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郵票
㈠ 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郵票多少錢
全品相的4-5元
㈡ 住在合肥大學生公寓如何寄信,郵票又在哪兒弄,最後是交給樓管阿姨嗎
到附近的郵局買郵票,平信投郵筒,掛號交櫃台工作人員。
㈢ 2005年7月國務院發行的紀念海峽兩岸大學生聚會的郵票值多少錢
國務院不能發行郵票,只有中國郵資才能。你看看上面有沒有中國郵政的字樣和發行年號等標記,沒有就不是郵票。
㈣ 中國人民郵政8分郵票大學生體育館1990年
這是《第十一屆亞運會-體育場館》郵票,其中的一枚。新品2元,使用過的一元。
㈤ 我是大學生,對郵票有點興趣,請大家給我幾個好的網站,我是mm啊
你去集郵網站
第一郵幣網,還不錯,貨真價實
㈥ 什麼郵票適合學生玩
正常的集郵不但不會影響學業,反而由於郵票具有豐富的內容、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對學業還有促進作用。許多大中小學校都先後開設了集郵課程。集郵能夠增長知識、開拓眼界。因此是一種有益的、群眾性的愛好,值得提倡和參加。
深入開展高校集郵討論,有利於鞏固和發展高校的集郵隊伍,有利於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可不斷的為我國郵壇補充生力軍,是一件值得舉雙手贊成的好事。
開展高校集郵,的確有利於高校教育,但我認為集郵對於教學方面的作用畢竟是很有限的,如果片面地過分強調它對於教學方面的作用,將反而對積極開展集郵不利,這不僅是高校集郵如此,而且就是中小學集郵也是這樣,高校集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有利於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是微型網路全書,它擁有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內涵,我用十個字來概括它的特點,就是"表現文史哲,體現真善美",而大學生集郵則是"了解文史哲,體會真善美"。
我們常說"還歷史以真實",談歷史則講"史實",歷史就體現了"真"。這里所指的"史",不僅僅是指單純的歷史學,而是從廣義來說,它包含了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一切科學性的內容。例如我國即將發行的《吉林隕石雨》郵票,它的內容涉及到天文學、地理學、礦物學、地圖學和歷史學等各方面,然而又處處體現了"真"。
"哲"比較抽象,主要是指思想道德方面的內容,表現了對美好和光明的嚮往與追求、對高尚品質的敬慕和頌揚,以及對黑暗和丑惡的批判和斗爭,它就體現了"善",與人為善,教人向善。"百善孝為先",去年澳門發行了一套以孝為主題的郵票,包括《孝感動天》、《扇枕溫衾》和《鹿乳奉親》等內容,就以鮮明的圖案和生動的故事宣傳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講述了如何做人的哲理。
"文"就是文化和文學,包括文學作品、美術作品、山川園林、民族風情等等,它們無不以豐富而具體的內容和鮮明的形象,注釋了"美"的真諦。比如《西遊記》、《水滸》、《西廂記》和《聊齋志異》等等的郵票無不以生動的情節刻畫了美與丑的斗爭,處處體現了什麼是美,揭露了什麼是丑,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群眾和當今時代的審美觀點。
大學生集郵,就是要通過對郵票的圖案和內容觀摩、欣賞、學習和研究,進一步了解郵票的文史哲內涵,從中去體會和領悟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丑,從而去熱愛和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這是在收集和欣賞之際的一個陶冶性情的過程,是在潛移默化之中,使自己的素質和修養得到升華的過程。辨別、認識與提高,反復貫穿於全過程。
關於大學生集郵的方法,我認為從收集的范圍上來說,可以雙管齊下,即一方面逐年訂上一套新郵,了解祖國新郵發行的全貌;另一方面根據自己的愛好,不分國別地選擇收藏專題類郵品,例如"花卉"、"航空"、"古典文學"等等,若與自身專業有關,則對學業也有較大幫助。
從收集的渠道上來說,可以購買與交換齊頭並舉,即一部分通過購買,另一部分也可通過用復品來和郵友進行交換獲得,我也不反對適度的以郵養郵的做法。
從集藏的重點來說,我認為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不宜過多分心,所以應以欣賞和收集為主,而以研究為輔。當然,適度的研究也會增長集郵的興趣,這里有個"度"的問題,和郵品交換一樣,適度則好,如果花費過多時間和精力,反客為主,耽誤學業,那就不妥了,這同時也違背了集郵的初衷。
總之,大學生集郵對於自身發展是很有利的,既是"開卷有益",又是終身受益,值得提倡和發揚。同時,各有關部門都應該為他們多方面創造條件,大開綠燈,積極鼓勵,這對於國家、對於郵壇、對於大學生自己都是一件大好事。
㈦ 2011年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紀念郵票收藏
收藏價來值肯定有。因為只要自世界上還有集郵人,集郵沒有熄滅,所發行的郵票就有收藏價值。只是近幾年的新郵由於過度炒作,發行量又不少,所以引起很多集郵者的反感而抵制它們,尤其是被郵政放貨的品種,現在又打折了。一樓說的不錯。這套票現在售價還是面值,收購價只有4.5元,去市場上5.5元能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