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學排名
㈠ 台灣大學排名
第六名:台北醫學大學
台北醫學大學是一所台灣醫科專門大學,1960年創辦,其前身為台北醫學院,2000年改名為台北醫學大學。
校區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目前校內建築物有教研大樓、型態學大樓、醫檢大樓、口腔大樓、體育館、杏春樓、教學大樓、醫學綜合大樓。自1960年至2002年,台北醫學大學已有約22,150名畢業生,校友遍布各大醫療機構、私人診所、研究單位及政商各界等。
北醫醫療體系包括擴建中的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委託台北醫學大學經營的市立萬芳醫院、以及以BOT方式興建及經營的衛生署署立雙和醫院。
第五名:台灣藝術大學
台灣藝術大學簡稱台藝大,成立於1955年10月31日,位於台灣新北市板橋區浮洲地區,前身為藝術學校及後來的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簡稱藝專)。台灣藝術大學是台灣地區歷史最悠久、學科結構最均衡的藝術高等學府,也是近代台灣藝術教育的重鎮。
第四名:台灣成功大學
成功大學簡稱成大,為台灣南部地區的頂尖國立大學,有北台大南成大之美譽。前身為日治時期(1931年)創立於台南市現址的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在亞洲高校綜合排名上僅次於台灣大學,位列全台第二。國際上聲譽不亞於大陸清華、北大。
第三名:台灣交通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簡稱交大,大陸慣稱台灣交通大學或新竹交大,是一所頂尖的研究型國立大學。台灣交大前身為1896年創立的南洋公學,即西安交通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大陸的交通大學由上海市軍管會高教處接管,國民政府下的交通大學校務被迫中斷。
第二名:台灣清華大學
台灣清華大學(新竹)(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NTHU)為中國台灣地區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中歐商校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
台灣清華大學前身為1911年在北京設立的清華學堂。1925年設大學部。對日抗戰期間,西遷至雲南昆明,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解放戰爭後,清華大學被分成兩個,北京的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而台灣當局則於1955年於台灣省新竹市讓清華大學復校,新竹清華與北京清華更有「一筆寫不出兩個清華」的說法。
第一名:台灣大學
台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簡稱台大(NTU),成立於1928年,是中國台灣省台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綜合性大學,素有「台灣第一學府」之稱,也是一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學術聲譽的大學。
其前身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建立的台北帝國大學,為當時日本建立的九所帝國大學之一。1945年,台灣光復後,改名為「台灣大學」。
1949年,蔣介石政府遷往台灣,台大取代了當時尚未在台復校的中央大學,成為了台灣地區教育主管部門資助經費第一的高校。
㈡ 佛光大學的學校特色
綠色環繞的佛光大學
台灣礁溪林美山上,巍峨矗立著的,正是全台灣最年輕的大學——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簡稱佛光大學。雖由佛光山教團創辦,佛光大學卻是奉獻給社會的公眾性大學。1993年,星雲大師與龔鵬程先生一行人,來到翠綠的礁溪林美山頭,星雲大師說:我們將在這里蓋一所精緻而美的森林大學、一所具有國際視野、發揚人文精神、引領台灣高等教育邁入國際化的大學。
海拔435公尺高的校園風涼氣爽,龜山島與蘭陽平原盡收眼簾,龜山島的日出更是大學傲人的美景!大學以書院氣質為特色,但校舍設備卻極富現代感,力求完整的符合各科需求,規劃中的設施尚有山林餐廳、商店等與環境整合的空間。佛光大學是台灣第一所建校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的大學,光是涵洞、排水、水土保持等整地工程,就花費了近十億元的經費。 佛光大學以發揚人文精神為學校風格,務使學生成為認識自我、認識人生價值與意義的人,而非經濟發展之勞工、工具。所設立的人文、教育、社會及科學4個學院21個科系,均有卓然特立之處,其中未來學更是全台灣唯一由佛光大學開設的科系。
未來學是一門新的學術領域,未來學研究生吳家瑋如此形容:就象馬拉松比賽,槍聲響後,若跑錯方向,就算再快也到不了終點。未來的方向是什麼,會以何種方式呈現眼前,這些都是起跑前所要了解的。
未來學以理性分析、邏輯推演,將未來的可能性一一攤在眼前。從整體世界變動的角度,觀察未來發展趨勢後,更重要的是探討人類應如何面對未來的挑戰,形成明確的預測與規劃方法。 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林美山,面積為56.5905公頃,能鳥瞰龜山島、蘭陽平原,東側聯外道路德佑大道,校區地勢西高東低,高低差約315公尺。
為充分利用基地景觀資源,於重要景觀點設置觀景平台,或於建築物二層以上設置戶外走廊。並保留自然景觀植被,塑造和諧之山林景緻,創造一個人文與自然合為一體的森林大學校園。建築群以院落方式配置,以表達中國建築之特色;校舍建築型態亦將以中國傳統建築之造型語言,依附山勢地形、結合自然景觀,表達文化特色之校園意象。
佛光大學,自82年舉行破土儀式以來,已積極籌備七年。自85.8.6獲教育部台(85)高(三)字第85514687號函許可籌設以來,即委託中興工程顧問公司進行校區整體開發的規劃工作,由黑石工程公司負責雜項工程施工,並於88年12月20日取得雜項使用執照。隨即完成土地地目變更、買賣等程序,第一期工程「行政教學大樓」順利於89.3.24開工,8月底可取得使用執照。 校地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林美山,學校面積為56,5905公頃,能鳥瞰龜山島、蘭陽平原,東側聯外道路一處通往慈心橋,另一處通往德佑大道,校區地勢西高東低,高低差約315公尺。 學校為推展小區終生學習、服務宜蘭地區民眾已用宜蘭市蘭陽別院作為學校城區部。配置有教室、辦公室、會議室、圖書館、計算機教室等。現位於城區部的單位有:推廣教育中心、語文中心/CLIC、民調中心
㈢ 台灣佛光大學相當於內地的幾類學校
我是台北人
台灣的私立大學跟大陸的什麼大學差不多,這我是不了解
台灣所有大學,大部份都是求學跟玩四年,但學術很自由,學生也自由,
私立大學一般更是如此,台灣的大學教育是通才教育.到研究所才是專才教育.
但台灣的大學是提供一個社交環境讓學生成長.
在台灣大學是看領域的,在私校部份比較有名的有
語文部份:
輔仁大學 東吳大學 文澡語文學院 東海大學 靜宜大學都是不錯學校
商學部份:
輔仁大學 東吳大學 淡江 朝陽科大 都算不錯
工商設計:
實踐大學,明志科大,南台科大,輔仁大學都算不錯
理工部份:
逢甲大學,大同大學,明志科大,淡江大學,南台科大,元智大學,中原大學 都算不錯
建築類:
逢甲大學,東海大學
以下是台灣學生,對台灣所有大學所做的等級區分,第1~6級為國立大學,第七級澎湖科技大學.金門技術學院為國立,以下全為私立大學.
但這不一定準確,而是以高中職學生普遍錄取分數排.但不是絕對,如輔大外語在台灣錄取分數可排到前十左右.
第一級:台灣大學.交通大學.台灣科技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陽明大學,政治大學.
第二級:中央大學.中興大學.中山大學.中正大學,.台北科技大學
第三級:雲林科技大學.台北大學.台灣海洋大學.
第四級:東華大學.宜蘭大學.嘉義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第五級:聯合大學.暨南國際大學.台北商業技術學院.虎尾科技大學.勤益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台中技術學院
第六級:高雄大學.台南大學.台東大學
第七級:澎湖科技大學.金門技術學院.淡江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
第八級:長庚大學.元智大學.中原大學
第九級:東海大學.逢甲大學.慈濟大學.世新大學.銘傳大學.靜宜大學.明志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南台科技大學.明新科技大學,文澡語文學院
第十級:崑山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弘光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景文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致理技術學院.亞東技術學院.醒吾技術學院.崇右技術學院.修平技術學院
第十一級:文化大學.實踐大學.大同大學
第十二級:義守大學.大葉大學.中華大學.玄奘大學.佛光大學
第十三級:亞洲大學.明道大學.長榮大學.南華大學.真理大學.華梵大學.開南大學.東南科技大學.清雲科技大學.遠東科技大學.大仁科技大學.中華醫事科技大學.中台科技大學.元培科技大學.建國科技大學.高苑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嘉南葯理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學.台南科技大學.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僑光技術學院
第十四級:大同技術學院.大華技術學院.大漢技術學院.中州技術學院.中華技術學院.永達技術學院.吳鳳技術學院.育達商業技術學院.和春技術學院.東方技術學院.南亞技術學院.南開技術學院.南榮技術學院.美和技術學院.高鳳技術學院.慈濟技術學院.德霖技術學院.黎明技術學院.環球技術學院.蘭陽技術學院.華夏技術學院.親民技術學院.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台北海洋技術學院
第十五級:立德管理學院.致遠管理學院.興國管理學院.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㈣ 台灣致理科技大學與佛光大學哪個好
致理科技大學:
設專業:
商務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科)暨服務業經營管理碩士班財務金融系(科)會計資訊系(科)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科)休閑遊憩管理系兩岸經貿學士學位學程創新設計學院資訊管理系(科)商務科技管理系多媒體設計系商貿外語學院國際貿易系(科)暨碩士班應用英語系(科)應用日語系通識教育中心推廣教育中心。
社團活動
目前致理科技大學設有多個社團,其中包含自治性、學藝性、體育性、康樂性、服務性及聯誼性,提供同學多元化的選擇,讓同學享受不同的學生生活,多項社園活動獲國內外大獎。
校園e化及服務學生
1. 校園無線上網且提供多項線上教學及學習平台。2. 各教室均設有e化數位教學設備及冷氣。3. 建立學習困擾預警制度並實施輔導與補救教學。4. 設有聯合服務中心,可透過聯合服務系統線上申請各種表件。
獎助學金
1. 提供各班成績前三名同學獎學金、證照獎勵金、熱心公益獎學金及校內外各項獎助學金申請。2. 提供弱勢學生助學方案。3. 提供各項校內外工讀機會及資訊。4. 對於低收入戶子女、身心障礙學生及身心障礙人士子女等學生協助辦理學雜費減免及優惠。5. 對於家庭遽遭變學生,提供急難慰助金。
校園環境
1. 各班教室均設分離式冷氣空調與數位化教學設備,教學環境優良。2. 設有體適能教室及各項運動設備。
圖書資源
校內設有圖書館,現有藏書量242,422 冊。
佛光大學,(英語:Fo Guang University,F.G.U.),簡稱佛大,位於台灣宜蘭縣礁溪鄉的一所私立普通大學,自1993年開始籌設,前身為成立於2000年的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大學部自2002年正式招收學生,2006年改名為佛光大學,是佛光山開山宗長釋星雲發起「百萬人興學」活動所創辦的大學。先成立研究所、博士班,再進行大學部的招生。目前佛光大學有人文學院、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創意與科技學院、樂活產業學院、佛教學院,五個學院下轄有十五個系所。文學系及佛教學系設有博士班。佛光大學校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山上,海拔約430公尺,由此可鳥瞰廣闊的蘭陽平原及孤懸外海的龜山島。
要選擇的話,建議讀致理科技大學。
㈤ 台灣所有大學的排名
世界500大排抄名(台灣地區)
學校世界排名 亞太區排名 省內排名
國立台灣大學 151-20219-241
國立成功大學 305-40143-642
國立交通大學 305-40143-642
國立清華大學 305-40143-642
國立中央大學 402-50865-995
國立陽明大學 402-50865-996
世界一流大學科研竟爭力排行榜
校名世界排名
台灣大學 135
成功大學 295
清華大學 387
交通大學 393
中央大學 470
陽明大學 537
中山大學 561
中興大學 590
世界首份評比
學校 世界排名
台灣大學 133
成功大學 278
清華大學 329
交通大學 368
陽明大學 453
中央大學 485
科研論文評比
世界排名 學校 省排名
185 台灣大學 1
360 成功大學 2
429 清華大學 3
471 交通大學 4
㈥ 佛光大學怎麼樣
佛光大學,簡稱「佛大(FGU)」,成立於1993年,是位於台灣省宜蘭縣的一所研究型私立綜合大學,為「佛光山系統大學」之一,是台灣一所極具人文精神的大學,也是島內知名的優秀綜合類大學,環境清幽寧靜。佛光大學前身為「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0年起,以「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為名創校招生,大學部自2002年正式招收學生,並在2006年8月正式改名為「佛光大學」[1] 。其人文社會科學所取得的成績更得到台灣內外學界廣泛認可。
㈦ 台灣中國歷史系大學排名。
全台灣(歷史學系)大學排名,按學測最低錄取總級分數排名的話結果如下:內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容學系):63級分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61級分
國立台灣師范大學(歷史學系):58級分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58級分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55級分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55級分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系):54級分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51級分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50級分
佛光大學(歷史學系):42級分
玄奘大學(歷史學系):40級分
㈧ 佛光大學的簡介
台灣第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教育核心的大學佛光大學是由佛光山星雲大師所創辦的大學,也是蘭陽地區的第一所大學,校址位於宜蘭縣礁溪鄉林美村山上,海拔約四百三十公尺,由此可鳥瞰廣闊的蘭陽平原及孤懸外海的龜山島。校園的山川靈氣,古樸的教室設備,小班的教學制度,全國最佳的師生比例,為您營造最佳的求學環境。
佛光大學自1993年奉准開始籌設,經歷在礁溪林美山上的披荊斬棘七年,在2000年以「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創校招生,大學部自2002年正式招收學生,采小班制教學,每系只招收三十至四十位學生。該校在2006年8月改名為「佛光大學」。目前佛光大學有人文學院、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理工學院和佛教研修學院,四個學院下轄有二十三個系所,其中,文學系還設有博士班。
佛光大學校訓為星雲大師所提示的「義正道慈」。就是透過內在的認知轉化成有用的知識,具有自主思考與獨立判斷的能力即是「義」;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doing right things)和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方法(doing things right)就是「正」;追求真理,吸取知識即是「道」;同時懷有感恩和喜舍的心,關懷社會,服務社會就是「慈」。
佛光創校,是從研究所開始,先有碩士班、博士班,再進行大學部的招生,這在台灣的教育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先進作法。該校招收的大學生,基本上就是研究生的預科,把大學生當研究生來帶,強化師生的互動。有志於學術研究的年輕人,在這里一定可以獲得比別的學校更好的照顧。
佛光大學雖然是年輕的大學,但是最注重歷史傳承。集合全球的優良師資,以其研究教學經驗,帶動求知與學習的風氣,培育學生為儒雅君子。
佛光創校即以「人文」為主要考慮,發揚中國教育的傳統,融入到整個世界大學總體發展的趨勢中,希望延續中國教育的精神,在現代大學的架構上,仍能體現宋明書院的傳統。
㈨ 我有個朋友今年高考完,想報台灣佛光大學,請問具體需要怎樣的過程。
不知你朋友為何要報考佛光大學這個屬於台灣非常靠後的普通大學.在遼寧能夠赴台求學至少是二本線,這種成績根本應該報考老牌私校了,而不是去佛光大學這種後段私校.還有19號哪是交志願單,6/19下午5點前是報名截止,上傳材料和繳費是6/20的24:00前.6/24-28才要填志願.
其餘轉載自己的博文:
從今年招生名額來看,很多老牌私校名額都有擴招,以下為陸生較常關注的院校招生名額:
慈濟5
輔仁104
淡江138
東吳27
中國文化125
世新63
銘傳118
實踐42
大同11
台北醫學19
中原91
長庚12
元智51
東海96
逢甲116
靜宜79
中山醫學5
中國醫葯14
義守52
高雄醫學3
合計:1171名
招生總額為1732,光上述20所學校名額就佔了1171人.1171/1732的百分比大約是67.6%,超過總額的三分之二.因此今年大家絕對還是以填報這些學校為主.
而國立金門大學前身是國立金門技術學院,2010年8月才應金門鄉親的要求直接升格改製成普通大學.此校畢竟是公立普通大學,它的台灣學生素質是比中國文化大學、義守大學好一些.但升格時間太短,名氣不夠,加上地理位置在離島的關系,只有不在意大學四年都得在金門島生活的同學才會推薦此校.
至於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就完全不推薦,因為此校專業偏重在工科、海事,且很多私立科大都比它好.
還有切記就讀離島學校(澎湖縣、金門縣)之大陸地區學生,不得申請轉學至台灣本島學校。也就是就讀國立金門大學和國立澎湖科技大學的同學沒機會轉學.
若有些人很想赴台求學,又沒把握考到義守以上,可以參考好的私立科大,它們名額也算不少.義守之下的其他普通大學名額稀疏且選擇性太有限.這次感覺就是好學校名額會多一些.其他學校名額都很少.致理、亞東雖然不錯,但吃虧在校名還是技術學院,因此陸生較不喜歡.
推薦的私立科大名額如下:
明志3(推薦工科,商科還OK.但四年都要住校,每天作息會被管制,早上需要跑操,其中一年要出外實習工作)
致理9(推薦商科)
亞東2(推薦工科)
中國31(推薦商科,但切記是台北校區的專業,新竹校區的學生素質落差很大)
德明財經3(推薦商科)
明新2(推薦工科,商科還OK)
龍華16(推薦工科,商科還OK)
長庚6(推薦醫護)
朝陽39(推薦商科、設計,工科還OK)
弘光5(推薦醫護、化妝品應用)
嶺東25(推薦設計,商科還OK)
僑光2(推薦商科)
南台37(推薦工科,商科、設計還OK)
崑山16(推薦設計)
台南應用2(推薦服飾設計)
樹德42(推薦設計,商科還OK)
正修12(推薦工科)
文藻17(推薦外語、小語種)
大仁4(只推薦葯學)
合計:273名
義守之後的普通大學名額如下:
佛光2
華梵6
真理2
銘傳(金門)36
中華5
玄奘2
開南2
大葉10
明道2
亞洲17
南華3
長榮2
康寧2
台灣首府3
興國管理2
合計:96名
還有不知你朋友要念甚麼專業,若與多數陸生一樣想念商科.那麼目前台灣私校商科的普通大學排行大約是輔仁>東吳>=長庚(但商科專業很少)>淡江淡水校區>元智>東海>中原>逢甲>銘傳台北校區>=銘傳桃園校區>實踐台北校區>淡江蘭陽校區>大同(商科專業太少)>世新>靜宜>中國文化>義守>實踐高雄校區.只列到實踐高雄校區就好
私立科大的商科排行為致理=朝陽>南台>明志>文藻>德明財經>僑光>樹德>嶺東>龍華>明新>弘光(商學太少)>中國>崑山>正修,只列個人博文中有推薦的私立科大.
國立金門的商科學生素質約在銘傳桃園校區與實踐台北校區之間.國立澎湖科大的商科學生素質與僑光科大差不多.
㈩ 佛光大學留學半年費用
佛光大學,前身為「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是台灣一所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學,環內境清幽寧靜。佛光山主容持星雲大師大師創辦,發起「百萬人興學」活動,於1993年動土,2000年開始招生,先成立研究所、博士班,再進行大學部的招生。
佛光大學入學須知:
具備中文能力,申請入大學者總平均及相關主要學科在C或70分以上,申請入研究所者則須有B或75分以上。
隨申請表格附上推薦書、留學計劃書、財力證明書等證件。
招生對象
取得學士學位或經審定達到同等學歷者。
取得專業文憑及具有至少3年相關工作經驗者。
著有相關著作並經審定達到同等學歷者。
台灣大學學費:(以下是一年費用)
公立大學部份,台灣一學期(半年)學費約30000台幣,生活費部份看地區,一個月平均約8000台幣,書本費一學期約6000~10000,所以約NT$180000一年,換成RMB是37500.一年馬幣=37500/2
私立大學部份,台灣一學期(半年)學費約60000台幣,一年約nt$240000,RMB$55000.一年馬幣=5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