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指南
① 為何高校招生計劃本里有些院校 志願填報指南書里沒有
1、首先不是所有的院校每年都會在各省份安排招生計劃的,因此,有可能今年有專招屬生計劃的院校,去年就沒有安排招生, 所以查不到。
2、填報高考志願時,考生要按照今年高考發放的招生計劃裡面的院校代碼和專業代碼填報,不能按照其它地方查詢到的代碼填報。只有今年招生計劃裡面的代碼才是准確的。
② 今年的大學報考志願指南
主持人:各位騰訊的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騰訊直播間,高考剛剛結束了,都說高考是「三大戰役」,第一個是考試,第二個是估分,第三個是填報志願。現在這個時期正是廣大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為此我們專門請來李金鶴老師給我們大家談談高考志願填報的技巧。李老師,你好!
李金鶴:各位網友大家好!
主持人: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現在各省填報志願主要有哪幾種方式?
李金鶴:現在我們填報志願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類是考前填報志願,第二類是考後填報分數,第三類是考後知道分數填報志願。現在第一種已經填報完了,現在估分填報志願的情況還沒有解決。
主持人:後面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李金鶴:應該說考後估分比知道分數報考志願的學生要壓力大一些,在模糊的狀態下填報志願比知道分數線的考生壓力相對大一些。
主持人:知道分數再報志願等於只需要估計院校的錄取分數就可以了嗎?
李金鶴:對。
主持人:考生可以先了解一下這兩種填報志願的方式。估分報志願的考生怎樣估計各個批次的分數線呢?
李金鶴:對估分報志願的省份來說,自己估測全省各批次的控制線難度很大。現在一般的情況下都是所在高中學校給考生提供一個建議。這個高中學校往往都會把全校考生的估分情況匯總,根據他們對學生情況的掌握以及平時學習情況的把握,另外對各個批次分數線提供一個參考建議,供考生自己參加,考生自己是沒有這個能力做到的。所以建議大家要聽本高中學校的建議。
主持人:各省每年的分數線會不會有很大起伏呢?
李金鶴:這個起伏主要取決於高考試卷的難易程度,如果試卷總體難度偏大,考生的分數偏低,各批次控制線也會相應偏低。如果考卷的程度相對容易,這樣各批次的控制線也會偏高。對考後估分填報志願的省份來說,學生應該聽一下老師的建議,經過對高中的分數匯總分析以後,可以和往年和去年的試卷進行比較,會做出一個比較可靠的判斷。
主持人:下面我們說一個院校的分數線。具體到每個高校來說錄取分數線怎麼把握呢?
李金鶴:這個問題相對復雜了,填報高考志願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我總結了一下,需要解決的問題雖然很多,也都很難,但是最難解決的是怎麼估測院校的錄取分數線,這是最難的。現在無論是省招生辦給我們提供的資料,還是通過社會上其他的渠道,或者是通過學校網站得出的信息,在錄取數據方面都是多年錄取數據的簡單羅列,只告訴你往年的人數情況,但是沒有告訴你07年這個學校可能是多少,但是對於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必須要知道,要不然怎麼敢報這所大學呢?至少你要有一個判斷,這個大學今年的錄取分數根據我的情況來看應該可以夠得著,這樣你才能報它。
有的時候有一些考生和家長沒有什麼根據,就是拍腦瓜門覺得大約就是這樣,或者是以往年的高考分數來做參照和比較,我認為這樣是不可靠的。應該說這個工作挺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這些年做了不少工作,可能主持人也知道,我對所有高校目前在6個省份,山東、河東、湖北、江西、遼寧、吉林往年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利用我的「3/8線差法」進行分析,對所有高校07年可能錄取的分數進行了估測,我也出版了一本指導學生報志願的書,大家可以參照我這種方法去分析一下。
主持人:考生獲得院校錄取分數線的信息,往往可以獲得一個錄取最高分數線、一個最低的錄取線,還會有一個平均的錄取分數線,你能不能講一下這三個分數線對考生有什麼參考意義?
李金鶴:現在很多省份提供的往年錄取數據有些省份都包含著各個院校往年的平均錄取分和最高錄取分,對於考生來說怎麼參考這些數據為自己填報志願服務呢?我建議為了把握起見,應該利用最低錄取分和院校所在批次的分數線減一下,算一下你高出這個分數線多少分,再往上加一10分或者是20分,這樣比較保險,因為往年都有波動。假設這個院校錄取分數比較穩定,平均的一本錄取分高出往年50分,在這個50分的基礎上加上15分左右,高出一本線60分,如果你這個考生高出一本線65分可以說比較把握的,這叫簡單線差法。平均分數用這個作為參考更好了,但是容易浪費一些分數。
另外,對我們很多考生來說不僅要進一個院校,你進一個院校之後還要滿足專業志願的目的,這就需要詳細分析這個專業每年的錄取分數線,各個專業的錄取分數差距有時候也是很大的,所以具體分析一下這個專業往年平均的錄取線差是多少,看看自己有沒有達到這個分數。是這樣考慮的。
主持人:好的。我們剛才談到各批次的分數線,相對批次的分數線來說每個高校的錄取分數線有沒有大起大落的情況?
李金鶴:應該說有些院校是有的,院校的錄取分數我理解是看往年有沒有波動比較大的。我們來分析這個波動不是按照絕對分數來看的,這個院校去年錄取分假如是500分,前年的最低錄取分假如是480,大前年假設是450分,我們不用絕對分來分析,而是看它高出當年的控制線多少分,這叫錄取線差。用錄取線差來分析相對比較科學一些。即使用錄取線差來分析,有些高校的錄取線差也是波動很大的。實際上波動相對很大的院校這樣的院校叫做具有明顯「大小年」波動的院校,這樣有時候很難把握。
主持人:「大小年」能不能具體再談一談,很多考生也對這個非常關注。
李金鶴:「大小年」首先要看怎麼判斷,就用它往年的錄取線差來判斷,假設這個院校的錄取線差比較平穩,往年三到五年最少的是高出分數線50分,最大的是高出分數線70分,在20分之內這個波動不是很大。但是有的學校有的年度上線就可以錄取,有的年度上線需要高出梯度分數線70、80分才能錄取。另外對於「大小年」的院校知道怎麼樣的對待,我的意見是「大小年」的院校第一志願盡量迴避,因為你這樣報你的錄取概率只有50%。但是有很多人喜歡分析「大小年」的規律,它究竟是大一年,小一年,還是大兩年,小一年呢?我是這樣人為地,無論往年的規律是怎麼樣的,但是今年它究竟是大年還是小年,這個問題很難決定,很難事先知道。
它完全取決於全省可能報考這個院校的多數人的判斷。假設全省200人想報這所院校,這個群體如果多數人認為是大年,因為報的人多,那恰巧多數人就不報了,這樣報的人少了就變成小年了,相反就變成大年了,所以事先很難判斷,所以我的建議是盡量迴避,不報它。如果第一志願非想報它不可,你相中這所院校了也可以報,但是你要知道你得成功概率只有50%。第二志願一定要不能出現任何閃失。
主持人:老師能不能講一下各個批次的志願應該怎麼報呢?
李金鶴:現在到每個省的招生院校都高達1500、1600多所了,這么多的院校同時錄取不可能那麼容易,另外也要考慮公平。成績好一點的同學應該上好一點的學校,成績差一點的學生應該上差一點的學校,目前我們各個省的錄取都是分批次的。無論批次分的怎麼樣,大的批次差不多,有一個第一批本科,有第二批本科,有第三批本科,有高職、專科這樣四個大的批次,對這四個大的批次他們填報志願有什麼不同的?我覺得它們的共同點比較多,不同點沒有多少。填報的技巧和原則是一樣的,區別不大。
主持人:假如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我的第一志願選了三所院校,第二志願也報了幾個院校。假如我被第一志願的第三個院校錄取了,是不是第二志願了就不再被考慮了?
李金鶴:錄取是有順序的,就大的批次而言,按順序從上到下是我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高職、專科,如果前面的批次錄取了後面肯定就不再錄取了。對於每個批次裡面各個志願來說從前到後依次錄取,前面志願院校把你的檔案調走了,已經有錄取結果了,後面的志願就不再看了。所以是這樣的。
主持人:往往有考生可能對每批志願的第一所的院校比較重視,可能第二所和第三所就不是很重視,但是往往最後是這第二所或者是第三所的學校把他錄取了?
李金鶴:考生應該對所有志願表中的所有志願院校都要認真的對待,不要只重視第一志願或者是只重視第一所院校填報,後面的隨便填,這樣是不可以的。因為我總在強調高考是一個極不確定的事件,什麼意外都可能發生,每年都有意外發生。如果你選擇的院校今年發生意外,往年的錄取分數雖然很平穩,但是今年突然扎堆了,錄取得分數肯定要提高。遇到這種意外的時候你可能就錄取不上,這樣後面的志願就會發揮作用。你這個志願隨便填就很容易被這所院校錄取,但是你又感覺不太認可。所以志願表上的每個志願都可能是你最後要去的院校。
主持人:如果我的分數線只在專科以上,我是不是沒有必要填本科的志願呢?
李金鶴:是的。如果你的分數確定了是專科院校的,你填前面的院校可以填,但是你沒有資格錄取。但是對於估分志願的考生,無論你的分數多低,你前面所有的批次一本、二本、三本都應該填,因為你的分數是你自己估的,你不知道,萬一你要超常發揮上了一本線和二本線,如果你沒有填報志願就沒有機會錄取了,如果你填了這個志願一旦你超常發揮會有一個很好的錄取結果。這是我的建議。
主持人:最後還有一個是否服從調劑的問題,這個問題該怎麼對待呢?
李金鶴:現在很多的省市學校設置了這樣一個服從志願的設計,但是有的省份已經取消了,他們採取了補報和補錄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於目前有些批次還設有服從志願的省份,我提這樣幾個建議:
一本的考生在第一批本科院校的批次要服從調劑。什麼理由?沒有更多的理由,我個人認為一本沒有不好的學校。
二本批次,我建議也應該服從。但是這個服從挺難的。因為二本院校太多了,實事求是的說同樣的二本批次裡面二本的學校實力層次相差也很懸殊,好的也很好,也有相對比較差的,另外在地域分布上太廣了,海邊的學校,大城市,中等城市,西北地區,邊遠地區的都有,但是如果服從了,你分配到實力或者是相對比較差的二本院校去,這也是很多考生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這是兩難的選擇,你要首先想好,如果填服從志願就要准備著去任何一所二本院校。如果不填服從志願就要接受一個事實,一旦前面填的幾個院校沒被錄取就要被調到三本了,二本的學校就沒有機會了。所以你自己要選擇好。
三本批次的我建議想上本科的學生都應該服從,如果你想上專科的學校你寧可放棄三本也可以,但是我個人還是認為三本畢竟是本科,現在就業的時候畢竟還是重學歷的。本科和專科還是有差距的。
主持人:假如考生把所有服從調劑的那一欄都寫服從了,這是不是意味著學生肯定會有學上?
李金鶴:各個批次都服從不能說100%可以上大學,這個不見得的。假如專科線是300分,你剛好300分,你最後服從也不見得你100%能上專科學校,因為你的分數在專科裡面比較低。我們劃分數線的時候也有餘地的,這個不是絕對的。但是希望很大,概率很高。如果不寫服從落榜的機會也太多了。
主持人:我們談一下院校和專業,這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您怎麼看待專業與院校之間取捨的問題?
李金鶴:作為考生來說填報志願的時候很難選擇。應該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答案說應該怎麼做。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對於所有考生的普遍建議是看你的實力如何了,如果你的分數很高,成績很好,你既要追求院校的牌子,也要追求專業,這兩者都做的很完美那才好,這是我們大家所希望的。你究竟是重學校的牌子還是重專業,就要看考生個人的情況了。如果你更注重牌子就先進名校,不考慮專業。如果你對某個專業情有獨鍾就降低院校的層次,看哪個院校這個專業還不錯,你的分數還能夠得著就可以了。但是主要來說還是院校選擇你,因為你的分數沒達到那個程度。所以還是在可能的情況下自己去考量,根據自己的實力去判斷能夠達到最佳程度就可以了,不要劃個線說非得選擇什麼專業,非得選擇什麼院校,最後還是要找一個結合點。
主持人:我想院校實力的好壞考生家長可能有譜,但是對於專業來說我們很難說哪個專業是好還是壞,老師認為有沒有所謂專業好壞之分呢?
李金鶴:沒有好壞之分,因為各個專業都是社會所需要的。對專業來說可能有兩方面:一個是所有的專業往這兒放究竟哪個專業好,哪個專業差,或者說我們現在所謂的好壞的評價就是將來的就業情況如何,哪些專業社會需求量大,就業壓力小一些。現在網上有很多的評價,什麼十大熱門學校,十大有潛力的學校,大家可以參照一下。但是要評價哪個專業今後怎麼樣那需要大量的統計數據,也需要對今後社會發展的趨勢進行預測,如果真要弄出很權威的東西來需要做大量的系統工程。但是我認為哪些學校的專業更強一些,師資力量更好一些,這應該是考生應該考慮的問題。如果一本的考生對於哪個這感興趣,你就要找國家級的重點學科。
因為目前國家為了加快高校的發展,曾經在2002年確定了964個國家級的重點學科,分布在180多所院校。同樣是學會計學的,你要看會計學的國家級重點學科在哪些高校有,盡量上這些高校學會計學。但是對二本以下的考生國家級重點學科沒有了,但是要看一下有沒有省級和部級的重點學科。對專科學生來說也可以進行比較。尤其是現在有很多高等職業學校,在一些職業類、技術類很過硬的學校可以比較一下,你可以比較一下哪個學校在這個專業上實力更強。可以上網查,也可以問一下往屆周圍的親朋好友有沒有上那個學校的考生。多方面搜集信息完全可以做到。
主持人:談到專業,近幾年來不管大學還是專業,改名字的情況比較多,考生和家長也是一頭霧水。您是怎麼認為的?
李金鶴:目前教育部的專業目錄還是比較明確的,大家如果想找的話上網都可以找到。我建議大家報志願的時候對你想報的專業和院校都要詳細考察。即使你沒報的專業,這個院校今年在你本省招生的情況如何,因為多數人最後還是要服從專業調劑,即使你沒填報的專業,那些專業也有可能最後錄取你。所以所有的專業都要詳細的查一查,不要簡單看它的名稱,有時候名稱並不代表全部。看看這個專業進大學之後要學哪些課程,它的培養目標是什麼,它的要求是什麼,畢業之後可能的就業方向是什麼。這樣看一下心理就有數了,千萬不要一點都不考察就隨便報。有很多專業我們不了解,但是很多專業你簡單查詢一下就知道了。
主持人:剛剛我們也談到了本科三批,三本院校出現也有一段時間了,很多考生對它也有興趣,您能介紹一下本三和本二,包括下面的專科有什麼區別呢?
李金鶴:第三批本科院校和二本的區別很明顯了,首先學費差不多是二本的一倍。同一所學校的二本學院和三本學院,比如我們錦州有一所渤海大學,它是二本學校。但是它裡面有一個文理學是三本。其他二本學生的收費和三本學生和文理學的學生收費不一樣,文理學的學費大致高於其他學院的二倍。
另外,三本的畢業證和二本的畢業證也不一樣。渤海大學二本學院的學生畢業之後印章是渤海大學四個字,而渤海大學文理學院(三本)畢業之後證書上是渤海大學文理學院。明眼人一看就可以知道它是三本。我為什麼建議而本考生要服從調劑就是這個意思。有些人現在認為我願意上三本,不願意上專科。有些人認為我寧可上專科也不上三本。剛才我說了這個沒有統計標准,自己怎麼想的就怎麼做了。
我的建議是想得本科文憑就上三本,如果對本科文憑不在乎就可以放棄三本上專科。
主持人:還要考慮學費和最終拿到畢業證的情況。下面我們看看網友提出的問題。很多考生提了很具體的問題。可能他們現在大致估出了自己的分數。這里有一位網友問:四川的考550分能夠上怎樣的學校?還有一位問:河北理科考生600分能報考北京的什麼院校?
李金鶴:這樣的問題具體,但是我認為這樣的問題是最籠統的,是最沒辦法回答的問題。因為各個省的情況不一樣,現在讓誰直接回答這個問題都是回答不出來的。應該自己去分析一下,掌握一下分析方法。他們現在問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怎麼樣判斷院校的錄取分數問題,這是最難最關鍵的問題。
這個問題必須要掌握方法,我建議首先自己還要把分好好估一下,把分反復估、估准。第二步對估分報志願的省份來說對自己的志願一定要聽聽本高中老師的意見。第三步對院校三到五年的錄取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你可以選出一些目標院校,你認為我這個層次就相中了哪些學校,選二三十所放在這兒,然後再去查這些學校往年的錄取數據怎麼樣,最低錄取分高於批次分數線多少,波動大不大,波動不大求個平均數加個15-20分做一個參考。必須要逐個進行分析。這個工作是別人替不了的,必須自己去做。
前面提到的6個省份我做過了,但是對於其他的省份我今後也會多做一些,以便減輕考生報志願的負擔。
主持人:每年的錄取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無效的志願,當然每一位考生都非常不願意見到這樣的情況。您能否分析一下出現「無效志願」的情況都是哪幾個原因?
李金鶴:往年填報志願出現無效志願的情況很多,有些因為無效志願造成自己高分落榜的,有些人出現無效志願,由於他在前面的第一志願被錄取了,他那些無效志願沒給他帶來後果,沒有顯現出來。你要把往年所有考生的志願表收在一塊會發現無效志願的太多了。前面的志願已經錄走了,後面的無效志願沒發揮作用。應該說造成這種情況最大的問題一方面是有主觀上的原因,所有的考生和家長都想找好的學校,不僅第一志願想找好的學校,第二志願還想找好的學校。所有的志願都想找好的學校。說個極端的例子,這個例子大家都理解,第一志願北京大學,第二志願清華大學。這樣怎麼行?怎麼能這樣填?但是很多考生就是這樣填的,他們可能不是選擇北大和清華這樣高的院校,但是他在他的層面上填的都是兩個平行的,程度相當,錄取情況差不多的院校,顯然這樣後面的志願就是無效的志願。
如果前面的志願能夠錄取你到無所謂,如果前面的院校沒錄取你,後面的院校也有90%的可能不錄取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我認為填報志願對於各個批次來說應該設個梯度,因為我們很多的考生不見得就是一本的。尤其是對估分填報志願的考生來說,你有可能是一本的,有可能是二本的,那麼一本和二本都得認真對待。這個必須有梯度。我的建議至少要降20分以上。在一本和二本上下浮動的考生在填而本志願的時候一定要低於一本志願20分以上。要把這個梯度體現出來。
第二,要知道第二志願院校的選報原則和後面志願的選報原則,很多人不清楚。有的人不理解,認為第二志願就應該現一些錄取分數稍微低一點的學校,這樣是不對的。怎麼判斷學校今年可能招第二志願呢?可以分析它往年招過二志願沒有。如果往年各個年度都招二志願,那麼今年招二志願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它往年都沒有招二志願的可能性,那麼今年招二志願的學生可能沒有。當然可能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主持人:每個考生報志願的時間也是很緊很倉促的,在這個時候他們可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意見,可能來自於老師,可能來自於家長,可能來自於同學,包括他自己也有看法。在這個時候他應該怎樣去平衡各方面的聲音呢?
李金鶴:我太理解目前各位考生和家長的心情了,現在心情都很煩燥。在志願沒有交上去之前始終處在一種矛盾中,又想找好學校,又怕錄取不上,是很矛盾的。這個時候我給大家提這樣一個建議,第一,一定不要喪失理智。有些家長考生在前期做了很多的工作,搜集了很多的信息,分析了很多的院校,也掌握了一些填報志願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但是最後臨門一腳的時候它把這些東西都拋棄了,受自己潛意識的趨勢總想上好學校。最後志願就沒填好,違背了一些基本的原則和要求。所以一定要保持理智。
第二,對估分報志願的考生來說,對高考估分一定要想方設法估准,而且要讓考生自己反復估,找科任老師對一些疑難點估一下。千萬不要因為家長的期望把分估高了,這樣後面院校選擇的再准也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現在很多考生和家長覺得手足無措,不知道怎麼下手。好多的資料看不懂,沒弄明白,這個時候就不知道怎麼弄了。
請大家注意,就這么幾天把所有的東西都弄明白也不可能,抓住重點。有些資料是必須得有的。本省招生辦給每位考生發的填報志願的指南,包括本省的一些政策,包括所有高校在本省往年的錄取數據,這是最起碼的東西,這個必須有。
第二個是招生章程,這是必須要了解的。當然1000多所院校都去了解也沒必要。至少你自己要圈定一個目標范圍,你要選擇了二三十所院校,你必須對這些院校查一下。有的地方比較偏遠沒有網路,可以向招生辦了解一下情況。很多院校的錄取規則是不一樣的,各有各的規定。尤其是在專業安排方式上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式有的是利於高分生,有的是利於低分生,所以必須把錄取規則弄明白。我有時候和家長開玩笑,你什麼規則都沒弄明白坐那兒以後不就是點炮嘛。這兩點請家長們注意。
主持人:我們知道李老師也是一直在研究高考報志願,相信您在高考報志願方面有很多的感觸。現在很多考生家長也在面臨這樣的問題,最後請您給他們說幾句話。
李金鶴:要說最後的建議,我建議所有家長和考生填完志願表之後從頭到尾,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仔細的審視幾遍,梳理幾遍。很早以前我就曾經講過這個觀點,因為招生辦的錄取工作人員不是隨意錄取的,而是根據我們志願表進行錄取的。錄取過程相當於走路的過程,從某地出發沿著某條路線向下走,走到一個目的地。但是在這個行程中有很多叉路口。每個叉路口多有一個路標,向左還是向右。我們在錄取的過程遇到叉路口的時候這個目標就是我們設計的錄取內容。所以你在走的時候可能會發現有些錄取結果是你接受不了的,那就要調整這塊的志願,讓所有的錄取結果都達到你認可的程度。所以我認為填報志願應該把握的一條就是所有的錄取結果都應該是你認可的,都應該是你預料之中的。所以我建議把表填完以後要反復的審查,也可以找一些懂行的人幫你再審查一下,這樣以避免失誤。
主持人:各位考生,志願填報是一個非常復雜,非常浩大的一個工程。現在考生對於高考這第一道人生關都走過來了,剩下來的這個關就是志願報考關,我們也一定要走過去。今天我們也非常高興李老師能夠光臨我們直播間,希望李老師能夠在志願報考方面有更多的研究,也給廣大的考生有更多的幫助。詳細請點擊下面參考資料:
③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怎樣選大學
每年高考填報志願時,總有不少考生和家長對我說,選得學校來讀不到好專業,選得專業來又讀不到好學校,真不知道這志願該怎麼填。如何做到魚和熊掌兼得,給考生和家長們作參考。
第一步,選擇合適的專業
學生應盡早知道自己將來適合在哪些方面發展,預先制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然後根據自身條件來考慮專業。
1、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專業,選擇感興趣的專業,學習才有動力,讀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不但有利於完成大學學業,更有利於畢業後的職業發展。比如性格外向,語言表達能力強,適合報考法學、醫學、保險、小語種、廣告學、新聞學、社會工作、市場營銷、旅遊管理、酒店管理、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性格內向,動手能力強,適合報考會計、審計、園藝、考古學、歷史學、軟體工程、圖書管理、出版編輯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專業。
2、結合自己的單科成績來考慮專業,如果盲目跟風填報了所謂的熱門專業,進校後因某門單科成績影響學習,甚至不能按時畢業就得不償失了。比如英語成績不好的考生,不應填報海關、旅遊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數學成績不好的考生,不應填報經濟學、金融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物理成績不好的考生,不應填報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建築學、機械工程及其自動化和航空航天類專業;生物、化學成績不好的考生,不應填報材料科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農學、臨床醫學、制葯工程、紡織工程、石油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專業。
第二步,找到對應的大學
選好了想學(感興趣)且能學(相關成績較好)的專業,接下來就是用選好的專業來找對應的大學。對應的大學,一是指自己的高考分數能填報的高校;二是指填報的高校不但有自己想學的專業,而且該專業為優勢專業。那麼,哪些專業屬於優勢專業呢?不同批次院校專業的選擇,可參照以下方法進行:
1、第一批本科院校專業選擇:①「國家重點學科」涵蓋下的專業,「國家重點學科」是國家在高等院校中,擇優確定並安排重點建設的學科,它代表了一所學校一個地區學科建設的最高水平。②「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里的專業,「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是教育部為了保護和加強基礎學科、培養基礎學科科研和教學人才,而在全國高校中遴選並重點建設的專業點。③設有碩士、博士點的專業。
2、第二批本科院校專業選擇:雖然「國家重點學科」和博士點在二本院校里鳳毛麟角,但省、部級重點學科和碩士點還是有得選。再就是可以選擇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是國家優先發展的專業,教育部在2007年至2011年先後公布了7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名單,幾乎所有的高校或多或少都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另外,也可以選擇特殊院校里的品牌專業,比如湖南工業大學的「包裝工程」、內蒙古科技大學的「稀土工程」、甘肅農業大學的「草業科學」、 徐州醫學院的「麻醉學」、廣西民族大學的「小語種」、南華大學的「核工程與技術」。這些院校的品牌專業在相關領域里名列全國前茅,其實力甚至超過一本院校。
3、高職(專科)院校專業選擇:首先可以瞄準「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和「國家骨幹高職院校」。
被列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的院校和「國家骨幹高職院校」,專業建設領先,具有優秀的師資隊伍和良好的人才培養條件。比如,女生想學會計專業,可以填報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想學護理,可以填報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男生想學機電,可以填報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想學汽車維修,可以填報長春汽車高等專科學校。
另外,想「專升本」的同學,應選擇本科院校也會開設的專業,比如護理學、會計學、旅遊管理,為將來升本鋪好道路;畢業後想馬上就業的同學,可以功利一些,選擇一些好就業的專業填報,比如男生可考慮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模具設計與製造、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女生可考慮商務英語、酒店管理、服裝營銷、會計電算化等專業。
【案例演示】
A、2015年江西九江文科考生邱小蘭:語文成績好,平時喜歡讀書,熱愛文學,特別愛讀中外名著,也喜歡寫作,並且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在中學學習期間作文經常得高分。她的願望是將來成為一名作家。根據她的特點與特長,我給她推薦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由於她的高考分沒有達到一本分數線(她考了516分,離一本分數線還差8分),只好在二本院校中尋找對應的大學,結果找到了江蘇師范大學。江蘇師范大學是江蘇省重點大學,其「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江蘇省品牌專業。能否確保被錄取呢?我分析,雖然該校歷年來在贛招生錄取分直逼「一本線」,但「漢語言文學」專業屬於「備胎」專業,大多數情況下考生不會首先填報它,它的錄取分基本上就是它的投檔線。我們將它放在專業的最前面,應該穩操勝券。
結果,邱小蘭同學被江蘇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了,達到了學校與專業都滿意的目的。(該校的最低錄取分是512分!)
B、2015年江西鷹潭理科考生董超陽:成績優秀,各門功課都好,是學校的尖子生,高考考了635分(理科一本分數線517分)。由於從小受當醫生的父親影響,考生早就立下了學醫的志向。
要當一名真正的西醫醫師,必須讀到醫學類專業里的「臨床醫學」。 首先,我幫他挑出了幾所名校,它們是北京大學(醫學部)、復旦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南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為何選擇這幾所大學呢?是因為這幾所高校合並了我國實力最強的醫科大學,其「臨床醫學」都是「國家重點學科」和博士點。
接下來,我分析考生的高考成績過不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復旦大學的門檻,應該能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提檔,但讀不到「臨床醫學」專業。要知道「臨床醫學」在醫學類專業里的錄取分最高,一般情況下都要高出醫學檢驗學、醫學影像學、護理學等專業20分以上,如果按照往年的最低錄取分去填報,不要說「熊掌」,甚至連「魚翅」也得不到!所以,要想熱門專業和名牌大學兼得,分數必須留有餘地。最後我指導考生填報的志願是:a中山大學、b華中科技大學、c中南大學、d四川大學。
結果,董超陽同學被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八年制.本碩博連讀)專業錄取了,實現了學校與專業都完美的願望。(中山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是610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最低錄取分是633分、北京大學醫學部的最低錄取分是652分、復旦大學的最低錄取分是649分。)
④ 高考報考指南好還是高考報考目錄好,還有那一本有大學專業的報讀代碼。
報考指南挺好的,這裡面有報讀代碼和每個大學的招生計劃,學費,基本報志願的都拿一本的,報考目錄是介紹每個學校前幾年的招生的分數線的,也可參考,但網上這些都有,最好還是都買了。
⑤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如何預估想要報考的大學錄取分數
一、最省力預估方法——錄取線差
由於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試卷難度有別,造成各個院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可能發生較大的變化。但是通過大量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對多數院校來說,盡管錄取分數波動較大,但其錄取線差一般波動不會太大。
所以,相對於錄取平均分,錄取線差更具參考價值。所謂錄取線差是該院校當年平均錄取分數與其在所在招生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差值。公式為:錄取線差=當年院校平均錄取分數-該批次招生錄取批次線分數
家長和考生想要知道該所高校的歷年的錄取線差,只要上網搜索「某院校錄取分數即可」。比如:北京大學
知道了歷年錄取線差,我們還需要知道錄取線差的穩定性。一看近六年錄取線差指是否波動非常大。二求近6年錄取線差平均值。
例:某重點大學(理工類)在北京2011——2017年錄取情況簡單線差法分析示例:
平均錄取線差=(62+70+69+69+64+58)/6=65
很顯然,根據往年的情況來看,報考此大學平均需要65分的線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0分的線差。為保險起見,報考該校還必須根據錄取分數區間大小、錄取人數在各分數段分布情況留出足夠的保險空間,建議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餘地。
二、最簡單的預估方法——排名換演算法
排名換算成績法簡單叫排名法,也叫排位法。
這里的「位」,指的是每年由考試院公布的普通類文理科一分一段位次表,每個考生在獲知自己的高考成績時,同時可以得知自己的成績在全省所處的位次,簡稱省排位。
在平行志願填報模式下,各高校在各省的錄取分數出現扁平化的趨勢,在各省招生時高校的最低排位也日趨穩定,也正因此,往年的錄取排位數據參考價值越來越大。
那這個省排位位次應該如何運用於預測院校的錄取分呢?下邊就舉例說明一下:
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法不適應於中低分段密集的考生群。而且,招生計劃的大幅度變動,排位也會發生變化,存在可變數性。運用此法還需聯合錄取線差法。
三、最精確的預估方法——同比例法
較之上面兩種方法,第三種是最精確也是最難的預估方法。
一般情況下,在某個省份投放招生計劃的本科大學總數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一個本科層次的大學在該省相鄰幾年的認可度也是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的,那該大學在這個省所招收的學生水平也不會有太大起伏。
這就會出現一種情況:即「某本科大學在某一個省份的最低錄取位次考生」在該省「所有本科線以上的考生總人數」中所處的位置會相對穩定。
於是就有了這種「同比例法」的預估方法,具體計算方式為:
今年某大學的最低錄取位次≈(歷年某大學在該省最低錄取位次÷ 全省當年本科批次線以上總人數)× 今年全省本科批次線以上總人數。
舉例說明:
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建議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如果在預估的時候能把不同的方法有機結合,收到效果會比單獨使用要更好。
⑥ 高考招生指南上的學校有野雞大學嗎
這個應該是正規的,不會吧
⑦ 挑大學 選專業-2007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不用找了
看下面的吧
2008年高考志願填報以及高校招生常識30問答
問:高考填報志願有哪些常見的失誤?
答:不服從調劑、志願沒有梯度、不了解院校屬性與專業的特殊要求、報考體檢受限專業、放棄外地院校、盲目追求熱門專業、高考估分不準、家長、老師一手包辦、一門心思奔名校。這些都是切記要避免的。
問:報考院校是否考慮就業因素?
答:考生不可盲目地把就業因素放在第一位,在選擇專業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專長和愛好去選擇,每一個招生專業都有社會需求,關鍵是學得好。
問:什麼是第一志願(學校)?
答:在同一批次里,必須要按志願順序錄取。如考生未被第一志願學校錄取,第一批錄取的另外一所大學,在第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以上錄取不滿時,可以在第二批最低控制分數線以上錄取第一志願的學生,第一志願不能滿額時,及時提供非第一志願的考生檔案,由學校擇優錄取。
問:何謂第二志願(學校)?
答:考生所報學校第一志願錄取不滿時開始錄取第二志願,教育部規定各高校不得拒收第二志願,各高校在今年的招生章程中都把這條列了出來,有些高校如北工大專門為二志願高分考生預留了招生計劃。
問:填寫了提前批次的院校但沒被錄取,第一批大本是否受影響?
答:考生填寫了參加提前批次的院校,如果沒被錄取,不影響考生參加其他批次的錄取。但是,如果考生被第一批次院校錄取,就不能反悔參加其他批次院校的錄取。
問:報考軍事院校者須注意哪幾點?
答:①必須是高中應屆畢業生,年齡不超過20周歲;②男女比例有一定限制;③身體條件必須符合軍隊院校體檢標准;報考公安部所屬院校年齡不超過22周歲。
問:為什麼要分第一、二批錄取院校?
答:考生按第一、二批錄取的學校分別填報志願。全國重點院校和北京廣播學院、外交學院、西南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一所師范院校為第一批錄取的學校。另外,本市的部分市屬重點高等學校也參加第一批錄取。
考生的檔案材料是錄取的基本依據,檔案材料的傳遞情況直接關系著考生是否能被合理錄取,在整個錄取工作中有一系列的規定和控制措施保證考生檔案的及時傳遞。北京市的高考錄取工作是分批進行的,每批都有一條控制分數線,錄取時檔案材料由檔案室集中管理,各校領退檔案都有具體的時間要求,並有錄取檢查部門進行嚴格監督,第一批錄取院校退檔完畢後,才開始第二批錄取院校的投檔,不可能出現第一批退檔晚了而影響第二批錄取的問題。
問:「大小年」是什麼意思?
答:「大小年」,即當年報考人數多,導致錄取分數線上調,錄取比例下降,第二年因不敢報高分院校而擁向低分院校,使得上一年高分院校就會出現報考人數減少、分數線下降的現象,當年報考北大的考生多,報考清華的考生就會減少,反之亦如此。「大小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錄取分數線。
問:經常聽到「冷門專業」,冷門專業是不是不好就業?
答:不一定,考生在填報志願時應綜合考慮自己的特長、愛好、高考分數以及將來社會就業需求等因素,處理好「冷門」專業與「熱門」專業的關系。
問:志願填報是否服從調劑一欄,是寫服從好還是寫不服從好?
答:在對待是否服從本校專業調劑時,考生要慎重,如果填寫「服從」,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有可能被錄取到你不十分滿意的專業;如果填寫「不服從」就意味著學校只考慮你所填報的專業,在所報專業不能滿足需要時,將作退檔處理。
問:如果原來填報志願時考慮不周沒有填寫服從校內專業調劑,錄取時能否更改?
答:從公平的角度來看,志願書是不能隨意更改的,但是如果確實是由於考生填報失誤,可以向有關高校提出補充填報服從校內調劑的申請,由學校決定是否錄取。
問:哪些人不具備報考資格?
答:一、國家承認學歷的高等學校的在校生;二、應屆畢業生之外的高級中等教育學校在校生;三、被高等學校開除學籍或勒令退學不滿一年者(從被處分之日起到報名開始之日止);四、因觸犯刑律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問:學校斷檔是什麼意思?對考生有無影響?
答:在某一分數段第一志願填報某大學的人數不足該大學在當地的招生比例,叫斷檔。對考生是有影響的,發生斷檔現象後,學校一般會採取三種措施解決:組織高分考生重新填報、降分錄取、把招生計劃拿走補貼生源較好的其他地區。
問:錄取時,會不會出現第二志願校越過第一志願校直接錄取考生?
答:不會,第一批次錄取的院校,必須按志願順序錄取,參加錄取的院校因為第一志願報考的達線考生不滿時,地方招生辦才投放其他志願考生的檔案。如考生的分數未達到第一志願校的錄取分數線,或達到錄取線由於某種原因被退檔的,才有可能被其他志願校錄取。
問:什麼叫做「分級差」?
答:分級差分為學校志願差和專業志願差兩種情況,專業志願差另作解釋,學校志願分級差是指第二志願比第一志願高出的分數差別,比如某大學第一志願錄取分數線是500分,分級差是50分,第二志願考生被該校錄取時的分數段應在550分以上。學校志願差一般在20分—50分之間。
問:什麼是投檔和提檔?
答:投檔又稱調檔,各地的招辦根據考生分數和各大學在該地調檔比例把考生檔案投放給招生學校,大學招辦開始調閱考生檔案,即提檔,對考生資格和體檢檔案進行審核,然後確定錄取分數線。
問:高校是如何進行退檔的?
答:院校調閱考生檔案數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內,由學校具體確定調檔比例,考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專業由學校決定,並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其他遺留問題的處理。高校不會無緣無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錄取低分考生。一般高分考生被退檔,有三種情況:一是考生的分數雖然高於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但未達到所報的專業錄取分數線且又不服從調劑的;二是雖然總分較高但相關科目較差;三是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如果考生被不合理地退檔,應及時與有關高校聯系。
問:低分考生如何填報志願?
答:對於低分考生來講,報考志願的最高原則是避免落榜,因此應當避開熱門。一般來講,農、林、水、地、礦、油類的院校以及專業,分數相對比較低,可以作為報考的重點。低分考生填報志願時,對於自己的分數達不到的批次,也要認真填寫,不要輕易放棄。
問:高分考生如何填報志願?
答:高分考生指高考成績在630分以上的考生,這些考生原則上可以填報任何一所高校。根據往年的錄取情況,考生若要填報名校的熱門專業,成績大概要在 650分左右甚至更高。此類考生填報志願時要充分利用同批志願中可填學校的個數,避免選擇面過窄;同批志願學校之間及同一學校專業志願之間梯度要合理;選擇專業時一定要冷熱搭配,如果只填「熱門」專業,很可能會造成高分落榜。要將志願有意識地分散,選一至二所「保底」的學校。
問:中間分考生如何填報志願?
答:這一群體的考生人數最多,極易出現扎堆現象。對於分數在重點線之上但超出重點線不多的考生來講,第一批的志願最好填報較為冷門的重點院校或者本地區的重點院校;對於分數在一般本科線和重點本科線之間的考生,最重要的是填好一般本科的志願。這個分數段的考生,應當優先考慮專業。因為一般本科院校的實力往往相差不大,專業選得好,既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又可以為將來的就業創造條件。
問: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應該怎麼填報志願?
答:確實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有幾個選擇:報考軍事類院校,可以不用交學費和生活費;報考部分師范院校和西部地區的院校,學習成本可能低點;部分艱苦行業的專業每年有一定數量的定向獎學金。
問:復讀考生應如何填報志願?
答:復讀考生報考志願第一要素是要有學上,再去選擇學校和專業,不可冒著落榜的風險盲目追求熱門和名牌。
問:報好第一志願的關鍵是什麼?如何掌握院校之間的梯度?
答:據統計,重點大學第一志願的錄取比例占被錄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第一志願的錄取比例佔80%左右,由此可見第一志願的重要性。如何報好第一志願呢?關鍵是依據自身實力,即分數(平時成績及在考生群體中的位置)。對於成績穩定、心理素質過硬、臨場發揮出色的考生,第一志願可以適度超前,以免留下遺憾;但對於平時成績起伏較大、估分時不穩定因素較多的考生,報考第一志願應保守一些。
問:「實際錄取數」跟「計劃招生數」有何差別?
答:計劃招生數是指在北京有招生任務的全國各大學准備招生的人數,實際錄取數是指實際錄取結果。這兩個是有差別的。從近兩年情況看,錄取數有時小於計劃數。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志願選報不平衡,造成一些學校生源不足或無生源,特別是外地院校情況更為嚴重,迫使這些生源不足的學校不得不削減計劃。
問:文理兼收的含義是什麼?
答: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招生的學校文、理科考生都可以報考;二是指招生的某個具體專業文、理科考生都可以報考。
問:什麼是按院系招生?
答:所謂按院系招生,就是按照院系的學科門類進行招生,學生入學時先不確定具體的專業,而是按照寬口徑、厚基礎的原則進行培養,到了第二或第三學年,學生再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興趣愛好等因素確定自己的專業或者專業方向。
問:什麼是定向就業招生志願?
答:部分高等院校每年會安排一部分面向艱苦地區、艱苦行業以及軍工、國防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定向就業招生計劃。定向就業的招生計劃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上不能完成的,可以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下20分內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學校根據考生的定向志願擇優錄取。因此,如果填報好定向志願,就有可能享受20分的優惠政策。
問:往屆生錄取時是否受影響?
答:除了軍事院校、民航飛行學院運輸飛機駕駛專業、國際關系學院不招收往屆生外,其他院校對往屆生一視同仁。
問:關於藝術特長生的錄取有哪些規定?
答:藝術特長生必須是應屆高中畢業生,需參加由省級招辦和高校組織的藝術特長專業加試,專業考試合格的藝術特長考生,高考成績達到該校在考生所在省份的調檔分數線以下20分(但不能低於該省的重點院校分數線),錄取分數線的由招生學校審核錄取。對個別藝術水平特別突出,高考分數達到普通高等學校錄取控制分數線者,經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批准,也可錄取。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對藝術特長生文化課成績要求稍微高一些。
問:現在很多高校招收「實驗班」是怎麼回事?報考這些「實驗班」有沒有特殊要求?
答:最近幾年,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教育部門人才培養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上。為了打破人才培養條塊分割、專業劃分過細的弊端,很多高校以舉辦「實驗班」的形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實驗班」一般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招生專業對社會公布,考生可以選擇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志願擇優錄取,並沒有其他特殊的要求。
⑧ 招生指南目錄上無香港大學的代碼,想讀香港大學,要如何報考
給港大招生辦打電話 你不是今年的考生吧
⑨ 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如何查看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1、在提前批安排招生的院校都是比較特殊的院校及專業,考生填報提前批志專願如果沒有被錄取不會屬影響其它批次志願的投檔錄取。 2、首先對於要求參加特殊體檢,政審,面試的提前批軍校來講,考生的體檢,面試,政審必須合格才能夠被錄取。其次對於免費師范生等提前批招生的院校,考生被錄取後還必須與錄取院校簽訂協議才能夠發放錄取通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