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大陸招生網
Ⅰ 台灣有哪些大學在大陸招生
學校全給你列出來了,其中國立大學只招碩博生,私立院校有招碩博,本科生。一共134所學校。
今年只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這六個省市招生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台灣大學 國立成功大學 國立中興大學 國立交通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山大學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 國立陽明大學
國立台北大學 國立嘉義大學 國立高雄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國立台南大學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國立體育大學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國立台東大學 國立宜蘭大學 國立聯合大學 國立台灣師范大學
國立高雄師范大學 國立彰化師范大學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東海大學 輔仁大學 中原大學 淡江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 逢甲大學 靜宜大學 長庚大學
元智大學 中華大學 大葉大學 華梵大學 義守大學 世新大學 銘傳大學 實踐大學
南華大學 真理大學 大同大學 慈濟大學 台北醫學大學 中山醫學大學 中國醫葯大學
長榮大學 玄奘大學 開南大學 台灣首府大學 立德大學 興國管理學院 佛光大學
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 明道大學 亞洲大學 法鼓佛教學院
國立金門大學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 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
朝陽科技大學 南台科技大學 崑山科技大學 嘉南葯理科技大學 樹德科技大學 龍華科技大學
輔英科技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 弘光科技大學 清雲科技大學 正修科技大學 萬能科技大學
建國科技大學 高苑科技大學 大仁科技大學 聖約翰科技大學 嶺東科技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遠東科技大學 元培科技大學 景文科技大學 東南科技大學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 南開科技大學 大華技術學院 中華科技大學 文藻外語學院
大漢技術學院 慈濟技術學院 永達技術學院 和春技術學院 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 致理技術學院 醒吾技術學院 亞東技術學院 南亞技術學院
僑光科技大學 中州技術學院 環球科技大學 吳鳳科技大學 美和科技大學 修平技術學院
南榮技術學院 黎明技術學院 東方設計學院 亞太創意技術學院 高鳳數位內容學院
華夏技術學院 台灣觀光學院 台北海洋技術學院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Ⅱ 台灣有哪些大學面向大陸高考招生,具體要求是什麼
謝謝邀請!想去台灣讀大學,你可得“三思”啊!大川老師就是論事,給你提出解答。說到台灣高校這幾所公立名校不得不說: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台灣清華大學”、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台北大學等。
最主要的還是一個考試成績,以及費用問題,還有就是要考慮到當前“局勢”,希望你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Ⅲ 台灣大陸招生官方網站
您好,我是高二學生,想去台灣讀大學,需要准備些什麼?
Ⅳ 台灣大學在大陸的招生標准
1、只有戶籍所在地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北及遼寧這八省市,參加當年上述八省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並取得有效成績,並且達到要求者才能申請。
2、大陸生不用參加台灣地區的學測考試,只需提交包括大陸高考成績、綜合素質表現之類的學習資料,而申請碩博班的學生需要提供在大陸高校就讀時的科研成果或成績。
3、2011年,台灣公布的首份大陸高校學歷采認名單僅包括大陸41所高校,也就是說,本科或研究生畢業於這41所學校的大陸學生才有資格申請台灣院校的碩、博士研究生。隨著大陸招生工作的推進,被台灣學歷采認的大陸高校數量逐年增加,2015年被學歷采認的大陸高校數量已經增加至129所。
4、大陸學生到台灣學習後,限制仍比較多,例如無法打工、畢業後不得在台灣就業等。
(4)台灣大學大陸招生網擴展閱讀:
台灣高校對大陸學生採取聯合招生制度,目前共有130多所高等院校開放招生,考生共可填寫46個志願,各校各系再根據報考考生分數高低依次錄取。
這種方式既與一般境外高校錄取中國學生的方式不同,與大陸高招制度也不同,對大陸學生與家長來說較為陌生。加之目前招生歷史仍然較短,台當局也並未統一整理歷年各校各系之錄取分數線資料,因此給大陸學生的選校定位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對此,大家可主動在陸聯會公布的一些在台陸生QQ群、各校陸生群里詢問往年大陸學生的高考成績,再與自身的分數比較,此為一種較穩妥的方式。
總之,在考慮是否赴台就學之前。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分數所處的位置,在大陸和台灣分別能上哪一梯次的學校,才有辦法在兩岸的高校之間進行取捨。
Ⅳ 台灣大學大陸招生
你好,我是台灣的學生,回答過很多這類的問題,從今年開始可以報考台灣的學校,主要條件是戶籍須在大陸沿海六省市之一(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就可用大陸高考成績申請台灣的私立大學,國立大學只有金門大學與澎湖科技大學開放申請,報名時間為5/16-6/16,一律在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網站上報名.
但7/4台灣放榜、7/6前放棄錄取資格,大陸好像是在7/6之後才放榜,沒有時間讓你抉擇到哪去,因此被台灣錄取的話又想念大陸學校需要放棄台灣錄取資格才行
你是要報考赴台讀研嗎?但你又提到二本以上大概是要報考本科吧.
3/13-4/9是台灣碩博班招生喔,不是本科.個人回答過很多類似的赴台求學問題,還有你指的國立台灣大學目前不開放本科,台灣本島國立院校的本科皆尚未開放給陸生.
你朋友是道聽塗說吧,推薦信是申請讀研才會用到,跟申請本科完全無關.
英語課程要看學校,好的學校自然英語課程就多,至於教材的採用很多院校都有採用原版英語書,但還是以普通話授課為主,專心抄筆記即可.
大陸學生想赴台求學,共有以下管道:
1.輔仁大學針對沿海六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15所重點高中,有開放實名推薦名額,相當於保送制度.
2.高中生透過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稱陸聯會)網站申請台灣私立學校的本科,戶籍需符合沿海六省市,且高考分數線至少在二本以上才有資格報考.
3.持有211院校在內的111所大學或台灣教育部所承認國外學校的學士、碩士學歷,可報考台灣的國立、私立學校的碩士班、博士班,需同時符合戶籍在沿海六省市的條件才可報考,與本科一樣透過陸聯會申請 目前戶籍的限制為大陸官方所為,近日台灣已多開放70所211院校學歷,因此未來可望大陸方面也開放更多省市可報考台灣院校.
本科的報考流程不會很復雜,只是列印些報名表件,包括填選至多五個校系專業志願,第一個志願報名費為300RMB,之後每多一個志願加200RMB(今年志願數可能會增加).還有去銀行開立10萬RMB的財力證明,再將前述文件用相機或掃瞄器轉成圖片後上傳至陸聯會網站.
去年的報名時間是5/14-6/19下午五點前,時間很長,很多人是高考完才進行報名,因此專心准備高考即可.報考台灣的大學自然可以再報考大陸的大學.去年台灣是7/4下午四點放榜,若被台灣院校錄取又想念大陸院校,需在7/6下午五點前至陸聯會網站放棄錄取資格,這樣即可在大陸進行投檔.若未錄取任何台灣院校,可直接進行大陸院校的投檔作業.
由於陸聯會不公告台灣各校的錄取分數線,所以根據去年陸生網友提供的分數,最高的輔仁大學要高於重本數十分,淡江大學、元智大學管理學院英語學士專班、東海大學建築學系也要高重本30分以上.若要考上台灣較好的老牌私校,需要高出二本不少,大概至少要在一本與二本中間以上的分數才有機會錄取.
去年本科生的招生簡章是在五月初公告,估計今年也差不多,而藝術生也是可以報考,但今年陸聯會有作一些說明如下:
※2012年開放6省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及參加當年度6省市高考取得成績。高考成績未達該省市本科二批分數線者,各招生學校不予審查。(是否會擴大招生以2013年招生簡章公告為准)
※[2013年預告]若您是想要以藝術生身分申請來台就讀,請一定要保留省統考或市統考的准考證及合格證(不是校考得喔),若無法提出,則將會以一般生分數線進行審查。
Ⅵ 台灣大學大陸招生 請問:台灣哪些大學的藝術設計專業在大陸招生哪些學校的專業比較好
1.很多台灣院校都有開放美術學系、設計學系招收大陸本科生.以下為2013年的招生系組前10頁,其餘版建議去台灣的陸權生聯朝會網站參考.2014年的招生簡章尚未公告,預計4-5月時發布.
2.今年台灣將首度開放公立大學招收大陸本科生,美術學系名校為國立台灣師范大學、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輔仁大學、東海大學、中國文化大學.設計學系名校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實踐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東海大學、中原大學、大同大學.
Ⅶ 跪求台灣大學大陸招生咨詢電話
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
※本會主要任務為擬定招生規定及招內生簡章,並依招生規定辦理容報考、資料審查、成績核算、錄取分發、公告放榜、申訴處理等事項,以及與相關單位溝通招收陸生來台就學有關事宜。
※一律網路報名
※只有透過本委員會的網路報名系統報名,且僅收取簡章公告的報名費而已,並無其他費用。
電話:886-6-2435163
傳真:886-6-2435165
Ⅷ 台灣大學在大陸招生嗎如果有,錄取分是多少
今年只開放大陸學生申請台灣私立大學,台灣大學屬公立大學尚未開放,公立大學什麼時候開內放尚容未確定,尚未有正式及公開的研討,不過如果你都能考上台灣大學了,相信你應該都有考上北大、清華的實力了,在大陸念這些名校反而會比較好
Ⅸ 台灣大學在大陸招生嗎
台灣大學將會在近幾年內在大陸招生,可是基本的一些情況目前還不太清楚。
Ⅹ 台灣大學在大陸招生嗎分數線大概是多少
樓上純屬亂說,費用也還好吧,分數要求也不是很高的,關鍵是要弄清申請流版程,台灣的權大學和國內常規一本來比一般好不止一點,如果是我的話我肯定是不會選擇國內大學的,具體的自己google一下,政策每年都有微調,可以早點關注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