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大眾傳播與媒介管理博士
㈠ 南京大學社會學新聞傳媒碩士研究生課程班好嗎
南京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重點綜合性大學,一百多年以來,依託多學科的綜合優勢和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辦學水平和效益在全國高校中名列前茅,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是國內社會學研究和教學的重鎮之一,也是國內最早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授權的單位,並且是國內最大規模的社會學院,已在深圳連續8年開辦社會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班,經廣東省學位辦批准,在深圳開辦社會學(新聞傳媒)研究生課程班,招生簡章如下:
【專業背景】
社會學和新聞學都作為社會學科,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這兩個學科的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極為相同。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對於新聞從業人員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求新聞媒體者具有基本的新聞專業知識,更要求從業人員具有深厚的社會學功底,從社會學的視角把新聞正確解讀給大眾。從社會學視角審視新聞傳播活動,對新聞媒體的社會屬性、媒體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責任、媒體的組織結構及內部管理、媒介的社會功能與作用、新聞傳播與社會輿論及社會文化的關系等方面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由於社會學更能揭示社會問題的本質,更具批評性,在新聞傳媒的很多名家,都具有社會學背景,因此,新聞傳媒人員學習社會學新聞傳媒方向,將更具實用性,對新聞媒體人員具有較大的提升作用。
【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社會學視野的綜合型媒體從業人員,以社會學專業知識為基礎、新聞學作業為延伸,不僅具有社會學理論功底,並且能從專業理論提升到現實的專業人才,有高度、有深度,正確引導受眾正確、客觀的看待新聞事件的人才。
具體可以電話或者報名地點咨詢一下,或者登陸這個網址了解一下http://www.njusz.org.cn/news/?116_920.html
㈡ 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與新聞學有什麼不同
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碩士與新聞學的不同:
新聞與傳播碩士
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簡稱:MJC.是相對於學術性學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學位類型,其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並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
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具有現代新聞傳播理念與國際化視野,深入了解中國基本國情,熟練掌握新聞傳播技能與方法的高層次、應用型新聞傳播專門人才。
新聞與傳播碩士的課程設置要充分反映新聞與傳播實踐領域對專門人才的知識與素質要求,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著重提升新聞與傳播實務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要重視運用團隊學習、案例研討、現場研究、模擬訓練等方法。
新聞與傳播碩士的培養過程須突出新聞與傳播實踐導向,加強實踐教學,實踐教學時間不少於半年。
新聞與傳播學研究方向:
傳播史論
影視傳播
網路與新媒體
傳播社會學
廣告學
媒介管理
南海輿情研究
新聞與傳播考研考試科目:
初試
政治
英語一或二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復試科目:傳播學綜合及研究設計
新聞學
新聞學是新聞傳播學專業下設的一個二級學科,新聞學是研究新聞事業和新聞工作規律的科學。它主要研究新聞事業與社會的關系,各種新聞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運用,新聞事業的歷史、現狀及其發展規律,新聞事業的管理等。
新聞學碩士專業研究方向:
1.新媒體研究
2.應用傳播學
3.電視與新媒介敘事研究
4.電視新聞節目研究
5.電視專題新聞研究
新聞學考研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607新聞學與傳播學理論
④811新聞傳播業務
㈢ 《媒介經營與管理》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新聞與傳播學博抄士,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中國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傳媒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日本東京電通廣告公司、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學院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傳媒經營與管理、傳媒經濟學、廣告媒體策略。
㈣ 本人想考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的研究生,請大神學長指點! 都考哪些內容。望具體,拜謝。
參考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②204 英語二③334 新聞與傳播專業綜合能力專④440 新聞與傳播專業基礎
參考書屬目:
《當代西方新聞報道規范:采編標准及案例精解》,張宸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美國新聞史:大眾傳播媒介解釋史》(第9版),埃德溫-埃默里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當代廣播電視概論》,陸曄、趙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廣告策劃與創意》(第2版),蔣旭峰等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傳媒經濟與管理學導論》,阿蘭.B.阿爾瓦蘭 主編 崔保國 杭敏 徐佳等譯,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具體的資料你可以去聚英南大考研網查查!
㈤ 南京大學工商管理的博士好考嗎我不是本專業的,哪位大師給點指點啊
目前國內沒有學校設有工商管理的博士學位吧。好像只有工商管理哲學的博士學位。
㈥ 您好,我想考南京大學傳播學,請問要去哪弄參考書目呀,您能幫忙提供嗎
專業代碼 050302 專業名稱 傳播學 招生人數 20
研究方向 01傳播理論02廣告理論與實務03影視與網路傳播04媒介管理
考試科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22新聞傳播史論④959傳播業務 復試:傳播媒介與文化
參考書目 《中國新聞理論體系研究》丁柏銓主編,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傳播學基礎理論》段京肅著,新華出版社,2003年版;《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黃瑚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現代廣告學》何修猛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當代廣播電視概論》陸曄、趙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網路傳播概論》杜駿飛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復試參考書:《當代西方新聞媒體》李良榮,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媒介分析:傳播技術神話的解讀》張詠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備 注 不接受單獨考試。
上面的書自己打書店買去,也可見網上買。
㈦ 南京大學的博士好考嗎公平公正性如何
南京大學的博來士好考嗎?公平公自正性如何
大肯定不好考了,南大是目前國內最低調的重點大學,最適合做學術研究的大學。
但是,只要你有機會兒參與競爭,公平性是不用懷疑的,南大在這方面可以說是相對很不錯的。
祝願你一切順利,前程似錦!
㈧ 南大傳播學考研~ 求資料求信息求學長學姐~~~~高分~~~
華文考研的網站上有這個專業的很全的資料
南京大學 傳播學專業 2012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招生年份:2012 本院系招生人數:未公布 傳播學專業招生人數:22 專業代碼:050302
研究方向 考試科目 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 參考書目、參考教材
01傳播理論
02廣告理論與實務
03影視與網路傳播
04媒介管理 ①101政治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622新聞傳播史論
④959傳播業務 復試:
傳播媒介與文化
復試參考書:
《當代西方新聞媒體》李良榮,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認識媒介文化:社會理論與大眾傳播》史蒂文森.N,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
備註:不接受單獨考試。 《中國新聞理論體系研究》丁柏銓主編,新華出版社,2002年版;
《大眾傳播學—媒介與人和社會的關系》段京肅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黃瑚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外國新聞傳播史》鄭超然、程曼麗、王泰玄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廣告策劃與創意》蔣旭峰、杜俊飛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當代廣播電視概論》陸曄、趙民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網路傳播概論》杜駿飛主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媒介管理學》鄭麗勇編著,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南京大學959傳播業務考研內部重點模擬題
南京大學959傳播業務從基礎到強化考研復習全書
南京大學622新聞傳播史論考研內部重點模擬題
南京大學622新聞傳播史論從基礎到強化考研復習全書
加油復習吧!
㈨ 媒介管理學的後記
從2004年開始,我在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給研究生上「媒介管理研究」這門課,幾年下來,積累了一些問題,一些思考,一些想法,但遠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要編著成書總還覺為火候不夠。幸有杜駿飛教授的強力推動和學院的鼎力支持,以及浙江大學出版社李苗苗編輯的熱誠組稿,方有此書問世。
盡管有些學校都成立了媒介管理學院了,但學術界一直都在爭議是否要開設媒介管理這門課,我的學生也是這樣問我,媒介管理與企業管理有何不同?我是一個管理學博士,企業管理倒是懂得一些,但媒介管理真的懂得不多,因為從來沒有在媒介工作過,更沒做過任何媒介管理工作。但我有一個信念,如何媒介管理學這門課要存在的話,必然是與一般的企業管理形成差異性,要有自己的問題,自己的框架,自己的體系,方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所以,我把那些拿來主義者的作品——只是簡單地在管理學文獻前面加上「媒介」兩個字,拿掉這兩個字也很通順的文章稱為媒介管理研究的「初級階段」,好處也是有的,就是可以做一個概念普及。所以,我在上課的時候基本上就始終把「媒介管理的特殊性」作為一個基本問題,比如,什麼是媒介核心競爭力?媒介核心競爭力肯定不同於一般的企業核心競爭力,關於這個問題討論了很多年,我個人認為,影響力就是媒介核心競爭力。
在「中國研究媒介管理」一定要抓住兩個基本問題,第一個是前面提到的媒介管理與企業管理的差異,否則媒介管理學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第二個要重視中外媒介管理的差異,大的方面來說,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必然導致東西方管理哲學的差異,西方管用的東西在中國未必就管用。
㈩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學術機構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融合應用傳播實驗室(以下簡稱融合實驗室)成立於2009年2月27日。由南京融合廣告傳播有限公司捐資伍拾萬元與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合作創建。
實驗室主任由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告學系蔣旭峰副教授(博士)擔任,廣告學系主任鄭欣教授(博士)任實驗室副主任。實驗室聘請杜駿飛教授(博士)任學術顧問,鄭麗勇教授(博士)任首席研究員,聘請巢乃鵬副教授(博士)、胡翼青副教授(博士)等為首批研究員。
融合實驗室將以應用傳播理論與實務為主要研究領域,旨在整合學院內外各類學術資源,推動中國應用傳播學領域的科學研究,並積極為社會各界提供應用傳播各個領域的學術服務。
融合實驗室主要在「政府影響力」和「傳媒影響力」兩個方向開展科學研究,籌集研究經費近200萬元。承擔的課題包括:
1、主流媒體影響力暨南京日報影響力建設實證究(與南京日報合作),
2、改革與完善面向三農的傳播服務研究(與江都市政府合作),
3、政府形象力傳播(與揚州市政府合作),
4、文明城市營銷傳播策劃推廣(與南京市委宣傳部合作),
5、揚州江都區新區形象塑造與文化傳播(與江都市委宣傳部合作)等項目。
實驗室將編撰《中國應用傳播研究》學術期刊,主要介紹和刊發國內外有關應用傳播領域的學術論文。硬體方面,實驗室擁有24席位電話調查系統和多媒體焦點訪談會議系統,可以承擔社會調查、傳播效果調查等各類傳播實證研究工作。 南京大學政府新聞學研究所,是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共同組建的,於2006年11月29日正式成立。
研究所宗旨:為落實黨中央構建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特別是深入研究多媒體融合下的政府執政能力、國家工作人員的媒介素養,全面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本著共同發展、優勢互補、資政育人的理念,三方共建該研究所。
研究所體制:南京大學政府新聞學研究所為南京大學常設科研機構。研究所除專職研究員外,還將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本所兼職教授或客座研究員。本研究所每年年初提出年度工作計劃,根據計劃由市委宣傳部給以項目經費資助,每年年底進行工作計劃完成的審核。
研究所主要工作職責:
1)、學術研究:本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是政府新聞學,包括政府新聞發言人制度、公共危機處理、政府形象管理、公務員媒介素養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所將圍繞上述方向開展專項課題研究、舉辦學術研討會、出版系列專著,出版翻譯國內外有關政府新聞學方面的著作。
2)、研究生教育:本研究所自2007年開始,在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設置政府新聞學研究方向。
3)、人員培訓:在南京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研究所將不定期面向省內外舉辦短期政府新聞學培訓班。
4)、國內外學術交流:本研究所將以開闊的學術視野大力拓展國內外學術交流,促進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
研究所在政府新聞學理論體系建構;政府執政與公共關系管理;政府形象管理;公務員媒介素養;公務員職業道德與行為規范;項目管理等方面取得多項成果。比如:由鄭欣教授領銜完成的——南京市處級幹部媒介素養調查;由巢乃鵬副教授領銜完成的——重大新聞事件中政府新聞網站的報道研究;由鄭麗勇主持的——南京青奧會城市形象宣傳的課題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和學術成果。自2011年來,研究所還對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我國藏語新聞媒體影響力問題研究給予大力支持。
自2007年以來,本研究所先後在北京市、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市舉辦「政府新聞學」專題國際學術會議,得到海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贊譽,並出版了會議論文集。
先後出版《政府新聞學譯叢》6部,即:《美國政治中的媒體:內容和影響》【美】戴維·L·帕雷茲著、《媒體倫理》【英】馬修·基蘭、《草根媒體》【美】丹·吉摩爾著、《美國總統的信息管理:白宮的新聞操作》【美】瑪莎·庫瑪著、《大眾傳媒與美國政治》【美】道瑞斯·戈瑞伯爾著、《布萊爾時代——阿拉斯泰爾·坎貝爾日記精選》【英】阿拉斯泰爾·坎貝爾著。
出版《政府新聞學研究叢書》9部,即:《政府新聞學-政府應對媒體的新學問》、《政府新聞學案例-政府應對媒體的新方法》、《政府新聞發布》《政府新聞學評論》、《政府新聞學研究》、《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正確應對網路事件-政府新聞學網路案例》、《政府網路傳播》、《政府網路發言》。
為開拓國際視野,加強與國外同行的交流。2007年8月,政府新聞學研究所有關人員和南京日報社、南京電視台等專家一起考察、訪問牛津大學、哈弗大學以及英美兩國的媒體,進行學術交流。同時還在杜克大學進行為期兩天的培訓,與美國著名傳播學者進行討論。
政府新聞學研究所人員組成
原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爾巴尼亞大使葉皓博士任研究所名譽所長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方延明任研究所所長
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任副所長
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曹勁松博士任副所長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段京肅任副所長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鄭麗勇任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