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宿舍飲料瓶收購
① 如何在大學內收飲料瓶,舊書,紙,可行嗎學校會不會不讓
給你說一下一般的做法:可以在每學期快期末的時候到每棟宿舍樓里每個宿舍里去收,一般是平時攢的瓶子,期中的時候也可以收一次,看具體情況來。只要出來進去的跟宿舍管理員打個招呼是允許你這么做的。至於舊書等是每年的六月份大四畢業的時候才會有人賣,但是這時候會有校外人來收,有競爭!一點見解希望你能幫到你,加油!!!
② 回收廢品,資助貧困的體會30字
陸戴青是浙江財經學院外國語學院的學生,他每次喝完飲料,都會將空瓶帶回宿舍,收集起來賣掉。他說:「1個可樂瓶可以賣1角錢,10個就是一元錢。」陸戴青是該院愛心基金會的創始人之一,這個基金會成立於2003年。
兩年來,同學們通過收賣廢品籌集的錢,資助了浙江麗水山區的6名貧困兒童,還為學院28名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發放春節回家車費補貼。2003年新學年開學,外國語學院大一的學生們發現,學院貧困生所佔比例較高,有的學生家境十分困難。同學們很想用自己的行動幫助這些貧困同學。
他們想到了宿舍里平日丟棄的舊報紙和空飲料瓶等,「能不能把這些廢品收集起來,積少成多後賣掉,變為幫困基金?」一位同學的提議提醒了大家。於是,這些同學開始到學校各個宿舍宣傳,讓大家平時注意收集「愛心廢品」。慢慢地,外國語學院的同學開始自覺地把寢室里的廢報紙、易拉罐、塑料瓶等放到指定的地方。
愛心基金會的成員則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內負責回收和賣掉。開始只有五六個人參與這項活動,現在參與者已有140多人了。愛心基金會的現任會長丁玲說,第一次賣廢品,同學們只拿到了14.5元錢。2004年暑假,學院10名學生到龍泉市住龍中心小學支教,看到該校有學生因家境困難面臨失學。
回校後,他們把賣廢品累積的900元寄到該校,為3名學生送上了一年的學費。到今年3月,大學生們共資助住龍中心小學6名貧困學生。如今,學校其他學院的學生也從觀望發展到主動參與。據統計,愛心基金會自成立以來,共籌集資金1萬多元,捐贈了8000多元。
除了收賣廢品,他們還自己動手製作手工藝品,在學校進行「愛心拍賣」,到校內「跳蚤市場」義賣舊物、以出租形式經營捐贈的愛心書庫等方式籌募資金。從最初的幾十元,到現在的幾千元,愛心基金會伴著同學們的點滴努力不斷壯大,愛心的接力棒也在學院傳遞。
每年新生入校的時候,愛心基金會都會招募新的成員加入,而同學們也學會了一套規范的管理辦法,如收支兩條線、定期公示收支情況、每項支出要經過審批等。如今,學校其他學院的學生也從觀望發展到主動參與。
曾經擔任外國語學院輔導員的段雪輝說:「重要的是,同學們不僅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環保和節約意識,同時學會了關心社會和他人。」盡管有時回收廢品很臟很累,還經常耽誤吃飯和娛樂的時間,但同學們內心都有一種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