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校園熱點問題
❶ 當下大學校園熱點話題
大學校園是一個充滿熱情和活力、充滿思辨和碰撞、充滿迷茫和困惑、充滿理想和憧憬的所在。正因為他們是樂於接受新挑戰,樂於接受新思維、樂於接受新思潮的一代,所以需要有一個平台,讓他們去交流,去溝通、去思辨、去提升。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熱點話題層出不窮。從犀利哥到鳳姐,從富士康到房價飆升,從世博到世界盃,這些話題總會迅速引起大學生的興趣,大學生也總會成為這些話題討論的中堅力量。今天的大學生,是充滿個性的一代,他們有著獨特的視角。他們關注自己的校園,關心自己的同學,更關注校園外面的社會。對同一個話題,同一件事件,他們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有不同的見識與主張、更有不同的思考和理解。
信息化時代,網路等媒體正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由於大學生們對網路等媒體的熟練使用,他們的輿論影響力更是與日俱增。與此同時,也引發了社會大眾對於80後、90後這些新生代大學生的討論,褒貶不一。
那麼,當今大學生們對這些熱點話題持什麼樣的觀點?這些話題是否值得大學生去討論?我們將對此做出一項調查研究,希望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接觸更多的同學,了解更多的話題,搜集更多他們對熱點話題的關注與獨到理解,來傾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思考,融合他們的情感,激發他們的熱情。同時也對他們提出合理化建議,也讓大眾更真實地了解當今的年輕一代。
目前,對社會熱點話題觀點的調查研究較多,較少將目光專注於大學生中談論的話題。畢竟,大學生們的興趣點是有其特點的,大學生們的觀點也是獨特的。我們將基於在大學生中討論的最新的熱點話題,以我們的親身體驗,在第一線對我們身邊的大學生做出調查。這將充分發揮我們身為大學生的優勢,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填補專注於校園熱點話題的觀點調查的空缺。
我們的團隊的項目計劃以上海的大學生為例,對各層次高校,各學歷大學生廣泛地進行對校園熱點問題的問卷調查,獲取第一手的數據。然後,在科學分析這些數據的基礎上就可以構建出大學生對校園熱點問題的不同觀點的框架。這些數據及框架將為有關部門提供第一手的資料,同時,我們也將針對這些資料,結合專家的評價,對大學生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從而希望能改善當今大學生精神風貌。同時也希望藉此機會,能夠讓大眾全新地了解當今大學生。
二、 研究設計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試圖以校園熱點話題為切入點,從校園生活、新聞時事兩方面的熱點話題來全面了解當代大學生在校園內外的關注熱點及觀點。
課題組將先從滬上各高校的論壇討論組,以及人人,QQ,MSN,微博,豆瓣等主流社交網站上搜羅大學生關注較多的話題及不同觀點,並進行篩選。又利用報刊、網路平台,查閱近期的與大學生有關的社會熱點話題。從這兩方面為問卷的設計做好准備。
最終結合自己親身經歷,整合成問卷形式發放,統計出當今大學生的主流觀點及比率。其中,由於新聞時事存在一定的時效性,而調查研究也有一定時間限制。所以,我們將大學生關注的時事話題分類總結,有效避免實效問題。
❷ 當代大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有哪些啊
就業、民生、環保等等
❸ 當前大學生熱點問題
據我所了解一點啊,大學生先關注的是自己的文憑,再一個是畢業證,回再一個是四答6級再一個是出了學校能不能找個高薪的工作
面臨的熱點是:工作不好找,找到的不想要。
很多都在自己「創業」
你想的太多了,其實很多大學生菜的很,出來啥都的讓人教,就是嘴上能說些理論
不知道你是什麼情況,我覺得踏踏實實做自己該做的事就好了,當然多了解一些各方面最好,像投資之類的
❹ 大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有哪些
1、部分大學生對「經濟發展」和「政治時事」較為關注,但數量不很樂觀。大學生把他們認定的最嚴重的社會經濟問題看成是未來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制約。「腐敗現象耗費大量社會成本」還是位列首位;失業問題也再次被提及。
「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生態環境與資源狀況惡化」也是如此。特別要指出的是,高校學生在確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問題時提到的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他們意識到在這方面的進展是不盡如人意的。
正因為政治體制改革進展相對不快,影響到社會各個層面的發展,它才成為突破舊框架、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
2、大學生對與自身關系密切的問題(如:就業問題,房貸問題)較為關注。就業問題是大學生最為關注的社會問題,多數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方向有清醒的認識,對所處的高等教育改革問題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當今大學生「貶值」現象,讓大家感到了就業壓力,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4)大學生校園熱點問題擴展閱讀:
大學生始終是備受社會關注的群體,他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 他們未來的職業地位將居於社會中上層, 他們的意識世界和思想動態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引領未來社會的發展潮流。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獨立則國獨立。當前大學生對各種社會問題的關注度就是社會責任感的最直接表現。大學生們經常地仰望天空(關注社會時事),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知識和技能,做一個關心世界和國家命運的人。
少年強則國家強,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個民族的復興,大學生是未來世界的生力軍,他們掌握著先進的技術,擁有著極高的創造性和理解能力,這個群體的思想關乎一個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所以,我們大學生有必要多關心一些時事從而培養更多的歷史責任感和社會洞察力。
❺ 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熱點問題!
應該是就業與創業問題。的是支持大學生創業的融資政策。
❻ 目前關於大學生的熱點話題是啥
呵呵其實抄,你們誰又了解大學襲生多少呢?大學生們的心態理想都是一個問題,而今天的社會為什麼會促使大學生找不到工作?並不僅僅是因為金融危機而且它對中國的危害並不大而最主要的是他們的心態他們的想法,比如就業意向對於薪金和福利與待遇等等其實大學生只所以就業成問題其中包括金融危機\他們自身的缺點和心態的問題還有一些就是外來的比如社會競爭激烈和大學生太多,其實並不是職位少而是你們都不關注都不了解這個事情,而最主要的不還是那些大學生嗎?最簡單的一個問題就是高不成地不就,呵呵,著就是一個問題!大學生他們一無所有,我沒有讀過大學,可是大學生他們嘛都沒有,畢業就等於失業!
❼ 大學校園熱點話題
想學習卻都不在學習
基本上所有的學生都對自己就讀的大學感到不滿
游戲成了必然,不是想玩,是太寂寞
借口似乎永遠都找不完,為了不學習或玩什麼不合理合理的借口都會出現
❽ 你認為當代大學生最關心的熱點問題是什麼為什麼
是如何賺到抄更多的錢來實襲現、體現自己的價值!這是家庭、事業、人脈、社會責任的主要基礎。
因為,目前的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共產主義理想教育,還無讓大學生法理解到追求和實踐高尚的程度,缺少精神追求,就只能追求物質經濟。
這已經是個社會問題,不僅表現在大學生身上。
❾ 最近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是什麼
【內容摘要】 青年大學生是我國未來建設的生力軍,他們的成長與成才關繫到祖國明天的發展和未來,因此,全面科學地了解當代大學生的整體狀況對於大學生的教育與成長尤為重要。本文在對南開大學全體在校本科生思想熱點、難點問題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分析了他們的思想狀況和特點,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強實效性、針對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關 鍵 詞】大學生;思想熱點、難點;思想狀況;思想特點;對策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晴雨表」,他們是「一部分最敏感的知識分子」,他們所關心的思想上的熱點、難點問題既能較准確地反映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也能較全面地反映整個社會的思想傾向、思想潮流。因此,結合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大調查,研究高校學生真實的思想趨向及其產生的社會原因,分析他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有的特點和規律,提出相應的對策,這對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是從這一現實意義出發,自2004年4月開始,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就大學生思想熱點、難點問題對全體在校本科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直觀的了解。
一.本次調查顯示,大學生身處象牙塔,但卻並非「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時刻關心著塔外的一切,可謂「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次調查共有近1萬名在校本科生參加,提出熱點、難點問題600多個,涉及內容十分豐富,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關於國際問題。大學生比較關心、關注的國際問題主要有:美國對伊戰爭以及伊拉克戰後重建問題;中東局勢;世界反恐怖問題;台灣問題;日本問題;朝鮮核武器問題;中美關系;中俄關系;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中國與西歐的關系以及世界格局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問題、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沖突和文化多元化問題、聯合國作用等問題。 (二)關注國內大事。大學生比較關注的國內大事主要有:1、「十六大」及政治、經濟改革,如國家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制度創新問題、社會主義經濟中的私有制問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國企改革、產業結構調整問題、行業壟斷問題等等。2、黨的建設和反腐敗問題,如我們應怎樣看待腐敗問題?中國的反腐倡廉是否能有效地改變中國政府官員的腐敗?權利和法,誰大?怎樣才能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3、應對加入WTO的措施,如加入WTO對中國人的生活有什麼影響?中國如何應對經濟的全球化?中國入世後五至十年的發展狀況如何?4、西部大開發,如如何看待東西部的貧富差距?西部大開發中,怎樣避免「面子工程」,從而為老百姓做實事?5、可持續發展問題,如如何面對水資源缺乏等環境問題?怎樣快速、普遍地提高人類的環保意識?6、三農問題,如如何解決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如何看待城市農民工問題?7、貧富差距和弱勢群體問題,如如何看待社會成員兩極分化、貧富差距現象?如何保護弱勢群體的權利?8、外交問題,如中國的國際地位如何?中國的人權政策和人權狀況如何等等。 (三)高教改革和發展。大學生對高校深化教學改革和教育創新十分關注,提出了許多問題,如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政策有哪些?如何看待教育收費問題?如何看待學歷高消費現象?如何看待重學歷、輕能力問題?如何看待高校擴招等。此外,他們對於素質教育也十分關注,提出了一些問題,如能力與知識在現時代孰先孰後?怎樣衡量人的素質?怎樣處理好做人與做學問之間的關系?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和能力?未來社會究竟需要怎樣的人才等等。 (四)大學生道德認識。其中關於誠信問題,許多學生都提出諸如如何解決大學生助學貸款的信用問題?人與人之間越來越缺乏誠信,我們應如何看待和解決等疑問。關於道德修養,學生們提出的比較集中的問題有四十多個,如大學生應怎樣抵制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影響,而真正成為道德高尚的人?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較高,會不會在社會上吃虧?怎樣看待奉獻與索取的關系?怎樣看待市場經濟條件下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如何看待金錢、奉獻以及個人幸福三者的關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