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附屬學院
⑴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學校特色
強化外語教學是南大附中的傳統特色之一,學校與美國格林奈爾學院、芝加哥北岸村中學保持著長期互相交流、友好往來關系,從1987年起每年輪換兩名美籍教師來校任教。他們教材教法獨具特色,教學生動活潑,學生口語能力迅速提高。外語班中有多人在全國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英語競賽中獲獎。近幾年來高考本科錄取率都在80%以上,成績欠佳的學生也能參加出國英語考試達到合格標准,前往澳大利亞等國留學。
心理健康教育和衛生健康教育是學校探索的一大課題,並一直作為必修課納入正常教學計劃,是國家教委命名的「心理教育實驗學校」,心理課、心理咨詢等項工作得到了國內外許多著名心理教育專家、學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廣泛開展科技教育活動,拓寬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是學校辦學的又一特色,尤其在開展無線電測向活動方面取得了多項殊榮,被評為全國無線電測向先進集體.。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於2008年4月成功引進了「中加班」項目(獲國家教育部批准)。開設了:中國--加拿大雙學歷教學實驗班(與加拿大多倫多CTC國際學校聯合舉辦,可同時獲得兩國高中畢業證書);中國—美國AP課程班(與美國華盛頓教育中心合作舉辦,可獲得美國大學學分);國際預科班(與加拿大、美國等多所知名大學和教育機構協議舉辦,畢業學生可直接升入國外大學就讀,國際高中的學生亦為國際預科學生);國際留學生班(招收國外學生來華就讀,畢業後推薦直升國內知名大學)。
國際班的性質屬普通高中,學制為全日制三年。課程安排上融合了中外課程,不重復設置課程。修完國內普通高中全部課程,經考試合格獲得國內高中畢業證書,同時再修完國外的ESL、ELD課程和大學預科課程。經考試合格可分別獲得國外高中畢業證書或大學學分。國外課程全部由外籍專職教師教授,學生畢業後可自主選擇在國內高考或直接申請就讀加拿大、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外知名大學。已畢業的兩屆畢業生全部成功申請國外大學,其中不乏多倫多大學這樣的國際名牌大學。
國際部具有獨立校區(青島路32號)和完善的教學設施,中國教師和外籍教師相對獨立授課,共同完成中外高中課程。學校2009年暑期又創辦中美班,與美國多所知名學校也建立合作辦學關系。2009年中加班招生,分數線列全市同類學校第一名,實現人數、班額雙突破。
另外,在國際交流方面,學校活動不斷,與美國田石中學、吉爾佛大學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2008年,學校與美國田石中學達成協議,每年派學生去美國田石中學修學,在美國的費用由美方承擔;又與美國吉爾佛大學達成意向性協議,每年給我校1-2名全額獎學金留學名額。近兩年,學校還成功接待了日本、香港、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境外的學生訪問團、教師訪問團、校長訪問團。國際化辦學,拓展了師生的文化視野,擴大了學校發展的空間,為學校的持續發展,不斷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⑵ 南京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
直屬的沒有,非直屬的有幾個。
鼓樓醫院和南大關系很緊密,隨時都可以轉成南大的直屬附院,就看南京市願不願意放手,目前有這個趨勢,但還不是完全確定。
⑶ 南京大學附近有幾所高校
南京大學校本部 向東邊步行大概20分鍾是東南大學
向西邊步行15分鍾到寧海路是 南京師范大學,南師大 再向西邊走是 河海大學
比較近的是這三個
其他的南郵、南醫大、南藝這些就有點遠了,大概三四站路左右
⑷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學校歷史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原名金陵基督女書院,1927年改名為私立中華女子中學,初為美國基督教會所創辦的教會學校,首任校長為賴瑛(Miss Lyon)。1952年,中華女中合並江南中學與光明中學在1951年合校成立的私立鼓樓中學以及1948年成立的南京市立第二初中,改名為南京市第十一中學;1958年5月成為南大附中,定名為南京大學附屬中學,1962年到1989年間重名十一中學,1989年5月12日復名為南京大學附屬中學。1999年6月,青島路中學並入南京大學附屬中學。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校史源遠流長。她歷經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悠悠歲月,是沿著一條艱難曲折、奮發圖強的道路走過來的。她始建於1896年,定名為金陵基督女書院,是一座由美國基督教傳教士賴瑛(Miss Lyon)女士創辦並兼任院長的教會學校。當時校址在南京市保泰街35號。早在1946年中共南京地下市委就委派黨員沙軼因同志到中華女中領導師生開展革命工作,之後在師生中發展黨員多名。新中國誕生後,南京市文教局於1952年決定將私立中華女中,二初中,私立鼓樓中學合並成立為南京市第十一中學,校址在石城中心,鍾鼓樓旁,即今天的鼓樓街83號。
1960年為加強與南京大學的聯系,不斷提高教育質量,經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大學和十一中協商,將南京市第十一中學改名為南京大學附屬中學。1968年11月又恢復原校名為南京市第十一中學。1989年,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探索大學、中學教學合作的新途徑,搞好高等學校與普通中學教育的銜接,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經南京大學,南京市教育局,鼓樓區教育局和十一中協商決定,於1989年5月12日將十一中復名為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在黨的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下,學校的辦學效益不斷提高,1997年4月經市教育局檢查驗收,學校被定為南京市市級重點中學,1999年6月經地方政府批准,將原青島路中學並入該校,進一步擴大了學校的辦學規模。
⑸ 南京大學醫學院與南京醫科大學相比,哪個好
兩所大學都很好,如果一定要進行比較,也是要根據個人的理想和目標的設立來進行比較,兩所高校的辦學理念和情況都有些不同,只能是從以下幾個情況來進行縱向比較,來進行對比。
一、兩所高校都入選了2012教育部卓越醫生培養計劃,但它們的培養方向是不同的。
1、南京大學醫學院:2012年入選教育部卓越醫生培養計劃中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目標是培養傑出的領導型臨床學家和醫學科學家。
2、南京醫科大學:2012年入選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承擔的項目名稱為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
二、兩所高校所涉及的專業是有所不同的。
1、南京大學醫學院:現設臨床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5+3一體化)和口腔醫學(五年制)三個專業。
2、南京醫科大學:學校設有26個本科專業,1個九年本碩博一貫制專業方向、3個「5+3」本碩一體化專業方向。
三、兩所高校的學制有所不同。
1、南京大學醫學院:1987年經教育部(原國家教委)批准重建,成為教育部直屬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七年制醫學院。
2、南京醫科大學:學校創建於1934年,時名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7年,由鎮江遷至南京,更名為南京醫學院。196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六年制醫葯院校。
⑹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的學校概況
學校地處南京市中心,毗鄰鼓樓廣場,和飲譽天下的著名高等學府——南京大學隔路相望。學校佔地面積27241平方米,環境優美,教學設施齊全,閉路電視系統、多功能電化教學系統、微機網路辦公系統為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打下堅實的基礎。圖書館現有藏書74000餘冊,訂閱報刊雜志200多種,並實施電腦管理。
學校辦學規模日趨擴大,現有59個教學班,在籍生2995人,在職教工273人中,碩士研究生3人,在讀及已畢業的課程班研究生18人,本科學歷127人,高級教師71人,特級教師1人。
學校教師隊伍素質高,勇於奉獻,治學嚴謹,一批南京市優秀教研組和市、區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市級教科研課題,在科研興教的道路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學校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堅持「以人為本」,領導班子強調「強、恆、細、實」工作作風,明確學校「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上台階」的管理目標,加強全員管理,全面育人。
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努力實施素質教育,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確立了「打好基礎,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提高素質」的辦學思想,形成了「爭創特色、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分層推進、提高效益」的教學模式,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⑺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怎麼樣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⑻ 南京大學有哪些學院
南京大學有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法學院、信息管理學院、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工程管理學院、匡亞明學院、海外教育學院、軟體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美術研究院。
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量子電子學與光學工程系、生物醫學工程系、能源科學與工程系;
環境學院,環境學院下設環境科學系、環境工程系、環境規劃與管理系;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大氣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工程管理學院、匡亞明學院、海外教育學院、軟體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美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