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後答案
1.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第二版)的課後習題答案 主編 杜友福(500裡面加急)
-o=-[l8iu[0jppipjk,
2. 急求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 (第二版)答案,西南交大出版社
建議你在網路文庫中搜索,好像能找到。
我們用的是同樣的計算機教材,
3.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後答案,
en
4.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張海笑 吳偉民)的課後答案
是不是
一、思考題
1計算機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和大、超大規
模集成電路等個階段。
電子管計算機的特徵是採用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內存儲
器採用水銀延遲線外存儲器採用磁鼓、紙帶、卡片等運算速度只
有每秒幾千次到幾萬次基本運算內存容量只有幾千個位元組使用二
進製表示的機器語言或匯編語言編寫程序。
晶體管計算機的特徵是用晶體管代替了電子管大量採用磁芯作為
內存儲器採用磁碟、磁帶等作為外存儲器。
採用了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的特徵是用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
元件。集成電路是把多個電子元器件集中在幾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
的邏輯電路。
採用了大、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的特徵是以大規模、超大規
模集成電路來構成計算機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儲器採用集成度很高
的半導體存儲器目前計算機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每秒幾十萬億次浮
點運算。
2計算機的發展更加趨於巨型化、微型化、網路化和智能化。
3計算機具有運算速度快、運算精度高、存儲容量大、工作自動化、
具有邏輯判斷能力、可靠性高和通用性強等特點。
4計算機主要應用在科學和工程計算、信息和數據處理、過程式控制制、
計算機輔助系統及人工智慧等領域。
5信息具有普遍性、無限性、客觀性、共享性、可傳遞性、可存儲性、可轉換性、可處理性、超前性和滯後性等特徵。
61信息化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2信息化已成為推進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3信息化程度體現了綜合競爭力
7信息技術主要包括信息基礎技術、信息系統技術、信息應用技術
三個層次。
8信息產業是指從事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利用信息設備與器
件的製造以及為經濟發展和公共社會的要求提供信息服務的綜合性
生產活動和基礎設施主要包含信息系統設備製造業、通信網路運營
業、軟體業和信息服務業等。
二、選擇題
1A 2B 3D 4A 5B
三、填空題
11946
2科學和工程計算、信息和數據處理
3電子元器件
4作用和聯系
5信息高速公路
6計算機、微電子、通信、感測
四、判斷題
1×2√3×4√5×6√7√8√
第2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一、思考題
1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2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五大部
件組成。
3程序設計語言按其發展的先後可分為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
語言。
4編譯方式和解釋方式。
5這是由於二進制在計算機設計中易於實現它只需要兩種狀態、
計算規則簡單、易應用於邏輯代數真和假、並能簡化設備。
6用二進制數「 0」表示正數用二進制數「1」表示負數放在數
的最左面。這種符號被數值化了的數稱為機器數。
7正數的符號位用「0」表示負數的符號位用「1」表示有效數
值部分用二進制絕對值表示這種表示法稱為原碼。對於一個正整數
其反碼與原碼相同而負整數符號位為1其數值位為該數的絕對
值取反。對於一個正整數其補碼與原碼相同而負整數符號位為
1其數值位為該數的絕對值取反後末位加1即反碼加1。
91101011=107十進制=153八進制=6B十六進制
1011.1010=11.625十進制=13.5八進制=B.A十六進制
10127.72=177.56八進制=7F.B1十六進制
0.501=0.4004八進制=0.804十六進制
11127.72=1010111.11101二進制
BCD.32=101111001101.0011001二進制
122個位元組
1310101010∧10011010=10001010 10101010∨
10 011010=10111010
二、選擇題
1A2A3C4C5C6A7D8D9A10
B11B12D
三、填空題
17
21024、220
3111、F、17
4111000、70、38
51625、917、395
6系統、應用
7定點整數、定點小數
8邏輯與運算、邏輯或運算、邏輯非運算
9ASCII
10音形
四、判斷題
1×2×3√4×5√6√7×8√9
×10√11√12√
第3章 微型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
一、思考題
1一個完整的微型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是計算機啟動工作後首先將待執行程序在內存
中的起始地址送入程序計數器PC控制器根據PC中的地址從存
儲器中取出指令送入指令寄存器IRIR中的操作碼部分經指令譯
碼器ID解碼將識別出的操作性質送入操作命令產生部件再由操
作命令產生部件按一定順序發出一系列控制命令信號送到各有關部
件使各部件完成指令所規定的操作。
2微型計算機的硬體系統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內存儲器、外
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等。
3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種。
4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有字長、存儲容量、運算速度、外部
設備和軟體配置等。
5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有CPU執行指令的速度、CPU的
「字長」和指令本身的處理能力等。
6ROM通常用來固化存儲一些生產廠家寫入的程序或數據用於啟
動電腦和控制電腦的工作方式。而RAM則用來存取各種動態的輸入
輸出數據、中間計算結果以及與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和暫存數據。
ROM是只讀存儲器斷電後其保存的數據不會丟失。
RAM是隨機存儲器斷電後其保存的數據會丟失。
7微機匯流排發展到今天已經經歷了許多標准其中內部匯流排包括I2C
匯流排和SPI匯流排系統匯流排包括ISA匯流排、EISA匯流排、VESA匯流排、
PCI匯流排、AGP匯流排和PCI-E等外部匯流排包括RS-232 C匯流排介面、
RS-485匯流排介面、IEEE-488匯流排介面、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和IEEE 1394介面等。按傳輸信息的類型劃分匯流排可分為數據匯流排、
地址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三類。
8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基於通用連接技術實現外設的簡單快速
連接達到方便用戶、降低成本、擴展PC連接外設范圍的目的。
二、選擇題
1B2B3C4C5B6D7C8D9B10
A11D12B
三、填空題
1只讀存儲器、隨機存儲器、不間斷電源
2內存
3直接訪問內存單元個數、一次所能傳送的二進制位數
4單片
5慢、大
616、2100、1033、1
7基本指令數、MIPS
8多個功能部件
9顯卡
10數字、數字
11地址、內部
12解析度
四、判斷題
1×2×3×4×5×6×7√8√9√10×11√12×
第4章 操作系統
一、思考題
1操作系統是一套復雜的系統軟體其作用是有效地管理計算機系
統的所有硬體和軟體資源合理地組織整個計算機的工作流程並為
用戶提供一系列操縱計算機的實用功能和高效、方便、靈活的操作環
境。
操作系統的功能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資源其
功能包括CPU的調度和管理、內存儲器及虛擬存儲空間可定址空
間的分配和管理以及輸入/輸出設備管理及其通信支持等第二
是管理磁碟存儲的信息資源其功能主要由「文件系統」來完成第
三是負責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以及計算機系統對它所執行的當前各
項任務的監控等任務。
2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主要特點包括簡單易用、穩定可靠、
用戶界面易於操作、強大的網路功能、多媒體功能、系統備份與還原、
病毒管理和系統安全性管理、兼容性設置、用戶狀態遷移等。
3CON標准輸入/輸出設備用做輸入時指鍵盤用做輸出時指顯
示器。
4Windows資源管理器主要用來瀏覽計算機中的文件信息和硬體信
息。
5滑鼠操作主要包括單擊、雙擊、右擊、拖放和右拖放等。滑鼠
指針的形狀及其意義如下。
① 普通選定指針 指針游標為這種形狀時可以選定對象進行單
擊、雙擊或拖動操作。
② 幫助選定指針 指針游標為這種形狀時可以單擊對象獲得幫
助信息。
③ 後台工作指針 其形狀為一個箭頭和一個沙漏表示前台應用程
序正在進行讀寫操作不能進行選定操作而後台應用程序可以進行
選定操作。
④ 忙狀態指針 其形狀為一個沙漏此時不能進行選定操作。
⑤ 精確選定指針 通常用於繪畫操作的精確定位如在「畫圖」程
序中畫圖。
⑥ 文本編輯指針 其形狀為一個豎線用於文本編輯稱為插入點。
⑦ 垂直改變大小指針 用於改變窗口的垂直方向距離。
⑧ 水平改變大小指針 用於改變窗口的水平方向距離。
⑨ 改變對角線大小指針 或 用於改變窗口的對角線大小。
⑩ 移動指針 用於移動窗口或對話框的位置。
禁止指針 表示禁止用戶的操作。
6選擇多個連續的文件和文件夾的方法有如下兩種。
① 按住Shift鍵選擇多個連續文件
單擊第一個要選擇的文件或文件夾圖標使其處於高亮選中狀態。按
住Shift鍵不放單擊最後一個要選擇的文件或文件夾即可將多個
連續的文件一起選中。松開Shift鍵即可對所選文件進行操作。
② 使用滑鼠框選多個連續的文件在第一個或最後一個要選擇的文件外側按住滑鼠左鍵然後拖動出一
個虛線框將所要選擇的文件或文件夾框住松開滑鼠文件或文件夾
將被高亮選中。
選擇多個不連續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按住Ctrl鍵不放依次單擊
要選擇的其它文件或文件夾。將需要選擇的文件全部選中後松開
Ctrl鍵即可。
7移動是指將文件或文件夾從一個磁碟或文件夾移動到另一個
磁碟或文件夾中復制是指為文件或文件夾製作一個副本。
8從「開始」菜單中選擇「搜索」在其級聯菜單中選擇「文件或文
件夾」彈出「搜索」對話框在該對話框左側窗格輸入搜索條件
單擊「搜索」按鈕右側窗格會顯示搜索結果。
二、選擇題
1C2A3C4D5C6A7B8A9C10
B11D12A
三、填空題
1單、單
2當前狀態不起作用、可打開級聯菜單、可打開對話框
3ALT+PrintScreen、exit
41
5還原
四、判斷題
1√2×3√4√5×6×7×8√
五、操作題
略
第5章 常用辦公軟體
一、思考題
1選擇「編輯|查找」命令在彈出的「查找和替換」對話框中選擇
「查找」選項卡在「查找內容」框鍵入要查找文本選擇「替換」
選項卡在「查找內容」框中輸入要被替換的目標文本在「替換為」
框中輸入用來替換的新文本。
2普通視圖、Web版式視圖、頁面視圖、大綱視圖和閱讀版式。
3工作簿是計算和儲存數據的文件一個工作簿就是一個Excel文
件一個工作簿可以包含多個工作表這樣可使一個文件中包含多種
類型的相關信息用戶可以將若干相關工作表組成一個工作簿操作
時不必打開多個文件而直接在同一文件的不同工作表中方便地切
換。
單元格是組成工作表的最小單位。Excel的工作表由65536行256
列組成每一行列交叉處即為一單元格。
4相對地址是當公式在復制時會根據移動的位置自動調節公式中引
用單元格的地址。在行號和列號前均加上「$」符號則代表絕對引
用。公式復制時絕對引用單元格將不隨著公式位置變化而改變。混
合引用是指單元格地址的行號或列號前加上「$」符號如$A1或A$l。
當公式因為復制或插入而引起行列變化時公式的相對地址部分會隨
位置變化而絕對地址部分仍保持不變。
5當要給嵌入式圖表添加數據系列時只要在工作表中選中要添加
的數據區域然後將數據拖曳到圖表區即可。對獨立圖表添加數據系
列的操作步驟為單擊獨立圖表選項卡選擇「圖表|添加數據」命
令顯示「添加數據」對話框單擊包含添加數據的工作表標簽並
選中欲添加的數據區域即可。
刪除數據系列選定所需刪除的數據系列按Del鍵即可把整個數據
系列從圖表中刪除但不影響工作表中的數據。若刪除工作表中的數
據則圖表中對應的數據系列也隨之刪除。
6PowerPoint是一種非常方便、簡單的製作演示文稿的軟體利用
它可以製作出圖文並茂、色彩豐富、表現力及感染力都很強的講演稿、
幻燈片等是教學、報告、演講的常用輔助手段。
7「版式」指的是幻燈片內容在幻燈片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文字版
式、內容版式、文字和內容版式及其他版式等。
8PowerPoint提供了普通、瀏覽、大綱、備注和幻燈片放映等視圖
方式。普通視圖有大綱區、工作區、備注區和任務窗格等幾個窗格。
9a使用「大綱」選項卡在普通視圖的「大綱」選項卡中選擇一
張或多張幻燈片的圖標然後將其拖到新的位置。
b使用「幻燈片」選項卡在普通視圖的「幻燈片」選項卡中選擇
一張或多張幻燈片的縮略圖然後將其拖動新的位置。
c使用「瀏覽」視圖在「瀏覽」視圖中選擇一張或多張幻燈片的
縮略圖然後將其拖到新的位置。
10執行「格式|背景」命令打開「背景」對話框。使用下拉列表
框從基於演示文稿的默認配色方案的少數顏色中做出選擇。如果沒
有看到滿意的顏色可以單擊「其他顏色」按鈕單擊調色板中所需
的顏色樣塊。如果希望自己定義顏色可以打開「自定義」選項卡
然後對設置進行調整直到在「新增」窗口內看到滿意的顏色為止。
單擊「確定」按鈕返回「背景」對話框。單擊「預覽」按鈕可以看
到背景的設置效果。單擊「全部應用」按鈕則整個演示文稿應用新
的背景顏色而單擊「應用」則只在當前幻燈片上使用新背景。
11選中要添加聲音和影像的幻燈片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剪輯
管理器中的聲音或「剪輯管理器中的影片」」命令在「剪貼畫」
任務欄出現了可以選擇的聲音和影片。單擊選中可用的聲音將出現
一個消息框詢問是否在幻燈片放映時播放聲音。單擊「自動」按鈕
則在幻燈片放映時自動播放而單擊「在單擊時」則在幻燈片放映
過程中只有在單擊時才播放所選擇的聲音。
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聲音或「文件中的影片」」命令
將出現「插入影片」對話框。從相應位置選中要插入的影片或聲音
單擊「確定」選擇「自動」或者「在單擊時」選項來選擇影片或聲
音的播放的時間。
12先選中要設置超鏈接的某個對象如圖片、文本框等執行「插
入」菜單中的「超鏈接」命令打開對話框在左側選中「本文檔中
的位置」選項然後在中間選中要鏈接的幻燈片單擊」確定「按鈕
返回。
5. 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 楊文君主編)習題答案
沒有,我們不是楊文君主編的
6.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上機實驗指導答案
這個要買光碟,大概10~30塊錢一套
這種軟體沒有什麼地方可以下載很難找到下載,你最好不要隨便去網站下載很容易中病毒、木馬、和自動彈出的廣告很煩人。
我勸你最好還是去買這種軟體。
7. 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後答案
上網問答案題目都不發,懶成這樣,老師搜到也會看醉的。(╬▔皿▔)
8. 急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的課後習題答案
一.簡答題: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大致可分哪幾代?請說出各個時代電子計算機的特點。
1.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是電子管計算機,時間大約為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研製成功到20世紀50年代後期。這一時期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基本元件,程序設計使用機器語言或匯編語言;主要用於科學和工程計算;運算速度為每秒幾千次至幾萬次。
2.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是晶體管計算機,時間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這一時期計算機主要採用晶體管為基本元件,體積縮小、功耗降低,提高了運算速度(每秒運算可達幾十萬次)和可靠性;用磁芯作主存儲器,外存儲器採用磁碟、磁帶等;程序設計採用高級語言,如FORTRAN、COBOL、ALGOL等;在軟體方面還出現了操作系統。計算機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除進行傳統的科學和工程計算外,還應用於數據處理等更廣泛的領域。
3. 第三代電子計算機
第三代電子計算機是集成電路計算機,時間大約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20世紀70年代前期。這一時期的計算機採用集成電路作為基本元件,體積減小,功耗、價格等進一步降低,而運算速度及可靠性則有了更大的提高;用半導體存儲代替了磁芯存儲器;運算速度每秒可達幾十萬次到幾百萬次;在軟體方面,操作系統日臻完善。這時計算機設計思想已逐步走向標准化、模塊化和系列化,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4. 第四代電子計算機
第四代電子計算機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間從20世紀70年代初至今。這一時期計算機的主要功能元件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並用集成度更高的半導體晶元作為主存儲器;運算速度可達每秒百萬次至億次。在系統結構方面,處理機系統、分布式系統、計算機網路的研究進展迅速;系統軟體的發展不僅實現了計算機運行的自動化,而且正在向智能化方向邁進;各種應用軟體層出不窮,極大地方便了用戶。
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LSI為基礎的微型計算機得到了迅猛發展。由於微型機體積小、耗電少、價格低、性能高、可靠性好、使用方便等優點,被應用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計算機的應用更為普及。
2.新一代計算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今後計算機還將不斷地發展,從結構和功能等方面看,大致有以下幾種趨勢:
巨型化:由於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許多部門要求計算機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存儲容量,從而使計算機向巨型化發展。
微型化:計算機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價格更低、更便於應用於各個領域及各種場合。目前市場上已出現的各種筆記本計算機、膝上型和掌上型計算機都是向這一方向發展的產品。
網路化: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互相滲透、不斷發展的產物。計算機聯網可以實現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和資源共享。目前,各種計算機網路,包括區域網和廣域網的形成,無疑將加速社會信息化的進程。
多媒體化:傳統的計算機處理信息的主要對象是字元和數字,人們通過鍵盤、滑鼠和顯示器對文字和數字進行交互。而在人類生活中,更多的是圖、文、聲、像等多種形式的信息。由於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改進了計算機的表現能力,使現代計算機可以集圖形、聲音、文字處理為一體,使人們面對的是有聲有色、圖文並茂的信息環境,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使信息處理的對象和內容發生了深刻變化。
3.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包括哪兩個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組成有哪些?
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硬體系統由計算機所包含的基本硬體,和為用戶提供人機交互手段以及大規模數據存儲能力所配置的外部設備組成。常見的外部設備有鍵盤、滑鼠、顯示器、硬碟、列印機等等。
1. 運算器
2. 控制器
3. 存儲器
4. 輸入設備
5. 輸出設備
軟體系統包括系統軟體、編譯程序、資料庫管理軟體和各種應用軟體等。系統軟體用於有效地管理計算機系統的各種資源,合理地組織計算機的工作流程,並為用戶提供友好的人機介面。比如最常見的系統軟體就是操作系統。
計算機軟體系統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
4.硬體和軟體的關系是什麼?
硬體與軟體是相輔相成的。硬體是計算機的物質基礎,沒有硬體就無所謂計算機。軟體是計算機的靈魂,沒有軟體,計算機的存在就毫無價值。硬體系統的發展給軟體系統提供了良好的開發環境,而軟體系統發展又給硬體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
5.簡述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的設計思想。
馮•諾依曼設計思想可以簡要地概括為以下三點:
(1)計算機應包括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
(2)計算機內部應採用二進制來表示指令和數據。每條指令一般具有一個操作碼和一個地址碼。其中操作碼表示運算性質,地址碼指出操作數在存儲器中的地址。
(3)將編好的程序送入內存儲器中,然後啟動計算機工作,計算機無需操作人員干預,能自動逐條取出指令和執行指令。
馮•諾依曼設計思想最重要之處在於明確地提出了「程序存儲」的概念,他的全部設計思想實際上是對「程序存儲」概念的具體化。
6.簡述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的特點。
(1)十進制(Decimal)
基數是10,它有10個數字元號,即0、l、2、3、4、5、6、7、8、9。其中最大數碼是基數減1,即9,最小數碼是0。
(2)二進制(Binary)
基數是2,它只有兩個數字元號,即0和1。這就是說,如果在給定的數中,除0和1外還有其他數,例如 1012,它就決不會是一個二進制數。
(3)八進制(Octal)
基數是8,它有8個數字元號,即0、l、2、3、4、5、6、7。最大的也是基數減1,即7,最小的是0。
(4)十六進制(Hexadecilnal)
基數是16,它有16個數字元號,除了十進制中的10個數可用外,還使用了6個英文字母。它的16個數字依次是0、l、2、3、4、5、6、7、8、9、A、B、C、D、E、F。其中A至F分別代表十進制數的10至15,最大的數字也是基數減1。
7.簡述微機操作系統的種類,以及各種類的特點。
DOS操作系統
Windows操作系統
Macintosh操作系統
Linux操作系統
二.計算題:
1.(213)D =( 11010101)B =( D5 )H =(325)O
2.(127)D =( 1111111)B =(7F)H =(177)O
3.(69.625)D =( 1000101.101)B =(45.A)H =(105.5)O
4.(3E1)H =(1111100001)B =(993)D
5.(10A)H =(412)O =(266)D
6.(670)O =(110111000)B =(440)D
7.(10110101101011)B =(2D6B)H =(26553)O =(11627)D
8.(11111111000011)B =(3FC3)H =(37703)O =(16323)D
9. 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後答案(科學出版社)
上網搜一下肯定可以找到
10. 跪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復旦大學出版社 )課後答案
大學課後習題app好像有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