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北京郵電大學復試

北京郵電大學復試

發布時間: 2021-01-19 19:03:11

『壹』 考多少分才能上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復試分回數線340總分/55英語/85專業。具體如下。北京郵答電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學位)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研究方向01網路智能化02網路管理與通信軟體03網路服務與智能04寬頻無線網路與移動信息服務05未來互聯網技術與創新應用06電信安全、網路安全初試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③301數學一④801通信原理復試復試科目及參考書:(二選一)1、光纖通信《光纖通信》,顧畹儀主編,人民郵電出版社2、現代通信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紀越峰等編著,北郵出版社

『貳』 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考復試好過嗎

復試的時候後都是差額錄取的,這個比可能是120%或者150%。所以說初試的成績越高,占的比重越大,你成功的可能行越大。才思建議,如果你有學長學姐在北郵讀研並認識導師的,你可以叫他們給你引薦一下。若沒有這個條件,最好就在郵件聯系導師或者電話,千萬不要私下見面,以免弄巧成拙。還有就是面試的過程中,一定要誠實、自信,千萬不能不懂裝懂,說點跟專業相關的東西能給你加分。需要注意的還有很多,你可以去找一下面試技巧。至於筆試就看你的個人能力了。加油吧!

『叄』 研想考MEM,進入北郵復試大概要多少分

北京郵電大學工程管理碩士且達到2017年全國工程管理碩士錄取分數線(A類)以上的考生。第一批復試分數線為聯考總分不低於170分,英語不低於42分,聯考綜合不低於84分。
第一志願報考本專業全日制初試成績170分(含17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調劑至本專業的非全日制,不接受其他專業及校外調劑,且無破格。
復試內容:
復試採用政治理論筆試、綜合面試和政審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具體內容如下:
1) 政治理論筆試以提交1000字時事政治論文形式進行,成績為合格或不合格;
2) 綜合面試15分鍾,其中包含英語考核。綜合面試主要考察考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工程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等;英語採用3分鍾英文自我介紹的形式進行考核;二者滿分均為100分;
3) 復試成績計算公式:復試成績(滿分100分) = 綜合面試成績 * 90% + 英語口語成績 * 10%
註:政治論文成績不計入復試成績。

5、復試專家遴選及培訓
1) 復試小組構成:本校專家(5位) +秘書(1位);
註:專家要求中級以上職稱,其中碩士導師不少於3人。
2) 復試前,MEM主任召集各復試小組組長開會,傳達復試內容、評分標准、復試紀錄等事項;MEM招生負責人召集各復試小組秘書開會,明確復試秘書職責和工作流程。

6、綜合成績計算公式
綜合成績(滿分100分) = 初試聯考總成績 ÷ 3 *70% + 復試成績 * 30%

『肆』 北京郵電大學研究生分數線

1、學校所有學科門類初試成績最低要求與教育部劃定的分數線一致。

2、退役大學回生士兵招生計劃的答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初試總分分數線在所報學院(研究院)的專業最低復試線下降10分,單科分數線與教育部劃定的分數線一致。

3、第一志願上線生源數超出招生計劃120%的學科專業,可自行劃定高於教育部劃定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的復試分數線。

4、復試名單確定原則:各學院(研究院)按專業或招生方向嚴格按初試總分從高到低確定復試名單,調劑生源排序應在第一志願生源之後,復試總人數應為招生計劃的120%~160%(自動放棄者或已調出考生不佔復試人數比例)。復試名單將於3月22日起陸續公布,考生可登錄各院網站查詢。

『伍』 北京郵電大學歷年復試分數線

北郵通信專業歷年考研分數線是360分。 北京郵電大學,簡稱北郵,是中華人民共和版國教育部直屬,工權業和信息化部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技為特色,工學門類為主體,管理學、文學、理學等多個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

『陸』 2018年北京郵電大學MPA公共管理碩士考研面試復試真題,參考書,著急啊。。。

根據我那年復試的經驗,基本過國家線就可以進入復試啦。難度不大,以下是我參加北內郵MPA復試的一些經驗,希望容對大家有幫助。李國正主編的《公共管理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這本書很多熱點,而且知識體系非常清晰

『柒』 北郵復試設計學

北京郵電大學設計藝術學專業2016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復試:產品設計

註:招生總數中全日制專業學位招生人數為9人

『捌』 北京郵電大學行政管理考研復試需要如何准備

第五章公共政策的設計、執行與評估

【考點1】公共政策的性質

(一)公共政策的定義:(易研教育註:重點)

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威當局,為解決某項公共問題或滿足某項公眾需求,所選擇的行動方案或不行動。

(二)公共政策的特質

1、公共政策乃是公共權威當局所進行的活動。

2、公共政策的選擇行動是一種有意識的行動。

3、公共政策是問題導向的。

4、公共政策包括了公共權威當局的作為或不作為的行動。

【考點2】公共政策的類型(易研教育註:重點)

為了幫助政府政策制定者了解不同政策的性質與特色,提高政策制定的品質,通過類型建構(Typical Construction)對公共政策進行分類乃是必要的。

根據公共政策學者羅威(lowi,1992)和薩利斯伯瑞(Robert Salisbury,1968),可以將公共政策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一、管制性政策(Regulatory Policy)。

二、自我管制性政策(Self-Regulatory Policy)。

三、分配性政策(Distributive Policy)。

四、重分配性政策(Re-Distributive Policy)。

【考點3】政策問題的性質

一、對於政策問題的性質,傳統的政策分析者通常將公共問題視為封閉問題(Close-ended Problem)或第一類問題(First Type Problem),或稱之為「溫順的問題」(tame Problem)。對此,學者李特爾(Rittle,1972)認為,這類問題具有下列特徵:

(1)有明確的問題形成與界定;

(2)問題解決階段可以明確劃分;

(3)解決問題的答案可加以考驗,故能分辨出解決方案的對與錯;

(4)能針對任何問題找到最後的答案,問題解決過程可以找到確定的結束點;

(5)可以列舉所有解決方案;

(6)可以針對應然與實然間的差距進行清晰的詮釋;

(7)每個問題皆能從現實世界中加以抽離,並予以解決;

(8)每個問題都能有明確的、可以認定的與自然的分析形式;

(9)溫順的問題可以復制;

(10)縱使解決問題會得到某些人的歡呼,但當問題解決失效,則沒有人需要負責。

二、政策分析學者鄧恩(Dunn,1994)認為,當代的政策問題的性質有下列特性:

互賴性(Interdependence)。主觀性(Subjectivity)。人為性(Artificiality)。動態性(Dynamics)。

三、當代政策科學家對政策問題的認定,許多學者認為是一種開放型問題(Open-ended Problem)、復雜的問題(Complex Problem)或者是「惡劣的問題」(Wicked Problem)。學者李特爾(Rittle,1972)認為這類問題的特徵為:

(1)沒有明確的問題形成與界定;

(2)問題形成即是解決問題方案的分析,了解問題就是解決問題;

(3)沒有單一的標准能辨別出解決方案的對與錯;

(4)惡劣的問題沒有停止的規則;

(5)無法列舉所有操作解決方案的名單;

(6)應然與實然間的差距可能有許多不同的詮釋;

(7)每一個問題欠缺明確的與自然的分析層次;

(8)每一個問題必須是一箭中的的運作,沒有嘗試錯誤的機會;

(9)問題是獨特的,無法復制的;

(10)解決問題者沒有錯誤的權利。

【考點4】政策問題建構的方法

1、政策問題建構的四種分析方法:

問題感知(Problem Sensing)

問題搜索(Problem Search)

問題界定(Problem Definition)

問題陳述(Problem Specification)

2、政策問題建構的四種實質內涵:

問題情境

後設問題(Metaproblem)

實質問題(Substantive Problem )

形式問題(Formal Problem)

3、問題建構的程序:

、以「問題感知」體悟「問題情境」

、以「問題搜索」認定「後設問題」

、以「問題界定」發現「實質問題」

、以「問題陳述」建立「形式問題」

【考點5】政策問題診斷誤差的來源(易研教育註:重點)

1組織結構(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層級節制體系。在過分層級化的組織中,容易造成信息被隱藏,或視尋找新的信息為敵人,而有所謂信息病象的情形,從而使政策問題認定的工作無法有效地進行。

b,專業化。專業化的結果造成了各部門的本位主義,使正確的信息無法有效地取得,尤其是地理上的區隔造成資源及信息傳遞上的困難。

c,集中化。集中化的情形,使上層的人員信息負載嚴重,難以獲得正確和相關的信息,以有效地認定問題。

2意識形態(Ideology)。意識形態系指組織成員所共同擁有的一套信仰體系。

a,這種意識形態有其危險性,因為它就像「過濾器」,妨礙了真正信息的傳達。

b,過於堅持的信仰,會影響對實際問題的了解,造成認知失去協調性,而使信念和實際現狀產生強烈的沖突。

3無知(Ignorance)

4信息太多(Babel)

5噪音干擾(Noise)

6時間落差(Lag)

7逃避問題(Avoidance)

8隱蔽問題(Masking Problem)

9虛假問題(Pseudo-problem)

【考點6】政策規劃與設計的特性(易研教育註:重點)

1、政策規劃是目標導向的。

2、政策規劃的變革取向。

3、政策規劃的選擇取向。

4、政策規劃的理性取向。

5、政策規劃的群體取向。

政策的規劃與設計是公共政策適應政治環境的過程;是系統思考的過程;是發明政策方案的過程,也是可行性分析的過程。

【考點7】政策規劃的原則

一、學者卡普蘭(Arabam Kaplan)提出的政策規劃原則:

1、公正無偏的原則(Principle of Impartiality)即從事政策規劃時,應持無私無偏的態度,對當事人、利害關系人、社會大眾等,均應予以通盤謹慎的考慮。

2、個人受益原則(Principal of Indiviality)即在從事政策規劃時,無論採取何種行動方案解決問題,最終的受益者都必須落實到一般人民的身上。

3、劣勢者利益最大化原則(Maximum Principal)即從事政策規劃時,應考慮使社會上居於劣勢的弱勢群體及個人,能夠得到最大的照顧,享受最大的利益。

4、分配普遍原則(Distributive Principal)即從事政策規劃時,應盡可能使受益者擴大,即盡量使利益普及於一般人,而非僅僅局限於少數人。

5、持續進行原則(Principal of Continuity)即從事政策規劃時,應考慮事務的延續性,對事務及解決問題的方案,從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角度研究方案的可行性,不能使三者相互脫節,否則就不切合實際。

6、人民自主原則(Principal of Autonomy)即從事政策規劃時,應考慮該政策問題是否可交由民間處理,如果民間願意且有能力處理該問題,基本上應由他們來處理。

7、緊急處理原則(Principal of Urgency)即從事政策規劃時,應考慮各項公共問題的輕重緩急,對於較緊急的問題,應即刻加以處理解決。

二、公共管理和政策學者史諾林(Grover Startling)提出的政策規劃原則

1、集中性(concentration)

2、清晰性(clarity)

3、變遷性(changeability)

4、挑戰性(challenge)

5、協調性(coordination)

6、一致性(consistency)

【考點8】理性政策規劃的基本步驟(易研教育註:重點)

1、決定目標

2、估計需要

3、確定目的

4、設計方案

5、評定後果

6、選定方案

7、設計執行

8、評估

9、回饋

【考點9】政策執行的理論模式(易研教育註:重點)

一、自上而下的政策執行模式(Top-down Approach)

基本命題:

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是有界限的、分離的、連續的

政策制定與政策執行之所以存在界限,乃是因為:第一,政策制定者設定目標,政策執行者執行目標,二者分工明確;第二,政策制定者能夠陳述政策,是因為他們能夠同意許多不同目標間的優先順序;第三,政策執行者擁有技術能力,服從與願意執行公共政策制定者設定的政策

既然政策制定者與執行者接受兩者之間的任務界限,則執行過程必然是在政策制定之後的連續過程上

涉及政策執行的決定,本質上是非政治性的與技術性的,執行者的責任為中立的、客觀的、理性的與科學的

缺點:

(1)自上而下的模式強調了從中央政策決定開始,容易忽視其他行動者的重要性

(2)許多政策沒有支配性的機關,而是由多元政府機關共同執行的

(3)此模式忽視了低層官員與政策標的團體採取的各種策略

(4)政策執行與規劃之間的區分是不必要的、無意義的

二、自下而上的政策執行模式(Bottom-up Approach)

基本命題:

有效的政策執行有賴於多元組織的執行結構

政策執行結構是有共識的自我選擇過程

政策執行是以計劃理性,而非以組織理性為基礎

有效的政策執行取決於執行機關間的過程與產出,而非政策決定建構者的意圖或雄心

有效的政策執行是多元行動者互動的結果,而非單一機關之行動結果

有效的政策執行有賴於基層官員或地方執政機關的裁量權,而非層級結構的指揮命令系統

有效的政策執行必然涉及妥協、交易或聯盟的活動,故互惠性遠比監督性功能更重要

優點:1,促使我們能夠正視執行過程機關組織間的互惠性與裁量權

2,促使各部門之間重視彼此意見與利益的溝通交流

缺點:過分重視邊陲而忽略中心

【考點10】影響政策執行力的因素分析(易研教育註:重點)

(一)、政策問題的性質

(二)、政策執行的資源

(三)、政策溝通

(四)、政策執行人員的意向

(五)、政府組織結構

(六)、政策標的團體的順服程度

(七)、社會、經濟與政治環境

【考點11】政策評估的意義、特質與功能

1、政策評估的內涵

評估的對象為足以影響社會發展的公共政策與計劃

評估的方法為多元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政策評估者包括官方的與非官方的評估者

政策評估的內容包括政策產出和政策結果,其中尤以政策結果為重要

2、政策評估的四個基本特質(Dunn,1994)

以價值為焦點(Value Focus)

政策評估必須質疑政策目標的妥當性與適當性,也必須說明公共政策對社會發展的貢獻

價值與事實的互賴性(Value-fact Interdependence)

政策評估對於公共政策的價值判斷,必須以事實資料為基礎,因此,進行政策評估活動,我們無法迴避事實與價值的互動性

目前與過去取向(Present and Past Orientation)

政策評估活動不僅要分析公共政策的當前發展狀況,探究政策發展的方向是否按照政策目標進行;同時,我們也需要搜集公共政策的過去發展經驗,以掌握過去發展的路線是否按照所預期的方向進行

價值的雙重性(Value Duality)

政策評估雖以完成內在價值為主,但有時外在價值也是評估項目之一

3、政策評估的作用:

繼續或停止政策的實施

改善政策的實施與程序

增刪特殊的政策執行策略與技術

作為他處推動類似政策的參考

作為分配各競爭政策資源的根據

作為接受或拒絕某一政策所涉及途徑或理論的基礎

總之,政策評估的基本功能在於:

向政府及社會提供政策績效的資訊

重新檢視政策目標及政策方案,以謀求政策改進之道

作為形成政策問題或政策建議的基礎

【考點12】政策評估的一般標准(易研教育註:重點)

1,效能(effectiveness)指某項政策達成預期結果或影響的程度

2,效率(efficiency)指政策產出與所使用成本間的關系,通常以每單位成本所產生的價值最大化或每單位產品所需成本的最小化為評估基礎。效率可分為技術性效率和經濟性效率兩大類

3,充分(adequacy)指政策目標達成後,消除問題的程度

4,公正(equity)指政策執行後導致與該政策有關的社會資源、利益及成本公正分配的程度

5,回應性(responsiveness)指政策執行結果滿足標的團體的需求、偏好或價值的程度

6,適當性(appropriateness)指政策目標的價值如何、對社會是否合適以及這些目標所根據的假設的妥當性如何,適當性標准應先於其他標准

【考點13】政策評估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易研教育註:重點)

1、政策目標不易確定

2、政策成功與否的標准不易界定

3、政策效果、影響與政策行動之間的因果關系不易確定

4、政策影響具有多層面,政策評估需要仔細、全面,務求客觀,否則將陷入評估的陷阱。

5、政策評估所需信息資料不易獲取

6、評估的方法問題

7、政治上的阻力

8、政策評估的成本

【考點14】政策評估結果的處理方式

1、政策方案調整(adjustment)

2、政策方案持續(continuation)

3、政策方案終止(termination)

4、政策方案重組(restructuring)

2018考生復試准備工作

一、考什麼:筆試+面試

通常會有簡單的英語方面的聽力考試,另外就是你所考的專業的主要專業課了。專業課筆試通常100分,需要及格,通常不及格是沒有面試資格的,這個要特別注意!

面試的時候會考察到你的英語口語,另外一個就是現場導師提問時間了。通常面試有200分,面試逆襲的例子不在少數。

不過不同的學校,略有不同,童鞋們一定是要查詢自己所考院校歷年復試的要求。

二、關注院校信息

等待成績期間,要多關注院校的信息,或者詢問已經考到該校的學長、學姐或者認識的人。

最好在初試結束的時候開始著手復試,特別是跨專業考研的童鞋,要好好復習復試中要考的專業課,如果到了復試的時間再准備就太趕了!

三、復試怎麼准備

1、首先要對自己的初試分數進行估分,確認自己是否能過線,再准備復試。

估分數看分數線,歷年的分數線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學校的網站以及網上都可以查詢到信息。

2、要准備復試中的專業課考查。主要分為兩部分專業課+英語。

專業課看具體學校的要求,通常會有復試專業課考試說明,童鞋們在這方面最好多問問,切忌閉門造車,多查詢一些歷年信息和經驗。

3、是英語方面的考察。口語和聽力是大家需要關注的重點對象。

很多童鞋在復試中由於口語不好,而吃了很大的虧,希望大家現在就開始多加練習,多聽多說,這樣到復試現場才會從容不迫。

4、留給導師的印象問題。復試過程中要保持禮節行為,應該沒有導師想和不禮貌的學員待在一起。

再就是形象,整潔干凈給人舒適清爽的感覺,不要太誇張太隨便。

四、面試小技巧

要保持鎮定不要慌張結巴,盡量多展示出自己的優點來揚長避短,禮貌、謙虛、大方、自信,回答問題時候不要太帶有攻擊性的去評論某個問題。

『玖』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考研的復試科目是什麼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考研復試的筆試科目:在編譯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資料庫系統原理、軟體工程、通信原理、人工智慧六門選四門。

筆試科目參考書目

編譯原理與技術:

1、《編譯程序設計原理與技術》 李文生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編譯原理》(第2版)張素琴等,清華大學出版社。

3、《現代編譯原理C語言描述》AndrewW.Appel著,趙克佳等譯。

計算機系統結構:

1、《計算機體系結構》鄭緯民、湯志忠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2、《並行計算機系統結構(第二版)》白中英編著科學出版社2006年。

資料庫系統原理:

1、《資料庫系統概論》王珊 薩師煊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資料庫系統概念》楊冬青 馬秀莉等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3、《資料庫系統原理》李建中 王珊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軟體工程:

1、《軟體工程模型與方法》,肖丁、吳建林等編,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實用軟體工程》,鄭人傑等,清華大學出版社。

3、《UML和模式應用》第三版,CraigLarman,機械工業出版社。

通信原理:

1、《通信原理(合訂本)》,周炯槃、龐沁華、續大我、吳偉陵,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2、《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國防出版社。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及其應用》(本科生用書),蔡自興等,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拾』 北郵通信考研初試和復試都考哪些科目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初試科目:

數學,英語,政治,《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一份試卷四門考題,考生選三門作答。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復試科目: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網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四選三。



(10)北京郵電大學復試擴展閱讀: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主要課程:

主幹學科:通信工程,電子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主要課程:電路分析、通信電子線路、脈沖數字電路、數字信號處理、信號與線性系統、微機原理及應用、電磁場理論、微波技術與天線、通信系統原理、資訊理論與編碼、程式控制交換技術、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通信、光纖通信技術等。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培養要求: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通信理論與系統、信息傳輸與處理技術、電子技術及計算機應用技術等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系統學習航空通信、移動通信和網路通信等方向的專業課程,掌握現代通信網路應用、數據傳輸設計和航空通信技能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專業介紹:

信息與通信工程是一級學科,下設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二級學科。該專業是一個基礎知面寬、應用領域廣闊的綜合性專業,涉及無線通信、多媒體和圖像處理、電磁場與微波、醫用X線數字成像、陣列信號處理和相空間波傳播與成像以及衛星移動視頻等眾多高技術領域。

培養知識面非常廣泛,不僅對數學、物理、電子技術、計算機、信息傳輸、信息採集和信息處理等基礎知識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學生具備信號檢測與估計、信號分析與處理、系統分析與設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從事本學科領域科學研究的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

熱點內容
博士生導師行政級別 發布:2025-05-18 04:23:34 瀏覽:711
廣西各所大學開學時間 發布:2025-05-18 04:22:28 瀏覽:55
山東師范大學書法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406
大學生近期目標 發布:2025-05-18 04:13:33 瀏覽:525
青島大學研究生三助 發布:2025-05-18 04:11:51 瀏覽:443
東北電力大學女生宿舍 發布:2025-05-18 03:55:00 瀏覽:292
美國馬里蘭大學中國高中排名 發布:2025-05-18 03:53:01 瀏覽:498
本科生答辯開場白 發布:2025-05-18 03:38:00 瀏覽:263
安徽大學研究生待遇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965
2017鄭州大學專業介紹 發布:2025-05-18 03:33:48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