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物公式
⑴ 請問大學生物專業要求什麼程度的數學
生物專業要考研的話,一般都是考數二,比數一簡單很多,但是也還是要考微積分的,而且不簡單,你還是好好復習復習。不行報個考研班,老師帶著復習能好一些。
⑵ 大學生物怎麼學
一 、喜歡動手:生物學是一門試驗科學,一定要重視各門課的實驗課,掌握實驗原理和實驗技巧。做每個實驗都不要應付,要對著課本或者自己學過的知識,去理解,去思考。如果有機會接觸先進的儀器設備,一定要了解儀器的主要用途。這些知識和本事,將來是肯定派上用場的。
二 、學會思考:生物學是實驗科學,還原論的思維哲學是很重要的基本研究思路,也就是說將一個生物體分得越細,就越明白一些機理,各部分細節的信息可以解釋整體的特徵。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整體論的思維,這是東方哲學中很重要的思想。有人說就是由於東方的整體論思想,中國才沒有產生近代科學。在學科越來越細的今天,整體論的思維是很重要的,值得重視。如當今生物基因組學的信息越來越多,但是如果不從整體上,從生物功能上綜合分析這些信息,很難對這些支離破碎的基因組信息進行完整解析。那麼,多思考哪些方面的問題呢?關於人類健康、國計民生等方面的問題,都是重要的科學問題,了解和思考這些問題對於自己的發展很有利。
三 、學會記筆記:記筆記是很重要的學習內容,要學會如何記課堂筆記?記錄哪些內容?一般來說重要的概念、信息是需要記錄的,教材上沒有的重要信息是需要記錄的… … 那麼如何知道重要不重要?如何知道教材上有沒有啊?聽老師的講課語氣和強調的內容,預習教材上的相關內容… …方法很多,途徑很多,只要你有心。現在老師們授課都用PPT了,信息時代有好處,也有不好處。備課細致的老師,PPT可能會很有邏輯,提綱挈領,跟以前老師的板書一樣,很容易記錄。關鍵一條就是要動手記錄,不要懶惰。但是,記筆記是記重要的、記自己感興趣的和新的信息,記錄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因此記筆記是在認真聽課的基礎上的。如果上課沒有專心聽課,自然也做不好課堂筆記;有些同學不認真聽課,課後抄其他同學的筆記,更是在浪費時間。不能為了考試而做筆記,為了考試而復習課本。大學生了,要以掌握基礎知識,培養興趣,訓練思考能力等素質涵養為主要目標,可千萬別再淪陷在那可憐的分數上了!
四 、學會讀書:讀書要有興趣,讀書要有計劃。不要讀死書,讀書的目的是完善自己,發展自己,充實自己。大學生,不要局限在所學的教材里的內容,要多讀相關的課外書籍。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多進行思考,多查閱資料。要多花時間泡圖書館,要多讀新書。信息爆炸的時代,新的專業書鋪天蓋地。要多咨詢授課老師,也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但是:切忌被網路俘虜了,要是陷在網路里就得不償失了。如果可能的話,建議早讀一些原版書。英語是當今自然科學的「標准」語言,能夠閱讀原版著作或者文獻,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
五 、學會聽報告:首先要培養自己喜歡聽學術報告的習慣。大學里會有很多這樣那樣的學術活動和報告講座,如果有時間,應該主動去參加,不要錯過這些機會。聽專家報告與聽老師課堂上講課感覺是不同的,獲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學術報告往往是很新的成果和發現,有些可能是很前沿的學科信息。這些知識對於自己的知識結構毫無疑問是很有價值的,說不定還會影響你的專業方向的選擇呢。要喜歡聽報告,會聽報告。
六 、學會與老師交流:交流在生活中的意義和重要性是不用多說的。大學生要學會與老師交流,養成喜歡交流的習慣。大學里應該有助教吧?應該有課程輔導吧?應該有課堂答疑吧?應該有作業吧?就利用這些機會多問老師吧。自己感興趣的,不理解的,不明白的,有老師為什麼不問?老師有這個責任和義務,放心大膽去問吧。
七 、走進實驗室:如果有機會,建議能進入有些做研究的老師的實驗室,要是能幫上忙是最好了。早些了解科學研究是怎麼回事,對於立志走科學研究道路的同學是很重要的。對於理解和掌握課本上的知識也是很有幫助的。有條件的學校,學生們要主動提出這種要求。
八 、閱讀達爾文:進化論是生物學中最偉大最普適的理論了。學習生物學,建議一定要重視《進化生物學》課程的學習。如果學校不開設,就自己學習吧。這門課很重要,進化思想對於理解和解釋生物學現象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視。有學者說:如果不以進化的觀點分析問題,生物學的一切都是不可理解的。進化論是當今生物學中最偉大的理論,要理解它,掌握它。
九 、經典學科不可忽視:現代生物學分支越分越細,新學科不斷出現。因此一些老學科逐漸被「冷落」,但是有些知識是不能忽視的,還是要掌握或了解一些的,如經典分類學、解剖學、動物地理學等等,這些知識對於個人的知識結構很重要啊,否則連物種都不認識,連動植物的分布區都不知道,怎麼能理解當今如此美麗的生物多樣性?怎麼解釋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自己找教材自學吧。宏觀生物學和微觀生物學的知識要平衡學習和掌握,都很重要。
十 、學好基礎課程:有些基礎學科對於生物學專業的學生是不能不了解的,如《生理學》,《細胞學》,《遺傳學》,《發育生物學》,《生物化學》等等,無論學校開不開這些課程,自己都要想辦法去掌握學習,這些課程的知識對於一個學習生物學的學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同時這些課程也是時興的《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神經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等的重要基礎。其他基礎課,如《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化學》等等,對於學科交叉也是很重要的,也要重視。
十一 、保持求知慾:要保持求知的慾望,隨時了解新知識。如每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每年的有關生物學領域的重大新聞和發現等等,要多了解。《科學網》上的生物學進展和相關新聞都是不錯的信息資源。一些重要的科普雜志,如《科學美國人》、《牛頓》、《國家地理》等等都有比較新、比較權威的新知識的介紹。有條件的話,要多翻閱。
十二 、能力培養是關鍵:大學里學習的是掌握知識的能力。大學生要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問題,學會分析問題,學會發現問題。不要再去為了考試而考試。將能力培養、興趣培養、職業精神培養作為自己的一個重要目標。這些方面是科學工作者一生的課程。要清楚,一個人年輕時期的習慣和行為,對於其後來的習慣和行為具有重要的影響。良好的習慣和行為,會助你成功;不良的習慣和行為會嚴重阻礙你的發展。加強能力培養,加強涵養素質的塑造。
大學生活很美麗,很讓人嚮往。大學生這個群體的發展,責任重大,關繫到一個國家的未來,是一個國家的希望。大學生們自己不珍惜這個機會,能擔負起這個責任嗎?老想著作弊、抄襲、走捷徑能行嗎?
不說了,還真剎不住了,羅里啰嗦的也沒有個主題,沒有個邏輯的。
大學一年級一定要養成一個好習慣,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會決定你大學四年的生活是否光彩,大學生活是否完美。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態度決定一切。
希望大學生們自尊、自立、自愛,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做一個朝氣蓬勃的大學生,做一個讓人羨慕受人尊重的大學生!
對當今大學的情況缺乏了解,本文屬典型的「個人隨感」。家有大學生,我也很希望能聽到大學行家的忠告!
⑶ 大學生物專業基礎知識總結
一、必修本
緒 論
1.生物體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
2. 從結構上說,除病毒以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3.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學變化總稱,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
4.生物體具應激性,因而能適應周圍環境。
5.生物體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的現象。
6.生物遺傳和變異的特徵,使各物種既能基本上保持穩定,又能不斷地進化。
7.生物體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也能影響環境。
第一章 生命的物質基礎
8.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9.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說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10.各種生物體的一切生命活動,絕對不能離開水。
11.糖類是構成生物體的重要成分,是細胞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和固醇等,這些物質普遍存在於生物體內。
13.蛋白質是細胞中重要的有機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蛋白質。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重要作用。
15.組成生物體的任何一種化合物都不能夠單獨地完成某一種生命活動,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機地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細胞就是這些物質最基本的結構形式。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活細胞中的各種代謝活動,都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密切關系。細胞膜具一定的流動性這一結構特點,具選擇透過性這一功能特性。
17.細胞壁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20.葉綠體是綠色植物葉肉細胞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
21.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
22.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為蛋白質的場所。
23.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構成細胞的各部分結構並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緊密聯系、協調一致的,一個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徵),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著細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並且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
34.ATP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36.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
38.糖類、脂類和蛋白質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並且是有條件的、互相制約著的。
39.高等多細胞動物的體細胞只有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40.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和體液的調節下,通過各個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叫穩態。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
41.對生物體來說,呼吸作用的生理意義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二是為體內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42.向光性實驗發現: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彎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往往具有兩重性。這與生長素的濃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種類等有關。一般來說,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
44.在沒有受粉的番茄(黃瓜、辣椒等)雌蕊柱頭上塗上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可獲得無子果實。
45.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不是受單一激素的調節,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的。
46.下丘腦是機體調節內分泌活動的樞紐。
47.相關激素間具有協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經系統調節動物體各種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49.神經元受到刺激後能夠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興奮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是通過突觸來傳遞的,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
50.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調節人和高等動物生理活動的高級中樞是大腦皮層。
51.動物建立後天性行為的主要方式是條件反射。
52.判斷和推理是動物後天性行為發展的最高級形式,是大腦皮層的功能活動,也是通過學習獲得的。
53.動物行為中,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是相互協調作用的,但神經調節仍處於主導的地位。
54.動物行為是在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運動器官共同協調下形成的。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55.有性生殖產生的後代具雙親的遺傳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變異性,因此對生物的生存和進化具重要意義。
56.營養生殖能使後代保持親本的性狀。
57.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58.減數分裂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59.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
60.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61. 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2. 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於維持每種生物前後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恆定,對於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63. 對於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64. 很多雙子葉植物成熟種子中無胚乳,是因為在胚和胚乳發育的過程中胚乳被胚吸收,營養物質貯存在子葉里,供以後種子萌發時所需。
65. 植物花芽的形成標志著生殖生長的開始。
66.高等動物的個體發育,可以分為胚胎發育和胚後發育兩個階段。胚胎發育是指受精卵發育成為幼體。胚後發育是指幼體從卵膜孵化出來或從母體內生出來以後,發育成為性成熟的個體。
第六章 遺傳和變異
67.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通過DNA傳遞給後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 是遺傳物質。
68.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遺傳物質除DNA以外還有RNA。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69.鹼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鹼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70.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復制來完成的。
71.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鹼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准確地進行。
72.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於子代獲得了親代復制的一份DNA的緣故。
73.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74.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 75.由於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信息。(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信息)。
76.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出各種遺傳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78.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並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於3:1。
79.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80.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內存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
8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82.在育種工作中,人們用雜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種間的基因重新組合,以便使不同親本的優良基因組合到一起,從而創造出對人類有益的新品種。
83.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84.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85.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七章 生物的進化
87.生物進化的過程實質上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發生變化的過程。
88.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於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
第八章 生物與環境
89.光對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種生態因素的影響,這些生態因素共同構成了生物的生存環境。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
91.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91.在一定區域內的生物,同種的個體形成種群,不同的種群形成群落。種群的各種特徵、種群數量的變化和生物群落的結構,都與環境中的各種生態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91.在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各種類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群落的結構都有差別。但是,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統一的整體。
94.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陽光。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便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這些能量是沿著食物鏈(網)逐級流動的。
95.對一個生態系統來說,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之間往往存在著相反的關系。
9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無機環境一起,構成了這個星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9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環境與生物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9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與環境共同進化的產物,是生物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99.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能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一現象稱為生物的穩態。
100.從能量角度來看,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能量基礎。
101.從物質方面來看,大氣圈、水圈和岩石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種必需的物質。生物圈內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極結構,接通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經過各種生物多級利用,再分解為無機物重新循環的完整迴路。生物圈可以說是一個在物質上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
102.生物圈具有多層次的自我調節能力。
103.大氣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個來源:化石燃料的燃燒、火山爆發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104.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人類及子孫後代共有的寶貴財富。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在基因、特種和生態系統三個層次上採取保護戰略和保護措施。
105.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一是生存環境的改變和破壞,二是掠奪式的開發利用,三是環境污染,四是由於外來特種的入侵或引種到到缺少天敵的地區,往往使這些地區原有特種的生豐受到威脅。
二、選修本
緒論
1、糧食危機的主要原因是糧食產量的增長趕不上人口的增長,還有耕地的逐年減少等。從生物學角度看,糧食生產的過程實質上是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過程?。
2、大量施用化肥能夠保證作物生長對N、P、K等營養元素的需要,從而使糧食增產,同時卻又造成土壤板結和環境污染。
3、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使更多的作物也具有直接或間接固氮的本領,不僅可以提高這些作物的產量,還可以少施化肥,又減少了環境污染。
4、培育作物新品種也是提高糧食產量的重要途徑。但雜交育種周期長、難以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誘變育種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而通過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來培育新品種,可以將其他生物決定性狀的遺傳物質定向引入農作物中。
5、生物工程的特點是利用生物資源的可再生性,在常溫常壓下生產產品,從而能夠節約資源和能源,並且減少環境污染。
第一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及營養和免疫
6、K+?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所以長期不能進食的病人應注意適當補充鉀鹽。
7、當人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時,都會引起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使下丘腦中的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
8、當血鉀含量升高或血鈉含量降低時,可以直接刺激腎上腺,使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從而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Na+?重吸收和K+的分泌,維持血鉀和血鈉含量的平衡
⑷ 大學生物求解
主要是太多 沒時間,要是少點我就給你解決了
⑸ 大學生物
自己算嘛
1個蛋白子分子量需要3個鹼基,倒推回去不就OK了? BS
⑹ 大學生物
病毒裡面還有以DNA為遺傳物質的DNA病毒,另外如果考慮特殊的朊病毒的話,那麼也存在只由蛋白組成的病毒
⑺ 有關於大學生物的知識嗎
嗯……大學中生物專業的知識太多,還是跟你說教材吧~?
清華生命回科學學院(就是原來答的生物系==)的入門課學的是《陳閱增普通生物學》(高教社2009年 第三版),如果感興趣可以去大學圖書館看看有沒有借,買一本也不貴。另外清華老師推薦的一本英文參考書《Biology》作者是Peter H. Raven and George B.Johnson(2002, 6th ed.),彩圖很多很給力,就是價格也同樣給力……
上面的入門教材比較籠統,適合課外看一看,到後來再細學,生物化學啊分子生物學啊遺傳學啊神經生物學啊細胞生物學啊微生物學啊發育生物學啊生理學啊……親還想繼續了解嗎,哈哈^0^
希望以上回答能有一點參考價值~
⑻ 大學生物系
呵~我就是學生物師范的我不能講好不好只能告訴你學什麼啦!有高數,內物理,容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無機化學,動物學,植物學,微生物,動物生理,植物生理,生物化學,細胞,分子,遺傳,如果師范還有心理學,教育學除了這些還有各門課的實驗,如果學生物就要有準備就是課很多有點累~
⑼ 大學生物怎樣學,有些什麼科目
一、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具備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較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醫葯、食品等行業的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生物技術有關的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培養要求 1、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熱愛科學事業,有獻身科學事業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品質;具有嚴謹的學風和良好職業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本理論知識,掌握基礎生物學、基礎醫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細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以及生物技術及其產品開發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國家生物技術產業政策、知識產權及生物工程安全條例等有關政策和法規。 3、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基本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驗設計,創造實驗條件,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撰寫論文,參與學術交流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三、主幹學科和主要課程 1、主幹學科:生物學、基礎醫學。 2、主要課程:細胞生物學(技術)、生物化學、免疫學、微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技術)、普通動物學、組織與細胞學技術。 四、學制與學位: 標准學制: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⑽ 大學生物知識
ATP水解和合成實際上是同一個酶來催化的。英文裡面一般叫ATP sythase 當它扮演水專解角色的時候可以屬叫做ATP hydrolase 即ATP 水解酶。
酶其實是蛋白質分子,ATP水解酶是一個跨膜蛋白,同時也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旋轉型分子馬達。它的工作原理我可以給你看一個視頻。主要是依靠離子濃度來驅動的,旋轉的時候為膜內結構域提供機械能,膜內結構域把機械能轉化為化學能,合成ATP。反過來就是ATP水解驅動它來把離子再泵出去。
http://www.dnatube.com/video/104/ATP-synthase-structure-and-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