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招生
㈠ 進哈佛大學有什麼條件
一、哈佛大學入學條件
1、學習成績
哈佛大學招生官員除了看那些毫無表情的成績外,他們更看重學生在班上或年級上的排名,以及所在學校是否是本省、本市的重點學校。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學生最好有一些有一定難度的選修課程並獲得好的成績。
2、標准化考試
需要參加SAT考試或ACT考試。哈佛大學的特別專業還要求申請者參加SATII的學科科目考試。選擇考多少科目應該根據哈佛大學招生錄取要求來決定。有些專業需要學生參加2科或3科的科目考試。所以說,了解大學的入學要求非常重要。
3、學術成就
哈佛大學招生對中國的國家級比賽也相當重視。如果有參加自然科學競賽,藝術體育比賽的經歷,或者曾經入選過國際比賽(比如數理化奧林匹克)的國家集訓隊,都能給申請錦上添花,證明申請人在此領域有高人一等的能力。
此外,如果曾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文章,那也是值得在個人陳述中重點描述的部分,藉此突出申請者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成就。
4、課外活動
除了在課堂上的表現外,哈佛大學招生官員還希望了解你如何度過自己的課餘生活?你對什麼活動感興趣?在活動中你如何與同學相處?你是否積極參加社區服務和志願者活動?其實參加活動的多少、或者參加什麼活動不重要。
5、申請作文
申請作文在申請過程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除了眾所周知的個人陳述之外,你可能被要求就某個特定的問題(比如你最崇拜的人,你生活中遇到的某個窘境和你的對策等)撰寫一篇有字數限制的文章。
這個時候不要害怕袒露自己的心聲,如果什麼東西對你來說是真正重要的,談論這樣的事情,因為這正是錄取人員希望了解的。但這樣重要的事情應該是正面的,反映你的經歷和收獲,它們如何改變了你,你從中學到了什麼?
6、推薦信
通常學校會要求你提供至少兩封推薦信,因為他們希望了解別人眼中的你,特別是導師對你的評價。推薦人可以是你的任課老師、班主任或校長、你的個人輔導老師或任何了解你的老師。他們將被要求評論你課堂內外是一個怎樣的學生,提及你是否習慣課前預習,是否樂於助人,是否擔任學生領導職務等等,同時對你讀大學的潛能作出評估。
大部分的學校除了推薦信之外,還會要求推薦人填寫相應的推薦表格,表格上會羅列一系列的問題以了解推薦人對你的了解程度和評價。你可以自由選擇由誰來為你寫這份推薦信/表,但請記住一定要選那些真正了解你、喜歡你的人來寫,並讓推薦人了解你的學習計劃。
7、大學面試
一些美國院校可能在錄取的最後階段,安排與申請人面談,可以是招生官員與申請者的網上視頻或電話交談,也可能委託申請人所在國家的該校校友來主持這次面談。
面試可以說是一場非正式會談,如果國際學生無法進行面談通常情況下並不會對他們造成什麼不利影響,但這是一個錘煉你交流技巧,提出問題,從在校老師或畢業學生那裡更好地了解學校的機會。目的是幫助你對院校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讓錄取人員進一步了解你。同樣,記住不卑不亢表現真實的自我是至關重要的。
8、領導力
學生的潛在影響力或領導能力。可以是學生在各種國內、國際活動中獲得的相應認可,也可以是學生參與的各種課外活動。這類活動的規模大小並不重要,但要在一定范圍內有影響力。
二、哈佛大學入學成績要求
(1)哈佛大學招生擴展閱讀: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簡稱哈佛,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一所享譽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學,是著名的常春藤盟校成員。
截止2018年3月,這里走出了8位美利堅合眾國總統,157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一)、14點陣圖靈獎得主(世界第四)曾在此工作或學習,其在文學、醫學、法學、商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
㈡ 哈佛大學招生有潛規則哈佛大學招生潛規則
哈佛大學招生有潛規則?哈佛大學招生潛規則是什麼?
2017-12-11 09:01 中華網
哈佛大學招生有潛規則?哈佛大學招生潛規則是什麼?
近期,一則新聞傳遍美國華人圈:「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哈佛大學涉嫌在招生過程中歧視亞裔考生,並指責哈佛大學未能配合上交入學申請人的資料。」頂尖名校哈佛,歧視亞裔?這一下子成了許多媒體的熱門話題。但其實,這在美國教育界早已是一個眾人皆知的秘密。
身份決定命運?
美亞裔考生偽裝成黑人 獲11所名校面試機會
英格姆,美籍印度裔。他如今的職業是「研究生入學申請顧問」,一段特殊的個人經歷,使他對美國名校招生的「潛規則」有了切身體驗。
19年前,1998年,英格姆剛剛在芝加哥大學讀完大三,准備報考醫學院。當時他的本科平均成績是3.1(相當於百分制的85分左右)。他對自己的成績頗有信心。然而,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讓英格姆心涼了一半。
有一位比他學習成績更好的朋友,申請了15所學校的醫學院,卻只收到了2所學校的面試通知,最後,竟沒有被任何一所學校錄取。
這讓英格姆感到意外而沮喪。他開始研究美國醫學院協會公布的醫學院錄取數據,結果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同樣是3.1的平均成績,亞裔美國人被醫學院錄取的概率比非洲裔或西班牙裔美國人的錄取概率要低30%到40%。於是,英格姆靈機一動,決定利用自己的膚色特點,把自己偽裝成黑人。
我剃了個頭,剪了睫毛,決定加入黑人學生組織以便我可以以黑人身份進入醫學院,我還用了我的中間名「喬喬」。
結果他順利收到了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11所名校的面試通知,最終進入了理想的醫學院學習。英格姆表示,假如沒有偽裝的非洲裔身份,他很可能不會被錄取。因此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對亞洲裔的種族歧視。
「平權法案」並不平權?
大多數精英學校錄取恐存多重標准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美國媒體人丹尼爾·哥頓,2007年出版了《入學的代價》一書,他也指出:大多數精英學校的錄取流程有三重標准,對亞裔要求最高,其次是白人,對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的要求最低。而這種標準的制定與「平權法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平權法案:
20世紀60年代,為了保證少數族裔在教育、就業、社會保障上不被區別對待,增加少數族裔在就業和入學中的比例,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簽署了反對歧視的行政命令,即「平權法案」。
英格姆表示:「平權法案」本身就是一個合法化的種族歧視的代表,它對於種族的分類限制了人們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在各種族人口中,亞裔學生的成績最好。但恰恰是這一點,使得亞裔成為「平權法案」中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一群人。道理很簡單,你成績再好,你所在的群體獲得錄取的機會卻有限。
哈佛多年來20%以下的亞裔錄取率 只是巧合?
據《華盛頓郵報》公布的數據:以滿分為1600分的美國高考SAT考試為例。
想要申請普林斯頓大學,亞裔學生需要分別比白人、西裔和非裔學生高出50、235和280分;
想要申請哈佛大學,亞裔學生的成績則分別要高出白人、西裔和非裔140,270和450分。
另有數據顯示:盡管亞裔學生的申請人數在不斷增加,但從1992年到2013年,哈佛大學每年招收的亞裔學生比例都非常穩定,一直保持在20%以下。
對此,《華盛頓郵報》認為,哈佛多年來穩定的亞裔錄取率不會只是巧合。該報記者將哈佛大學的錄取數據和另一所明確表示招生時不考慮種族因素的學校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做了比較後發現,同樣是從1992年到2013年,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亞裔入學率從25%增長到了近43%。
對此,哈佛大學發言人蕾切爾·戴恩解釋說:哈佛大學致力於招收不同類別的學生,他們將每個申請者都「視為一個整體」,審查了許多因素,符合美國最高法院制定的法律標准。
美國最高法院雖禁止在大學招生中使用種族配額,但裁定大學可以將種族視為申請人「全面審查」的一部
㈢ 美國哈佛大學喜歡招收什麼樣的國際學生
那麼哈佛大學到底喜歡招收什麼樣的國際學生呢?哈佛官網上明確寫出:我們意在尋求那些能夠讀書期間對學校做出貢獻、畢業後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學生。學業成績優秀固然重要,但是錄取委員會同樣會考慮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優秀的個人品質、特殊的天賦、在某一領域內表現優秀、獨特的視角、或者有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和機會的能力等等。在我看來,這只是一個非常官方的說法,那麼真正落實到具體成績及背景上呢?每年哈佛大學招收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總數為184人左右,與全世界最頂級的精英做競爭,你應該如何讓自己脫穎而出?下面,我就以今年我的一個被哈佛大學錄取的學生Kevin為例,告訴大家:想要獲得像哈佛大學這樣頂級學校錄取,你應該具備怎樣的背景?
硬體條件:
首先作為國際學生,想申請美國大學,TOEFL或者IELTS是必須要參加的考試。同其他大部分美國大學不同,哈佛大學不會強制要求國際學生必須提供TOEFL成績,但是提醒大家,對於在國內讀高中的孩子來講,這絕對是不能省略的一步,暫且與中國的學霸們競爭,沒有110分以上的TOEFL成績是很難脫穎而出的。Kevin,加拿大籍,就讀於美國康州某高中,TOEFL可以豁免。
ACT或者SAT考試也是申請美國top 50,尤其是top30必不可少的一項考試。哈佛大學需要SAT或者ACT成績,除此之外,還需要至少兩門的SAT subject,並且不能提供SAT IIEnglish。雖說學校官網上寫著:如果你所在的國家不提供ACT或者SAT考試,或者不方便去考試的話,可以不提供該成績(中國即屬於該范疇國家,大陸不提供ACT/SAT考場,需到香港去考試),但是吳慧晶老師友情提示:那些夢想Harvard這樣top10頂級大學的孩子們,無論經歷任何艱難困苦,一定要去考,雖然有些學校不強制要求,但是如果你不提供,錄取機會大打折扣。Kevin同學SATI 2360分(滿分2400),考了三門SAT sub,分別為物理、化學、數學,SATII總成績2380分(滿分2400)。對於美國top 10的學校而言,吳慧晶老師建議:SAT I需要2300+,至少兩門以上SATsub,每門建議760+(滿分800);或者ACT成績32+(滿分36分)。
高中GPA也是硬體指標之一。想要申請Harvard這樣的頂級學校,你所就讀的學校最好為省市重點高中或者知名國際學校,並取得理想的在校成績。美國top10至少要求GPA達到3.5或者3.6以上,建議最好達到3.7-3.8+。Kevin就讀的高中是美國康涅狄格州某十校聯盟之一,GPA 3.82(總分4.0)。
軟體背景:
軟體背景在美國留學申請中所佔的比重達到30%-50%以上,尤其對於美國top10這樣的頂級大學,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會更高,占的比重也會更大。那麼何為軟體背景,在上文中也提到,哈佛大學也非常注重申請者的:優秀的個人品質、特殊的天賦、在某一領域表現優秀、獨特的視角、或者有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和機會的能力等等。這些都屬於軟體背景。
還是以Kevin為例,他有很多豐富而有意義的經歷,比如多次參加國際性的模擬聯合國比賽並獲獎,數學能力優異並在美國數學比賽中表現不凡,在學校管樂團擔任中音薩克斯首席,喜歡辯論和演講並在地方雜志發表自己的文章,在國家實驗室參加圖像識別研究並能用C++高效編程……這一系列驚艷的經歷和從中體現的卓越能力應該如何呈現給美國大學呢?簡歷和文書!這是申請美國大學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也是將你推薦給美國大學、讓他們對你初步了解的唯一途徑(很多學校後續還會要求學生面試)!那麼是否就應該按部就班地把這些經歷羅列出來呢?NO!我們和Kevin深入的溝通之後,我們決定不去選用這些外在的、顯而易見的榮耀作為文章的主脈,將他們列在簡歷裡面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我們認為PersonalEssay更多的是Personal,作為一個人獨立個體本身的個人性格和潛質。因此我們選用了Kevin同學生活中的一件獨自背包旅行的經歷,來把Kevin的性格:一個純粹的、脫離了外在光環、不被社會標准所綁架的個體,他在旅途中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呈現出來。旅途中他看到了不同於自己背景的人們的生活狀態,觸摸到同一個世界中不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以及對於這個即不同,卻又息息相關的社會進行了深入思考,並對社會構成及流動通過自省式的筆觸進行朴實深刻的闡述,最終把whoI am, what do I reallywant這個本質卻又復雜的命題作出了探討。正是這一分坦誠的、獨特的、近乎自白式的essay,獲得了美國哈佛大學的青睞。
軟體背景的經歷固然重要,如何將這些背景呈獻出來,如何將自己成功地「推銷」給美國大學也是值得每一位申請者思考的問題。
除了以上因素,吳慧晶老師在此也給申請美國大學本科新生的同學們一些建議:
提早「下手」,准備EA/ED申請。如果學生的條件背景足夠目標大學的要求,EA,ED申請的成功率要遠遠高於常規RD申請。ED即EarlyDecision,早決定。申請ED的申請者需要注意幾點ED的特徵:捆綁承諾:提交ED學校申請時,學校會要求你簽署EDAgreement,承諾該校若錄取你,你必須入讀,並同時取消其他學校申請;唯一排他:申請者只能選擇一所學校作為ED申請,能不能同時申請其他學校的EA需查看申請ED這所學校的要求,有少部分學校要求申請該校ED的同時不允許申請其他學校的EA。EA即EarlyAction,早行動。同ED不同的是,EA是非捆綁承諾,即錄取後並不是必須入讀,大部分學校的EA是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學校,當然有部分學校的EA也有排他性,就是我們常說的單選早行動Single-choiceEarly Action(SCEA)和限制性早行動Restrictive EarlyAction(REA),這兩種特殊的早行動是有排他性的,即限制你申請其他學校的EA和ED。SCEA的典型代表是耶魯大學,明確說明你選擇了SCEA之後,就不能同時申請其他學校的EA和ED了;換句話說,如果你申請了其他學校的EA或者ED了,就不能再申請耶魯的SCEA了。REA的典型代表是斯坦福大學,其要求學生簽署的REAAgreement裡面明確寫明,你選擇了該校的REA之後,不能再申請其他學校的ED、EA、EN(EarlyNotification)了,只能申請RD和Rolling(滾動錄取)的學校。EA,ED的申請截止日期要早於常規申請的截止日期1-5個月,Harvard的EA截止日期為11月1日,12月中旬會出結果。Kevin的申請也是趕在2013年11月1日之前提交,爭取增加錄取機會的每一個可能。
面試的表現尤為重要。很多美國大學要求學生面試,尤其對於top20的學校,面試幾乎成了申請材料的一部分,面試的種類也各有千秋:現場面試、校友面試、電話、視頻等面試模式。對於大多數國際學生來講,電話、視頻和校友面試是最常見的三種方法。條件方便的學生最好考慮直接去學校現場面試。吳慧晶老師在此提醒廣大學生們:接到面試通知時,要盡早著手准備面試材料,可以到網站上搜索一些面試經驗說明,准備一些可能問到的問題,並找人練習模擬面試,全方位做好准備。Harvard大學針對不同國家的學生,面試要求也會不同。有些國家的申請者會被面試官直接聯系進行面試,有些國家的申請者在提交申請之後需要自己聯系Harvard面試官,將名字、國家、高中名稱等信息發給面試官,然後會被安排面試;有些國家的申請者是不需要面試的,如果學校需要你補充材料或者面試,會聯系你(中國即在這個范圍內)。
總之,美國大學會綜合審理申請者的材料,盡力將自己的軟體背景和硬體成績均做到自己的最好,爭取最大的錄取可能。在此也祝所有意向赴美留學的學子們都能得到理想大學的錄取,在美一切順利!
㈣ 請問哈佛大學怎麼招生怎麼考試
條件只有一個,就是你能給哈佛增光添彩。美國名校的考量中,分數最多隻佔15%。這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體系,你不能用中國的制度去理解美國。
給你舉幾個被哈佛錄取的學生的例子:
L,出生在波士頓的越南華裔,電腦神童,善於編寫程序,所編程序為許多公司採用,因而在高中階段就掙了許多錢,開著自己買的賓士上中學,還為美國民主黨設計了捐款程序軟體,因此獲得美國總統柯林頓的贊揚並合影。他的SAT考分只有1300+/1600,實在不高,但是2001年被哈佛以及其他著名大學爭先錄取。
C,居住在一個比較貧困的城市的華裔,在高中階段開始為一位著名的經濟學家做秘書,同時在一家大的制葯公司進行獨立研究,她的關於蜜蜂的寄生蟲病的研究獲得科學大獎,全國巡迴宣講。她的SAT成績也不到1400(當時滿分是1600,現在是2400,包括寫作,當時沒有寫作),還是被麻省理工大學錄取。
F,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8歲赴美,初三開始就在哈佛牙科研究所從事研究,並在導師指導下發現了一種遺傳疾病的致病基因,高二擔任馬薩諸塞州州長特別助理,負責處理群眾來信和調查研究,還曾榮獲州數學比賽第一名,經濟學比賽第一名,波士頓網球比賽第二名等等,考試成績也非常出色,2002年被哈佛提前錄取。
O,來自台灣的移民,在高中階段研究並設計了降雪期間道路撒鹽量的精確數學公式,並因此獲得西屋獎提名,法國號的吹奏達到專業水平,並且是出色的女子足球前鋒,1994年被哈佛錄取。
通過這些例子你大概應該能夠體悟到哈佛要什麼樣的學生。
不過美國高中生在中學階段會做許多事情,在中國很難。
㈤ 中國每年有多少人考上哈佛大學
中國大陸每年被哈來佛大學錄自取的不超過10人,而且這幾年錄取人員逐漸下降。
哈佛大學每年本科招生錄取大約1000人,大部分是美國本土學生,其中亞裔(中日韓及東南亞)佔大約20%,非洲裔佔10-15%。
在美國之外錄取的學生稱為「國際生」,國際生的錄取率更低,大約僅占總錄取學生的10%,這些國際生來自全世界90多個國家。
據非官方收集的數據,2018哈佛錄取的中國籍學生有7人,其中北京人大附中ICC國際部1人,南京外國語學校2人、深圳中學1人、鄭州外國語學校1人、UWC波黑校區1人、另外還有2名在美國高中就讀的中國籍學生獲得哈佛大學的錄取,一名就讀於康科德學院(Concord Academy),一名就讀於西城中學(Westtown School)。
㈥ 哈佛大學如何招生
和其他美國大學一樣:
本科:SAT+托福+動機信+高中成績,BA的申請難度回非常大,對申請人的SAT,托福,答高中成績的要求很高,還需要提供社會實踐經歷,包括各類學術獎項,全國性和國際獎項,會議講座等,還要提供家庭情況。中國大陸基本沒戲。
碩士:和普通美國大學一樣,對個人經歷,專業水平,大學成績的要求很高
博士:和全世界主流國家的大學都大同小異
㈦ 哈佛大學DS招生規模每年招多少人
哈佛大學DS全稱為數據科學碩士(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項目為期1.5年,要求申請者本科畢業,擁有理工專科或數學專業背景,本屬科未設定有最低GPA要求,要求遞交GRE分數,自願遞交GRE科目考試分數,但未設有最低分數要求。該項目教授內容主要涵蓋以下領域:統計建模、機器學習、優化、海量數據集的管理與分析和數據獲取。此外,也涉及再生數據分析、合作問題解決、可視化與傳播、以及安全與倫理話題
㈧ 哈佛大學在中國招生的條件是什麼
如果想考哈佛大學,大致要按以下五個方面做好准備:
一、 高一畢業托福成績達到600分以上。
英語非常重要,這是考美國大學的第一關。要想達到這個成績,英語的學習必須遠遠超過中學教學課本。必須到社會上找更高級的培訓班。口語、聽力應該好過,但單詞量是個大問題。怎麼著也要掌握8000-10000單詞量。在初二、初三突擊英語時,每天背300個單詞,那真是枯燥極了,也苦極了。但堅持半年到一年後,基本上單詞就不再是問題了。建議同學們到新東方外語學校補習一下英語。暑假可以到上海、北京報名上個住宿班。新東方的課程可以上網查看一下。
托福考試有一定的技巧,所以要在高一暑假期間考一次,如果考得不理想,高二還來得及再考。分數起碼要達到600分以上。現在是新的計分法,滿分120分,要達到100分以上。這是最低線。這幾年考上哈佛的中國學生托福都在630分以上,折算成新分數應為110分以上。
二、 要准備STA考試
考美國大學都要參加SAT考試。美國為爭奪全世界的優秀人才,在世界各地設有SAT考點,中國大陸暫時沒有,要想參加考試,都是辦港澳通行證到香港去考。考試時間每年有四次,可以多次參加考試,用最好的一次成績申報美國大學。所以要提前准備,最好高二上半年考一次,下半年有機會再考一次。
考試內容:SAT 1 有三門,一是英語語法詞彙;二是英文寫作;三是數學。每門800分滿分,共2400分,要考哈佛,最低也要2200分以上。
SAT 2,可以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很多門課程裡面選3門,也是每門800分,滿分2400分。選擇參加考試的科目應該與你想上什麼大學,學什麼專業有一定的聯系。中國學生一般選數、理、化,因為其他課程受英語的限制,難度更大。
SAT考試難度近似GRE,英語部分比托福要難。
新東方有SAT培訓學校,上海、北京都有,辦了幾次,效果不錯。大部分中國考上美國大學的學生,都上過這個培訓班。要在高一的時候培訓一次,然後考試,也可以提前買幾本書看一看。數學部分可能比中國的簡單,但思路不一樣,如果不提前訓練,還真不一定能拿下。
zt
三、 日常的學習與文藝、體育特長
在高中期間應該達到省一級的重點中學年級排名前10名。哈佛在錄取時要看學校的評價,前10名是有加分的。
在高一時,應該獲得過全國奧賽(數學、物理、化學任一)金牌,美國大學非常重視這一點。
要有文藝或體育特長,要在省級或全國比賽中獲過獎。
以上三點不是硬指標,是加分指標。硬指標是托福、SAT,如果差一點點,是可以用加分指標彌補的。但報考哈佛的學生個個都是有國際奧賽金牌或文體特長的。所以你也得有才行。
四、 社會活動與領導能力
其實這一條是看你對社會的責任感和愛心認知,並考驗你有否長期堅持的毅力。在社會活動中的出色表現可以反映一個人的人品。因為哈佛出來的人是要對社會做出貢獻、負責任的人。這些品質要從小開始培養,在中學期間表現出來,才會被認可。
那麼具體要幹些什麼呢?很難有統一的標准,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而定。舉幾個例子供參考。
(1) 參加重大活動、重要會議的表現。有的人在亞運會、殘運會當志願者表現突出,有的人在環保活動中積極參與並有所成就,有的人參加青少年國際會議提交有價值的議題並在會議中大膽闡述自己的主張,等等。
(2) 長期堅持義務活動。有的人堅持每周去敬老院義務幫助老人,有的人在網上給西藏的學生編寫教材、錄制磁帶,有的人組織起來堅持募捐給貧困地區的家庭打井,解決飲水問題。
(3) 是某項活動的組織者、創意者。有人組織學生公司,推銷商品,用賺到的錢捐助某一件有意義的事。
總之,是表示愛心,表現你的社會責任心,並在活動中展示你的能力。但是一定要長期堅持,達到一、兩年。
五、 推薦信和學校的評價。
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有班主任、校長,或者是社會活動中認識的名人,給你寫很好的推薦信,就會起很大的作用。寫推薦信的人應該是最了解你的人,要寫出他對你的真實認識。
學校的評價也是重要的。哈佛大學要求學校填寫一張表格,回答一些固定的問題,使得對學生的評估有一個量化的指標。所以你在學校的表現、老師們對你的評價都是很重要的。
以上五個方面是要努力的方向。只有做到最好,才能有機會。要知道,考哈佛的人是全世界的尖子,每年在中國也就招2-3名,加上耶魯、麻省、普林斯頓,不會超過10人。樹立考哈佛的理想,就要准備與全世界的人精比拼。
如果是在普通的中學,要做好以上五個方面很艱難,但也可以考慮以下辦法。
(1) 到英國、美國、加拿大讀高中,然後考美國大學。這條路雖是捷徑,但會花錢很多,要看家裡的經濟能力。
(2) 報考國內的一流高中理科班。北京人大附中、上海外語學校、復旦附中、蘇州中學都有全國招生的理科班,可以上網查詢。如果高中能到這些學校上,就會省很多勁,花錢也不多,但機會將很多。
如果這兩條做不到也沒關系,只是你要付出的努力會很多。
㈨ 我想知道哈佛在中國招生的條件,或者說怎樣才能成為哈佛大學的學生。
哈佛本科招生的"硬條件"非常簡單,你只要按規定時間提交全部申請材料,包括托福、SAT的成績、入學作文、申請費等等,就好了。
但是,在那麼多滿足上述條件的申請人中,哈佛會要誰呢?雖然並不存在絕對的配額,但是哈佛每年從中國直接招生數量有限,他們究竟怎麼挑選呢?你要站在哈佛的角度去想問題。哈佛希望每個學生未來都會給哈佛帶來更高的榮譽和更大的利益。如果他們看出你有這種潛力,而且潛力很大,甚至你現在就可以給哈佛帶來直接的榮譽和利益,那麼哈佛要你的可能性就很大。
例如,你已經在重要的國際大賽中獲獎。哈佛比較重視花樣滑冰,如果你是世界花樣滑冰冠軍,雖然你的托福成績略差,也沒有SAT考試成績,哈佛非常可能會錄取你。
例如,你本人的成績和表現一般,但是你來自一個非常顯赫的家族,你的父輩具有非凡的政治或經濟影響力,那你會成為哈佛和其他名校競爭的對象。
例如,你在高中階段就在一個重要的科學實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這個實驗的結果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或商業價值,你在何其他人的競爭中就會占優勢。
例如,你在高中階段已經發表了有影響力的作品,成為大量文學愛好者關注的對象,或者你在歷史等人文科學的研究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哈佛會非常喜歡這樣的學生。
例如,你組織了重大的有社會意義的公益活動,表現出領導者的能力和風范,這也是哈佛喜歡的類型。
例如,你在高中階段就參與了重要的商業活動並且財源滾滾,哈佛並不會認為這是不務正業,相反他們非常欣賞有創業和賺錢能力的學生。
也許你沒有上述那麼突出的成就但是在不止一個方面也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表現出你的過人的精力和同時處理多方面事務有條不紊的素質,哈佛的相當多的學生屬於這個類型。
也許你沒有這些過人的東西,只是學習成績好。哈佛每年會錄取一些(雖然百分比有限)典型的專注於學習類型的學生,平時成績好,SAT成績好,AP考試多而且成績好,等等。
也許你不但沒有顯赫的家世,恰恰相反,出身於一個弱勢群體,但是仍然表現出不俗的成績和頑強的精神,哈佛每年也要「照顧」一些這樣的學生。
哈佛強調多樣性,既不會把哈佛變成一個純粹的富家子弟的俱樂部,更不會把哈佛變成一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亞裔書獃子的天堂,各種類型的人都會有一些。
我們常常會看到有趣的現象,一個非常張揚的天才橫溢的學生會被哈佛拒絕,而一個相對普通的學生卻被錄取,這裡面有很多難以理解的復雜的因素。哈佛讓許多各種類型的學生都心存希望,但是幾乎沒有人有把握進哈佛。
本科生的出身非常重要,特別是對中國學生來說,來自哪個高中極為重要,但是哈佛絕對不會完全不顧來自普通學校的學生,不會讓你看出太明顯的傾向性。
希望你能看懂。
㈩ 哈佛大學每年招收多少學生
哈佛每年招本科生只有一千多名,不是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