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校區圖書館
㈠ 中山大學東校區的圖書館
中山大學東校區圖書館是中山大學圖書館的校區分館,位於大學城南北主軸的中心,是東校區的標志性建築,與北面的行政中心、公共教學大樓合為一組完整的建築群,於 2004 年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首層為展廳、網路中心及附屬用房;二層為主入口、服務總台、資訊中心;3-6層為書刊開架服務區、研討室,總建築面積35,935平方米。從外觀來看,東校區圖書館南低北高,氣勢宏偉。圖書館北立面兩側自然張開,如一本翻頁的書籍,又如飛升之翼。中間自然形成扇形廣場,背面為主入口,門架五層高,層層往上出挑,格局開闊。東、西立面呈門架式外形,斜向窗有遮陽效果,極富韻律感。南立面也呈門架式造型,中間局部凸出,產生強烈虛實對比。結合石材與金屬材料的對比,既能體現中山大學的文化底蘊,又具有現代氣息。
中山大學東校區圖書館的設計和理念具有世界先進圖書館的建築特點,採用全中央空調、全封閉、等載荷、大空間、通透式的設計;選用國際上最先進的 3M 防盜監測系統、自助還書系統和復印設備,並擁有先進的計算機等技術設備;藏、借、閱、網一體化的現代管理模式。東校區圖書館至2012年底擁有中外文藏書110萬余冊,期刊2100餘種,報紙150餘種。哈佛大學喜樂斯圖書館捐贈的英文原版圖書15萬多冊、期刊1800餘種、報紙200餘種。
圖書館開放5層,分別為:首層為法學圖書館及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二層為多媒體電子閱覽、現刊報紙以及參考工具書閱覽服務區;三層為圖書流通閱覽服務區,為師生提供外借閱覽、參考咨詢、網路資料庫檢索、復印服務、代查代檢、用戶培訓、原文訂購、館際互借、國際聯機檢索、教學參考書、科技查新、定題服務等多種形式的高品質服務; 四層為過刊過報閱覽區;而哈佛大學喜樂斯圖書館的贈書則放在圖書館五層。
東校區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30餘人,設有館長辦公室、讀者服務部兩部門。
東校區圖書館一樓亦是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的所在地,據新華社廣州11月20日電 (王握文、於冬陽)由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系統,正式落戶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作為這個中心的業務主機,「天河二號」20日正式投入運行。
我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有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等四個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授牌後的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是第五個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將成為融高性能計算、海量數據處理、信息管理服務於一體的世界一流超算中心,為廣州、廣東乃至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引擎,將被廣泛應用於汽車、造船、重大裝備等先進製造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工業設計、網游動漫、生命健康、生物醫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同時,還將應用於智慧城市建設以及科研領域,對推動國家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㈡ 中山大學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中山大學圖書館創辦於1924年,初名廣東大學圖書館,由廣東高等師范學校、廣東政法專門學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和廣東公醫學校的藏書合並而成,其歷史可追溯到1906年建立的兩廣優級師范學校藏書樓。
1926年,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圖書館。
1952年,隨新組建的中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圖書館。
1982年,南校區總館舊館舍於落成,建築面積僅14,500平方米。
1999年,中山大學建立珠海校區,新落成的珠海校區圖書館建築面積36,000平方米,為中山大學圖書館的基礎圖書館和貯存圖書館。
2001年,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組建新的中山大學,原中山醫科大學圖書館成為新的中山大學醫學圖書館,館藏以生物醫學文獻為主。
2004年10月,南校區總館舊總館改擴建工程完成,館舍建築面積擴至30000平方米;坐落在廣州大學城的中山大學東校區圖書館正式啟用。

㈢ 中山大學的圖書館布局
1樓是最近新書等
布局挺復雜的 三言兩語難以說清
參見資料中的網頁
㈣ 盤點國內那些神仙級的大學圖書館,泡一整天都不夠
圖書館是沉心自習,徜徉知識海洋,享受時光靜好的絕佳場所。好的圖書館讓大學學習錦上添花,不負高中三年努力,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了部分高校奢華到極點的神仙級圖書館,內附錄取分數線,別眨眼,好戲正式開始~
瑪麗·比爾德在《一個劍橋教授的生活》一書中曾經提到了為什麼到今天,圖書館依然重要:
你去圖書館不僅僅是為了獲取信息。
你去那裡學習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你去享受擁有空間
和安靜進行思考的純粹樂趣。
毫無疑問,許多信息
可以通過電子方式更快地檢索到。
但我認為,真正好的思考
通常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
而信息檢索的速度
實際上可能與好的思考相抵觸。
無論是各國文化交流,還是城市文化發展,都離不開圖書館,那裡有歷史,有思想,有故事。自主選拔在線為大家盤點了我國大學圖書館之最,一起來看看吧!
藏書最多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圖書館成立於1898年,由總館、醫學館、38個分館、儲存館組成,總面積約90000平米。總、分館紙質藏書近800萬冊,近年來還大量引進和自建了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和多媒體資源等各類國內外數字資源。館藏中以150萬冊中文古籍為世界矚目,其中20萬件5至18世紀的珍貴書籍,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現代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北大尊重學生選擇,構建了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榮譽課程等適合不同志趣學生的多層次跨學科課程體系。
2022年錄取分數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北京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鄭州大學
鄭州大學圖書館擁有一個新校區中心館和三個老校區分館,總建築顫乎做面積達 84000平方米。圖書館現有各類圖書資料713.9萬冊,中外文報刊 18325 種,其中紙質報刊3325種,另有音像資料11119件。擁有國內外重要網路、光碟資料庫138個,包括世界著名科技文獻檢索工具以茄衡及在全球享有盛譽、學術價值很高的電子期刊全文庫、博碩士學位論文資料庫、電子圖書等。
原鄭州大學創建於1956年,2000年7月,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和河南醫科大學三校合並組建新鄭州大學。是教育部與河南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一省一校」建設高校。截至2022年9月,學校設有56個院系,開設118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大學科門類。
2023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北京
天津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鄭州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圖書館前身為東北行政學院圖書館,1946年創辦於哈爾濱。吉林大學圖書館現有館舍建築面積97629平方米,有各類紙質書刊692.46萬冊,其中古籍40萬冊,古籍中6000餘部為善本。
吉林大學始建於1946年,2000年,原吉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合並組建新吉林大學,200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並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截至2022年2月,學校下設52個學院,開設本科專業140個, 新增馬克思主義理論、生物醫學科學專業。
2022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北京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吉林大學招生網查看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圖書館前身為19世紀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自強學堂圖頃宏書室,1917年正式建館。館舍總面積達到58526平米。全館文獻資源總量達1844萬冊,印刷型文獻共687萬冊。
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政府創辦的自強學堂,是近代中國第一批國立大學。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
2022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北京
浙江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武漢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清華大學
1912年清華學校正式建立了小規模的圖書室,稱清華學校圖書室。館舍總面積7萬余平方米,實體館藏總量約562.45萬冊,形成了基本覆蓋全學科、包含豐富文獻類型和載體形式的綜合性館藏體系。
清華大學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校名「清華」源於校址「清華園」地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據2023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清華大學設有21個學院,59個系,開設82個本科專業。 2022年2月,學校新增科學史專業。
2022年錄取分數線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清華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面積最大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圖書館設立於1921年,圖書館現有館舍面積14萬平方米,閱覽座位11,000個。現設有1個總館、3個分館、3個專業分館以及7個學院資料室。紙本館藏總量510萬冊,館內還擁有大量的古籍線裝書、光碟、錄音(像)帶、縮微平片等資源,是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設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成為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副部級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2022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廈門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圖書館創辦於1924年,中山大學圖書館系統現由廣州校區南校園圖書館、北校園圖書館、東校園圖書館、經濟與管理學科館、珠海校區圖書館和深圳校區圖書館組成,館舍總建築面積達18萬余平方米。
中山大學是1924年孫中山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如今該校由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01年10月合並而成。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2023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圖書館前身為東北行政學院圖書館,1946年創辦於哈爾濱。吉林大學圖書館現有館舍建築面積97629平方米,吉林大學圖書館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東北地區中心,CALIS數字圖書館基地,中英文圖書數字化國際合作計劃項目成員館,教育部化學科學外國教材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吉林省高校圖工委秘書處所在館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世界銀行委託的藏書館。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圖書館前身為19世紀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湖北自強學堂圖書室,1917年正式建館。全館設總館(又稱文理分館)、工學分館、信息科學分館和醫學分館等四個分館,館舍總面積圖書館為41925平米,資料室為16601平米,總面積達到58526平米。
貴州大學
貴州大學圖書館是一所綜合性大學圖書館,經1997年和2004年兩次並校後,各校區圖書館完成了一館建制,現有有西校區、南校區、北校區三個分館,館舍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
貴州大學創建於1902年,歷經貴州大學堂、省立貴州大學、國立貴州農工學院、國立貴州大學等時期,1950年10月定名為貴州大學,1997年8月與貴州農學院等院校合並,2004年8月與貴州工業大學合並。是教育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以部為主、部省合建」高校,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一省一校」重點建設高校。
2022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貴州大學查看
顏值最高
汕頭大學
汕頭大學圖書館是由李嘉誠興建的汕頭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家綜合性、開放型的高等學校圖書館。總面積21000平方米,文獻累積總量近234萬冊。
汕頭大學於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同年9月,教育部批准汕頭醫學專科學校並入汕頭大學,設為汕頭大學醫學院。是一所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廣東省屬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李嘉誠基金會三方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據2022年10月官網顯示,學校有三個校區,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總值28.46億元,教學科研單位23個,本科專業55個,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5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8個。
2023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汕頭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華東政法
華東政法大學圖書館建築主要由長寧校區和松江校區兩部分組成。長寧校區圖書館由主樓、紅樓及附樓組成,面積約為5614平方米;松江校區於2004年建成,圖書館使用其中的16477平方米。現有印刷型圖書 170 余萬冊,中外文報刊 1564 種,電子書 46 余萬冊。
華東政法大學原名華東政法學院,1952年6月由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在聖約翰大學舊址合並成立;1958年學校並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第二次復校;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
2023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華東政法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圖書館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大學圖書館之一,其前身是始建於1897年的求是書院藏書樓。浙江大學圖書館由玉泉校區圖書館、紫金港校區基礎分館、紫金港校區農醫分館、西溪校區圖書館、華家池校區圖書館五大館舍組成,總建築面積約8.6萬平方米。全館實體館藏總量已達655.8萬冊。
浙江大學前身是創立於1897年的求是書院,1914年停辦。1928年於求是書院舊址新建國立浙江大學,後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並,組建了新的浙江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 「211工程」、「985工程」,是九校聯盟。
2023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浙江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03年,現有校本部和東校區、北校區、獨墅湖校區及陽澄湖校區5座館舍,總建築面積79850平方米。有紙本藏書382萬冊。
蘇州大學前身是1900年創辦的東吳大學,是中國最早以現代大學學科體系舉辦的大學,在中國最先開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最早開展研究生教育並授予碩士學位,也是中國第一家創辦學報的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東吳大學的文理學院、蘇南文化教育學院、江南大學的數理系合並組建蘇南師范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范學院。1982年,學校更復名蘇州大學,其後蘇州蠶桑專科學校、蘇州絲綢工學院和蘇州醫學院等相繼並入蘇州大學,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
2022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蘇州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創建於1907年,隨後相繼設立藏書樓、閱覽室、圖書室等,1934年正式建立同濟大學圖書館。圖書館由總館、滬西分館、滬北讀者服務部、嘉定校區圖書館組成,總面積68721平方米。印刷型資源有圖書317萬多冊、中文現刊2495種、外文現刊840種、期刊合訂本17萬冊、電子圖書100萬多冊。
同濟大學前身是1907年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截至2022年,學校有29個專業學院、11家附屬醫院。
2022年錄取分數線
↓上下滑動查看目錄↓
*註:更多信息請登錄同濟大學本科招生網查看
還有很多很美的大學,比如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廈門大學圖書館、東南大學圖書館、天津大學圖書館、西南大學圖書館和西安工業大學圖書館等,各具特色,美不勝收。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里,以上有沒有你最喜歡的圖書館,歡迎評論區留言。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㈤ 中山大學的校區的圖書館對外開放嗎,一般是幾點到幾點,需不需要刷卡進入
你好,中山大學的圖書館不對外開放,進入時需呀刷卡或者出示學生證、教師證等中山大學有效證件才行,否則是不讓進的。開放時間早上是8:30開始,晚上忘了具體時間,大概在11時左右吧
㈥ 中山大學南校區有幾個圖書館外人能進去看書嗎
中山大學南校區好幾個圖書館,最大的是總館,其它的都是某些學院的圖書館如嶺南學院的嶺南堂。總館是需要校園卡或者學生證等證件才能進去的,外人不行,至於學院的圖書館好像更嚴格,一般只對自己學院的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