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河南中醫葯大學老校區

河南中醫葯大學老校區

發布時間: 2023-06-04 21:55:48

① 河南中醫葯大學有幾個校區

一、河南中醫葯大學有幾個校區

河南中醫葯大學有4個校區,分別為龍子湖校區、東明路校區、人民路校區、東風路校區,龍子湖校區地址為鄭州市金水東路、東明路校區地址為鄭州金水路1號、人民路校區地址為鄭州市人民路、東風路校區地址鄭州東風路2號。

二、河南中醫葯大學簡介

河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是華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黃帝的故里,是醫聖張仲景的故鄉。自古以來,中原醫林興盛,名醫大家輩出,中葯資源豐富,群眾基礎深厚,是中醫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河南中醫葯大學創建於1958年,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開封創辦的河南省中醫進修學校。學校位於省會鄭州,現有4個校區,分別為龍子湖校區、東明路校區、人民路校區、東風路校區,佔地面積1594.94畝。建築面積61.88 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79億元。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培養高校、教育部中醫學專業「5+3」一體化招生院校、國家中醫葯國際合作基地、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是河南省中醫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龍頭和中心。

60年來,學校已由單一的中醫葯學科發展為醫、理、管、工、文、教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涵蓋本科、研究生(博士、碩士)、留學生、繼續教育等多個培養層次和類別的綜合性中醫葯大學。現設有基礎醫學院、葯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骨傷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康復醫學院、管理學院、外語學院、信息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研部等16個院(部)。學校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萬餘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1700餘人,留學生164人。

學校黨委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近年來,先後有14個基層黨組織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43人被評為河南省高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學校黨委被河南省委授予2016年「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1個黨支部被教育部評為2018年「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興校」戰略,打造了一支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536人,專任教師1175人。碩士生導師584人,博士生導師80人。有國醫大師3人,國家*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中醫葯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岐黃學者4人,全國名中醫3人,中醫葯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中原學者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0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1人;全國名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教師72人;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21人;河南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3人,「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中原教學名師」1人,「中原名醫」1人,「中原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類青年拔尖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6人,河南省教學名師7人,河南省優秀專家33人;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20人;省名中醫31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和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33人;廳級學術技術帶頭人84人;全國中葯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養對象15人;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人選9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各級別人才項目獲得者119人。先後有20多人次獲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等殊榮;140餘人次被評為省「優秀教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勞動模範」和「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

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現設有中醫學、中葯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護理學、葯學、葯物制劑、預防醫學、制葯工程、中葯制葯、生物工程、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文化產業管理、應用心理學、康復治療學、中葯資源與開發、漢語國際教育、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軟體工程、中醫兒科學、中醫養生學、臨床醫學、中醫康復學、健康服務與管理、中醫骨傷科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運動康復等32個本科專業和1個應用心理學第二學位專業。現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重點學科24個;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1個,河南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9個;有4個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個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5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10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8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8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等。學校積極推進教學改革,依託仲景故里資源,開辦「仲景學術傳承班」、「平樂正骨傳承班」、「中葯傳承班」。積極開展仲景學術研究和學術活動,進一步挖掘仲景學術,並使之發揚光大。學校先後完成了《傷寒論》教學片及電影《張仲景》的拍攝,成立了中華中醫葯學會仲景學術傳承與創新共同體、世界中醫葯學會聯合會仲景傳承與創新專業委員會、河南省仲景方葯現代研究重點實驗室、張仲景傳承創新中心,編撰完成了600萬字、5卷12冊的《張仲景學術研究大成》,出版了系列研究專著,建立了目前國內一流的仲景學術研究論文目錄資料庫;舉辦了仲景科技文化節、百家論壇、國際和全國學術會議等系列學術活動,彰顯了學校立足河南,突出仲景的辦學特色。

高度重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校現有中醫學、中葯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葯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護理學、醫學技術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中醫、中葯學、護理、翻譯、公共管理等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學校下設3所集教學、醫療、科研為一體的直屬附屬醫院,開放床位5300餘張。年門診量達510萬餘人次,年收住院病人13萬餘人次,醫療綜合服務水平穩居全國同類醫院前列。附屬醫院注重發揮中醫葯特色,大力加強專科專病建設,有國家級重點專科(專病)35個、省級重點專科23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8個,河南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1個,健康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學校有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分別為河南中醫葯大學附屬洛陽正骨醫院、鄭州市中醫院、安陽市中醫院、開封市中醫院、濮陽市中醫院、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洛陽市第一中醫院、鄭州人民醫院、駐馬店市中醫院,其他教學實習醫院55所。醫療聯合體建設卓有成效,與143家兄弟醫院、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拉大了合作框架。

② 河南中醫葯大學在哪裡

一、河南中醫葯大學在哪裡

河南中醫葯大學地址在河南省鄭州市中原中路233號,該校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葯院校之一,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共建高校。

二、河南中醫葯大學介紹

河南中醫葯大學創建於1958年,是全國建校較早的高等中醫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開封創辦的河南省中醫進修學校。學校位於省會鄭州,現有4個校區,分別為龍子湖校區、東明路校區、人民路校區、東風路校區,佔地面積1594.94畝。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培養高校、博士學位授權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是河南省中醫葯人才培養、科技創新、醫療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龍頭和中心。2016年3月1日,教育部正式發文,將我校更名為河南中醫葯大學。

50多年來,學校已由單一的中醫葯學科發展為醫、理、管、工、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涵蓋本科、研究生(博士、碩士)、留學生、繼續教育等多個培養類別的綜合性中醫葯大學。現設有基礎醫學院、葯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骨傷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針灸推拿學院、護理學院、康復醫學院、人文學院、外語學院、信息技術學院、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體育教研部、職業技能培訓鑒定中心等18個院(部、中心)。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現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9000餘人,其中研究生1500餘人,留學生50人。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興校」戰略,打造了一支實力雄厚的人才隊伍。現有教職工1462人,專任教師1019人。碩士生導師441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6人。有國醫大師4人,國家*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入選3人,省特聘教授6人,「雙聘院士」1人,聘請了44位國內外著名學者為我校終身教授、首席教授、兼職教授及客座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6人、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人,中原學者2人,省優秀專家33人,河南中醫事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20人,省名中醫31人,省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8人,全國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教師57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和河南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27人、廳級學術技術帶頭人70人、全國中葯特色技術傳承人才培養對象15人、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資助對象87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等項目獲得者104人。先後有20多人次獲全國「模範教師」、「優秀教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等殊榮;140餘人次被評為省「優秀教師」、「師德建設先進個人」、「勞動模範」和「教育教學先進工作者」。

不斷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全面提升教學水平。現設有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醫學檢驗技術、醫學影像技術、應用心理學、中葯學、葯學、中葯資源與開發、葯物制劑、中葯制葯、制葯工程、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市場營銷、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文化產業管理、英語、漢語國際教育、軟體工程等24個本科專業和1個應用心理學第二學位專業。現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中醫葯重點學科24個;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1個,河南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8個、二級學科2個。有4個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個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0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7個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8門省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7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等。

高度重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校現有中醫學、中葯學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14個二級學科;有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葯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涵蓋57個二級學科(含4個自主設置目錄外二級學科);有中醫、中葯學、護理、翻譯、工程(制葯工程)等5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工作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中醫學、中葯學兩個一級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權;2014年9月,首屆博士研究生順利招生。

學校下設3所集教學、醫療、科研為一體的直屬附屬醫院,中醫醫療、教學、科研隊伍實力雄厚,具有完善的教學輔助體系。已為全省乃至全國培訓各類人員1.66餘萬人次,促進了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提升;有國家級重點專科(專病)35個、省級重點專科23個。學校有8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洛陽正骨醫院、鄭州市中醫院、安陽市中醫院、開封市中醫院、濮陽市中醫院、鄭州市大腸肛門病醫院、洛陽市第一中醫院、鄭州人民醫院),共計129個教學實習基地。圖書館各類圖書159.9萬冊,中外文期刊1704種,館藏的中醫線裝古籍文獻尤為豐富,收藏量居全國中醫葯院校前列。

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學校現有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河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大型研究平台,擁有3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研究室,6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三級實驗室,1個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3個河南省工程技術中心,1個河南省工程實驗室,1個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1個河南省眾創空間,3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河南省高校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3個鄭州市重點實驗室。學校建設有6大公共科研平台,75個校級研究所(中心)和13個校級研究室。學校有分析測試中心、葯效毒理實驗中心、中醫葯分子生物實驗中心、病理實驗中心、動物實驗中心、醫學免疫學重點實驗室等6大公共科研平台及中醫內科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加強了對重大疑難疾病、傳染病、中醫方葯的理論和應用研究以及河南地道葯材標准化、現代化研究,通過大量的科學研究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近5年來,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1942項,其中「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大新葯創制科技專項、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軟科學等國家級項目109項,省部級項目311項,廳局級項目1522項,累計承擔科研項目計劃經費15341.06萬元。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研獎勵93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47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03項;發表學術論文10602篇,被SCI、EI、ISTP等收錄1216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主編)共528部。

學校主辦有《中醫學報》和《河南中醫》兩種學術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均為科技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教育部中國高校優秀期刊、中國高校特色期刊,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全國中醫葯優秀期刊,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收錄期刊。《中醫學報》還躋身中國核心學術期刊行列,連續四屆被評為河南省自然科學類一級期刊、河南省高等學校優秀學報、教育部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並且成為美國化學文摘收錄期刊、波蘭《哥白尼索引》來源期刊。

學校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逾30年。目前與世界近50所大學、科研與醫療機構、企業等廣泛開展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醫療服務、產品研發等多方面的合作與交流。通過項目帶動促進中醫葯文化與技術引進來與走出去雙向並重,形成了顯著的特色和優勢。

大力開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在盧氏、濟源、西峽等地建有14個中葯材規范化種植示範基地,承擔全省30多個、70餘萬畝中葯材規范化種植基地的技術指導任務,帶動了近30萬葯農致富。與宛西制葯、羚銳制葯、輔仁葯業、太龍葯業、濟人葯業柘城縣人民醫院等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了合作,增強了辦學活力;與濟源市、新鄉市、信陽市新縣、焦作市、靈寶市、南陽市、禹州市、許昌市人民政府等簽訂了校地合作協議,在人才培養、醫院建設與醫療服務、中醫葯資源開發、中醫葯產業等方面開展合作,成效顯著。

學校秉承「厚德博學,承古拓新」校訓,凸顯「立德鑄魂,德術兼備」育人理念,為社會培養各類中醫葯人才9萬余名。畢業生中涌現出了一批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科學家、名醫大家、企業家、管理專家等。涌現出了以首屆「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大學生十大年度人物」王一碩和「全國三好學生標兵」、「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白雲蘋等為代表的感動中原、唱響全國的優秀大學生先進群體,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在河南省高校德育評估中獲「優秀」等次。

③ 河南中醫葯大學地址在哪裡 河南中醫葯大學簡單介紹

1、河南中醫葯大學現在有4個校區,分別為河南中醫葯大學龍子湖校區(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金水東路)、東明路校區(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金水路1號)、人民路校區(地址:河南省鄭州市人民路)、東風路校區(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東風路2號)。

2、河南中醫葯大學(He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幹大學,是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生培養高校、國家中醫葯國際合作基地、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是一所以中醫葯學科發展為特色,醫、理、管、工、文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綜合性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3、河南中醫葯大學的前身是創建於1953年的河南中醫進修學校,1958年9月,河南中醫學院成立;1981年,學校被批准為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09年1月被確定為博士學位授權建設單位;2012年,學校成為「國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高校;2016年1月26日,教育部批准河南中醫學院更名為河南中醫葯大學;2016年3月10日,河南中醫學院正式更名為河南中醫葯大學。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考核博士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981
福田雷沃重工本科生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10-20 08:53:49 瀏覽:575
華為要本科生嗎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550
2008年青島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10-20 08:04:24 瀏覽:444
東北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8:35 瀏覽:299
我的大學生活txt 發布:2025-10-20 07:35:28 瀏覽:25
人民大學外語系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1:12 瀏覽:894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10-20 07:24:54 瀏覽:420
華中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考研群 發布:2025-10-20 07:09:36 瀏覽:558
南京大學2016考研線 發布:2025-10-20 06:43:1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