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招生就業處
1. 貴州大學或貴州師范大學的心理學專業招收研究生嗎
招的。
貴州大學從1978年開始招收、培養研究生。學校現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有世界一流建版設學科1個、國家權級重點學科1個、國內一流建設學科9個、區域一流建設學科7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23個。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9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研究生培養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個學科門類。
(1)貴州大學招生就業處擴展閱讀
畢業後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就業的少數民族普通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或者工作單位在國務院公布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定向就業原單位的少數民族在職人員考生,可按規定享受少數民族照顧政策。
考生在網上報名時須如實填寫少數民族身份,且申請定向就業到少數民族地區。
少數民族考生身份、就業方式等報考信息經現場審核,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後,一律不得再做修改。少數民族地區以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全國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簡表》為准。
2. 貴州大學招生就業中心在哪
貴州大學花溪北校區,中山園食堂三樓,食堂左側有露天那種樓梯上去的。上去後,你要找的辦事處估計應該是在右邊那裡。
3. 貴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在哪兒位置具體點的
貴州大學花溪北校區中山園食堂三樓
4. 貴州大學招生就業處聯系電話是多少
8292319
5. 學習電子信息與技術將來可以找到什麼樣的工作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概述:
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應用研究和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是目前相當熱門的專業。
一、專業綜合介紹
面對一個帶有「電子」、「信息」這些字眼的專業,恐怕沒人會懷疑她的前途。電子行業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迅速應用,使以它們為代表的「知識經濟」大潮席捲全球,成為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所有國家概莫能外。展望未來,電子產業(包括方興未艾的光電子專業)還將繼續站在世界技術發展的最前沿,一如既往的帶動全球經濟的發展。盡管它的前途一片光明,然而當我們面對「電子信息工程」(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這些非常相近的專業名詞時,相信肯定仍有很多人感到迷惑。通常說來,前者指的是「無線電」專業,偏應用;後者,也就是本專業指的是物理電子、微電子、光電子等專業,比較偏理論。前者所要研究的主要是無線電波、電路與系統,後者主要研究微觀領域中的電現象、電性質及其製成器件後能夠實現的功能。可以說兩者是並重的,是電子科學平行發展的兩個方面,都是硬體工業發展的基礎。信息技術已是經濟發展的牽動力量,而在關繫到一國生死存亡的軍事領域,電子工業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現代戰爭越來越向高技術、信息化的方向發展,電子戰已經成為殺傷敵人的一種強大手段。任何國家都不想在全球的信息戰中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比較有「實力」的國家,對於信息技術的投入都非常大,即便是非常「燒錢」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國家也不惜重金投入,以期在新時代經濟及戰略爭奪中屈於主動地位。國家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曾經在「信息技術與微電子產業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未來10年是我國發展微電子產業的關鍵時期,國家將微電子產業作為重中之重,優先扶植發展。
讓我們來看一看這樣一個專業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吧。首先是要求數學和物理的水平比較高,其次像激光原理、量子物理、半導體物理等專業課,很多都涉及微觀領域,理論性相對較強一些,這對於那些數學水平較高、抽象思維能力強的同學來說,本專業是個相當好的選擇。不過本專業的競爭相當激烈,除了在高考錄取時的競爭外,由於課程比較抽象,難度高,學習過程中壓力也相當大,換句話說就是「很累」。國內大部分高校都沒有此專業,一般隸屬於信息學院或者電子工程系,其中,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微電子和光電子專業、北京大學電子學系、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系無線電物理專業、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南開大學電子科學系均屬於國內各院校中的佼佼者。
本專業的畢業生在找工作時游刃有餘,既可以到IBM、INTEL、SIMENS、MOTOROLA等跨國公司工作,也可以到華為、華宏等國內知名企業工作,這些公司待遇都很高,發展環境好,管理水平也比較高。在讀研方面,除高校外,還有中國科學院一些研究所可供選擇。此外,同其他熱門的專業相比,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在出國上也方便得多。由於其偏理科的特點,使其申請難度較小,這也是值得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代碼:071201。
二、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20世紀下半葉,電子信息學經歷了發現、發展、走向輝煌的歷史。在這五十年中,取得的主要里程碑的成就是:計算機技術(包括計算機系統、網路)。從1944年馮·諾依曼提出程序存儲和順序計算的概念到1968年摩爾、諾宜斯和管理能手格羅夫創立Intel公司,Intel成為現代計算機的主流。而通信技術則從1837年莫爾斯發明電報發展到光通信,1969年9月第一台感測器在加州大學由克來因羅克製成,實現了計算機互連,1995年4月,ARPAnet完成向Internet的轉化。標志著計算機和通信的結合,開始了新的電子信息學,從此信息技術進入新的時代,信息技術也推動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麻省理工學院是世界上最早開設電子信息學專業的學校,並且一直與世界最新科技發展保持同步,取得了許多科技成果,培養出了許多著名人士,例如我國sohu的總裁張朝陽就是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我國最早開設本專業的是清華大學,並且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我國開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較著名的有: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1999年招生34342人,占招生人數的2.24%,並且每年的招生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清華的吳佑壽院士在此方面很有建樹,他194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國家教育委員會國防科技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電子學與通信」評議組召集人、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無線電科學聯合會「電路與系統」學會理事、中國神經網路委員會主席、亞太神經網路協會副主席。1994年被評為國際高校科學院院士。吳佑壽院士作為電子學家和電子工程教育家,為我國數字通信領域的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數字通信與數據傳輸、數字信號處理與模式識別的研究工作。1958年研製成功我國第一部八路脈碼調制電話終端設備。1962年研製成功的數傳機被用於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數據傳輸。1980年以來他負責研製成功了「TJ—82圖像計算機」、我國第一個能識別多達6763個漢字的印刷漢字識別系統、「TH—OCR系列高性能多字體漢字識別系統」等。獲多項國家、部委級獎。他主編的《高頻電路》為國家級優秀教材,他負責的「通信與電子系統」學科被評為全國重點博士點。
大力發展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先導的高科技產業及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無疑是國家加速結構重組進程的重要手段。現在電子信息產業對GDP的貢獻也逐步提高,郵電業產值佔GDP的比重,就由1994年的1.10%上升到1998年的3.03%。電子信息產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最大的產業,成為推動國民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所以也形成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本專業也成為了最熱門的專業,每年錄取分數最高的就是電子信息類專業。
三、專業院校分布(部分)
貴州大學 雲南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西北大學 新疆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山西大學 內蒙古大學 遼寧大學 黑龍江大學 上海大學 寧波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北京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南開大學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四川大學 蘭州大學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煙台大學 青島大學 重慶師范大學 西安郵電學院 中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民用航空學院 河北理工學院 中北大學 雁北師范學院 大連海事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浙江理工大學 阜陽師范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 孝感學院 武漢科技學院 湖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