考,就是為了能考上名校。而清華和北大是國內名列前茅的名校,是多少人夢想的大學。三年的努力,如果能擠進清華和北大,那將會和上頭條一樣的高興。可是考上了大學,就舒坦了嗎?就會萬無一失了嗎?如果你以為考上大學,就可以貪圖享樂,可以為所欲為,那你終將會拿不到大學畢業證。

清華和北大是中國大學的標志,無視校紀校規、懶惰、不思進取、不為人生做規劃,那這些人,都會被淘汰的。勸退還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只是在大學中受到的挫折而已,也是學校給出的生動的一堂課。

Ⅳ 清華北大祖國花]那麼多錢培養了他們,為何不愛國,學成卻為外國服務

清華和北大是中國頂尖的學府,培養了相當多的人才。雖然清華和北大專培養了那麼多人才,但屬這並不代表這些都是三觀極正的人。之前曝光過一個女生在畢業典禮上的發言,他說過一句話,國外的月亮就是格外的圓。臉上洋溢著崇洋媚外笑容。這里先不說外國的月亮到底是不是比國內的圓,就單說她走到這一步,祖國付出了多少錢,就憑借著一點她的說法則是極其令人不舒服的,不知道她的母校聽到後又作何感想。不能強調每一個人愛國,但投身國外建設國外,這一點卻是讓人難以接受。現在有一部分人是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人,他們擁有著令人羨慕的高智商,但卻不代表他們的三觀也是正的。有些人利用完祖國的培養後會轉身就投入到了國外的建設中,似乎真的是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他們不懂得感恩,對於他們來講,一味地往上爬才是學習和生活的真諦。在利益面前把人心和感恩。

Ⅵ 為什麼清華北大留學生畢業後不想回國

對於以上這個問題,我先用九個字來回答:物質便是一切的基礎。

還是回到問題本身,清華北大的留學生他們是多麼優秀的存在啊,之所以畢業後不想回國是因為喜歡優秀的學習環境、優秀的人才、充足的物質條件。其實,他們是愛國的,可是,他們又是矛盾和現實的。

所以我真心的希望,國家能夠注重人才的培養和挽留。因為,真正能為一個國家做貢獻的,當然是那些兢兢業業,努力學習,不斷奮進的人……

我也希望,有生之年,能夠見證中國各個方面的蓬勃發展,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才在祖國能夠紮根生長,為這一方水土奉獻終身……

Ⅶ 2萬清華學生不想回國選擇在矽谷,為何會出現這種現狀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這些中國的頂尖大學,是我們中國學生很嚮往的學校。一些清華大學畢業的學生也會在畢業之後出國深造。但是根據調查顯示,有很多的大學生畢業之後會選擇留在美國這些發達國家。我國的經濟水平正在發展當中,為什麼還有這么多的學生選擇留在美國不回國呢?

但是可以看見的是,還是有一大批學生還是很願意回到祖國的懷抱,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的。同時,國家為了吸引住這些人才,也是盡心盡力。比如給這些研究性人才開出比較高的薪資,給他們提供更好的工作場所。通過這些吸引力,也讓這些人才看到了回國後的憧憬。所以,我們也不能只是看到人才流失的表象。

Ⅷ 清華學生為什麼這么愛國

清華大學的前身是清華學校,即留美預備學校。更早是建立於1911年春天的清華學堂,是清政府用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校址在北京海淀區。辛亥革命後改為清華學校,1925年開始設立大學部,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
清華學堂一建立,當時各個省就通過嚴格的考試,選拔優秀學生到清華學習,學制八年,相當中學加大專,學生畢業以後要通過考試公費到美國留學。從此,近百年來,這個學校成為我國的學術大師、治國棟梁、興業英傑等等出類拔萃人物的搖籃,清華成為我國培養人才最多的學校。如果沒有清華大學,很難想像,以後在各個領域會有那麼多輝煌的業績、精彩的篇章,中國的現代史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清華大學所以有輝煌的業績,是因為清華有三寶:「校訓、校園、校友」。清華的校訓來自《易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人從小就受到中華民族精神的灌輸,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學校的中外教師,師資雄厚。並且,學校很重視學生的體育活動,對清華學子提出,以後至少要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想一想吧,智商高體魄健的清華學子,對於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來說,是多麼重要啊。
清華校園原來是皇家園林,也是世界著名的最美麗的大學校園之一。清華百年校慶,世界各地竟有五萬名校友齊聚清華園,可見清華大學巨大的凝聚力。
清華創建初期,作為留美預備學校,學生畢業以後基本都要公費到美國留學。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專業,取得學位以後,可以公費去歐洲各國考察,之後,歸國,報效祖國。我父親潘白堅是23級(癸亥級)清華留美生,那一屆留美生人數多,且人才濟濟。
清華招生嚴格,寧缺毋濫。要求學生中文要通達,身體要健壯,品行要純正等等條件。在正式建校以前就在1909年和1910年選送了三批共180人赴美,很多人以後成了國家棟梁。例如清華的終身校長梅貽琦(包括在西南聯大和台灣新竹清華大學)培養出三個諾獎得主:李政道、楊振寧和李遠哲,後者得的是化學獎。還有文理通才趙元任,回國後在清華任教。浙江大學的校長竺可楨也是這些學生之一,他開創了我國大學的地理學科和我國的氣象研究。還有著名學者胡適等人。
清華自建校開始,就具有愛國的傳統。1914年,大師梁啟超到清華去演講,題目是《君子》,他用《易經》里的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勉勵大家。希望學子「崇德修學,勉為真君子,異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瀾,作中流砥柱。」學子們深受鼓舞,從此以此為校訓,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出類拔萃、海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各界名人。
清華為國家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學生雖然絕大多數有留學的經歷,但都是為祖國而努力學習。學成歸來為國家效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23級學生為例,留學歸來涌現出建築學家梁思成、真菌學家鄧叔群、中國水稻、甘蔗育種大師李先聞、學貫中西、博古通今、文理皆精的顧毓琇、享譽國際的天文學家張鈺哲五位中國院士,還有各個領域眾多的名人,例如著名的抗日將領孫立人,抗日英烈齊學啟,著名文學翻譯家梁實秋,著名電影藝術家、詩人孫瑜,著名的社會學家吳文藻,最早報道「西安事變」和「開羅會議」的世界著名新聞記者趙敏恆......

Ⅸ 清華北大的學生很多都去了國外,他們不為祖國效力,國家培養他們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不願意回來?國內的發展條件不好、體制不健全、國內的薪資待遇不高、國內的政策不夠有吸引力……同美國等發達國家比起來,上述理由的確成立。

熱點內容
林俊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20:50:24 瀏覽:654
湖北大學何教授 發布:2025-09-12 20:50:14 瀏覽:511
現在大學生問題有哪些問題 發布:2025-09-12 20:48:57 瀏覽:799
金湖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20:43:37 瀏覽:150
浙江大學學術不端教授 發布:2025-09-12 20:41:59 瀏覽:453
大學老師卷子改錯 發布:2025-09-12 20:37:23 瀏覽:592
西北大學文學考研 發布:2025-09-12 20:32:19 瀏覽:751
上海財經大學大學金融學考研參考書目 發布:2025-09-12 20:32:17 瀏覽:513
安徽師范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考研 發布:2025-09-12 20:26:51 瀏覽:460
南京林業大學周教授 發布:2025-09-12 20:24:30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