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殺人數
『壹』 近幾年大學生自殺了多少
這個很難統計,不過有很多是為情自殺的
『貳』 全中國每年因心理問題自殺人數 中國每年有多少人自殺
有數據顯示,中國平均自殺率為十萬分之二十三,每年因自殺死亡人數為28.7萬,自殺已成為中國全國人口第5位、15至34歲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的死因。我國大學生自殺率低於十萬分之一。中國大學生的自殺率低於整個社會人群的平均水平。
2007年5月23日某報報道:「近幾年,自殺的大學生逐漸增多,媒體報道的資料顯示,2002年,大學生自殺案是27起,2004年是68起,2005年是116起,2006年是130起。大學生自殺事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心理專家認為,大學生自殺原因有很多,並不是如一般人們最後看到的某一事件所導致,每個個案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根源在於長期的負性累積,最後因無法承受才採取自殺行為。人們看到的自殺前的原因如經濟問題、情感問題等可能只是導火索。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主任費立鵬分析認為,自殺不是因為某一個條件,而是多種因素所導致,包括生活事件、人際沖突、經濟窘迫、學習成績差等。此外也與個人人格特點有關,如處理問題不靈活、耐受力差等。
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在心理咨詢中發現,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學生所受家庭教育有關,長期不當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產生的嚴重心理障礙在進入大學之後爆發出來。某高校不久前發生一起危機事件,一個學生高考成績不理想沒考上大學,其父親逼迫他六年反復參加高考,大學畢業後又逼迫他多年報考研究生,入學後這個學生的精神問題顯現出來。可見,如果只將大學生自殺或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歸咎於大學的工作不夠客觀,也不利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望全國各高校能正確看待和認識學生自殺問題,積極提供本校發生的危機事件,由專家依託相關學科開展實證研究,對已發生的自殺事件等危機個案逐一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共性規律及個性特徵,總結經驗教訓,尋找工作重點和薄弱點,掌握工作的突破點,以便學校主動採取措施,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干預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夠滿意。
『叄』 2015年浙江省的自殺率是多少高校學生的死亡人數是多少高校學生的自殺率
中國大學生自殺率低於美國,並不能掩蓋中國大學生日益嚴重的自殺現象。進入新世紀,升專學、就業、感屬情、等問題給大學生們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成為了大學生自殺的一個原因。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國高校在校大學生自殺人數逐年上升,2002年是27起,19人死亡;2004年為68起,48人死亡;2005年,媒體報道內地大學生自殺事件達到116起;2006年則進入自殺「高發年」,增加到130起之多。可見,我國的大學生自殺率在絕對值上或許還和美國有差距,但是,在增長速度上絕不亞於美國。
『肆』 高校學生自殺率
記得《最強大腦》里有一期節目曾引起熱議。
在中國和義大利的國際PK賽中,有一場是義大利小孩安德烈拉托雷和中國小孩李雲龍的對戰。
兩個孩子的任務是記憶51對新郎新娘的隨機站隊順序,並用人偶模型把排位展示出來。最後按照規則是義大利那位小孩獲勝,鏡頭忽然切換到了李雲龍,只見他突然手捂額頭,失聲痛哭,哭得眼鏡都從鼻樑上掉了下來,嘴裡不斷念叨著:「我擺錯了,可是我記對了呀!」,重復說了有十多遍,難以接受自己失敗的現實。
這時,主持人發現那位義大利男孩也在落淚,就關切地問他怎麼了。義大利男孩答道:「我看他哭得這么傷心,也覺得很難過。」
孩子突如其來的反應,使很多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是否在生活中我們太在意輸贏了,以至於潛意識地給孩子灌輸了「犯錯就是失敗,失敗就是毀滅」的思維,導致許多孩子都有「輸不起」的心態。
然而事實卻是,在中國以成績論成敗的教育中,孩子們不光是輸不起,而是不敢輸!
在中國的教育中,學校、家長、老師眼中只有「成績」。這簡單的兩個字卻牽扯到各方利益:
學校:升學率上升,就能得到更多的教育資源分配,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
家長:孩子成績好了,會在親戚鄰裡面前面子十足。
老師:班上學生成績好,就可以證明自己的教學能力,就會得到學校重視,升職加薪妥妥的!
於是成績在各方眼中變的無比重要,為了刺激學生們努力學習,甚至會因為成績而給學生貼上三六九等的標簽!它們根據孩子的成績差異會分出:優等生、差生,火箭班、差班。而相對的,優等的學生、優等的班級,都會享受好一點兒的待遇。
記得高中時:
學校規定優等班的學生可以夜晚開燈學習,而較差的班級開燈夜讀就會被拉出來罰站。
還常常被訓斥到:「人家是為了學習,你們是為了玩!」
雖然有一部分的孩子確實是為了玩,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是真的想在夜間的時候學習。然而這些沒人會管,他們已經被打上了統一的標簽:差生,失敗者!
學校不會在意你是否有努力向上的勇氣與決心,總會先給你打一個萬劫不復的標簽。從而不斷加深「成績差等於成敗的人生!你是差生就是失敗者」的思想觀念!而失敗者是不配受到家長與學校的尊重,甚至有時會被限制自由,貶損自尊,剝奪快樂!
在此教育下,導致孩子需要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隨著壓力和痛苦的堆積,抑鬱心理就形成了。慢慢的導致孩子不敢失敗,畏懼失敗,不敢輸,也同時輸不起!
這種失敗對於孩子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沒有適當的心理療傷最終導致的,往往是孩子走向極端!
『伍』 2017至2020學生輕生有多少人
這個沒有做過統計,這幾年輕生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原因也多種多樣,從小學生到博士都有。
『陸』 大學生的自殺率高嗎
自殺率也有,但是沒有那麼高吧,畢竟,大學生活很美好,可能有的人就會想不開,遇到了戀情啊或者學習上的壓力吧,總體來說,還是有知識,有文化有內涵的
『柒』 全中國每年因心理問題自殺人數
有數據顯示,中國平均自殺率為十萬分之二十三,每年因自殺死亡人數為28.7萬,自殺已成為中國全國人口第5位、15至34歲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的死因。我國大學生自殺率低於十萬分之一。中國大學生的自殺率低於整個社會人群的平均水平。
2007年5月23日某報報道:「近幾年,自殺的大學生逐漸增多,媒體報道的資料顯示,2002年,大學生自殺案是27起,2004年是68起,2005年是116起,2006年是130起。大學生自殺事件有逐年增多的趨勢。」
心理專家認為,大學生自殺原因有很多,並不是如一般人們最後看到的某一事件所導致,每個個案都有各自不同的因素,根源在於長期的負性累積,最後因無法承受才採取自殺行為。人們看到的自殺前的原因如經濟問題、情感問題等可能只是導火索。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主任費立鵬分析認為,自殺不是因為某一個條件,而是多種因素所導致,包括生活事件、人際沖突、經濟窘迫、學習成績差等。此外也與個人人格特點有關,如處理問題不靈活、耐受力差等。
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在心理咨詢中發現,一些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學生所受家庭教育有關,長期不當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產生的嚴重心理障礙在進入大學之後爆發出來。某高校不久前發生一起危機事件,一個學生高考成績不理想沒考上大學,其父親逼迫他六年反復參加高考,大學畢業後又逼迫他多年報考研究生,入學後這個學生的精神問題顯現出來。可見,如果只將大學生自殺或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歸咎於大學的工作不夠客觀,也不利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望全國各高校能正確看待和認識學生自殺問題,積極提供本校發生的危機事件,由專家依託相關學科開展實證研究,對已發生的自殺事件等危機個案逐一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共性規律及個性特徵,總結經驗教訓,尋找工作重點和薄弱點,掌握工作的突破點,以便學校主動採取措施,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干預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希望我的回答您能夠滿意。
『捌』 中國中學生每年自殺人數是多少
寫相關論文可以看一下這個網站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lcjsyxzz200203032.aspx中國大學生自殺率低於美國,並不能版掩蓋中國大學生日益權嚴重的自殺現象。進入新世紀,升學、就業、感情、貧富差距等問題給大學生們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這成為了大學生自殺的一個原因。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我國高校在校大學生自殺人數逐年上升,2002年是27起,19人死亡;2004年為68起,48人死亡;2005年,媒體報道內地大學生自殺事件達到116起;2006年則進入自殺「高發年」,增加到130起之多。可見,我國的大學生自殺率在絕對值上或許還和美國有差距,但是,在增長速度上絕不亞於美國。
『玖』 中國學生的自殺率是多少
我只知道我自己的是百分百。。。隨時可能,因為我無時無刻不覺得活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