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大學排名
A. 中國人民大學在中國大學排名多少位
中國人民大學來的排名非常有爭議。源
國內基本將其排在第15至第20位,文科尤其是社會科學領域實力非常強,在國內數一數二,但理工科幾乎為零,屬於基本不設立或徹底放棄理工科的學科布局模式。
和國內各排行榜截然相反的是,國外排名對人大絲毫不留情面,基本都將人大排在25名開外,主要原因是人大的政治思想哲學等對海外來說一點市場也沒有。
B. 中國人民大學排名前二十的系是什麼
填報志願時須注意的:
實際是中國沒有權威和客觀的大學排名,都是民間組織隨意搞的,中國各自的相差巨大,有武書連搞的,有上海交通大學搞的,浙江大學搞的,有中國人民大學搞的等等。誰搞的誰就靠前,都按有利於自己的指標評比,都不符合實際,很不靠譜。
大學排行榜受質疑背後的喜與憂
2012-05-11
一般認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與國際一流名校還存在一定差距,然而按照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領導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據媒體確認,根本無此機構)公布的指標體系和演算法,國際一流名校卻敗給了中國高校。加州理工學院得分僅為1.07分,在武書連排行榜單中連前500名都進不了。曾經培養出10位諾貝爾獎得主和6位菲爾茨獎得主的國際名校巴黎高等師范學院則勉強進入前500名,和國內咸寧學院、宜春學院的排名大體相當。而曾榮登世界第二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則排在第60名左右,與南昌大學、河南大學排名位置相當。(5月9日《中國科學報》)
在西方國家,大學排行榜由來已久,而中國大學排行榜,相對來說則起步較晚。多年來,這些排行榜無論怎樣推陳出新,還是自誕生起就備受質疑。
應該說質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按照武書連課題組的指標體系和演算法對國內外部分高校進行復演、復算,結果發現這個排名存在大量以「數量」代替「質量」的評價指標與數據處理方法,由此得出的人才培養排名,違背了大學生態圈的實際情況,與人們的實際認知不符。
其實上述質疑並不新鮮。歷年來,各方質疑不斷。例如排行榜未考慮因為學校規模、學生數量、文理特性的差異等因素造成的論文發表量、科研成果以及國際交流頻率的不同,使得年輕的專業化院校與老牌綜合型名校的差距越來越大。綜合排名的榜單,通常會掩蓋學校的特色,反而有失公允。這樣的質疑與上述「數量」代替「質量」的質疑異曲同工。
這其實從側面透露出近年來大學合並風和擴招風愈演愈烈,大學非有大師,而有大樓。高校合並實現了對教育資源的重組與改進,使許多高校的規模效益、經濟效益有了明顯的提高,同時在側重數量化考查的榜單助力下,使人誤以為越大者越強。掩蓋了高校合並後機構愈來愈龐大、人員愈來愈臃腫、責權愈來愈不清、效率愈來愈低下等等問題。
喜憂參半的是,中國的大學排行榜自誕生起就有濃重的民間色彩,亂七八糟,隨意排名。完全沒有權威性及公信力,不應該被它牽著鼻子走,否則就會走上一條沒有實際追求的道路。
如果要報考一個最好的中國高校,選擇順序為:首選「C9」大學聯盟,即中國常青藤大學聯盟(並按專業興趣選擇其中的大學)—— 「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非重點高校——民辦高校。
最新「985」工程高校情況(後擴大的34所):
1. 國內一流的「985」工程大學,國家確定首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學的C9」大學聯盟。據介紹,國家重點建設的這9所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精銳部隊,強中強校,重中之重:
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清華大學(理、工科為主)
哈爾濱工業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科技大學(理科為主)
復旦大學(文、理科為主)
上海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浙江大學(理、工、農科為主)
南京大學(文、理科為主)
西安交通大學(理、工科為主)
2. 國內二流的「985」工程大學:
中山大學(文、理科為主)
武漢大學(文、理科為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工科為主)
中國人民大學(文、理科為主)
北京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同濟大學(理、工科為主)
天津大學(理、工科為主)
南開大學(文、理科為主)
中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東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華中科技大學(理、工科為主)
大連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北京師范大學(文、理科為主)
3. 國內三流的「985」工程大學,即其餘的「985」工程高校:
湖南大學(理、工科為主)
華南理工大學(理、工科為主)
廈門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大學
山東大學
重慶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四川大學
蘭州大學
C. 中國前20大學排名榜
每個來人心中,都有一所源最好的大學。大學排名沒有絕對的公正與權威,僅能作部分參考,而且每年按國際標准評估都有變動。
北京大學(北京)
清華大學(北京)
復旦大學(上海)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中山大學(廣州)
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同濟大學(上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
華東師范大學(上海)
北京理工大學(北京)
中國農業大學(北京)
北京交通大學(北京)
北京科技大學(北京)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
上海大學(上海)
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
北京郵電大學(北京)
上海財經大學(上海)
排行不一定準確,但能登上各類排行榜的各所大學,實力都不俗,都是中國一流大學,在一流的大學,需要一流的態度,努力才是硬道理。
(3)人大版大學排名擴展閱讀:
中國大學排行榜,是針對中國所屬各類高等教育院校(含港澳及台灣地區高校)的排名。
現階段大學排行榜主要有三種來源:
一是來自某些高校,如人大版。
二是來自民間組織和網路,如校友會網版 、最好大學網版等。
三是國際教育組織機構所做的世界大學排名中的入榜中國高校排名,如世界公認影響力最大的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D. 中國人民大學世界排名地幾
北大清華世界排名前一百
人大 有點數不上了
E. 中國人民大學排名
綜合排名一向進不了前十,十幾吧,因為理工科嚴重不足,加總分不高。但在人民心中的排名較高,有些地區認為是除了清華北大外最好的大學。人文社科類數一數二,全國頂尖。
F. 中國人民大學排名哪個為准
第四。中國人民大學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該校是一所以人文社科為主回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答重點大學,「雙一流」高校,也是國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和「2011計劃」重點建設的高校,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最高學府」,直屬於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前身是1937年誕生的陝北公學,及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 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並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成立,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先後擔任校長。2015年11月,劉偉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發布「雙一流」高校名單,中國人民大學入選。
G. 中國人民大學排名全國第幾
中國人民大學簡稱「來人大」自,在人文社科領域,只有北大能與之媲美,其他學校都沒法跟人大相提並論。人大在人文社科領域有多厲害呢?在人文社科17個一級學科中,人大有6個A+學科,分別是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新聞傳播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些學科大部分都是熱門學科,並不是一些冷門。
不僅如此,人大的統計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學科也是A+,可以說人大在俗稱文科方面具有較大領先優勢,是一所特色非常鮮明的高校。
但是,在2月17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的新興經濟體大學排名中,人大僅排在了第73名,國內是第23名,這跟我們通常說的「清北華五人」差距較大。
H. 中國人民大學排名世界
可以參考一下與人大學科設置相似的倫敦政經(完全是人大的全面加強版)被排在35,英國第8,就可以知道這其實是整個大學學術屆對這類學校的評判和認知問題。學術界依然是以理工科和基礎學科為尊。
I. 人大在中國大學的排名到底應該是多少
2017人大在中國大學的排名
J. 全國大學排名
該榜單根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和國際化四個維度進行評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位列前3,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依次排在4到10名。地方高校中表現最好的三所大學分別是蘇州大學(29名)、南方科技大學(35名)和上海大學(41名)。
從廣東來看,共有27所廣東高校上榜,中山大學位居第9名,華南理工大學排名20名。此外還有南方科技大學(35名)、暨南大學(51名)、深圳大學(58名)、華南師范大學(85名)、汕頭大學(95名)均位列百強。
今年該榜單還首次發布了中國最好醫科大學排名。2019年入選中國最好醫科大學綜合排名的學校數量共71所,5所廣東醫學高校入選,南方醫科大學排名全國第4名,成績亮眼。同時廣州醫科大學(14名)、廣州中醫葯大學(19名)、廣東醫科大學(34名)、廣東葯科大學(36名)上榜。
(10)人大版大學排名擴展閱讀
中國大來學排行榜,是針對中國所自屬各類高等教育院校(含港澳及台灣地區高校)的排名。現階段大學排行榜主要有三種來源:
一是來自某些知高校,如人大版;
二是來自民間組織和網路,如校友會網版、最好大學網版等。
三是國際教育組織機構所做的世道界大學排名中的入榜中國高校排名,如世界公認影響力最大的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及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大學排名沒有絕對的公正與權威,僅能作部分參考。而且每年按國際標准評估都有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