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大學排名
① 中國各大學排名
2019年12月27日,中國校友會網公布了2019-2020中國大學排名800強最新排名榜單,其中排名第一內的是北京大學容,排名第二的是清華大學,排名第三的是復旦大學,排名前10的大學還有浙江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天津大學,其中北京大學已經是連續13年蟬聯大學排名榜首。
② 中國排名前十的名牌大學是哪幾所
之前小編介紹了美國建築學研究生排名top5院校,下面小編繼續為大家匯總了全球大學建築系排名top10榜單,建築設計留學生看過來哦。
top1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MIT,位於美國馬薩諸塞州劍橋市的一所世界頂級研究型私立大學。成立於1868年的建築系是麻省理工大學最早的四個院系之一,也是在美國第一個有正式建築課程的學校。
麻省理工學院(MIT)尤其以自然及工程學享譽世界,位列2015-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工程學世界第1、計算機科學第2,與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同被稱為工程科技界的學術領袖。截止2016年,麻省理工共走出了19點陣圖靈獎(計算機界最高獎)得主;先後有87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或學習過。
根據專業的分類,MIT被分成了如下六個學院,其中排名第一的為建築及城市規劃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 Planning):建築學、城市研究與規劃、媒體實驗室、不動產、藝術,文化+科技。
top2倫敦大學學院
倫敦大學學院創建於1826年,是倫敦歷史最悠久最大的學院,與劍橋、牛津、帝國理工、倫敦政經並稱「G5超級精英大學」,代表了英國最頂尖的科研實力、師生質量、經濟實力,在經濟危機時期政府財政預算不減反增,是英國金三角的名校之一。
巴雷特建築學院隸屬於倫敦大學學院,是其最負盛名的學院之一。1841年,倫敦大學學院創立建築學院,學院以她最初的贊助人Herbert Bartlett爵士命名,巴雷特建築學院由此成為英國最早的建築院校。
在2015年QS世界大學建築專業排名中,巴雷特建築學院位列全球第二,是世界公認最頂尖、最具影響力的建築學院之一。
top3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是荷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專業涉及范圍最廣、最具有綜合性的理工大學,其專業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工程科學領域,被譽為「歐洲的麻省理工」。其高質量的教學、科研水平在荷蘭國內和國際都具有極高的知名度, 其化學工程,土木建築等學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領先地位和卓越聲望。
top4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伯克利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崇高的學術聲譽,在其所擁有的100多個子學科里,有眾多世界級的學術大師。曾在伯克利工作和學習的諾貝爾獎得主共有72位(諾獎數量世界第六),其中包括25位校友。
在UCB,建築專業下設在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學院下, 為了讓學生體驗到真正實踐中的建築是什麼概念,項目為學生尋求第一專業學位認證提供了一個全面的和具有挑戰性的教育。研究生可以根據先前的教育和經驗靈活地選擇2-3年的建築項目。
top5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是享譽世界的頂尖理工大學,連續多年位居歐洲大陸理工高校翹首,享有「歐陸第一名校」的美譽。
建築構造與建築設計的緊密結合作為該校的重要教學特點之一,自一百五十多年前學院創立至今經過一代代教授們的不斷發展,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既相對獨立、自成體系,又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始終在各個方向上保持著活躍的探索的系統。
其著名的「表皮」理論(Bekleingstheorie)經由著名建築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 的進一步演繹,在上個世界末的幾十年裡再一次影響了整個建築界。
top6曼徹斯特大學建築學院
曼徹斯特建築學院成立於1996,是曼徹斯特大學與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的一項創新協作。由兩所學校超過一百年教學經驗的建築系聯合產生的,英國最大的一所建築學校。是一所規模小型(10000以下)的公立藝術/設計院校。
top7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的藝術史教授查理艾略特諾頓在1874年開始了哈佛大學的第一堂建築課,而真正的建築系則在1913年成立,後來直到1936年才以建築學、城市規劃與景觀設計三大專業組建了設計學院,轉年由格羅皮烏斯執教,並陸續培養出貝聿銘、菲利普約翰遜、保羅魯道夫、楨文彥等眾多傑出的建築師。
top8劍橋大學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一所位於英國劍橋市的世界頂級研究型大學。始創於1209年,亦是英語世界裡第二古老的大學。劍橋大學本身沒有一個指定的校園,沒有圍牆,也沒有校牌。
在劍橋學建築,關注到的不僅僅是建築物本身,我們還會關注到人文、地理位置、材料、哲學、歷史,然後才到建築物本身!無論是教學還是研究,劍橋大學的建築都在英國排名頂尖。在這里,你被職業的建築師和學術理論專家所教授。劍橋的建築課程,既是著重於對文化的學習,也著重於對科學技術的學習,是科學和藝術的完美結合。
在整個課程教學中,將以設計實踐、視頻案例教學(從一個大城市到建築小細節都有)為主,以人文文化、科學原理等內容的講座、實地游覽為輔。教學設施有圖書館、演播室、影印室、工作坊,還有製作模型的地方等。
top9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前身清華大學建築系由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於1946年10月創辦。至今經過了六十餘年的發展歷程,累計有5,000餘名畢業生完成學業,成為活躍在國內外建築前沿領域的專業帥才。
按照學科思想的演變可大致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三十年以建築學院的創辦者梁思成先生提倡的建築「體形環境論」為特色,後三十年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提出的 「人居環境科學」為指導,建築教育學科領域不斷拓展,始終引領中國建築教育的發展。
top10哥倫比亞大學
哥倫比亞大學的建築系成立於1881年,身處曼哈頓這個充滿活力的大都會自然地在現代城市規劃相關的領域有著先天優勢。
師資方面也能夠時常引進年輕的紐約新銳建築師。最著名的教授有老牌評論家弗蘭姆普敦,仍在進行活躍的建築實踐活動的史蒂文霍爾、弗蘭克蓋里,新生代的建築師格雷戈林等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全球大學建築系排名top10榜單,學校的排名是大家擇校的一個重要參考,但是小編覺得,地域、城市還有學校氛圍同樣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如果還想了解關於建築設計留學的相關院校介紹,作品集案例等相關內容,歡迎咨詢美行思遠藝術留學顧問,我們將根據您的個人情況,為您制定個性化的留學方案!
③ 四大世界大學排名 到底該看哪一個
商業化做得最成功的是QS,影響力也是最大的;其次是Times Higher Ecation。USNEWS是新出的,目前影響力有限。上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現在改名「軟科」了,諧音Ranking)出得最早,但很早之前一直沒做商業化,在國外大學中有很高影響力,但在普通民眾眼裡,影響力一般。
建議這四個大學排名結合起來看。如果把這四個排名最新的版本聯合起來,權重各0.25,得出來的排名是這樣的:
序號 學校列表 學校英文名 國家地區
1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美國
2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美國
3 麻省理工學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
4 劍橋大學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英國
5 加州理工學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
6 牛津大學 University of Oxford 英國
7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University 美國
8 芝加哥大學 University of Chicago 美國
9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美國
10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美國
11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美國
12 帝國理工學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國
13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美國
14 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英國
15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美國
16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美國
17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美國
18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瑞士
19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美國
20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美國
21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美國
22 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加拿大
23 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美國
24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美國
25 愛丁堡大學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英國
26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美國
27 東京大學 University of Tokyo 日本
28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拿大
29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英國
30 墨爾本大學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澳大利亞
31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美國
32 新加坡國立大學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
33 清華大學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國
34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É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of Lausanne 瑞士
35 曼徹斯特大學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英國
36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美國
37 麥吉爾大學 McGill University 加拿大
38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美國
39 北京大學 Peking University 中國
40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美國
41 慕尼黑大學 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國
42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美國
43 卡耐基梅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美國
44 昆士蘭大學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澳大利亞
45 澳洲國立大學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澳大利亞
46 海德堡大學 Heidelberg University 德國
47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美國
48 悉尼大學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亞
49 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德國
50 南洋理工大學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新加坡
51 布里斯託大學 University of Bristol 英國
52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美國
53 波士頓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美國
54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美國
55 京都大學 Kyoto University 日本
56 喬治亞理工學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美國
57 哥本哈根大學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丹麥
58 魯汶大學(荷語)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euven 比利時
59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美國
60 香港大學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
61 俄亥俄州立大學 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umbus 美國
62 阿姆斯特丹大學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荷蘭
63 馬里蘭大學學院公園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美國
64 賓州州立大學公園分校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 美國
65 莫納什大學 Monash University 澳大利亞
66 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美國
67 新南威爾士大學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澳大利亞
68 蘇黎世大學 University of Zurich 瑞士
69 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美國
70 烏得勒支大學 Utrecht University 荷蘭
71 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分校 Pur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美國
72 首爾國立大學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韓國
73 赫爾辛基大學 University of Helsinki 芬蘭
74 匹茲堡大學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美國
75 萊頓大學 Leiden University 荷蘭
76 格羅寧根大學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荷蘭
77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 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美國
78 烏普薩拉大學 Uppsala University 瑞典
79 巴黎第六大學 Pierre and Marie Curie University 法國
80 隆德大學 Lund University 瑞典
81 日內瓦大學 University of Geneva 瑞士
82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美國
83 瓦格寧根大學 Wageningen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Center 荷蘭
84 奧胡斯大學 Aarhus University 丹麥
85 伊拉斯姆斯大學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荷蘭
86 艾茉莉大學 Emory University 美國
87 根特大學 Ghent University 比利時
88 格拉斯哥大學 University of Glasgow 英國
89 南安普敦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英國
90 巴黎高等師范學院 École Normale Superieure, Paris 法國
91 西澳大學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澳大利亞
92 復旦大學 Fudan University 中國
93 奧斯陸大學 University of Oslo 挪威
94 伯明翰大學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英國
95 謝菲爾德大學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英國
96 范德堡大學 Vanderbilt University 美國
97 密歇根州立大學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美國
98 華威大學 University of Warwick 英國
99 阿爾伯塔大學 University of Alberta 加拿大
100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荷蘭
參考資料:http://www.qianmu.org/
這樣,斯坦福就是第一,哈佛第二,MIT第三。國內則是清華第一,北大第二,復旦第三。亞洲則是東京大學第一,新加坡國立第二,清華第三。
④ 江蘇省所有大學排名
江蘇省大學排名:
1、南京大學
截止2019年3月,南京大學擁有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62],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8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38個。
2、東南大學
截至2020年4月,東南大學有專任教師2991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69人,正、副高級職稱教師2021人;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071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2166人。有兩院院士12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3人。
3、中國礦業大學
截至2019年5月,中國礦業大學有各類教職工3100多人。在1930餘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412人,副教授747人;博士生導師384名,碩士生導師993名,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達70%以上。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3個。
4、南京農業大學
據2020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南京農業大學有教職員工2700餘人,專任教師1586人,其中59.8%具有博士學位,57.3%具有高級職務,23.9%具有正高職稱;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6人、講座教授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
5、河海大學
河海大學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15年創建於南京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水利人才的高等學府。1924年與國立東南大學工科合並成立河海工科大學,1927年並入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更名為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
⑤ 95個學科高校排名,各大學都有哪些強勢學科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專語言文學、屬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力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訊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葯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圖書館、情報與檔案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天文學、測繪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新聞傳播學、生物醫學工程、中西醫結合、管理科學與工程、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生態學、統計學、軟體工程、護理學、 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應該還漏了一些。
⑥ 各個大學的排名
2019高考只剩下最後51天,就在前天高考時間具體安排已公布。考生沖刺期間除了重點把握復習效果外,還需關注自身目標大學的相關信息。近日,小編了解到校友會2019中國各城市最好大學排行榜已出爐。聽到這里,考生心裡一定在想:「不知我的目標大學排名第幾呢?」大學排名體現了該校的綜合實力,這也是考生填報高考志願的考慮因素之一,因此對於中國大學排名方面,考生及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著。今天小編就在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2019年中國各城市最好大學排行榜的那些事兒!
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大學排名
看到上面的校友會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大學排名表,我們可以了解到:北京市共有18所大學入圍全國百強。全國排名第一的大學,就要屬名聲響當當的北京大學;第二也就是清華大學。這兩所大學是無數高考學子的夢想啊!上海市入圍全國百強的大學佔了9所,其中復旦大學排名全國第四。最後我們來說說廣州市大學,共有5所入圍全國百強,中山大學在全國排名第十。
校園會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民辦大學排名
從校園會公布的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民辦大學排名來看:武漢市入圍百強民辦大學共有15所,其中武昌首義學院全國排名第一,文華學院排名第二。均屬於中國頂尖民辦大學。廣州市共有3所民辦大學入圍全國百強,也就是眾多人熟悉的廣州商學院、廣州白雲學院以及廣東培正學院。廣州商學院屬於中國高水平民辦大學,廣州白雲學院級廣東培正學院均屬於區域一流民辦大學。
2019年中國各城市百強獨立學院排名表
看到上面校園會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獨立學院排名表可以得出以下信息:廣州市獨立學院入圍全國百強共有9所,其中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排名第七,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及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排名分別是第八和十六。昆明市的雲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在全國排名第二,屬於中國頂尖獨立學院。
最後,小編在這溫馨提示大家:六月高考結束後,對於志願填報考生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記得根據實際成績,選擇合適自己的大學,提前對目標大學做好資料收集,最後50多天里專注自己的最終方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⑦ 中國各個大學排名
2019高考只剩下最後51天,就在前天高考時間具體安排已公布。考生沖刺期間除了重點把握復習效果外,還需關注自身目標大學的相關信息。近日,小編了解到校友會2019中國各城市最好大學排行榜已出爐。聽到這里,考生心裡一定在想:「不知我的目標大學排名第幾呢?」大學排名體現了該校的綜合實力,這也是考生填報高考志願的考慮因素之一,因此對於中國大學排名方面,考生及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著。今天小編就在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2019年中國各城市最好大學排行榜的那些事兒!
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大學排名
看到上面的校友會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大學排名表,我們可以了解到:北京市共有18所大學入圍全國百強。全國排名第一的大學,就要屬名聲響當當的北京大學;第二也就是清華大學。這兩所大學是無數高考學子的夢想啊!上海市入圍全國百強的大學佔了9所,其中復旦大學排名全國第四。最後我們來說說廣州市大學,共有5所入圍全國百強,中山大學在全國排名第十。
校園會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民辦大學排名
從校園會公布的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民辦大學排名來看:武漢市入圍百強民辦大學共有15所,其中武昌首義學院全國排名第一,文華學院排名第二。均屬於中國頂尖民辦大學。廣州市共有3所民辦大學入圍全國百強,也就是眾多人熟悉的廣州商學院、廣州白雲學院以及廣東培正學院。廣州商學院屬於中國高水平民辦大學,廣州白雲學院級廣東培正學院均屬於區域一流民辦大學。
2019年中國各城市百強獨立學院排名表
看到上面校園會2019中國各城市百強獨立學院排名表可以得出以下信息:廣州市獨立學院入圍全國百強共有9所,其中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排名第七,中山大學南方學院及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排名分別是第八和十六。昆明市的雲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在全國排名第二,屬於中國頂尖獨立學院。
最後,小編在這溫馨提示大家:六月高考結束後,對於志願填報考生一定要慎重再慎重,記得根據實際成績,選擇合適自己的大學,提前對目標大學做好資料收集,最後50多天里專注自己的最終方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
⑧ 中國各個學科的大學排名從哪裡能看
上海大學各個學科在全國內的排名上大部分學科排名
應用物理學
3
上海交通大學
12
上海大學
14
同濟大學
46
東華大學
理論於應用力學
3
上海大學
5
復旦大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10
上海交通大學
12
復旦大學
26
同濟大學
29
上海大學
122
上海理工大學
應用化學
1
華東理工大學
10
復旦大學
21
上海交通大學
30
上海大學
38
東華大學
80
上海師范大學
111
同濟大學
冶金工程
5
上海大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2
復旦大學
13
華東師范大學
16
上海交通大學
19
同濟大學
49
上海大學
71
東華大學
128
上海理工大學
135
上海財經大學
信息與計算科學
3
上海大學
9
復旦大學
19
上海師范大學
68
東華大學
176
上海電力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
5
上海交通大學
20
同濟大學
25
華東理工大學
36
上海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
2
上海交通大學
4
上海大學
9
同濟大學
16
上海理工大學
19
上海海事大學
測控技術與儀器
4
上海交通大學
20
上海大學
42
上海電力學院
49
上海理工大學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11
上海交通大學
29
上海大學
30
上海電力學院
35
同濟大學
39
上海海事大學
76
上海理工大學
電子信息工程
4
上海交通大學
12
上海大學
40
同濟大學
86
上海理工大學
93
上海師范大學
104
上海海事大學
124
東華大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11
上海財經大學
17
復旦大學
18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25
上海大學
31
上海外國語大學
33
東華大學
45
上海理工大學
55
上海交通大學
76
同濟大學
82
華東師范大學
社會學
6
上海大學
7
華東師范大學
14
復旦大學
21
上海財經大學
漢語言文學
3
復旦大學
9
華東師范大學
11
上海師范大學
37
上海大學
119
上海財經大學
121
上海外國語大學
131
同濟大學
新聞學
22
上海外國語大學
48
上海體育學院
50
上海大學
75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美術學
16
上海大學
22
上海師范大學
42
華東師范大學
藝術設計
11
上海大學
18
同濟大學
38
東華大學
45
華東理工大學
75
上海交通大學
86
上海師范大學
97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廣播電視編導
3
上海師范大學
4
上海大學
15
上海戲劇學院
19
上海交通大學
影視學
4
上海戲劇學院
7
上海大學
23
上海師范大學
44
上海音樂學院
通信工程
5
上海交通大學
17
上海大學
42
東華大學
67
復旦大學
73
同濟大學
95
上海海事大學
104
華東師范大學
105
上海師范大學
土木工程
1
同濟大學
21
上海交通大學
32
上海大學
環境工程
2
同濟大學
9
華東理工大學
24
上海交通大學
47
上海大學
81
上海理工大學
112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5
上海交通大學
11
同濟大學
25
上海大學
32
上海理工大學
47
復旦大學
74
上海海事大學
113
上海水產大學
143
華東師范大學
工程管理
4
上海交通大學
5
同濟大學
16
上海理工大學
37
上海大學
73
上海海事大學
77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85
華東理工大學
行政管理
7
復旦大學
17
上海師范大學
20
上海大學
39
上海交通大學
53
華東師范大學
67
同濟大學
⑨ 中國著名大學排行榜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1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25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64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第30
05
清華大學本是一所以理科為主多科性工業大學,在1990年後成立了人文社會學科學院,並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恢復建立法學院,成立新聞與傳播學院,與北京協和醫學院合作辦學,成立「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以及馬克思主義學院,漸漸成為一所實力均衡的綜合院校,高居中國十大名牌大學排行榜榜首。
06
清華大學創辦於1911年,起初的名字為「清華學堂」,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是中國乃至亞洲最著名的高等學府之一。在長達百年的辦學歷史中,2位共和國主席、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14名兩彈一星獲得者、600餘名院士從這里走出。其中就包括胡大大、朱鎔基、楊振寧等。
二、北京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2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38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65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第27
05
北京大學是中國創立最早的一所大學,在人們的印象中,北大是一所以文科為主的大學。然而北京大學是中國最早開創了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然而北大在2001年後才開始組建新聞與傳播學院、物理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環境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軟體學院、對外漢語教育學院等。尤其是在醫學院上與清華有較大差距,因此位居中國十大名牌大學排行榜第二。
06
北大知名校友有李克強總理、鄧稼先、朱自清、屠呦呦、李彥宏、俞敏洪等。
三、復旦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5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40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5
復旦大學是僅次與北大、清華的高校,不過在文科專業上發展稍弱。上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校名「復旦」二字選自《尚書大傳·虞夏傳》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強不息,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1917年復旦公學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1年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文理科綜合大學。
06
復旦大學知名校友有李嵐清、朱民、李源潮、於右任、邵力子、王滬寧等。
四、浙江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9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87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5
浙江大學是中國「學科最齊全」的大學,但是在強點上並不突出。而且浙江大學還是「學生創業率最高」的大學,可能也是因為受到阿里巴巴在杭州的影響。
06
浙江大學現有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紫金港五個校區。其前身是成立於光緒23年(1897 年)的求是書院,是中國著名學府之一,名列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名單中,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位列中國十大名牌大學排行榜第四位。
07
浙江大學知名校友有竺可楨、陳獨秀、路甬祥、李政道、段永平、史玉柱、孫楊等。
五、上海交通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8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62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5
上海交通大學前身是清末洋務派政治家、實業家和福利事業家盛宣懷於1896年創建的南洋公學,後曾易名南洋大學、上海工業專門學 校,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後期稱為國立交通大學。1959年交通大學分立,交通大學上海部分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1999年合並原上海農學院,2005年合並 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交大涵蓋了理、工、醫、經、管、文、法等9個學科門。
06
上海交通大學知名校友有王伯群、錢學森、吳文俊、鄒韜奮,江大大等
六、南京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12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114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5
中國十大名牌大學排行榜第六位,南京大學是綜合研究型大學,格物致知,廣博易良,向有學科齊備的傳統,涵蓋了眾多領域。校園主要有座落在南京市中心的鼓樓校區和位於南京東北部棲霞區的仙林校區,其中仙林校區為本科生主校區,並在逐步成為南京大學的主校區。
06
南京大學在長期的歷史中積淀了豐厚的學風傳統和精神遺產。南京大學是中國現代科學的發祥地,亦為現代儒家思想與中華文明復興的基地,倡行人文思想之會通與學術之昌明以求世界的和平繁榮,在教育、學術和文化上均具重要貢獻和影響。
07
南京大學知名校友有吳健雄、閔乃本、孫叔平、楊潔篪、郭金龍等
七、武漢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14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282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5
每年3月武漢大學的櫻花都會刷爆網路,無數人都羨慕能在武大求學的學子們。武漢大學是一所位於湖北武漢市的綜合研究型大學,其辦學源頭溯源於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已有一百多年歷史。
06
1999年,院系重組,由16個學院、3個直屬系改組為9大學院,即人文科學學院、法學院、商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大眾傳播與知識信息管理學院、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科學學院、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07
2000年8月2日,武漢大學與其周邊的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08
學校現擁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共覆蓋二級學科29個,另有17個二級學科被認定為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6個。有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點43個,一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點58個。
09
武漢大學知名校友有張之洞、蔡錫勇、孫叔平、李四光、雷軍等。
八、西安交通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20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344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5
西安交通大學是一所涵蓋理、工、醫、經、管、文、法等10個學科門 類的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截至2017年4月,學校設有興慶、雁塔和曲江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98.94萬平方米,各類建築總面積203.85萬平方米;有26個學院(部)、9個本科生書院。有85個本科專業,28個一級學科、15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5個一級學科、24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
06
西安交通大學知名校友有錢學森、張光斗、吳文俊、蔣正華、周鴻禕等。
九、華中科技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24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471-480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5
華中科技大學也是一所來自武漢的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前身為1952年設立的華中工學院、1907年德國醫師埃里希·寶隆博士創立的上海德文醫學堂以及1898年張之洞建立的湖北工藝學堂。2000年由華中理工大學合並同濟醫科大學和武漢城市建設學院成立。
06
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7個,共覆蓋了36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不含內科學、外科學),有國家重點(培育)學科7個。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3個一級學科國內排名第一,5個一級學科國內排名前三,8個一級學科國內排名前五,17個一級學科國內排名前十。
07
華中科技大學知名校友有周濟,蔣向前,裘法祖,吳孟超,陳剛,李娜,汪潮湧,林少宮等。
十、中國人民大學
01
2018QS中國大學排行榜:第26
02
2018QS世界大學排名:第481-490
03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4
2018泰晤士Times世界大學排名:未進入Top100
05
中國人民大學相對上面的大學可能曝光了沒有那麼高,不過近幾年隨著劉強東的各種高調,中國人大的出現次數也越來越多。中國人民大學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陝北公學,以及後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正式開學,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
06
截至2017年3月,學校下設有5個學部、26個教學單位(23個學院、3個研究院)、81個本科專業,另設有體育部、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蘇州校區、深圳研究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