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龍河校區公交
Ⅰ 合肥包河萬達廣場到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怎麼走
公交線路:119路,全程約5.2公里
1、從合肥包河萬達廣場步行約330米,到達孝肅橋站
2、乘坐119路,經過6站, 到達省胸科醫院站
3、步行約150米,到達安徽大學(龍河校區...
Ⅱ 安徽大學有幾個校區
安徽大學有4個校區,分別為龍河校區、馨苑校區、史河校區、東校區,龍河校區地址為合肥市蜀山區肥西路3號、馨苑校區地址為合肥市九龍路111號、史河校區地址為合肥市蜀山區史河路8號、東校區地址為合肥市瑤海區臨泉路420號。
Ⅲ 安徽醫科大學南區到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怎麼走
公交線路:103路,全程約10.1公里
1、從安徽醫科大學(南校區)臨床醫學院步行約480米,到達省醫科大新區站
2、乘坐103路,經過15站, 到達合肥科技館站
3、步行約170米,到達安徽大學(龍河校區)
Ⅳ 安徽大學黃山路到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怎麼走
公交線路:103路,全程約1.5公里
1、從合作化南路與黃山路...步行約180米,到達合肥科技館站
2、乘坐103路,經過2站, 到達省胸科醫院站(也可乘坐149路)
3、步行約120米,到達安徽大學(龍河校區...
Ⅳ 到安徽大學龍河校區在合肥哪個火車站下車,合肥站還是合肥南站
看你哪裡出發,先停靠的比較劃算:
57分鍾 | 10.4公里
合肥火車站   乘坐回  119路   (或答 10路 )  13站  
在 稻香村站 下車
步行  420米  到安徽大學(龍河校區)
···························
45分鍾 | 9.9公里
合肥南站   乘坐  16路    13站  
在 合肥科技館站 下車
步行  520米  到  安徽大學(龍河校區)
Ⅵ 合肥火車站如何到安徽大學龍河校區
149路直達新校區罄院校區。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是老校區。在本部。坐149也可以到安大北門下,不是底站了。10路也可以到安大西門下。都是老校區。
Ⅶ 安徽大學(龍河校區)到合肥財經職業學院怎麼走
公交線路:162路 → 32路,全程約17.3公里
1、從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步行約90米,到達省胸科醫院站
2、乘坐162路,經過8站, 到達天鵝湖畔小區站
3、乘坐32路,經過10站, 到達幸福大街站
4、步行約1.4公里,到達合肥財經職業學院
Ⅷ 誰知道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是新還是老校區啊,怎麼走呢
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是不是老校區啊,就是在火車站坐149能到的那個校區。另外想咨詢下,行政北樓是哪座樓,是圖書館後面的那座白色的樓兩棟連在一起的嗎?
Ⅸ 安徽大學有幾個校區
安徽大學磬苑校區來(本源科生):安徽省合肥市九龍路111號(在合肥市乘坐149,128,616路公交車安大新區站下)
安徽大學龍河校區(研究生):合肥市肥西路3號 郵編:230039(在合肥市乘坐公交車到安大北門或者安大西門下車)
江淮學院校區:合肥市史河路8號 郵編:230031 )還有一個安大職業技術學院,暫不考慮
Ⅹ 安大龍河校區是新校區嗎
安大龍河校區不是新校區。
安徽大學龍河校區是安徽省與教育部共建「211工程」高校——安徽大學的老教學區。
始建於五十年代,其保存有若干蘇式的歷史建築(如教學主樓等)。校園內樹木成蔭、和諧自然,現校園內建築主要由安徽大學教學主樓、逸夫圖書館、問津樓、電化樓、第二食堂、第三食堂、西門大操場和多座宿舍樓等構成。
現校區主要承擔安徽大學文學院、歷史系、哲學系、互聯網學院以及管理學院本科生、安徽大學文史哲系部分研究生、以及二本獨立學院安徽大學江淮學院的教學功能。約二千多戶安徽大學教職員工的居住於此,安徽大學附屬學校、安徽大學幼兒園也坐落其中。
據2018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安徽大學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產業園,佔地面積3200餘畝,建築面積12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350餘萬冊,儀器設備總值8.18億元;有1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28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
設有26個院(系、部),95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260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約28000餘人:其中研究生6000餘人,本、專科生21800餘人。

(10)安徽大學龍河校區公交擴展閱讀:
一、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於1928年當時省會安慶市。抗戰期間,學校被迫西遷,並一度流散,1946年復校,為國立安徽大學。1949年12月遷至蕪湖,幾經調整,學校於1956年遷建合肥市,1958年全面恢復招生。
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學校進入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尤其是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建設行列之後,更是實現了跨越發展。
二、師資力量
2018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26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87人,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900餘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名,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24名。
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3名,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2名,入選「皖江學者」特聘教授13名,入選安徽省「百人計劃」5名,入選安徽省「外專百人計劃」5名,享受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39名,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2名,入選安徽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14名。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