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同濟大學四平校區有幾個門

同濟大學四平校區有幾個門

發布時間: 2023-06-07 17:02:02

Ⅰ 同濟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同濟大學有幾個校區 同濟大學 現在有4個校區,分別為:四平路校區、嘉定校區、滬西校區、和滬北校區

二、同濟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1. 同濟大學 四平路校區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赤峰路71號。 同濟大學 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0年的發展, 同濟大學 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2. 同濟大學 嘉定校區

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 復旦大學 楓林校區是 復旦大學 的四大校區之一,俗稱醫學院校區,位於繁華的徐家匯東側。楓林校區因所在地徐匯區楓林橋地區而得名。楓林校區是原上海醫科大學的校址,佔地288畝,是 復旦大學 除葯學院外各醫學院系的所在地,包括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和護理學院。因東安路(原東廟橋路)穿越校區,楓林校區被分為東苑和西苑,此外護理學院單獨位於楓林路305號。

3. 同濟大學 滬西校區

地址:滬西校區位於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校區佔地面積414畝,校舍總面積30.2萬平方米,包括新建設的現代化學生公寓5.2萬平方米。按照學校資源配置與校區布局規劃, 同濟大學 浙江學院大三安排在滬西校區就讀。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附屬工廠整建制單位設在校區。此外,為充開始利用校區教學資源, 民辦大學 歐華學院、誠信學院部分學生入住滬西校區就讀。

4. 同濟大學 滬北校區

地址: 同濟大學 滬北校區位於上海市中山北路727號(共和新路口),1958年創建上海鐵道醫學院。 1995年5月上海鐵道學院與上海鐵道醫學院合並成立上海鐵道大學。 2000年4月 同濟大學 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並,成立新的 同濟大學 ,學校決定在原鐵道大學醫學院原址設立滬北校區
三、同濟大學簡介
同濟大學 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3年的發展, 同濟大學 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學校始於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17年由華人接辦,先後改稱為同濟醫工學校和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3年定名為 同濟大學 ,1927年成為國立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 同濟大學 經過六次搬遷,先後輾轉滬、浙、贛、桂、滇等地,1940年遷至四川宜賓的李庄古鎮堅持辦學。1946年回遷上海以後,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綜合性大學。

在始於1949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 同濟大學 原有的文、法、醫、理、機械、電機、造船、測繪等優勢學科或支援其它高校,或整體搬遷內地。同時,全國10多所大學的土木建築相關學科匯聚同濟,使之成為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1978年以後,學校實行「兩個轉變」——恢復對德交流由封閉辦學向對外開放辦學轉變,拓展學科範疇由土建為主的工科大學向理工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轉變。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並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 同濟大學 。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 同濟大學 管理。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2017年,列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同濟大學 始終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為崇高使命和責任,以本科教育為立校之本、以研究生教育為強校之路,確立了「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努力使每一位學生經過大學階段的學習、熏陶以後,具有「通識基礎、專業素質、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全球視野、社會責任」綜合特質,成為引領未來的社會棟梁與專業精英。創校至今,先後培養了36萬余名畢業生,造就了一大批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企業家、醫學專家和工程技術專家。校友中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的有159人。 ;

Ⅱ 同濟大學幾個校區有什麼區別

同濟大學幾個校區的區別如下:

(一)地址不同

1、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地址:上海市楊浦區赤峰路71號。

2、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地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

3、同濟大學滬西校區地址:滬西校區位於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

4、同濟大學滬北校區地址:同濟大學滬北校區位於上海市中山北路727號。

同濟大學簡述

同濟大學,簡稱「同濟」,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帶答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Ⅲ 同濟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一個在同濟生活了近四年的同濟大四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說明一下同濟大學有四大校區:四平路校區(本部)、嘉定校區、滬北校區、滬西校區。下面逐個為大家解釋一下哈!!!

  1. 四平校區的標志性建築有:同濟大學校門(正門,四平路1239號)、毛像(毛澤東塑像)、國立柱、圖書館、瑞安樓、大禮堂、129禮堂、校史館、衷和樓等;

傳說中的天佑樓

Ⅳ 同濟大學在上海有幾個校區

同濟大學同濟大學在上海有4個校區:

四平路校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

嘉定校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

滬西校區: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

滬北校區: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727號

1996年,上海城市建設學院和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學院並入,列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與上海鐵道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同濟大學。2002年,列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2003年,上海航空工業學校劃歸同濟大學管理。2004年,列為中管高校。2017年,列為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4)同濟大學四平校區有幾個門擴展閱讀:

學校性質:全日制公辦綜合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師資力量:擁有專任教師2814人,其中專業技術職務正高級1028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3人(含雙聘),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德國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比利時皇家科學與藝術學院外籍院士1人等。

專業建設:現有本科招生專業85個,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47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3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25個。擁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等。

Ⅳ 參觀同濟大學四平校區時,從哪個門進對遊客開放哪些地方

同濟幾乎全校對外開放,特別是四平小區在我們之間素有「楊浦人民公園」的「愛稱」,一到節假日草坪上基本都是校外的來「野餐」,真的是很無奈
參觀的話建議還是從正門進吧,大門口的毛爺爺指點江山,風景獨好

Ⅵ 同濟大學大門朝哪個方向

同濟大學有6個門,其中正門是四平路1239號,就是東門(上圖1的位置),還有一個赤峰路上的僅次於正門的門,規模也較大,那個是南門。

同濟大學地處上海市東北隅,分四個校區: 校本部、滬西校區、滬東校區和滬北校區。 從上海火車站到校本部的交通路線:

一、出火車站北廣場,乘115路汽車到密雲路站下,可進同濟大學西門或南校區正門。

二、乘115路汽車到同濟大學站下,可進同濟大學正門。

三、乘計程車上高架環線,往楊浦大橋方向,到四平路出口下高架,右轉上四平路,約500米既可進進同濟大學正門。

Ⅶ 同濟大學有幾個校區

同濟大學有四個校區:

1、四平路校區(主校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

2、嘉定校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

3、滬西校區: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

4、滬北校區: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727號

同濟大學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7)同濟大學四平校區有幾個門擴展閱讀:

學校發展歷程:

2018年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同濟大學成為首批20所學位授權自主審核高校之一。6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

2019年4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7月,首批入選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2020年1月,首批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

Ⅷ 同濟大學第一教學樓是哪個樓

第一教學樓在南校區,南北校區隔著赤峰路,不是從你說的那個門進去,而是對面那個門,就是相對破一點的那個門,進了南校區以後一直往前走,最裡面那座樓就是第一教學樓。給你張地圖,給個郵箱或者qq

Ⅸ 同濟大學有哪些校區

同濟大學有四個校區:1、四平路校區(主校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2、嘉定校區:上海市嘉定區曹安公路4800號;3、滬西校區:上海市普陀區真南路500號;4、滬北校區:上海市靜安區中山北路727號。

同濟大學王牌專業

國家特色專業:動畫、軟體工程(設3個專業方向)、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環境工程、車輛工程、工業設計、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德語、地質學、地質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歷史建築保護工程、生物信息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學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車輛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工程、環境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物流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信息安全、測繪工程、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考核博士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981
福田雷沃重工本科生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10-20 08:53:49 瀏覽:575
華為要本科生嗎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550
2008年青島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10-20 08:04:24 瀏覽:444
東北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8:35 瀏覽:299
我的大學生活txt 發布:2025-10-20 07:35:28 瀏覽:25
人民大學外語系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1:12 瀏覽:894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10-20 07:24:54 瀏覽:420
華中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考研群 發布:2025-10-20 07:09:36 瀏覽:558
南京大學2016考研線 發布:2025-10-20 06:43:1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