狒狒上大學
❶ 費啟鳴大學學什麼專業 費啟鳴是哪個大學的
費啟鳴是山東濟寧學院的,大學就讀於文化傳播系。
費啟鳴是內地影視男演員、流行樂歌手、節目主持人。2018年,出演個人首部影視劇《我在未來等你》,正式進入演義圈。
❷ 狒狒有什麼特徵啊
靈長目猿猴亞目狹鼻組猴科的1屬,通稱狒狒。是靈長類中次於猩猩的大型猴類,體長50.8~114.2厘米,尾長38.2~71.1厘米,體重14~41千克;頭部粗長,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齒長而尖,具頰囊;體型粗壯,4肢等長,短而粗,適應於地面活動;臀部有色彩鮮艷的胼胝;毛黃、黃褐、綠褐至褐色,一般尾部毛色較深;毛粗糙,顏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的顏面周圍、頸部、肩部有長毛,雌性則較短。共5種,主要分布於非洲,個別種類也見於阿拉伯半島。食性為雜食。
棲息於熱帶雨林、稀樹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更喜生活於這里較開闊多岩石的低山丘陵、平原或峽谷峭壁中。主要在地面活動,也爬到樹上睡覺或尋找食物。善游泳。能發出很大叫聲。白天活動,夜間棲於大樹枝或岩洞中。食物包括蠐螬、昆蟲、蠍子、鳥蛋、小型脊椎動物及植物。通常中午飲水。結群生活,每群十幾只至百餘只,也有200~300隻的大群。群體由老年健壯的雄狒率領,內有專門眺望者負責警告敵害的來臨,退卻時,首先是雌性和幼體,雄性在後面保護,發出威嚇的吼叫聲,甚至反擊,因力大而勇猛,能給來犯者造成威脅。每天的覓食活動范圍達8—30千米主要天敵是豹。無固定繁殖季節,5~6月為高峰,孕期6~7個月,每胎產1仔。野生壽命約20年。
狒狒
飲其血可以見鬼,力負千斤,笑輒上吻掩額,狀如獼猴,作人言,作鳥聲,能知人生死。
狒狒是東非大裂谷特有的靈長類動物。據動物學家介紹,「人與狒狒之間的進化差距很大。大約3000萬年以前,狒狒遵循的是與人、黑猩猩不同的進化途徑,它們沒有語言能力。過去,狒狒被認為幾乎不具有推理能力;然而,在2001年底,美國科學家在《實驗心理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狒狒有完成復雜抽象推理的能力。這是人類首次發現非人類及非猿靈長類動物具有這種復雜的能力。」
狒狒屬於瀕於滅絕的珍稀動物。根據科學研究發現,由喜歡聚堆交流的雌狒狒生育和培養的孩子,其生存率特別高。
狒狒的善於交際對自己的家族或遺傳基因的興旺具體能起什麼作用仍是個謎。但有對狒狒的研究數據表明,狒狒之間的交流,有助於相互間梳理皮毛和降低心率跳動次數,即緩和心緒,而且能促使腦內物質的內啡肽(與鎮痛有關的內源性嗎啡樣物質之一)分泌加快,以消除緊張心緒。
心理學家根據以往的觀察資料還發現,當雄狒狒面對危險時,不是以同樣威嚇的方式回報對方,就是逃之夭夭,而雌狒狒面臨危險時,會向夥伴們發出求救信號。前不久,《科學》雜志也發表了有關雌狒狒這一臨危處置方式的研究成果。
自然界中的狒狒大多比較好鬥,因為對外比較團結,所以是自然界唯一敢於和獅子作戰的動物,一般3-5隻狒狒就可以搏殺一隻獅子,作風十分果敢、頑強,所以一般動物園的說明文字一般都親切地稱狒狒為:勇敢的小戰士!
古埃及人和法老都稱狒狒是太陽神的兒子,因為每天清晨都是狒狒第一時間全體迎接太陽的升起,十分的虔誠!
❸ 狒狒和猩猩的區別
猩猩和狒狒的區別有:
1、尾巴的區別:狒狒有尾巴,尾巴細長,臀部有一大片鮮紅的顏色。猩猩沒有尾巴,能用手或腳拿東西。
2、與人的相似度不一樣:猩猩與人類十分相近,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達96.4%。狒狒在靈長類中僅次於猩猩屬,但是與人的相似度沒有那麼高。
3、分類不一樣:狒狒有阿拉伯狒狒、幾內亞狒狒、東非狒狒、草原狒狒和豚尾狒狒5種,猩猩分為紅毛猩猩與大猩猩及黑猩猩三種。
4、飲食習慣不一樣:狒狒是雜食性,能夠在幾乎任何環境中尋找食物。猩猩主要吃果實、嫩枝、花蕾、昆蟲、蔓生植物;偶爾也吃鳥卵和小型脊椎動物。香蕉、樹葉和嫩枝、無脊椎動物、富含礦物質的泥土、脊椎動物、種子、樹木或者藤蔓植物的樹皮、喝樹洞裡面的水、蜂蜜、白蟻等。
(3)狒狒上大學擴展閱讀:
猩猩與狒狒的主要特點:
1、猩猩: 靈長目 猩猩科 分布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部分地區。猩猩(又名黃猩猩)的英文名實為馬來語"林中野人"之意。成年雄性兩頰生出"頰胝",老年時臉呈圓盤形。猩猩棲居於海撥1500 米的原始森林及次生林地帶。
單獨或成對生活,樹棲,日行性。平 時行動遲緩,在地面走動笨拙。以野果、樹葉、種子、昆蟲、鳥卵 及其他小動物為食。繁殖期不固定,孕期8-9個月,每產1仔,5-7歲性成熟,壽命。
2、狒狒:猴亞科非洲地面生活的種類。鼻吻長似狗,體格魁梧。是成功的地棲種類,甚至晚上也難得上樹隱蔽,而寧願在峭壁懸岩集成大群過夜。狒狒喜群體生活,往往有超過200頭的。
Kumnler(1908)曾遇見250餘頭的大群。它們與短尾猴一樣有明顯的序位現象,其復雜的社會行為曾由Jay(1908)、Hall(1968)和DeVore(1965)等詳細研究過。
❹ 新東方的概率講座,j講概率的外號叫狒狒的是誰啊
他真名叫費允傑
費允傑簡介
學術背景:
1993年由於成績優異並且獲得全國數學、化學競賽獎項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就讀物理系。
1997年本科畢業後保送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在國際刊物上發表SCI檢索的第一作者論文三篇,2002年3月獲得「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
教學背景:
1996年-1999年,在北京開拓學校擔任GRE、GMAT邏輯和數學教學工作。
1999年-2003年,在北京新東方學校擔任GMAT邏輯和數學主講教師,連續獲得2001和2002年度優秀教師稱號。
2003年起擔任北京新東方學校國內考試部MBA聯考和考研數學項目主管,同時執教MBA聯考的初等數學、概率論和邏輯課程,並且執教考研數學的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
著作:
《考研數學直通車 卷Ⅱ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❺ 為什麼狒狒煩惱著人的煩惱
坦尚尼亞賽倫蓋提國家公園中的狒狒生活條件還算優越,既不愁吃也不愁病,按說,它們應該快樂無憂地生活,誰料,它們卻因為酷似人類社會里的問題,如性別、政治、尊卑順序及恃強凌弱等,而出現與人類的病症相同的病症:胃潰瘍、高血壓及膽固醇過高。
美國加州斯坦福大學的研究指出,這些狒狒不必花時間覓食,也不受疾病及天敵威脅,使得它們多半時間在煩惱著西方人所煩惱的事情。
這些狒狒中,日子過得最好的就是那些人緣最佳,屬於地位最穩固的階層;最容易生病的則是神經兮兮的,永遠在乎別人怎麼看待自己。主導這項研究的羅伯特·沙波斯基教授在「美國國家科學促進會」上表示:「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應該只有人類享有創造社會及心理壓力的特權。」
而賽倫蓋提國家公園的狒狒每天花3小時就可以滿足熱量所需,所以它們也有類似人類創造壓力的特權。就因為社交問題復雜,狒狒也會出現潰瘍病例。
沙波斯基教授以數群狒狒為研究對象,採集到它們的血液樣本,檢測其壓力激素(也稱壓力荷爾蒙)、抗體、膽固醇及其他健康指標。還通過觀察找出狒狒的團體階級、個體特質及互動關系。
研究人員還發現有幾種雄狒狒的壓力激素最低,它們分別是大部分時間都在打扮自己或讓不處於發情期的異性打扮,還常陪狒狒寶寶玩耍的雄狒狒。沙波斯基教授說,採取相似策略的人類,可能適應壓力的情況也比較好。
❻ 狒狒的智商有多少
專家做過實驗,狒狒和猩猩的智商都和人差不多,有的甚至比人的還高
❼ 狒狒的生活習性
生活習性 [編輯本段] 棲息在半沙漠地帶的多岩石山坡上。群居性強,群體有首領和明顯的社會分工,行動時由年輕狒狒在四周警衛。常聯合起來捕捉獵物,力氣很大,幾只狒狒便能襲擊小型羚羊。食性雜,喜愛食鹽。無固定繁殖季節,6歲性成熟。孕期6個月左右,每胎1仔。飼養壽命可達37年。 外形特徵 [編輯本段] 阿拉伯狒狒是頗為聰明的大型靈長類.從長相看, 阿拉伯狒狒的頭部很像狗, 尖尖的鼻子, 嘴上長著長而銳利的犬齒.鬣毛發達, 像斗篷一樣披在頭上和身體的前半部.尾巴比較短, 胼胝體發達, 裸露在外, 佔了很大的范圍.雄性體毛發灰, 稍帶棕色; 雌性和幼狒狒呈棕色, 沒有鬣毛披在身上.雌性要比雄性的體形小一半. 介紹 [編輯本段] 阿拉伯狒狒生活於蘇丹、衣索比亞和阿拉伯等地熱帶稀疏的乾草原和半沙漠地帶多岩石的山坡上.喜歡過群居性集體生活, 如果食物來源充足, 它們在大群中自動組成小群, 分離出來, 組成很穩定.有很好的防守性組織.每群都有一隻"首領".首領要由群體中身體最強壯、個頭最魁梧、毛色也最漂亮的雄狒狒擔任. 在狒狒"家庭"里, "規矩"很多, 等級也挺分明.例如, 眾狒狒從"首領"身邊經過時, 要表現出順從的樣子, 違者要受到嚴厲的懲罰; 休息和吃飯時, "首領"要坐在中間; 行進時, "首領"要率隊在前, 雌性和年輕的狒狒跟在後面, 孩子"媽媽"夾在中間, 最後由強壯的雄狒狒擔任"警衛".如有來犯者, 所有的雄狒狒會立即採取行動進行自衛, 它們個個都是兇猛頑強的"戰士", 用銳利的犬齒去傷害敢於來犯的"敵人". 阿拉伯狒狒的食物大部分是植物性的, 也吃昆蟲、蝗蟲、螞蟻等.每天的"早餐"要吃上二三個小時.早餐後天也熱了, 它們便躲到蔭涼的地方休息, 晚上要爬到樹上去睡覺.為了尋找食物, 它們每天都過著游盪的生活, 走到哪裡就以哪裡為家, 有時為了改善一下單調的生活, 它們也好奇地去捕吃飛鳥、野兔和小羚羊.捕捉獵物時, 它們並不是躡手躡腳偷偷地潛近獵物, 而是"興師動眾", 採用大包圍的辦法進行捕獵.閑下來的時候, 有組織的狒狒也搞些"娛樂"活動, 跳跳舞, 翻翻跟頭, 表演者多是年輕和年幼的活潑者. 雌狒狒每年只產一仔, 它們十分疼愛自己的"孩子".幼仔出生後, 先在"媽媽"的腹部下度過一段時間, 使勁地抓住"媽媽"的肚皮, 生怕摔掉.長大一些就能騎在"媽媽"的背上了.有的狒狒母性很強, 即使幼仔死了, 也捨不得扔掉.北京動物園有一隻雌狒狒, 幼仔死了, 它仍然疼愛地、痴痴地摟抱著, 飼養人員想了好多辦法要把它死去的"孩子"搶過來埋掉, 但都落空了.它死死地攥在手裡, 最後竟成了"木乃伊".大家對這只執著地疼愛自己"孩子"的雌狒狒很是同情. 在古代埃及, 狒狒被奉為"神聖的猴子".狒狒可以給人們看家、哄孩子和採集鮮果.也有人曾訓練狒狒牧羊, 它會盡心地為主人"效勞".如果羊羔迷了路不會回家了, 狒狒會把它們召喚回來.回來後如果發現羊欄里少了一隻, 狒狒會想方設法地找到它們的下落而受到主人的誇贊.
❽ 狒狒這兩個字怎麼讀
【詞語】: 狒狒
【拼音】: fèi fèi
【解釋】: 哺乳動物,身體形狀象猴,頭部形狀象狗,毛灰褐色,四肢粗,尾細長。群居,雜食。多產在非洲。
❾ 狒狒,猴子,猩猩有什麼區別
1、形態特徵不同
狒狒:狒狒有5種,體型較大,在靈長類中僅次於猩猩屬,體長51-114厘米,尾長38-71厘米,體重14-41千克。頭部粗長,吻部突出,眉弓突出,眉骨高高突起,兩眼漆黑深陷,稜角分明,臉上有很高的隆起線,顏色鮮藍而透紫,鼻子深紅,鼻樑直抵前額,耳小,犬齒長而尖,具頰囊
猴子:猴體形中等,四肢等長或後肢稍長,尾巴或長或短,有頰囊和臂部胼胝,營樹棲或陸棲生活,這是猴類的共同特徵。
猴類的大多數頭骨具大的顱腔,呈球狀,這是由於頜部變短,臉部變扁所致;眶後突發育形成骨質眼環,或全封閉形成眼窩;多數種類鼻子短,其嗅覺次於視覺、觸覺和聽覺,某些低等種類在腦中具有高度發達的嗅覺中樞,並在很大程度上靠嗅覺行動。
猩猩:體毛長而稀少,毛發為紅色,粗糙,幼年毛發為亮橙色,某些個體成年後變為栗色或深褐色。面部赤裸,為黑色,但是幼年時的眼部周圍和口鼻部為粉紅色。雄性臉頰上有明顯的脂肪組織構成的「肉墊」,具有喉囊。
狒狒
2、棲息環境不同
狒狒:棲息於熱帶雨林、稀樹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更喜生活於這里較開闊多岩石的低山丘陵、平原或峽谷峭壁中。
猴子:絕大多數靈長類動物以不同形式的樹棲或半樹棲生活,只有環尾狐猴、狒狒和叟猴地棲或在多岩石地區生活。通常以小家族群活動,也結大群活動。多數能直立行走,但時間不長。多在白天活動,夜間活動的有指猴、一些大狐猴、夜猴等。大倭狐猴和倭狐猴在乾熱季節夏眠數日至數周。
猩猩:亞洲猩猩一度廣泛分布在東南亞和中南半島,現僅存於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北部的熱帶山地森林、低地龍腦香森林、熱帶泥炭沼森林和熱帶衛生保健林中。現發現濕地森林生境生活著高密度的紅毛猩猩群。
3、分布不同
狒狒:分布於安哥拉、波札那、賴索托、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尚比亞、辛巴威、馬拉維、坦尚尼亞、甘比亞、幾內亞、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吉布地、厄利垂亞、衣索比亞、沙烏地阿拉伯、索馬里、蘇丹、葉門、貝南、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 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象牙海岸、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迦納、肯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獅子山、索馬里、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多哥、烏干達。
猴子:主要分布於亞洲、非洲和美洲溫暖地帶,大多棲息林區。
猩猩:猩猩是亞洲唯一的大猿,僅存於婆羅洲和蘇門答臘島蒸汽繚繞的叢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