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天賜庄校區
Ⅰ 求蘇州大學各個校區的詳細地址
一:天賜庄校區:囊括了本部(干將東路333號)、東區(東環路50號)內、北區(干將東路178號),東吳大學舊址也位容於此地。
天賜庄校區位於市區,出行選擇地鐵公交都很便捷。本部北門外的地鐵公交站都叫「相門」,東區東門外是「蘇大東校區」公交站,到達北區則要記住在「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公交站或「東環路」地鐵站下車。
二:獨墅湖校區:位於蘇州市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由文景路分割為一期和二期。
一期、二期東門就有公交車站,多條線路方便日常出行,地鐵站也在學校附近
三:陽澄湖校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濟學路8號。
81路可直達蘇州火車站。便利的換乘可以將你帶到蘇州的各個角落。
Ⅱ 蘇州大學天賜庄校區郵編
郵政編碼
215006
江蘇省蘇州市滄浪區十梓街1號蘇州大學天賜庄校區
Ⅲ 蘇州大學佔地面積有多大
截至2018年9月,蘇州大學佔地面積3739畝,建築面積166餘萬平方米。
學校有天賜庄校區、獨墅湖校區、陽澄湖校區3個校區。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ESI排名中國內地高校第22位;設有26個學院(部);有全日制本科生27258人,碩士研究生12160人,博士研究生4038人,留學生2598人。
(3)蘇州大學天賜庄校區擴展閱讀:
蘇州大學校區劃分可以分為三大校區(天賜庄校區、獨墅湖校區、陽澄湖校區)或者細分為8個校區。
1、天賜庄校區(校本部):原東吳大學校址,現在主要是物理與光電·能源學部、數學科學學院、法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和外國語學院使用。
2、相門外校區(北校區):原蘇州絲綢工學院,1997年並入蘇州大學。現在主要是紡織學院使用,與本部相隔一座相門橋。
3、可園校區(南校區):原蘇州醫學院,2000年並入蘇州大學。現由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使用。
4、蠶桑地校區(東校區):現在主要是商學院、體育學院和留學生使用,與本部隔護城河相望,建有東吳橋連同兩校區。
5、獨墅湖校區(新校區):分北(一期)、南(二期)兩區,2007年起陸續起用。為蘇州大學新校址,主校區,部分學院已搬遷至此。
6、陽澄湖校區:原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2012年並入蘇州大學。現主要是機電,沙鋼,城市軌道學院使用。
7、文正校區:為文正學院(獨立學院)所在校區。
8、周庄校區:為應用技術學院(獨立學院)所在校區。
9、寮國校區:位於寮國首都萬象,成立於2011年,是中國高校第一個國外校區,也是寮國國內第一所外國大學。
Ⅳ 蘇州大學有幾個校區
蘇州大學有3個校區:
1、天賜庄校區
天賜庄校區囊括了本部(干將東路333號)、東區版(東環路50號)、北權區(干將東路178號),東吳大學舊址也位於此地。本部北門外的地鐵公交站都叫「相門」,東區東門外是「蘇大東校區」公交站,到達北區則要記住在「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公交站或「東環路」地鐵站下車。
2、獨墅湖校區
獨墅湖校區初建於2004年,位於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由文景路分割為一期和二期。炳麟圖書館是獨墅湖校區的代表性建築物,外形似睡蓮般嬌羞柔美,又如鋼鐵鑄成的堡壘,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3、陽澄湖校區
陽澄湖校區位於相城區濟學路8號。圖書館三樓的自習室、書庫和期刊閱覽室都是自習的好去處,安靜的環境給你最好的學習體驗。同時也可以選擇教室或者咖啡吧作為自習地。
Ⅳ 蘇州大學有幾個校區
蘇州大學有三大校區,具體介紹如下:
1、天賜庄校區囊括了本部(干將東路回答333號)、東區(東環路50號)、北區(干將東路178號),東吳大學舊址也位於此地。
天賜庄校區位於市區,出行選擇地鐵公交都很便捷。本部北門外的地鐵公交站都叫「相門」,東區東門外是「蘇大東校區」公交站,到達北區則要記住在「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公交站或「東環路」地鐵站下車。
2、獨墅湖校區初建於2004年,位於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由文景路分割為一期和二期。
3、陽澄湖校區位於相城區濟學路8號。可以選擇在門口乘坐884路公交車,或者走幾百米在相城區職教中心坐車。81路可直達蘇州火車站。便利的換乘可以將你帶到蘇州的各個角落。
Ⅵ 蘇州火車站到蘇州 蘇州大學-天賜庄校區-存菊堂 怎麼走啊
公交線路:102路 → 地鐵1號線,全程約6.7公里
1、從蘇州站步行約160米,到達火車站南廣場首末站回
2、乘坐102路,經過5站, 到達樂橋北答站
3、步行約10米,到達樂橋站
4、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2站, 到達相門站
5、步行約610米,到達蘇大-存菊堂
Ⅶ 蘇州大學各個學院在哪幾個校區
蘇州大學有三個校區,名稱和地址如下:
天賜庄校區(本部),江蘇省蘇州市十梓街1號。
獨墅湖校區,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
陽澄湖校區,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濟學路8號。
天賜庄校區是蘇州大學老校區,是原東吳大學舊址,現有保護建築十四幢,這些建築造型或作歐洲古典式、或仿中世紀城堡式、或效美國教堂式,既多樣又統一,至今保持原貌。
獨墅湖校區是蘇州大學於2004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的分校區之一,坐落於美麗的獨墅湖畔,入駐獨墅湖校區的院系有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醫學部、文學院、社會學院、教育學院、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等。
陽澄湖校區最早為1954年2月創辦的上海鐵路管理局職工學校,後幾經更改,成立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2012年2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及其基礎設施並入蘇州大學,成立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
蘇州大學各個學院:現存本部(天賜庄),東區,北區(原絲綢工學院合並),陽澄湖校區,獨墅湖校區五個校區,蘇大文正學院(越溪)和蘇大應用技術學院(周庄)是獨立院校,一般不與蘇大同提,蘇大原有西校區(原蠶桑專院合並)現已棄用,南校區(原蘇州醫學院合並)現劃歸蘇大附一院使用,不再做蘇大醫學部教學擔當。
蘇州大學,簡稱蘇大,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劃」首批牽頭高校,江蘇省十五所重點建設大學成員,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蘇州大學的最早前身為創建於1900年的東吳大學;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數理系合並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在原東吳大學校址辦學;
1982年江蘇師范學院改為蘇州大學。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蘇州醫學院、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先後於1995年、1997年、2000和2012年並入蘇州大學。
Ⅷ 蘇州大學有幾個校區
蘇州抄大學有3個校區:
1、天賜庄校區
天賜庄校區囊括了本部(干將東路333號)、東區(東環路50號)、北區(干將東路178號),東吳大學舊址也位於此地。本部北門外的地鐵公交站都叫「相門」,東區東門外是「蘇大東校區」公交站,到達北區則要記住在「蘇大理想眼科醫院」公交站或「東環路」地鐵站下車。
2、獨墅湖校區
獨墅湖校區初建於2004年,位於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由文景路分割為一期和二期。炳麟圖書館是獨墅湖校區的代表性建築物,外形似睡蓮般嬌羞柔美,又如鋼鐵鑄成的堡壘,榮獲「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3、陽澄湖校區
陽澄湖校區位於相城區濟學路8號。圖書館三樓的自習室、書庫和期刊閱覽室都是自習的好去處,安靜的環境給你最好的學習體驗。同時也可以選擇教室或者咖啡吧作為自習地。
Ⅸ 蘇州大學幾個校區 分布在哪
蘇州大學有三個校區,名稱和地址如下:
天賜庄校區(本部),江蘇省蘇州市十梓街1號。
獨墅湖校區,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仁愛路199號。
陽澄湖校區,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濟學路8號。
天賜庄校區是蘇州大學老校區,是原東吳大學舊址,現有保護建築十四幢,這些建築造型或作歐洲古典式、或仿中世紀城堡式、或效美國教堂式,既多樣又統一,至今保持原貌。
獨墅湖校區是蘇州大學於2004年3月正式開工建設的分校區之一,坐落於美麗的獨墅湖畔,入駐獨墅湖校區的院系有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醫學部、文學院、社會學院、教育學院、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等。
陽澄湖校區最早為1954年2月創辦的上海鐵路管理局職工學校,後幾經更改,成立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2012年2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蘇州校區及其基礎設施並入蘇州大學,成立蘇州大學陽澄湖校區。
(9)蘇州大學天賜庄校區擴展閱讀:
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1計劃」首批入選高校,「雙一流」建設入列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蘇州大學現佔地面積3586畝,建築面積158餘萬平方米;學校圖書資料豐富,藏書近500萬冊,中外文期刊40餘萬冊,中外文電子書刊110餘萬冊,中外文資料庫82個。
參考資料:
網路——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校區地圖
蘇州大學——學校概況
Ⅹ 蘇州大學有幾個校區 有多少人
3個校區,蘇州大學有天賜庄校區、獨墅湖校區、陽澄湖校區三大校區,佔地面積3586畝,建築面積158萬余平方米。擁有全日制本科生27095人,全日制碩士生10236人,在職專業學位碩士2882人,全日制博士生1812人,臨床博士2038人,各類留學生3205人。
學校設130個本科專業;5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29個博士後流動站;學校現有1個國家一流學科,4個國家重點學科,20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 9個「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學科。
(10)蘇州大學天賜庄校區擴展閱讀:
蘇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學校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全校教職工5353人,具有副高職稱及以上人員2646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1人,中國科學院及工程院院士7人,發達國家院士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7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5人,「萬人計劃」傑出人才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