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家長不給我生活費
Ⅰ 如果家長不給大學生生活費,會怎麼樣
我是不會的吧。其實每個人家庭條件不一樣的。
對於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會迷茫、彷徨,嚴格地講,現在的大部分大學生應該都還未真正意義的成長,成熟、思維、處事、心理承受能力都未能達到社會的要求。在他們就業的過程中會處處碰壁,在競爭激烈的面試中會受挫,會失敗,會失去信心。
剛畢業的大學生對未來的期望是很高的,可是當沒有地方施展自己的才華時他們就會在內心產生不再去工作的抵觸,從而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久而久之就會成為「啃老族」。其實現在的大學生,壓力也很大,很希望社會、企業、家人給更多的包容和鼓勵。或許我們很多方面都存在不足,但對於他們而言,需要的是指引。
所以在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必要的經濟來源,去鼓勵他們支持他們,要理解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挑戰與挫折,教會他們沉住氣,經歷了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另外,從大學生自身角度來講,他們的內心其實是不希望依靠家庭的經濟支持來生活的。找工作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有人海投,參加各種各樣的招聘,漸漸把自己的信心、耐心都消磨掉,卻可能還是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名校的學生有時候也確實存在眼高手低的情況,可能他想留在大城市,可能他想去體制內工作,也可能他嫌手上的薪水低沒發展,但是滿意的工作又被淘汰了,真的非常折磨人。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不得不靠家裡的經濟支持來生活。
Ⅱ 父母給已經成年但是在上大學的孩子承擔學費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雖然孩子在上大學,但他已經成年,所以父母承擔學費並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再有世界上沒有天經地義的事情。
家長沒有義務給已成年的孩子生活費,但是家長們不得不給。因此,即使家長們在法律上不必再支付孩子的任何費用,但是事實上絕大多數上大學的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還是父母。
首先學生的確沒有充裕的時間做兼職,一些專業課從早上到晚,也就周末可以休息一下,平時根本沒有整塊的時間用來兼職。所以很多希望財務獨立的學生只是吃穿上可能不完全依賴父母,但是學費等大額開支還是少不了父母的接濟。能夠完全自理的學生畢竟是極少數,學習才是主要的事,所以在經濟上給孩子一些援助,讓他們不至於為了錢而耽誤學業。
總之,義務歸義務,感情歸感情。父母對孩子的愛在物質上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給錢,因為父母在學業上很難給孩子提供直接的幫助,所以對孩子的愛護就變成了經濟的支持。即使他們本沒有這個義務,但出於對孩子的愛,也還是會給予經濟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