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校區
1. 東南大學校本部是哪個校區
東南大學本部是四牌樓校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四牌樓2號。東南大學創建於1902年的三版江師范學堂。權1921年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建立國立東南大學,下設工科,其後工科又經歷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工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國立南京大學工學院等歷史時期。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以原南京大學工學院為主體,並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學校的有關系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南京工學院。
1988年5月,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並,南京地質學校並入,組建新的東南大學。
(1)東南大學校區擴展閱讀
根據2019年3月官網顯示,東南大學進入ESI學科排名的學科數為11個,分別是工程學、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數學、物理學、化學、臨床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葯理學與毒理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和社會科學總論。
其中,工程學位列全球第25位,計算機科學位列全球第22位,均位居全球前1‰。在2016年9月發布的世界大學學科領域排名(ARWU-FIELD)中,東南大學「工程學」位列全球第20位,中國大陸第5位。
2. 東南大學的校址在哪裡
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四牌樓2號,九龍湖校區位於南京市江寧專區東南大學路2號,丁家屬橋校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湖南路丁家橋87號,蘇州校區位於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林泉街399號,無錫分校位於無錫市新吳區菱湖大道99號。
東南大學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1921年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建立國立東南大學,下設工科,其後工科又經歷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工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國立南京大學工學院等歷史時期。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以原南京大學工學院為主體,並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學校的有關系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南京工學院;1988年5月,學校復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並,南京地質學校並入,組建新的東南大學。
3. 東南大學有幾個校區
東南大學有3個校區,分別是:
1、四牌樓校區:南京的中心玄武區四牌樓2號。校區東枕鍾山,北臨玄武湖,松檜薈翠,風景秀麗,佔地641畝,建有各類建築61.85萬平方米。該校區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高年級教育、繼續教育(除醫學學科外)和科學技術研究基地。
2、丁家橋校區:鼓樓區丁家橋。佔地176畝,已建各類建築26萬平方米。該校區為醫學學科教育科研基地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所在地。
3、九龍湖校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2006年夏季起,東南大學主教學區遷至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總面積3752.35畝。
九龍湖校區建築規劃以東南大學的歷史文脈為依據,採取公共核心教學組團與專業教學族群組團相結合的校園建築形態九龍湖校區已建成教學區、科研實驗區、行政區、本科生生活區、研究生生活區、教師生活區、後勤保衛區等,總建築面積約59.9萬平方米。
(3)東南大學校區擴展閱讀:
除了有三個校區之外,東南大學還有一個分校,位於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區內。東南大學無錫分校於1988年經原國家教委和電子工業部批准創辦,以培養電子信息領域內的高層次人才為目標。2007年9月進入新校區辦學。
東南大學無錫分校創建於1988年4月,是原國家教委批準的首批重點大學分校之一,是東南大學和無錫市合作共建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基地。無錫分校、一期工程建築面積近10萬平米,已形成了生活、教學、科研設施配套,本科生與研究生、全日制與在職教育、繼續教育等全方位、多層次、多樣化辦學體系。
4. 東南大學幾個校區,分別在什麼路哪個是主校區
有四個校區,分別在玄武區的四牌樓校區、鼓樓區的丁家橋校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九龍湖校區、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區的無錫分校,主校區應該是九龍湖校區,還有少部分在四牌樓校區。
四牌樓校區
地址:南京的中心玄武區四牌樓2號。該校區東邊是東枕鍾山,北邊是玄武湖,佔地641畝,建有各類建築61.85萬平方米。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高年級教育、繼續教育(除醫學學科外)和科學技術研究基地都在改校區。
丁家橋校區
地址:鼓樓區丁家橋。該校區的佔地面積有176畝,已建各類建築26萬平方米。學校的醫學學科教育科研基地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所在地。
九龍湖校區
地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該校區總面積3752.35畝,是佔地最大的校區,2006年夏季起,東南大學主教學區遷至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九龍湖校區建築規劃以東南大學的歷史文脈為依據,採取公共核心教學組團與專業教學族群組團相結合的校園建築形態九龍湖校區已建成教學區、科研實驗區、行政區、本科生生活區、研究生生活區、教師生活區、後勤保衛區等,總建築面積約59.9萬平方米 。
無錫分校
地址: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區內。1988年經原國家教委和電子工業部批准創辦該校區,以培養電子信息領域內的高層次人才為目標。但在2007年9月進入新校區辦學。
5. 東南大學研究生在哪個校區
東南大學研究生院在四牌樓校區。
四牌樓校區位於六朝古都南京的中心玄武區四牌樓2號,校區東枕鍾山,北臨玄武湖,松檜薈翠,風景秀麗,佔地641畝,已建有各類建築61.85萬平方米。現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高年級教育、繼續教育(除醫學學科外)和科學技術研究基地。
東南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規定
為了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依法治校,加強和完善研究生的學籍管理,促進研究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依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特製定本規定。
第一條
新生應當按規定日期,持入學通知書,攜帶必要證明材料來校辦理入學手續。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入學者,應當事前向研究生院請假並附有關證明。請假不得超過兩周。未經請假或請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外,取消入學資格。
第二條
新生入學時,經學校指定的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體檢合格者,准予注冊,並取得學籍。在體檢復查中發現患有疾病不能堅持學習者,經學校指定醫院證明,短期治療不能達到入學標準的,取消入學資格;短期可以治癒的,由研究生院批準保留入學資格一年,回家或回原單位治療,所有費用自理。
保留入學資格者不具有學籍。待次年新生入學前三個月由本人提出入學申請,並經學校指定醫院復查合格,方可重新辦理入學手續。復查仍不合格或逾期不辦理入學手續者,取消入學資格。
第三條
新生入學後,學校將按招生規定復查。凡屬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學籍者,一經查實,取消學籍(註:對於在校生,不論何時發現都作取消學籍處理)。
第四條
每學期開學時,研究生須按時到校並在各院(系、所)辦理報到注冊手續。因故不能如期報到注冊者,必須履行暫緩注冊手續,批准後方為有效。未繳納學費或其他不符合注冊條件的不予注冊。無正當理由未履行暫緩注冊手續不按時注冊超過2周的,視為自動退學。
6. 東南大學九龍湖校區有哪些學院
東南大學九復龍湖校區是東南制大學的新校址,坐落於南京市江寧開發區,於2006年9月投入使用。九龍湖校區由東南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其中李文正圖書館是齊康老師主持設計的、全校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建築,已投入使用。
學校黨政機關的大部和部分院系機關的主體搬到九龍湖主校區;
學校直屬單位和教學、實驗等教學輔助部門、後勤服務部門根據需要將主體大部搬入九龍湖主校區;
除建築系、醫學院等少部分院系外,絕大部分一至三年級本科生教育全部搬到九龍湖校區;
部分院系的四年級本科生與研究生搬至九龍湖校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財經管理學院、人文學院/藝術學院/法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物理系、土木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體育系、化學化工學院、交通學院等學院。
7. 東南大學校本部是哪個校區
你好!
東南大學一共有三個校區,江寧的九龍湖校區(大多數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都在那)、市區的四牌樓校區(老校區,大部分研究生都在這)、湖南路的丁家橋校區(東大醫學院在此),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誒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8. 東南大學有幾個校區分別在哪
東南大學有4個校區,分別是四牌樓校區、丁家橋校區、九龍湖校區、無錫分校。版
1.四牌權樓
校區地址:南京的中心玄武區四牌樓2號。該校區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高年級教育、繼續教育(除醫學學科外)和科學技術研究基地。
2.丁家橋
校區地址:鼓樓區丁家橋。該校區為醫學學科教育科研基地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所在地。
3.九龍湖
校區地址: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南部。九龍湖校區建築規劃以東南大學的歷史文脈為依據,採取公共核心教學組團與專業教學族群組團相結合的校園建築形態九龍湖校區已建有教學區、科研實驗區、行政區、本科生生活區、研究生生活區、教師生活區、後勤保衛區等。
4.無錫分校
校區地址:無錫太湖國際科技園區內。以培養電子信息領域內的高層次人才為目標。
9. 東南大學的校址在哪裡
1、地址:南京市江寧區東南大學路2號
2、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
3、目前,學校擁有60個本科專業,206個碩士點,9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個國家重點學科,6個國家重點學科培育點,10個江蘇省重點學科(其中1個江蘇省「重中之重」學科),22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9)東南大學校區擴展閱讀:
東南大學國家重點學科:
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
建築學(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技術科學)
交通運輸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不分設二級學科)
藝術學,熱能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結構工程
截至2018年5月,學校設有30個院(系),擁有76個本科專業。
專任教師283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314餘人,占教師總數的比例為80%,正、副高級職稱1935人,博士生指導教師925人,碩士生指導教師2151人,兩院院士12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3人。
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專家16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專家23人,青年千人計劃26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45人,長江學者青年學者項目10人。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5人,「萬人計劃」教學名師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3人,國家「十二五」863計劃主題專家3人、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專家1人、國家重大專項專家2人,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4人,全國十大青年法學家2人。
學校共有52位教授當選新一屆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其中5位教授當選高等學校相應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7位教授當選高等學校相應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1個團隊入選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