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專區 » 上海財經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

上海財經大學附屬中學圖書館

發布時間: 2025-05-02 19:21:26

A. 有多少學校有逸夫樓

逸夫樓的定義:
逸夫樓就是香港電影大王、邵氏影業的創始人邵逸夫先生捐款建造的建築物,就被命名為逸夫樓。
迄今為止,邵逸夫向內地捐贈的款項已達17多億港元,用這些捐款興建的教學樓、圖書館、科技館等項目已達1800多個,受惠的高等院校遍於內地大江南北,逸夫樓、逸夫圖書館、逸夫會議中心等等,已經如繁星般點綴了內地的浙江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雲南大學、西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名校。另外,值得一提的還有,在去年長江流域遭受水災之後,邵逸夫先生出資幫助災區重建起118所小學,受益的災區兒童數以萬計。
邵逸夫秉承了中國人代代相傳的重視教育的傳統。作為父親,他說,「我對兒子們的責任,是讓他們接受最好的教育。」作為一個有數十年艱苦創業經驗的商人,他則深深體會到,中國的發展,百業待興,教育為本。多年來如此熱心於教育事業,源於他常與周圍人交流的一個私願:「中華民族要繁榮昌盛,扶助教育,啟迪青少年智慧,廣育中華英才,至關重要。」

所以只要他捐錢的地方蓋得樓都叫逸夫樓,至於多少還沒有人來統計這個。

B. 逸夫圖書館在中國大學有多少所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大學(包含北京大學醫學部)
北京交通大學 用途:用作教學樓。是北京交通大學容納量最大的教學樓。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用途:用作教學樓。是北京科技大學容納量最大的教學樓。
清華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用途:用作教學樓。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用途:圖書館
中國農業大學 用途:東區理學院樓
北京理工大學 在七號樓西邊,用途:交流
[編輯]浙江
浙江大學
中國計量學院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林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溫州大學
[編輯]天津
天津大學
[編輯]江蘇
東南大學:逸夫建築館、逸夫科技樓
南京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中醫葯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
揚州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編輯]上海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編輯]四川
四川大學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教育學院
四川農業大學
[編輯]重慶
西南大學:
圖書館北館新館逸夫樓,用於保存抗戰珍貴書籍及國民政府檔案,少數民族文獻。
資源環境學院逸夫樓。用作資源環境學院辦公教學及實驗,2010年落成。
重慶大學
[編輯]湖北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三峽大學
湖北大學
黃岡師范學院
[編輯]遼寧
東北大學
[編輯]湖南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湘潭大學
吉首大學張家界校區
湖南科技大學南校區
[編輯]福建
廈門大學
[編輯]山東
山東大學
山東建築大學
[編輯]吉林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編輯]河北
華北電力大學
河北大學
[編輯]雲南
雲南大學
雲南農業大學
雲南財經大學
[編輯]陝西
西北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安徽
合肥工業大學
[編輯]貴州
貴州大學
[編輯]江西
南昌大學
宜春學院
[編輯]河南
鄭州大學
河南大學
南陽師院
[編輯]廣西
廣西師范大學
[編輯]中學

[編輯]教育部直屬重點中學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編輯]其它中學
湖北省黃岡中學
湖北省天門中學
安徽省舒城中學
杭州外國語學校
石家莊外國語學校
嘉興市嘉善一中逸夫樓(教學樓)
哈爾濱市第二十六中學逸夫樓(食堂與寢室一體)
江西南昌南師附逸夫樓(教學樓)
撫州一中(臨川中學)
河南信陽市息縣二高逸夫樓(教學樓)
安徽省碭山縣碭山第一中學逸夫樓(圖書館)
湖南省東安縣第一中學
廣州二十三中
揚州中學
江蘇常州第五中學
四川省自貢市蜀光中學
四川省綿陽中學(圖書館)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中學(教學樓)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一中學(圖書館)
河北省臨漳縣第一中學(圖書館)
遼寧省錦州市第八中學(教學樓)
遼寧省錦州市逸夫中學
重慶市巴蜀中學
江西省宜春中學
成都七中
山東省煙台市第二中學(教學樓)
[編輯]小學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大道小學 用途:教學樓
湖南湘潭韶西逸夫小學
湖南湘潭熙春路逸夫小學。
南昌師范學校附屬實驗小學(南師附小)
江西臨川區實驗小學
江蘇省濱海縣實驗小學逸夫樓 用途:教學樓
河北省張家口市逸夫小學
廣西北海市銀彎花園的逸夫小學
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雲溪小學
甘肅嘉峪關逸夫小學
山西長治逸夫小學
[編輯]其他學校
還有我們學校南京工程學院

C. 國立中央大學的學校家譜

1949年國立中央大學改名國立南京大學,翌年徑名南京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南京大學被拆分,根據《南京、金陵兩大學合並、調整工作進行辦法》,中央大學、金陵大學兩校及其前身學校的歷史檔案均劃歸南京大學。中央大學及南京大學衍生院校信息如下: 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1932年6月遷往上海獨立設校,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1950年改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1935年遷往上海分出,更名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1952年,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56年,部份院系西遷重慶,組建上海第一醫學院重慶分校,後獨立成立重慶醫學院,1985年重慶醫學院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1985年,更名為「上海醫科大學」。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並辦學,組建為新的復旦大學;經過師生校友的抗爭,「上海醫學院」名稱得以永遠保存。現為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邊政系1949年和位於南京的國立邊疆政治學院、東方語言專門學校合並,並與北京大學相關院系組建新的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 南京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如下:
南京大學保留文、理學院,與金陵大學的文、理學院合並(金陵大學建制撤銷),在此基礎上組建文理型綜合性大學,調整後南京大學校名(南京大學)、校長(潘菽)、代表法人單位(南京大學)、學校檔案資料保留方(南京大學)均不變,保留歷史上所有使用過的校印(南京大學校印、國立南京大學校印、國立中央大學校印、國立江蘇大學校印、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校印、國立東南大學校印、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印、兩江師范學堂校印、三江師范學堂校印等),教務處、圖書館、檔案館等各種校極機構不變,保留歷屆所有院系畢業生的學籍資料、檔案、成績單等,校址遷往原金陵大學,原南京大學四牌樓校址移交南京工學院使用。
原中央大學(包括前身學校)及金陵大學(包括前身學校)的檔案資料轉歸南京大學。(「文革」期間出於檔案資料安全方面的考慮以及南京大學鼓樓校區檔案館場地有限,部分歷史檔案被移送到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存放,2012年全部移交南京大學。)
1928年至1952年中央大學及南京大學畢業生、肄業生檔案可通過南京大學檔案館查詢,官方查詢地址:中央大學學籍 ,中央大學中途離校學籍 。
南京大學其餘學院分出,根據院系調整指導文件:1952年華東區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委員會南京分會《南京大學、金陵大學合並調整方案 》、1952年7月26日南京大學、金陵大學兩校校委聯席會議《南京、金陵兩大學合並、調整工作進行辦法 》、1951年教育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關於全國工學院調整方案的報告 》等,南京大學分出院系調整情況如下:
南京大學工學院分出,合並金大理學院電機、化工二系,成立南京工學院。南京工學院後分出院系參與組建南京化工學院、江蘇工學院、無錫輕工業學院、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等,1988年改名東南大學。
南京大學工學院水利系(即1915年成立的並入中央大學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與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的水利系科共同組建華東水利學院,先設在原南京大學四牌樓部,後遷往西康路。1985年改名為河海大學。
南京大學工學院航空系與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浙江大學航空工程系在南京共同組建華東航空學院,後遷至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學院,1957年與西北工學院合並,組建西北工業大學。
南京大學師范學院與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部分和金陵大學師范、教育相關系科合並,組建南京師范學院,設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舊址,1984年改名為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農學院與金陵大學農學院合並,組建南京農學院,先設在原南京大學丁家橋部,後遷往東郊衛崗。1988年改名為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大學農學院林學系與金陵大學森林科合並,組建南京林學院,先設在原南京大學丁家橋部,後遷往龍蟠路新莊。1985年改名為南京林業大學。
南京大學體育系與金陵大學體育系、華東師范大學體育系合並,在上海組建華東體育學院(1956年改名上海體育學院)。
南京大學醫學院獨立,在南京組建華東軍區醫學院,以後先後更名為第三軍醫學院、第五軍醫大學,設在原南京大學丁家橋部,1954年遷至西安與原第四軍醫大學合組為新的第四軍醫大學。
南京大學哲學系遷至北京,合組新的北京大學哲學系。
南京大學政治系、法律系遷至上海,參與組建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
南京大學經濟系遷至上海,合組新的復旦大學經濟系。
南京大學農學院園藝系並入浙江農學院(浙江農學院後改為浙江農業大學,再後合並組建新的浙江大學)。
南京大學農學院園藝系果樹組並入山東農學院(今山東農業大學)。
南京大學農學院桑蠶專修科並入安徽大學(安徽大學農科後分出成為安徽農業大學)。
南京大學附屬中學成為南京師范學院附屬中學(今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南京大學附屬小學成為南京師范學院附屬小學(今南京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南京大學附屬醫院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軍醫大學附屬醫院(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1955年到1960年間,全國高等院系繼續調整並組建新的高校,在此期間的相關調整如下:
南京大學:
1956年,南京大學理學院心理系,並入中科院心理研究室,並更所名為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原南京大學校長潘菽任所長。
1960年1月,南京大學理學院氣象工程系成為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5月遷至南京江北龍王山下獨立建校成立南京氣象學院。2004年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南京工學院:
1958年,南京工學院化工系獨立為南京化工學院,後改南京化工大學,2001年5月和南京建築工程學院合並組建而成南京工業大學。
1955年,南京工學院電子工程系有線電部分參與組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後為電子科技大學。
1960年,以南京工學院農機、汽車、拖拉機等專業為基礎,在南京籌建農業機械學院。1961年,遷址鎮江,定名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1982年,更名為江蘇工學院。1994年,更名為江蘇理工大學。2001年,與鎮江醫學院、鎮江師范專科學校合並辦學,組建成立新江蘇大學。
1958年,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整建制東遷無錫,成立無錫輕工業學院。1995年,無錫輕工業學院更名為無錫輕工大學。2001年1月,無錫輕工大學和江南學院、無錫教育學院合並組建江南大學。

熱點內容
劉穎人民大學副教授 發布:2025-08-17 06:34:41 瀏覽:957
建世界一流大學名單 發布:2025-08-17 06:29:45 瀏覽:159
研究生調劑收到導師簡訊 發布:2025-08-17 06:28:25 瀏覽:352
華東師范大學數學專業教授 發布:2025-08-17 06:20:00 瀏覽:249
北京林業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時間 發布:2025-08-17 06:20:00 瀏覽:239
大學生低 發布:2025-08-17 05:44:41 瀏覽:16
大學生情侶交換 發布:2025-08-17 05:36:02 瀏覽:793
河南大學麻醉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8-17 05:34:41 瀏覽:302
當代大學生應該怎麼做 發布:2025-08-17 05:33:52 瀏覽:250
沈陽大學好專業 發布:2025-08-17 05:33:51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