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大學本科 » 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看法

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看法

發布時間: 2021-02-21 01:42:12

大學生參軍入伍的意義是什麼

應征入伍的學生除可以享受政府、軍隊提供的各種優撫政策,學校還給予特殊優待。大學生服役期間每月還可以拿津貼,而且衣、食、住、行、醫等開支也全由國家負擔。還可以學技術、選士官、考軍校、提干,退役後也有很多就業優惠政策。接下來給大家講一下大學生參軍入伍的具體意義有哪些吧!

第一是公民的法定義務。2011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完成了第三次修訂,在這次修訂中,取消了關於「正在全日制學校就學的學生,可以緩征」的規定,並明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徵集年齡可以放寬至24周歲。所以依法服役是每名公民應盡的義務,不是我們去選擇「是否要為國家、軍隊服務」,而是國家和軍隊來選擇「是否需要我們去服務」。

第二是國家利益的需要。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自古以來參軍入伍都是最直接的服務國家的方式。當前戰爭的形態已經從機械化戰爭向信息化戰爭轉變。在高技術廣泛運用於軍事領域的今天,高科技武器無疑是戰爭中的主戰武器,而掌握和運用高技術武器的必然是具備現代科技素質的人,所以高素質的人才是決定現代戰爭勝負的決定性的因素。現代戰爭中人素質的高低已經不是簡單的能力差,而是戰鬥力的質量差。所以國家和軍隊都需要較高文化素質的兵員,近些年整個國家徵兵政策都在向大學生傾斜。

第四是對個人成長有益。從大學生個人這個角度來講到少有四個方面受益,我們就來算算這四筆賬。
第一筆是政策賬:應征入伍的學生除可以享受政府、軍隊提供的各種優撫政策,學校還給予特殊優待。這些政策都為學生入伍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第二筆是經濟賬:以城鎮在校大學生普通兵為例,首先在基本補助方面,可獲得學費補償、退役金、家庭優待金,黑龍江籍服役期滿給予一次經濟補助金等。服役期間每月還可以拿津貼,而且衣、食、住、行、醫等開支也全由國家負擔,這些加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並不比兩年直接工作收入低。
第三筆是前途賬:從職業選擇的角度參軍入伍不失為一條很好的就業發展之路,提供一條就業上的選擇。對待大學生士兵國家和軍隊可以說是「高看一眼,厚愛一點」的,入伍後都盡可能地安排到要求文化程度高、專業復雜、技術性強的部隊服役,盡可能地發揮大學生士兵的優勢和專長。

如果覺得自己適合在部隊發展,可以學技術、選士官、考軍校、提干。如果覺得不適合在部隊繼續發展,退役後也有很多就業優惠政策。同時部隊是一個人才成長環境和氛圍很好的大學校,在部隊成長起來的軍事人才是多崗位經歷、素質復合的人才,是從多方面鍛煉自己的最佳環境會使個人受益終生。

㈡ 大學生參軍入伍的意義!!!!!!!

基本胡謅思路要義:
物理角度:鍛煉身軀,強身健體,
個人精神角度:積極樂觀,不怕打擊,認真服從,改變性格
團體精神角度:集體意識,互幫互助
國家精神角度:熱愛祖國,抗擊外敵
之類的

㈢ 大學生入伍參軍的意義

國家為大學生參軍入伍提供機會,無論從提高軍隊的文化素質,還是豐富大學生個人經歷,這個決定不亞於考大學取消年齡限制一樣,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一個進步標志。

大學生入伍的意義在於使以後的中國知識分子行列當中,有了當過兵的知識分子,這對以前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形象有了根本改觀,他們不再與堅強隔絕,擁有了軍人氣質。軍隊的鍛煉環境具有特殊性,它培養人的堅強意志和愛國精神,同時,中國軍隊有不少在戰爭年代因某人或某一場戰斗聞名全軍的光榮部隊,在這樣的部隊接受傳統教育,能加強自己的榮譽感,感受前輩軍人英勇善戰,無畏的犧牲精神。這種教育比學校書本教育更有實際效果,可能深深影響今天的大學生情感,培養他們的歷史責任感,為國家民族的獻身精神,這是我們目前非常需要的教育。

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已經不在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但在軍隊的實踐是以前沒有的機會,這次國家為大學生提供休學當兵的實踐機會,它的條件是很優越的,這樣的機會能爭取到也是很難的。因為中國軍隊的數量和中國人口的比例相差很大,當兵的機會不具有普遍性,多數中國人一生都沒有機會當兵。

在和平年代,當兵具有了競爭性,成了某種獲利渠道。很多人為了將來有一個工作,或因自己學習差,想通過當兵解決這些現實生活工作問題,這實際影響了中國軍隊的素質。我們需要一些有文化素質的大學生,加入中國軍隊的行列,提高中國軍隊的整體文化水平。高科技時代,軍隊的戰鬥力是勇敢和文化素質的較量,需要有高文化素質的人掌握先進技術武器,這樣我們在未來可能戰爭中充分發揮先進武器的技術效能,這一切要求我們提高兵源的文化素質,大學生面臨這樣的人生機遇,有機會最好不要放棄。國家需要你的文化素質,你們的人生經歷也需要這難得的機會

㈣ 大家來談談啊 對大學生應征入伍的看法或理解

你是要以這個來寫一篇文章還是要寫一篇稿子呢?其實大學生入伍是專社會的必要和軍隊的屬需要。像美國,沒有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是不能應征入伍的,中國是因為人口太多了,普遍的教育水平不高和社會福利不夠,從而導致大部分的青年在沒有受到高等教育就走向了社會。這些人不可能全部被社會所消化,這個時候部隊也就承擔起了這個責任。隨著中國的加快發展,現在中國的國防軍事力量的增加,對人才的需要也就尤為關鍵和重要了;大學生入伍也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㈤ 針對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現象,綜合兵役法談談你的看法,並提出意見或者建議

大學生參軍入伍對於服兵役來說是個好事情,這樣的話參軍的人員的素質整體提高了,所以呢,應該建議更多的大學生參軍入伍。

㈥ 闡述你作為一名大學生,對應征入伍的看法和想法。在線等

對應征入伍的看法和想法:

1.首先應說明抱著積極的態度.同時軍隊是一個大學校,能鍛煉一個人的綜合能力,本著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人民幸福的原則,鍛煉一下個人能力,要聽黨指揮,服務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這也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

2.當成一種鍛煉自己、增加社會閱歷和經歷的好方法。

㈦ 怎樣看待「大學生參軍」

從今年開始,我國的徵兵政策做了調整:徵兵的對象主要是應屆本科、專科、高中畢業生,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學歷高的,加大對高校畢業生的徵集力度。據說,今年將招收總數達12萬人的大學生入伍當士兵,且高校應屆畢業生入伍享有國家5項優惠。宣傳力度之大、政策講解之透徹、報名場面之火爆、社會各界關注程度之高都是往年沒有的。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看待「大學生參軍」呢?筆者的認識如下: 第一,對大學生的影響。大學生參軍可以磨煉意志、重塑自我。軍營生活紀律性強,訓練任務繁重,生活條件相對艱苦,這對於習慣了自由散漫、舒適安逸的大學生而言,入伍是一次精神和肉體的洗禮。筆者認為這種洗禮在精神上表現更加明顯,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參軍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吃苦精神和拼搏意識。軍隊的紀律嚴格,士兵必須遵守紀律、服從命令。軍隊的訓練艱苦,士兵必須有頑強拼搏的精神,否則將會落後於人。其次,增強大學生的團隊意識。軍隊是一個更加側重集體生活的場所,注重整體性、同一性,特別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在經濟全球化的氛圍下,合作共贏不僅是國家之間交往的准則,對企業乃至個人的發展都起著重要作用。再次,培養大學生的榮譽意識。在軍隊,最高的獎勵不是物質上的,而是精神上的肯定。榮譽意識是軍人的一種追求,他就像黑暗中指引軍人前行的一盞明燈。大學生樹立榮譽意識,會培養他們的集體主義感,這也非常有利於以後的就業。 第二,對軍隊的影響。12萬大學生入伍,有利於推動一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士兵隊伍建設,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大學生本身具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思維活躍,知識相對豐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具有創新意識。他們的加入將會帶動整個部隊的學習意識,提升士兵隊伍的整體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優化士兵結構,促進軍隊的改革和發展。軍隊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生士兵的優勢,提高軍隊的整體知識素養,實現軍隊實力的巨大飛躍。我軍歷史上曾有三次知識分子抑或大學生大規模入伍。第一次出現在延安時期,第二次是新中國成立不久,第三次是20世紀80年代初,這三次知識分子的入伍都對軍隊建設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提高了軍隊的整體文化素質和更新部隊的思想觀念,使軍隊適應了時代發展和國家建設的需要。毋庸置疑,此次12萬大學生入伍是中國軍隊發展史上的標志性事件,必將促進軍隊實力的飛躍。 第三,對國家的影響。軍隊起著維系國家政權穩定,維護社會和平的作用。當今國與國之間競爭激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軍隊已迫在眉睫,只有建設一支高素質、高科技的隊伍才能在激烈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才能更好的維護國家利益。大學生作為知識分子的主要組成部分,充滿朝氣和活力,他們的加入為軍隊注入了新生力量,會提升軍隊軟實力,促進國防的發展。筆者認為國家出台優惠政策,鼓勵大學生參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沖當前的就業壓力。在金融危機導致就業率下降的情況下,通過制定相應政策把尚未就業的大學生吸引到部隊中來,不失為一種辦法。 但是,筆者認為「大學生參軍」的背後仍有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大學生要結合自身條件,理性對待,切勿為了跟風或為了國家的優惠條件迷失方向。入伍的大學生,首先要調整心態,擺正位置,找到正確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切勿認為自己是大學生,是天之驕子,就可以高高在上。只有放平心態,對自己做出正確價值判斷,才能在軍隊有所發展。其次要適應規則,進入角色,以務實扎實的行為成就未來。每一個集團或職業都有其特有的規范和准則,尤其是軍隊更有其鮮明特色,它的紀律是嚴格的,命令是剛硬的。只有適應軍隊運行的規則,才能融入到這個集體,並有所作為。再次要把自己的命運與時代的需要結合起來,找到自己與軍隊建設需求的最佳契合點。 對於大學生來說,在激烈的就業壓力下,參軍是一種全新的選擇與挑戰。既然選擇了軍營,那麼就要堅定信念,勇敢迎接挑戰。正如汪國真在《熱愛生命》中所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㈧ 大家對大學生參軍有什麼看法

你是要以這個來寫一篇文章還是要寫一篇稿子呢?其實大學生入伍是社會的必要和軍隊的需要。像美國,沒有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是不能應征入伍的,中國是因為人口太多了,普遍的教育水平不高和社會福利不夠,

㈨ 針對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現象,結合《兵役法》談談你的看法並提出建議和意見

兵員素質結構抄得到優化,也為大學生襲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難得的機遇。

推動科技興軍,必須牢牢把握人才這個第一資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調整兵役政策、完善法律法規,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走進了部隊,兵員素質結構得到優化,也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和難得的機遇。

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逐步深化,新型軍事力量不斷加強,武器裝備更新換代進程加快,對兵員綜合素質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大學生是社會中積極活躍、富有生氣的重要力量,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吸引更多大學生投身強軍實踐,是提高兵員素質的重要舉措,是加快部隊轉型的重要手段。

(9)大學生參軍入伍的看法擴展閱讀:

大學生參軍的相關要求規定:

1、保留已被普通高等學校錄取的大學新生的入學資格,退役後兩年內允許入學;允許高校應屆畢業生和在校生既可在高校所在地報名應征,也可以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報名應征。

2、擴大大學生學費資助范圍,簡化申請與審批程序,確保及時足額發放到位。適當增加高校集中地區徵兵任務。減少初中生徵集數量。北京、天津、上海及省會城市原則上不再徵集初中生。

熱點內容
南京大學教授徐鶴林 發布:2025-09-13 08:14:37 瀏覽:811
沈陽師范大學考研科目 發布:2025-09-13 08:10:26 瀏覽:176
南京中醫葯大學汪受傳教授 發布:2025-09-13 08:01:40 瀏覽:733
天津大學王建山老師 發布:2025-09-13 07:29:27 瀏覽:244
電子科技大學楊波教授 發布:2025-09-13 07:24:00 瀏覽:633
李勝利農業大學教授 發布:2025-09-13 07:18:09 瀏覽:860
中南大學王敏教授 發布:2025-09-13 07:11:34 瀏覽:765
大學生活相聲劇本 發布:2025-09-13 07:05:26 瀏覽:238
四川大學在職博士招生簡章 發布:2025-09-13 06:52:11 瀏覽:991
准大學生兵 發布:2025-09-13 06:50:41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