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提高本科生國防意識

提高本科生國防意識

發布時間: 2021-02-20 15:15:59

1. 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給你以下參考材料:

1、寫大量適合大學生人群閱讀的軍事讀物,這些軍事讀物應該主要以戰爭故事為引子,運用輕松而多趣的筆觸,著力發掘戰爭故事與中學各門課程的內在聯系,詮釋課本知識,使書本知識生動化、公式定理形象化,也使學生領略戰爭的波詭雲譎,於欣賞趣味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幫助學生樹立牢固的國防觀念,正所謂既要順應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又要具體落實國防教育的要求。
2、加強軍事教師隊伍的建設,把軍事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加強軍事教師的培養、管理和考核,以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
3、對高校學生進行軍訓教育。軍訓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素質方面發揮著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於學生樹立共產主義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利於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有利於學生學習軍事高科技知識,增強國防觀念,開闊視野,改善知識結構、活躍思維方式;有利於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作風,增強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有利於學生組織性、紀律性的提高和身體素質的增強,從而為國防建設培養人才、為軍隊培養預備役軍官和儲備高素質後備兵員,為將來建設祖國、保衛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4、適時舉辦國防軍事演講賽等活動,通過參與活動,讓學生自主地投入到增強國防意識的行動中來,進一步提高學生國防意識、安全意識和憂患意識。
當今世界的太平只是假和平,事實上戰爭的硝煙遠未散盡,民族、宗教、領土爭端從未停歇,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台獨」勢力依然威脅著我國的安全。國家的安危,與每個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國防觀念和獻身精神密不可分。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防教育應當納入全民教育的大體系。

國防不僅僅是政府、軍隊的事情,更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心頭的大事。因為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我們的安寧;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民族的尊嚴;沒有強大的國防,也就談不上大學教育。

2. 如何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大學生是國家建設的接班人,是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作為國家的主人,大學生必須要有自覺的「主人公」精神,必須要有憂患意識和國防意識,將祖國的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然而當代的大學生大多出生在90年前後,是名副其實的「90後」,而且多為獨生子女,生活環境、物質條件極為優越,他們在父母、長輩、老師的溺愛中成長,缺乏逆境的磨練。他們通常體魄健康、心智發達、富有愛心,接受新鮮事物能力較強,也有一部分人偏激叛逆,個性張揚,信仰缺失,功利心強,過分自我,社會責任意識薄弱。同時在西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影響下,使他們更多是關注「牛奶和麵包」,而不是社會責任,國防意識淡薄,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國防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1 大學生國防意識淡薄現象具體體現
1.1 國防意識缺乏 很多同學都沒有將自己定位程國防的主體,認為國防只是軍隊和國家的事情,筆者曾做過相關調查,幾乎沒有大學生知道「全民國防教育日」是哪一天,也不知道每年宣傳的主題是什麼,很多學生對我國的國土面積已然還停留在960萬平方公里,海洋意識淡薄。當前,部分大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仍停留在軍事、戰爭、國防、領土、情報等傳統的區域,忽視了對文化、信息、網路等新領域的認識。有些學生仍傳統的認為國防就是防止外敵入侵,對不流血戰爭對國家的威脅認識不足。很多學生對新時期軍事與政治的關系並沒有釐清。對於國家大事,對於國際形勢認識不到位,不關心國事大事,滋生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軍事、國事、天下事,關我啥事」等消極思想。很多學生不願意去了解最新的國防知識,對戰爭的認識仍沉浸在「小米加步槍」的抗日勝利中,殊不知,現階段的戰爭已經是信息化戰爭的時代,精確制導技術、電子對抗技術以及網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已經使得「精確打擊」、「定點清除」、「超視距、全天候的攻擊」以及「發現即被摧毀的理念」變為戰爭的常態,海陸空天電磁全維空間的一體化戰爭已經成為趨勢。現代國防更多的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1.2 對於軍訓的意義和作用認識不夠 很多學生都是逼不得已才參加軍訓,對於訓練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個別學生在軍訓時怕苦、怕累、甚至有抵觸情緒,出現嫌軍訓太苦而請病假躲避訓練,以及不服從教官安排的情況。同時,受到軍訓教官人數有限、軍訓時間相對集中、訓練周期短、場地有限等的客觀因素的影響,很多學校的軍訓時間並未達到教育部的要求,大部分學校的軍訓主要是隊列訓練和方陣表演,過於單一,且從中學到大學,有的學生要參加兩到三次的軍訓,學生有一定的抵觸情緒。一旦返校,個別學生依舊我行我素,無組織、無紀律,經常的遲到曠課,內務衛生也一落千丈,軍訓效果的持續程度並不明顯。
1.3 國家安全意識淡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很多同學沒有這樣的責任意識,認為現階段不會有戰爭發生,離我們還很遠很遠,認為即使發生戰爭也是軍隊的事,和自己也沒有任何關系,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殊不知自己也是國防動員的對象,是國防建設的重要力量。「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盡管現階段和平和發展是現代社會的主流,但是各地的局部戰爭仍頻有發生,如「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敘利亞動盪的局勢」、「伊朗核問題」、「朝鮮核問題」都在不時的刺激著我們的神經。美國和西方國家不斷拋出的「中國威脅論」以及對中國形成的C型包圍,「台獨」、「疆獨」、「藏獨」無時不刻不在警示著我們,我們周圍很不安全,我們還有許多亟需解決的問題,其實我們離戰爭並不遙遠。同時有些學生對於國際的熱點問題,敏感問題有時是毫不關注,有時候關注過度,不能進行理性的判斷,容易沖動,失去理智,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比如去年反日遊行,很多同學都人雲亦雲,砸日本店鋪,砸日本產的汽車,給社會造成了不穩定的因素,但是過後仍會繼續用一些日貨,比如索尼、松下、佳能、尼康等等,繼續的哈韓哈日,沒有認識到事情的本質,沒有認識到發展國防的重要意義,沒有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對整個事件缺少一個理性的、全面的、客觀的認識,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1.4 對於高校的軍事理論課不是很重視 上軍事理論課遲到早退的事情仍有發生。甚至有一些大學生直言軍事理論課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對以後找工作沒有什麼幫助,學校沒必要開設這門課,上軍事理論課簡直是浪費時間。還有個別同學即使來了,依然是「你講你的,我玩我的」,對這門國家要求開設的必修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2 提升大學生國防意識的重要意義
2.1 有利於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國防意識的培育內容從屬於軍事科學體系,但是確涉及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眾多領域,軍事理論課的五大部分就從屬於不同的領域,中國國防側重於發法律和政治,國際格局側重於政治以及時事,軍事思想側重於哲學和歷史,信息化戰爭和軍事高技術則側重於自然科學和高新技術,整個課程的內涵豐富,知識面廣,內容包羅萬象,大學生學習軍事理論課有利於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有利於打破專業學習的思維定勢,拓寬思維空間;有利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
2.2 有利於培育大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國防意識是愛國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愛國主義的精髓,國防意識所體現的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領土完整的強烈責任感,正是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期的重要表現。孫中山曾說過:「所謂固國家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者,其道所在,精神為也!」提升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引導他們以國家利益為己任,自覺把個人利益與國家興亡聯系在一起,自強不息,拼搏進取,更好的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而做出自己的貢獻,真正的做到「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2.3 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民族尚武精神 民族尚武精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民族氣質,支持國防強大與鞏固,維護國家尊嚴與安全的愛國意識和心理素質。包括衛國報國的志向;居安思危的戒備觀念;剛毅堅強的鬥志;奮發進取的競爭意識;刻苦尊嚴和磨練的勇氣。對於一個國家,處處無憂,居安苟按,即使富甲天下,也無異於「幕上巢燕」、「鼎中之游魚」,難免不遭受異國的蹂躪。沒有民族尚武精神的民族是走向衰落的民族,國防觀念淡薄的國家是走向滅亡的國家。因此我們應當向全民皆兵的瑞士學習,振奮民族尚武精神,時刻不忘國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國的長治久安和持續發展。
2.4 有利於培養大學生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革命英雄主義是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會的長期革命斗爭實踐中產生的,為人類生存發展和正義事業而奮斗的思想意識,是國防精神的重要內容,是愛國主義與民族尚武精神相結合的必然產物和集中體現。提升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可以磨練他們勇於獻身的高尚品質,戰勝困難的堅強意志,締造他們寧死不屈的革命氣節和勇敢頑強的革命氣概,砥礪他們形成爭先創優的進取精神以及朝氣蓬勃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5 有利於為國家儲備高素質的國防後備人才 現代國家的國防內涵愈來愈豐富,包括國防教育、國防科技、國防經濟、國防工業、軍事交通等各個方面,因此為國防獻身就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參軍入伍才是為國防做貢獻。國防建設既是軍隊的事,更是全民的責任。同時,當今世界正在進行著一場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的新軍事變革,如何才能在這場新軍事變革中跟的上時代的潮流,佔得先機,人才是第一要素。而高校大學生就是未來高技術人才隊伍的主體,是國家後備人才的儲備力量,即是國家的未來,也是今後兵源的主要來源。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意識教育,能夠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增強他們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增強他們對與國防建設的關注程度,從而提升整個國家的國防意識。

3 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3.1 加強對學生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的培養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憂國」,要使學生認識到「國防系你我,家國不可分」,認識到自己也是國防動員的對象之一。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位公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大學生是國防建設、社會建設的生力軍,履行國防義務,承擔國防責任,每個大學生都義不容辭。
古人曾說過「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國家可保也」。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奮斗就會有困難有風險,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人們也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充分的說明了憂患意識對於每個國民尤其是大學生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強化大學生的憂患意識,使他們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安而不忘憂,對國家面臨的各種威脅有清醒的認識,時刻保持危機感、緊迫感。
3.2 加強對學生國防觀念的宣傳教育力度,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 應該將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給予正面的引導,同時將紀念日的國防教育與平時的國防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如「9.18事變紀念日」、「全民國防教育日」等,通過拉防空警報,通過組織參觀抗日紀念館,烈士陵園掃墓、積極開展國防教育的講座、座談會、徵文比賽、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深刻的了解中華民族近百年的屈辱歷史,以喚起他們的使命感和危機感,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引導當代大學生勿忘國恥,把握現實,樹立正確的國防觀念。使學生認識到「以戈止武」的道理「有實力去爭和平則和平存,無實力去乞和平則和平危」。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以「共死」求「同生」式的威懾,比以防衛求生存的理念更加有效。
3.3 繼續大力推進高校軍事理論課的課程建設 事實證明高校軍事理論課的開設對於提升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向學生講授國防理論和國防知識的同時,使國防教育系統化、常態化,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我們在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比如參觀航空館,進行定向運動等,注重言傳身教,合理的利用多媒體以及網路手段組織教學,使學生想聽、愛聽,聽後有所收獲。
3.4 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我們應當加強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使其能夠明辨是非,自覺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侵蝕,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引導學生理性愛國,同時培養學生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3.5 加強網路陣地的建設 21世紀是網路化、數字化的時代,以網路為核心的信息革命已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已經離不開網路。然而網路也是一把雙刃劍,網路上不良信息,西方意識的顛覆和侵蝕,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的思想對於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來說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影響了大學生國防意識的成型,削弱了我國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削弱了大學生的憂患意識,面對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我國安全形勢呈現的新情況新特點,一些大學生在網路的麻醉中或麻木不仁、或認識不清,這對我國的國防建設有著嚴重的危害。作為國防教育的專業教師,我們應當加強網路陣地的建設,「堵不如疏」,積極利用QQ、飛信、博客、論壇、微博等網路新手段與學生進行交流,拋棄說教式的教育,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國防觀和價值觀,全面提升自身的國防意識。
4 結語
國防意識是衡量一個民族生存能力的重要標志,也是構成一個國家綜合國防實力的重要因素,對於全民國防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生來說,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國防意識是關乎國家發展和民族興亡的一件大事,如何培養新時期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需要我們去深思,需要我們大力開展國防教育活動,切實的增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需要整個社會的關注和支持,營造全民國防的良好氛圍,需要我們常抓不懈,警鍾長鳴!

3. 當代大學生如何增強國防意識

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必須緊扣愛國主義這一主題
國防意識教育是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高校開展國防教育要轉變「重技能、輕意識」的觀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引導大學生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將國防意識和素質內化為個人的基本素質,將其轉化為熱愛祖國、勇於為國家和民族獻身的強大精神動力。為此,一方面要統籌協調教學、科研和國防教育,在制度、環境、師資、經費等方面給予國防意識教育以大力支持,形成科學的運行機制。另一方面要促進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做到有教育規劃、有課程安排、有教師授課、有教材輔導、有效果考核,切實增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讓國防意識教育落到實處、深入人心。此外,要採取有力措施督促各地將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作為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實現國防教育的均衡發展、有效推進。
總之,大學生是國防教育的重點對象,是全民國防意識教育的橋梁和紐帶之一。我們應當充分認識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的深遠意義,直面當前大學生國防意識較淡薄,國防教育重技能、輕意識的客觀形勢,以愛國主義為主題,以核心價值觀和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建立長效機制為關鍵,以廣泛的資源為平台和基地,全方位構建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體系,並以此為依託,輻射和帶動全社會形成關心國防、熱愛國防、建設國防的濃厚氛圍。

4. 大學生應該如何增強自己的國防意識

國防意識是一種自覺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群體意識,是公民愛國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國防教育和建設的重要內容。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抵抗侵略、保衛和平、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每位青年大學生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無論是從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考慮,還是從大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出發,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都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大學生應該在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自覺接受國防意識教育,提高軍事素養,激發自己的愛國之心和報國之志,進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築起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
首先,釐清國防意識教育的相關概念,對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的發展歷程進行了回顧與考察,論述了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對於國防建設、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的重要意義。
其次,明確了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的基本內容,涵蓋了愛國主義教育、憂患意識教育、國防參與意識教育、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等;分析了國防意識教育的主要途徑,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軍事理論課教學、大學生軍訓、國防實踐教育活動等。
再次,對當前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國防意識的教育內容重視不夠、軍事理論課程的開展不夠規范、軍訓工作的開展存在簡單化傾向、相關國防意識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不足問題進行了逐一論述。
最後,在充分考慮基本國情以及現行國防教育制度的條件下,努力探索提高大學生國防意識教育水平的有效辦法,力求提出針對性較強、操作性較強、實效性較高的具體措施。一是要創新教學方法,注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防意識內容的教學實效;二是加強軍事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范軍事理論課的教學模式,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以促進軍事理論課的專業化發展;三是抓好學生軍訓環節,要做好軍訓動員工作,增強軍訓針對性,調動學生積極性,全力做好軍訓過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是豐富國防意識相關校園文化活動,構建國防意識教育校園網路平台,建立國防意識實踐教育基地;五是統籌各種教育形式的功能,以發揮最大的綜合效應。

5. 當代大學生強化國防意識有何現實意義

, 一、「 後」大學生國防意識的現狀 限制中國的發展。我國南沙群島的一些島礁被強占: 90年代出生的大學生,通常被稱為「90後」,目 中日東海大陸架問題和釣魚島爭端依然存在;「台獨」 前,越來越多的「90 後」已邁入大學校同。「90後」 勢力時刻可能危及兩岸和平;以達賴集團為首的藏獨 生活在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享受著前人不能比擬的 分子和境內外「東突」勢力在西方敵對勢力的支持下, 物質生活。他們通常體魄健康、心智發達、富有愛心, 仍然妄圖分裂祖國。面對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我國 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08年汶川大地震後,在災區到 安全形勢呈現的新情況新特點,一些「90 後」大學生 處町以看到「90後」志願者的身影,他們心系災區、 或麻木不仁,或認識不清。他們缺乏政治敏銳性,不 情系災民;抗震救災、奉獻愛心。但「90後」大學生 能正確分析和認識我國在經濟全球化時期加強國防 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偏激叛逆,個性張揚,信仰缺失, 建設的意義。 功利心強,過分自我,社會責任意識較 弱。在拜金主 第二,「討厭打打殺殺,只要有愛就可以避免戰 義、享樂主義等消極現象的影響下,在當前就業壓力 爭」,對國防意識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在「90後」的 日益加大的情況下,他們的價值取向轉向更多地關注 一些大學生眼中,參加國防乃是軍人的事,與己無關。 於「牛奶和麵包」,而不是責任和祖國。尤其令人堪 他們在國防意識上,不再關心或不太關心國家和民族 憂的是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對待高校軍事理論課的態 的生存和發展,乃全失去國家責任感和國防義務感, 度和國防意識比較淡薄,主要表現在: 對國防強弱熟視無睹,對獻身國防相當冷漠。如一些 第一,「兩耳不聞天下事,~心只讀聖賢書」,對 大學生在軍訓時表現出怕苦、怕累、甚至存在著抵觸 世界局勢的復雜性認識不足。當前,和平與發展仍是 情緒。網上流傳「90 後大學生嫌軍訓太苦讓父母請病 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和平與發展這兩個問題都沒得到 假逃避」的新聞剛出,又有「90 後女大學生軍訓戴耳 根本解決。兩級對抗雖已結束,但霸權主義、強權政 環塗指甲」的熱議。有的「90 後」女生說自己最討厭 治依舊存在。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因民族、宗教、 打打殺殺,只要世界充滿了愛,戰爭就可以避免。據 領土等因素引發的局部戰爭從未間斷。西方敵對勢力 某高校調查統計,75%的大學生不知道防空警報不同 「西化」、分化中國的圖謀並未改變,一直力圖用西 響法的不同含義;60%的大學生不知道哪天為「全民 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來改造中國,對中國進行「軟遏 國防教育日」。更有甚者,竟有一些學生直言,大學 2009 年第lo 期(總第130 萬方數據軍事理論課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對以後找丁作沒什麼 精神已喪失殆盡,結果在普法戰爭中一敗塗地。在第 幫助,學校沒有必要開設,聽軍理課簡直是浪費時間。 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面對占明顯優勢的德國進攻, 可見當代大學生國防意識淡薄到何等程度! 實行了全國總動員,在凡爾登防線同仇敵愾,奮力抗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高校國防教育的成效如 擊,雖然犧牲了50多萬人,但終於頂住了德國的 何,大學生的困防意識和國防行為能力是否得到明顯攻,保衛了國家安全。然而,一戰勝利後,法國國內 提高,將直接關繫到高校人才培養的層次,將有可能 和平主義盛行,忽視對人民進行國防教育,結果在第 影響到未來國防的鞏固和國家安全,以至社會主義現 二次世界大戰時,僅僅40 天的時間就上演了一幕 代化建設的成功。因此,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的培養,敗國亡的悲劇。 已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吳國戰勝越國後,以為天下太平,「刀槍入庫,馬放南IIJ」,結果軍無鬥志,民心 二、培養和增強大學生國防意識的重要意義 渙散,最後被越國打敗。北宋後期,輕視國防,安於 國防意識,是以祖困安危為特徵的理性思維。它 歡樂,金人入侵,江山易主。南宋積習未改,苟安一 集中體現為對戰爭與國家防務問題的關注,對維護國 隅,不思雪恥,同樣歸於滅亡。清朝末年,官場腐敗, 家領土完整,堅決反對外來侵略和對我圈國防建設和 有國無防,面對列強入侵,對外推行「扶夷」政策, 各種防務政策與措施的認同,以及對國家防務的責任 對內實施奴化教育,結果「天朝大國」被列強欺負勒 感和義務感。也主要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公民抵禦外 索,險遭瓜分,民族蒙受奇恥大辱。 侮、捍衛祖國的 獨立和主權,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安全 古今中外歷史上無數經驗教訓昭示我們:國防意識 的主觀認識。 的強弱,是國家和民族興衰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和民 國防意識是一種自覺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的群 族,一旦失去必要的國防意識,就會給自己的安全與發 體意識,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體現。在人類歷史上, 展帶來傘面危害,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會垮 有些困家和民族的地域並才i寬廣,人口也不多,但在 掉,甚至招致敗軍亡國的命運。 外敵侵略和軍事威脅 面前,卻能夠同仇敵愾,眾志成 國防意識培育是高等學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 城,關鍵是國民有很強的國防意識。地處中歐腹地的 部分,是一種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高校中開 「花園國家」瑞士,是一個小國,人口600 萬,常備 展國防意識培育,使大學生樹立「居安思危」的思想 軍隊只有3500 人,但戰時卻可動員35 萬預備役軍人 和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J力史責任感,具有重要的 第一,有助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國防意識民,邁出左腳時就是一個戰士。如是要問我們為什麼 的培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新一代的大學生 100 多年沒有打仗,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們隨時都在准 各方面的知識都需要學習和掌握,國防意識培育的內 備打仗。,,【l】如此強烈的安全意識和完善的國防動員制 容從屬於軍事科學體系,它涉及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 度,使這個中立小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中安然無 學等眾多領域,大學生通過軍事學科的學習,有利於 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有利於打破專業學習的思維與此相反,有的國家貌似強大,但國防松馳,縱 定勢,拓展思維空間:有利於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 能強盛一時,最終也逃脫不了衰亡的命運。歷史上,觀、人生觀、價值觀,因而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 由於和平時期忽視國防教育而敗兵亡國的例子屢見 有效方法。 不鮮。曾經稱霸四方的古羅馬帝國,公元 世紀後,第二,有助於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育。國防 由於長期的和平環境,國民理想喪失,國家軍備鬆懈, 意識是愛國主義的暈要組成部分,是愛國主義的精 統治者苟且偷安,以致把當兵打仗這樣事關國家命運 髓,國防意識所體現的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領土 的大事都交給外國雇傭兵,結果國家很快由強盛走上 完整的強烈責任感,正是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期的重 了分裂和衰亡。法國拿破崙三世時,尚武善戰的民族 要表現。12】培育大學生良好的國防意識,可以最大限 106 萬方數據度地調動大學生的愛國熱忱,引導他們以維護國家利 為。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 益為己任,自覺把個人利益與國家興亡聯系在一起, 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 自強不息,拼搏進取,更好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 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因此,履行國防義務、 會,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承擔國防責任,作為國家公民,每一個大學生都義不 第三,有助於高素質國防後備人才的儲備。當今 容辭。當然,愛國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落實 界正在進行著一場深刻的新軍事革命。近來的戰爭在行動上,人人都要關心國家的安全,時刻准備為國 實踐證明,戰場已無前後方之分,戰爭的武器不再只 防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是槍炮,作戰人員也不 再僅僅局限於軍人。未來戰爭 第三,尚武意識。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印發的 將是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戰爭,是人才的比拼和較 《2009年全民國防教育工作要點》指出,要切實抓 量,而高校大學生就是未來高技術人才隊伍的主體,是青少年學生國防教育,激發愛國熱情和崇軍尚武精 國家後備人才的儲備力量。他們既是國家的未來,也是 神。尚武不是好勇鬥狠、窮兵黷武,而是要崇尚軍事 今後兵員的主要來源。國防建設既是軍隊的事,更是全 職業,重視國防建設,在國家利益面臨威脅時,敢於 民的責任。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意識的培育,激發他們的 挺身而出,不惜做出重大犧牲,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 愛國熱情,增強f 門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搞好對他堅決捍衛國家的利益和安全。民族尚武精神是國家長 們的國防教育,在他們年輕的心靈里撒下衛國光榮的種 盛不衰的靈魂,需要精心培育,代代相傳。愛軍尚武 子,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育,就要教育大學生充分認識人民軍隊的性質、宗 旨和地位作用,學習人民軍隊的優良品質和戰斗作 三、增強「90 後」大學生 風,繼承和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自覺接受國防 國防意識的對策及建議 教育,履行兵役義務。 增強「90 後」大學生國防意識,防止他們的麻痹國防意識作為一種民族意識和道德標准,關繫到 思想,防止西方「糖衣炮彈」的攻擊,在當前形勢下, 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榮辱興衰,是一個國家不可缺 顯得尤為鶯要。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國家主權觀、國家 少的強國之盾。國防意識不僅是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 利益觀、國家安全觀的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的思想基礎,而且是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猛進不息的 新時期高校國防教育應注重培育和增強學生的「三種 重要精神支柱。青年是國家的未來,贏得青年就是贏 意識」: 得未來。現在的大學生將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 第一,憂患意識。中華民族無數的歷史經驗教訓 和保衛者,他們國防素質的高低,國防意識的強弱, 使我們這個民族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胡錦濤總書記 將直接影響到國家和國防的現代化建設,關繫到民族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奮斗就會有困難有風 的振興,國家的富強。新時期搞好當代大學生的國防 險。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我們要 教育,增強「90後」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在他們心中 通過各種途徑強化當代大學生的憂患意識,使他們安 根植下三顆紅正卜—-憂國心、愛國心和報國心,這對 而不忘憂,對國家面臨的外部威脅有清醒的認識,時 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 刻保持必要的危機感、緊迫感。居安思危,常備不懈 主義和諧社會,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深 是每個大學生在當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應該保 遠的戰略意義。 持的警惕心理。

6. 「為什麼」增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一、「90 後」大學生國防意識的現狀 限制中國的發展。我國南沙群島的一些島礁被強占: 90年代出生的大學生,通常被稱為「90後」,目 中日東海大陸架問題和釣魚島爭端依然存在;「台獨」 前,越來越多的「90 後」已邁入大學校同。「90後」 勢力時刻可能危及兩岸和平;以達賴集團為首的藏獨 生活在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享受著前人不能比擬的 分子和境內外「東突」勢力在西方敵對勢力的支持下, 物質生活。他們通常體魄健康、心智發達、富有愛心, 仍然妄圖分裂祖國。面對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和我國 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08年汶川大地震後,在災區到 安全形勢呈現的新情況新特點,一些「90 後」大學生 處町以看到「90後」志願者的身影,他們心系災區、 或麻木不仁,或認識不清。他們缺乏政治敏銳性,不 情系災民;抗震救災、奉獻愛心。但「90後」大學生 能正確分析和認識我國在經濟全球化時期加強國防 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偏激叛逆,個性張揚,信仰缺失, 建設的意義。 功利心強,過分自我,社會責任意識較 弱。在拜金主 第二,「討厭打打殺殺,只要有愛就可以避免戰 義、享樂主義等消極現象的影響下,在當前就業壓力 爭」,對國防意識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在「90後」的 日益加大的情況下,他們的價值取向轉向更多地關注 一些大學生眼中,參加國防乃是軍人的事,與己無關。 於「牛奶和麵包」,而不是責任和祖國。尤其令人堪 他們在國防意識上,不再關心或不太關心國家和民族 憂的是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對待高校軍事理論課的態 的生存和發展,乃全失去國家責任感和國防義務感, 度和國防意識比較淡薄,主要表現在: 對國防強弱熟視無睹,對獻身國防相當冷漠。如一些 第一,「兩耳不聞天下事,~心只讀聖賢書」,對 大學生在軍訓時表現出怕苦、怕累、甚至存在著抵觸 世界局勢的復雜性認識不足。當前,和平與發展仍是 情緒。網上流傳「90 後大學生嫌軍訓太苦讓父母請病 當今時代的主題,但和平與發展這兩個問題都沒得到 假逃避」的新聞剛出,又有「90 後女大學生軍訓戴耳 根本解決。兩級對抗雖已結束,但霸權主義、強權政 環塗指甲」的熱議。有的「90 後」女生說自己最討厭 治依舊存在。戰爭的硝煙還未散盡,因民族、宗教、 打打殺殺,只要世界充滿了愛,戰爭就可以避免。據 領土等因素引發的局部戰爭從未間斷。西方敵對勢力 某高校調查統計,75%的大學生不知道防空警報不同 「西化」、分化中國的圖謀並未改變,一直力圖用西 響法的不同含義;60%的大學生不知道哪天為「全民 方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來改造中國,對中國進行「軟遏 國防教育日」。更有甚者,竟有一些學生直言,大學 2009 年第lo 期(總第130 萬方數據軍事理論課沒有什麼實用價值,對以後找丁作沒什麼 精神已喪失殆盡,結果在普法戰爭中一敗塗地。在第 幫助,學校沒有必要開設,聽軍理課簡直是浪費時間。 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面對占明顯優勢的德國進攻, 可見當代大學生國防意識淡薄到何等程度! 實行了全國總動員,在凡爾登防線同仇敵愾,奮力抗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高校國防教育的成效如 擊,雖然犧牲了50多萬人,但終於頂住了德國的 何,大學生的困防意識和國防行為能力是否得到明顯攻,保衛了國家安全。然而,一戰勝利後,法國國內 提高,將直接關繫到高校人才培養的層次,將有可能 和平主義盛行,忽視對人民進行國防教育,結果在第 影響到未來國防的鞏固和國家安全,以至社會主義現 二次世界大戰時,僅僅40 天的時間就上演了一幕 代化建設的成功。因此,加強大學生國防意識的培養,敗國亡的悲劇。 已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吳國戰勝越國後,以為天下太平,「刀槍入庫,馬放南IIJ」,結果軍無鬥志,民心 二、培養和增強大學生國防意識的重要意義 渙散,最後被越國打敗。北宋後期,輕視國防,安於 國防意識,是以祖困安危為特徵的理性思維。它 歡樂,金人入侵,江山易主。南宋積習未改,苟安一 集中體現為對戰爭與國家防務問題的關注,對維護國 隅,不思雪恥,同樣歸於滅亡。清朝末年,官場腐敗, 家領土完整,堅決反對外來侵略和對我圈國防建設和 有國無防,面對列強入侵,對外推行「扶夷」政策, 各種防務政策與措施的認同,以及對國家防務的責任 對內實施奴化教育,結果「天朝大國」被列強欺負勒 感和義務感。也主要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公民抵禦外 索,險遭瓜分,民族蒙受奇恥大辱。 侮、捍衛祖國的 獨立和主權,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安全 古今中外歷史上無數經驗教訓昭示我們:國防意識 的主觀認識。 的強弱,是國家和民族興衰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和民 國防意識是一種自覺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的群 族,一旦失去必要的國防意識,就會給自己的安全與發 體意識,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體現。在人類歷史上, 展帶來傘面危害,整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會垮 有些困家和民族的地域並才i寬廣,人口也不多,但在 掉,甚至招致敗軍亡國的命運。 外敵侵略和軍事威脅 面前,卻能夠同仇敵愾,眾志成 國防意識培育是高等學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 城,關鍵是國民有很強的國防意識。地處中歐腹地的 部分,是一種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在高校中開 「花園國家」瑞士,是一個小國,人口600 萬,常備 展國防意識培育,使大學生樹立「居安思危」的思想 軍隊只有3500 人,但戰時卻可動員35 萬預備役軍人 和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J力史責任感,具有重要的 第一,有助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國防意識民,邁出左腳時就是一個戰士。如是要問我們為什麼 的培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新一代的大學生 100 多年沒有打仗,其主要原因就是我們隨時都在准 各方面的知識都需要學習和掌握,國防意識培育的內 備打仗。,,【l】如此強烈的安全意識和完善的國防動員制 容從屬於軍事科學體系,它涉及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 度,使這個中立小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中安然無 學等眾多領域,大學生通過軍事學科的學習,有利於 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面;有利於打破專業學習的思維與此相反,有的國家貌似強大,但國防松馳,縱 定勢,拓展思維空間:有利於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 能強盛一時,最終也逃脫不了衰亡的命運。歷史上,觀、人生觀、價值觀,因而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 由於和平時期忽視國防教育而敗兵亡國的例子屢見 有效方法。 不鮮。曾經稱霸四方的古羅馬帝國,公元 世紀後,第二,有助於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育。國防 由於長期的和平環境,國民理想喪失,國家軍備鬆懈, 意識是愛國主義的暈要組成部分,是愛國主義的精 統治者苟且偷安,以致把當兵打仗這樣事關國家命運 髓,國防意識所體現的為維護國家主權、尊嚴和領土 的大事都交給外國雇傭兵,結果國家很快由強盛走上 完整的強烈責任感,正是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期的重 了分裂和衰亡。法國拿破崙三世時,尚武善戰的民族 要表現。12】培育大學生良好的國防意識,可以最大限 106 萬方數據度地調動大學生的愛國熱忱,引導他們以維護國家利 為。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 益為己任,自覺把個人利益與國家興亡聯系在一起, 民的神聖職責。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 自強不息,拼搏進取,更好地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 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因此,履行國防義務、 會,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而做出自己的貢獻。 承擔國防責任,作為國家公民,每一個大學生都義不 第三,有助於高素質國防後備人才的儲備。當今 容辭。當然,愛國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落實 界正在進行著一場深刻的新軍事革命。近來的戰爭在行動上,人人都要關心國家的安全,時刻准備為國 實踐證明,戰場已無前後方之分,戰爭的武器不再只 防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是槍炮,作戰人員也不 再僅僅局限於軍人。未來戰爭 第三,尚武意識。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印發的 將是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戰爭,是人才的比拼和較 《2009年全民國防教育工作要點》指出,要切實抓 量,而高校大學生就是未來高技術人才隊伍的主體,是青少年學生國防教育,激發愛國熱情和崇軍尚武精 國家後備人才的儲備力量。他們既是國家的未來,也是 神。尚武不是好勇鬥狠、窮兵黷武,而是要崇尚軍事 今後兵員的主要來源。國防建設既是軍隊的事,更是全 職業,重視國防建設,在國家利益面臨威脅時,敢於 民的責任。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意識的培育,激發他們的 挺身而出,不惜做出重大犧牲,採取一切必要的手段, 愛國熱情,增強f 門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搞好對他堅決捍衛國家的利益和安全。民族尚武精神是國家長 們的國防教育,在他們年輕的心靈里撒下衛國光榮的種 盛不衰的靈魂,需要精心培育,代代相傳。愛軍尚武 子,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育,就要教育大學生充分認識人民軍隊的性質、宗 旨和地位作用,學習人民軍隊的優良品質和戰斗作 三、增強「90 後」大學生 風,繼承和發揚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自覺接受國防 國防意識的對策及建議 教育,履行兵役義務。 增強「90 後」大學生國防意識,防止他們的麻痹國防意識作為一種民族意識和道德標准,關繫到 思想,防止西方「糖衣炮彈」的攻擊,在當前形勢下, 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和榮辱興衰,是一個國家不可缺 顯得尤為鶯要。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國家主權觀、國家 少的強國之盾。國防意識不僅是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 利益觀、國家安全觀的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的思想基礎,而且是中華民族奮發圖強、猛進不息的 新時期高校國防教育應注重培育和增強學生的「三種 重要精神支柱。青年是國家的未來,贏得青年就是贏 意識」: 得未來。現在的大學生將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 第一,憂患意識。中華民族無數的歷史經驗教訓 和保衛者,他們國防素質的高低,國防意識的強弱, 使我們這個民族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胡錦濤總書記 將直接影響到國家和國防的現代化建設,關繫到民族 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要奮斗就會有困難有風 的振興,國家的富強。新時期搞好當代大學生的國防 險。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我們要 教育,增強「90後」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在他們心中 通過各種途徑強化當代大學生的憂患意識,使他們安 根植下三顆紅正卜—-憂國心、愛國心和報國心,這對 而不忘憂,對國家面臨的外部威脅有清醒的認識,時 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 刻保持必要的危機感、緊迫感。居安思危,常備不懈 主義和諧社會,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深 是每個大學生在當前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應該保 遠的戰略意義。 持的警惕心理。

7. 試論如何增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

它不僅是我國社會主義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基礎,而且也是中華民族促進社會發版展、發展經濟建設與權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支柱。現在的大學生將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他們國防素質的高低,國防意識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國家和國防的現代化建設,關繫到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富強。新階段搞好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教育,增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對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大學生國防意識的現狀分析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提高大學生的國防意識,不僅直接關繫到高校人才培養的層次,而且關繫到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大局。新階段,大學生的國防意識與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主要表現在:(一)國防知識欠缺對大學生而言,國防知識的積淀是樹立強烈的國防意識的重要支撐。新階段,大學生對國防知識的掌握可以說是匱乏,大多數學生不知道哪一天是「全民國防教育日」,對海洋國土缺乏意識,只是把我國的國土面積停留在9......(本文共計2頁) [繼續閱讀本文]

8. 如何提高大學生國防意識的對策和措施

首先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意識,再者養成大學生的危機意識。
個人認為,大學專生應該強制服屬兵役,並列為學生畢業考核標准之一。
我們提倡軍民魚水情,新時代我覺得拉近軍隊與大學生的距離也很重要。讓學生走進部隊學習,體驗軍人的生活,接近實戰,很有利於學生愛國思想的培養提高大學生國防意識。

熱點內容
菲律賓大學生裸奔 發布:2025-09-13 00:11:32 瀏覽:997
浙江大學的左派教授 發布:2025-09-12 23:57:50 瀏覽:47
大學生文化程度鑒定 發布:2025-09-12 23:52:43 瀏覽:847
溫州大學計算機黃教授 發布:2025-09-12 23:51:55 瀏覽:299
大學生投稿賺錢 發布:2025-09-12 23:49:38 瀏覽:859
大學生村官選調生並軌 發布:2025-09-12 23:36:04 瀏覽:877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內容 發布:2025-09-12 23:12:51 瀏覽:183
2015年西南財經大學考研租房 發布:2025-09-12 22:39:31 瀏覽:928
人民大學博士服 發布:2025-09-12 22:31:56 瀏覽:258
美國大學招聘教授截止時間 發布:2025-09-12 22:31:10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