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山東大學校區歷史

山東大學校區歷史

發布時間: 2023-06-12 23:17:18

⑴ 山東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山大知新樓,一躍解千愁,是山東大學中心校區的知新樓。它是山大建築里最高的建築,山大學子經常開玩笑說學不進了就去山大知新樓。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的圖書館,是貨真價實的地標性建築。在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圖書館就像在西藏看到布達拉宮一樣,很有安全感。面積有81000平方米,為高校第一大館。山青圖書館的條件和配置都是全國領先,有12層之高,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側重和特色。

(1)山東大學校區歷史擴展閱讀:

山東大學前身是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在濟南創辦的官立山東大學堂。建校以來,山東大學隨著社會的變革,由晚清王朝、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歷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兩個歷史階段。期間曾幾度更名,有過停辦、重建、合校、搬遷的多次變革,曾在不同時期匯納過各類大學,也曾分出過十多所高等院校。

山東大學堂1901年,山東巡撫袁世凱上奏《山東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折稿》,同時調蓬萊知縣李於鍇進行籌備。是年10月《折稿》獲准,在濟南濼源書院正式創辦了官立山東大學堂。周學熙任管理總辦(校長)。第一批招收學生300人,分專齋、正齋、備齋、分齋督課。

聘請中西教習50餘人,後增至110多人,美國人赫士為總教習。課程設置除經史子集外,還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外國語等20多門。學制初為三年,後改為四年。

⑵ 山東大學一共有多少個校區每個校區都是哪些系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又稱東區新校)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歷史 文化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經濟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經濟研究院(中心)、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哲學與 社會 發展學院、晶體材料研究所、管理學院、環境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國際教育學院、文史哲研究院



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又稱東區老校)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

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又稱西校區) 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葯學院



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又稱南校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 體育 學院

山東大學軟體園校區(又稱軟體園)軟體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2011屆葯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等)

山東大學興隆山校區(又稱南校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又稱山東大學(威海)校)韓國學院、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翻譯學院、藝術學院、海洋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在建。

山東大學在濟南市區有6個校區,再加上由原來的威海分校升格而成的威海校區和今年剛剛啟用的青島校區,可謂是坐擁八校區,橫跨三地市,人丁興旺,家門有光。

可是「不當家不只柴米貴」,山大一直飽受校區分割所帶來的辦學成本高,學科融合難,資源效益低等問題的困擾。目前,校方決定在市郊另建一個近9000畝的主校區。

山大的校區分別為:

中心校區: 哲學與 社會 發展學院、經濟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歷史 文化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經濟研究院、儒學高等研究院(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晶體材料研究所、環境研究院、山東大學齊魯證券金融研究院

洪家樓校區: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

趵突泉校區: 齊魯醫學部(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葯學院、護理學院)

千佛山校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 體育 學院

興隆山校區: 體育 學院(除高水平運動員)、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一二年級)、經濟學院(一年級)、管理學院(一年級)、法學院(一年級)、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一年級)

軟體園校區: 軟體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

威海校區: 韓國學院、商學院、法學院、文化傳播學院、翻譯學院、藝術學院、海洋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馬列教學部、 體育 教學部

青島校區: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等。 (作者:聖達信梁挺福)

樓下放美圖

山東大學目前在濟南、青島、威海三地擁有8個校區。其中濟南校區(包括: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興隆山校區、齊魯軟體學院(校區為租借來的))、青島校區是統一招生,招生代碼完全一致,威海校區由原威海分校改制而來,單獨招生。

山東大學章丘校區目前已經完成征地工作,章丘校區校園佔地6000畝,教工宿舍區1200畝,附屬中小學500畝,齊魯醫院東院區600畝,大學 科技 園600畝,預留2000畝校園用地,預留1萬畝 科技 園用地。 同時,山大將放棄興隆山校區(用於置換)、軟體園校區,千佛山校區、洪家樓校區將不再作為全日制學生校區,用於繼續教育、聯合實驗室等;濟南保留章丘主校區、中心校區、趵突泉校區。

山東大學將保留章丘校區(校園6000畝,預留2000畝)、中心校區、趵突泉校區、青島校區(校園3000畝)、威海校區(單獨招生)。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又稱東區新校):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歷史 文化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經濟學院、經濟研究院(中心)、哲學與 社會 發展學院、晶體材料研究所、管理學院、環境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國際教育學院、文史哲研究院

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又稱東區老校) :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

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又稱西校區) :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葯學院

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又稱南校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 體育 學院

山東大學軟體園校區(又稱山東大學齊魯軟體學院) :軟體學院、加拿大高等教育基礎部(葯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等)

山東大學興隆山校區(又稱南新校區)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人文學院、哲學與 社會 發展學院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 :(目前院系由濟南校區搬遷過去)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又稱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韓國學院、商學院、新聞傳播學院、翻譯學院、藝術學院、海洋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原齊魯大學)




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




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


山東大學興隆山校區


山東大學齊魯軟體學院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一期基本完工,二期在建)

目前是山東大學硬體設施最好的校區,宿舍樓標配廚房(電磁爐、電飯鍋、微波爐、冰箱、榨汁機等均有)、洗衣房、健身房。圖書館為全國第三大圖書館(7億投資,建築面積8萬平米,次於國家圖書館和上海圖書館,圖中高層,17年底投入使用)。綜合 體育 中心,由於方案修改和規模調整在二期開建,由4萬人 體育 場(一說8萬人)、游泳館、 體育 館等組成。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



章丘主校區(已完成土地徵用)

章丘主校區校園前期佔地6000畝,包含中小學校、附屬齊魯醫院東院區、教師公寓等配套設施共8900畝,預留2000畝校園用地和1萬畝大學 科技 園用地。


目前山東大學的辦學格局為一校三地8個校區,分別為濟南6個校區和青島校區以及威海校區。其中,濟南和青島校區在招生時合用一個院校代碼,也就是作為一個整體招生,而威海校區自己單獨使用另一個代碼單獨招生。
(山東大學威海校區)

先看濟南校區,分別有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和興隆山校區。

中心校區被山大校友稱為「新校」,主要集中了一些文科和理工類基礎學科的學院,包括哲學與 社會 發展學院、經濟學院、文學院、 歷史 文化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經濟研究院儒學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晶體材料研究所、環境研究院、中泰證券金融研究院、新聞傳播學院等院部機構。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洪家樓校區被習慣稱為「老校」,目前只剩下外國語學院和藝術學院。 趵突泉校區也就是原來的山東醫科大學所在地,目前主要是齊魯醫學院,包括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葯學院和醫葯衛生管理學院。

千佛山校區是原來的山東工業大學所在地,經十路南北各一片區域,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 體育 學院、齊魯交通學院。

興隆山校區俗稱為「南新校區」,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和土建與水利學院。

軟體園校區顧名思義主要有軟體學院(齊魯軟體學院)、微電子學院何中加合作辦學項目等。

青島校區於2016年啟用,集中了6個學院,分別是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和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根據學校官方說法,暫時應該不會再向青島校區遷移其他學院。
(山東大學青島校區)

山東大學一共有一校三地八校區。

濟南:

1.中心校區 山大南路27號

哲學與 社會 發展學院;經濟學院;文學院; 歷史 文化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經濟研究院;儒學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晶體材料研究所;中泰證券金融研究院;新聞傳播學院

2.洪家樓校區 洪家樓5號

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

3.趵突泉校區 文化西路44號

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與康復學院;葯學院

4.千佛山校區 經十路17923號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 體育 學院

5.軟體園校區 舜華路1500號

軟體學院;微電子學院;中加合作辦學項目;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

6.興隆山校區 二環東路12550號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齊魯交通學院

威海:

7.威海校區 文化西路180號(與本部和青島區招生代碼不同)

東北亞學院;翻譯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商學院;藝術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法學院;海洋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 體育 教學部

青島:

8.青島校區 即墨濱海路72號(與本部招生代碼相同,由濟南本部搬遷而來)

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創新轉化學院;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人文 社會 科學青島研究院;微生物技術研究院;環境研究院;海洋研究院;數學與交叉科學研究中心

山東大學 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也是中國目前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在綜合性大學中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院校之一。

學校規模宏大,實力雄厚。總佔地面積8000餘畝(含青島校區約3000畝), 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的辦學格局。據官網顯示,山東大學共計8個校區,具體如下:

一、中心校區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山大南路27號

院系:哲學與 社會 發展學院、經濟學院、文學院、 歷史 文化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經濟研究院、儒學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外國語學院(大學外語教學部)、晶體材料研究所、中泰證券金融研究院、新聞傳播學院

二、洪家樓校區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5號 洪家樓天主教堂東側

院系: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

三、趵突泉校區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文化西路44號

院系: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護理與康復學院、葯學院

四、千佛山校區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7923號

院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 體育 學院

五、軟體園校區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舜華路1500號

院系:軟體學院、微電子學院、中加合作辦學項目、人工智慧國際聯合研究院

六、興隆山校區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二環東路12550號

院系: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土建與水利學院、齊魯交通學院

七、威海校區

地址:山東省威海市文化西路180號

院系:東北亞學院、翻譯學院、空間科學與物理學院、商學院、藝術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法學院、海洋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山東大學澳國立聯合理學院、 體育 教學部

八、青島校區

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即墨濱海路72號

院系: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創新轉化學院、網路空間安全學院、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人文 社會 科學青島研究院、微生物技術研究院、環境研究院、海洋研究院、數學與交叉科學研究中心

⑶ 山東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山東大學有幾個校區 山東大學 現在有6個校區,分別為濟南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興隆山校區。

二、山東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1、 山東大學 中心校區

原稱 山東大學 東校區新校,校區建設始自1958年 山東大學 自青島遷校到濟南之時,2009年改為現名。目前,該校區為 山東大學 校部機關所在地(明德樓),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山大南路27號,齊魯新地標知新樓即位於該校區內。目前,該校區是山大體量最大的一個校區

2、 山東大學 洪家樓校區

山東大學 洪家樓校區,也稱 山東大學 東區老校,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5號,洪家樓天主教堂東側,目前包括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法學院共三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和物理學院已搬遷到山大新校區)。由於該校園內花木繁多,被學生形象的稱為「植物園」。

山東省濟南市洪家樓5號,郵編250100

3、 山東大學 趵突泉校區

即原齊魯大學校園,始建於1911年,其後又進行了多次擴建和修繕,2000年7月隨山東醫科大學並入 山東大學 ,稱 山東大學 西校區,2009年5月4日改稱趵突泉校區,但非正式場合中仍會被稱為山大西校。現為 山東大學 齊魯醫學部(包括 山東大學 醫學院、 山東大學 公共衛生學院、 山東大學 口腔醫學院、 山東大學 葯學院、 山東大學 護理學院、 山東大學 醫葯衛生管理學院)所在地。

山東省濟南市文化西路44號,郵編250012

4、 山東大學 千佛山校區

(原山東工業大學)位於濟南市經十路17923號千佛山對面,郵編250061。佔地面積1763畝,建築面積43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85萬冊。

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7923號,郵編250061

5、 山東大學 興隆山校區

又稱 山東大學 南新校區,校區位於濟南市南外環路南側,佔地面積1153畝,是 山東大學 在濟南市的六個校園中面積最大的校園。教學辦公區已建成的49000㎡連體樓群,包括8個可容納300人的階梯教室和2個可容納500人的報告廳,60%以上的教室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另外,教學區內40000㎡的綜合實驗樓即將竣工

山東省濟南市二環東路12550號,郵編250002

6、 山東大學 軟體園校區

山東省濟南市舜華路1500號,郵編250101
三、山東大學簡介
山東大學 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山東大學 是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學。其醫學學科起源於1864年,開啟近代中國高等醫學教育之先河。其主體是1901年創辦的 山東大學 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中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所按章程辦學的大學。從誕生起,學校先後歷經了 山東大學 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 山東大學 、 山東大學 以及由原 山東大學 、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三校合並組建的新 山東大學 等幾個歷史發展時期。百餘年間, 山東大學 秉承「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的辦學宗旨,踐行「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校訓,踔厲奮發,薪火相傳,形成了「崇實求新」的校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60餘萬各類人才,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 山東大學 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各項事業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學校的綜合水平和辦學質量明顯提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是中國目前學科門類最齊全的大學之一,在綜合性大學中具有代表性,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4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1個,本科招生專業9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2個,涵蓋除軍事學以外的所有學科門類,目前有18個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和貢獻能力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5個學科進入ESI前1‰,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所學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

學校規模宏大,實力雄厚。總佔地面積8000餘畝(含青島校區約3000畝), 形成了一校三地(濟南、威海、青島)的辦學格局。現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15所非隸屬附屬醫院。各類全日制學生達7萬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2268人,研究生26818人,學歷留學生1560人。學校匯聚了一批傑出人才,專任教師4530人,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含雙聘)19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0人、青年項目入選者1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3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7人;「*」領軍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36人。學術實力穩步攀升,現有國家級科研平台12個,國家「111創新引智計劃項目」6項,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部委級平台64個,另有大批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校始終堅守「為國育賢」辦學初心,形成了結構完整、實力雄厚、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家國情懷、崇實品格、擔當精神、創新素養的「山大基因」廣受贊譽。薛其坤、馬大為、王小雲、彭實戈等4位山大人先後獲得未來科學大獎。

在歷史發展中, 山東大學 形成了自己的學科優勢和特色。特別是經過20世紀30年代和50年代在青島辦學時期的輝煌與發展,奠定了「文史見長」的學術特色,出現了一批在國內外享譽甚高的人文學者,以及像《文史哲》這樣備受關注的學術陣地。2015年8月,學校成功舉辦了有「史學奧林匹克」之稱的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這是大會成立115年來首次走進亞非拉國家,創造了大會舉辦以來在注冊參會國家數量、發展中國家歷史學家參會人數和青年學者參會人數等多方面最高紀錄。三校合並以來,新發展的金融數學、晶體材料、凝聚態物理、膠體界面化學、微生物、機械、材料學、心腦血管功能修復、新葯製造、中國古典哲學等學科均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領域已處在世界水平。

站在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校師生醫務員工正以追求卓越、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緊密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加快完善現代大學制度體系,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而不懈努力奮斗! ;

⑷ 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的建校歷史

該校區最早為始建於1936年的教會學校濟南私立懿範女子中學,由美國的天主教瑪利回亞修女會所創辦,其答主要建築為教學樓、學生宿舍和修女院,均採用灰磚,坡屋頂上覆以紅瓦,另包括百餘間平房,該校園與周邊的洪家樓天主教堂、方濟各會華北總修(道)院、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方濟各會仁慈堂、方濟各會神甫修士宿舍等構成了濟南的一處較大的天主教教會建築群。1948年後,懿範女子中學並入黎明中學(後成為公立濟南中學),原校址改作山東省農學院校舍。1958年9月,按照山東省省委的決定,農學院遷往泰安,原在青島辦學的山東大學遷至濟南,並以此處作為一處校址至今,其後在濟南東郊利農庄原擬作山東農展館的征地劃撥山東大學,用以建設新校(即今日的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⑸ 山東大學幾個校區都分別是什麼校區

截止2020年,山東大學有8個校區: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興隆山校區均位於濟南,另有兩個校區分別位於青島、威海。

1、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城區山大南路27號。目前,該校區是山大體量最大的一個校區,包括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泰山學堂、儒學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列教學部)、外國語學院。

2、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街道洪家樓5號,目前包括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法學院共三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和物理學院已搬遷到山大新校區)。

3、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下區文化西路44,始建於1911年,現為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包括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山東大學口腔醫學院、山東大學葯學院、山東大學護理學院、山東大學醫葯衛生管理學院)所在地。

4、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7923號,工科是該校區的主要特色學科,其中在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5、山東大學軟體園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下區舜華路中段1500號,該校區主要由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軟體學院兩院組成,因學院坐落於著名的齊魯軟體園附近而得名。

6、山東大學興隆山校區:

位於濟南市市中區二環東路12550號,是山東大學在濟南市的六個校園中面積最大的校園,是工科學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同學和經濟、管理科大一同學的棲息地。

7、山東大學威海校區:

位於威海市環翠區文化西路180號,創建於1984年,是山東大學與威海市政府聯合共建的多學科、開放式、綜合性大學校區。現有11個學院和1個教學部,4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藝術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和醫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8、山東大學青島校區:

位於青島市即墨區濱海公路72號,於2016年9月24日正式開學,包括了海洋學院、財富管理學院、微電子學院、德國學院、山東大學國際創新轉化學院、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

(5)山東大學校區歷史擴展閱讀:

各個校區的專業都是一樣的。整個山東大學的專業:117個。按照招生專業分類歷史學、考古學、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方向)、臨床醫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口腔醫學、護理學、環境科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力學、數字媒體技術、電子商務、文化產業管理、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⑹ 山東大學中心校區建成時間

你好,山東大學中心校區是上個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 建成的。

從青島搬到濟南後一開始是用位於洪家樓教堂附近之校區的。
謝謝。

⑺ 山東大學醫學院的辦學歷史

參見:齊魯大學、齊魯大學醫學院
1864年,北美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C.W.Mateer,1836.1.9—1908.9.4)攜夫人狄就烈(Julia Brown, 1837—1898)在登州城內一所叫「觀音堂」的破廟里辦起免費義塾,稱「蒙養學堂」。1882年,紐約北美長老會總部批准其升格為大學建制,定名「文會館」(Tengchow College),史稱登州文會館。
1883年,北美長老會傳教醫生聶會東(James Boyd Neal,1855—1925)與其妻子到達登州,准備在文會館設醫科,因設備和人員不足,未能如願。於是便租賃了一所寺廟的幾間房子,用一部分作教室,另一部分作為小型診所,並招收了5名學生,隨師學習西醫知識,這便是齊魯大學醫學院的發端。
1885年初(清光緒十年底),英國浸禮會(English 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 )宣教士武成獻博士(Dr.James Russell Watson)和夫人愛格妮絲·凱特瑪司特博士(Dr.Agnes Kittermaster)到往青州,以教會施醫所為基礎,於西皇城街開設「大英帝國浸禮會青州施醫院」,同時開設「附設醫學堂」,即青州醫學堂。學堂開始招收新生,並用以師帶徒方式授課,開辦醫學教育。另一位宣教士巴德順在鄒平所辦的教會醫院也設立醫學堂,開始招收學生傳授醫學業務知識。
1892年,聶會東夫婦奉調到濟南,在東關華美街與洪士提凡夫婦、安德遜女士一起在教會診所工作,後將原診所擴建,取名華美醫院,並同時籌建醫校。1891年學校竣工,定名為華美醫院醫校,每年招收5名學生。到1902年,華美醫院醫校共有在校學生四個班,22人,皆為男性。
義和團運動後,1902年6月13日,北美長老會和英國浸禮會在青州開會,共同建立山東新教大學(Shantung Protestant University),濟南聶會東、青州武成獻和鄒平巴德順所辦的醫校合稱為共合醫道學堂(Union Medical College),聶會東任校長,學制四年,四個年級的學生分別在濟南、青州、鄒平和沂州(今臨沂)的教會醫院進行教學和輪流實習,1903年正式合並為山東共合醫道學堂(Shanng Union Medical College),學制四年,校長聶會東。1903年招收醫學生13人,至1911年共畢業38人。
1906年,華美醫院醫校與青州醫道學堂合並,改稱濟南共合醫道學堂。1907年,在濟南南新街購地建立濟南共合醫道學堂新址及醫院,1911年建築竣工。
1909年,山東新教大學更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Shantung Christian University),山東共和醫道學堂更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和醫道學堂(Shantung Christian Union Medical College)。
1911年4月17日,在英國利茲阿辛頓基金會的慷慨資助下,在濟南修建的醫學大講堂、診病所、宿舍等舉行竣工典禮,山東巡撫孫寶琦出席並捐銀千兩,濟南共合醫道學堂正式更名為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醫科,聶會東任校長,有教師14人。新址的竣工標志著學校開始由四地合並到濟南,齊魯大學醫學院將這一天作為建院日期。
1915年9月27日舉行共和醫院落成典禮,四處教學點全部遷至濟南。
1916年,北京中華醫學基金會(The China Medical Board,文獻中又稱美國羅氏駐華醫社)改組北京協和醫校(The Union Medical College in Peking),將三個班的學生轉入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醫科,並「協款」5萬美元用以改善校舍和設備,又許諾連續五年每年「協助」2萬美元用以辦學。1916與1917年之交,在中國博醫會醫學教育會的建議下,南京金陵大學醫科和漢口大同醫學校也並入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醫科。
1917年9月,山東基督教共合大學各科遷至濟南新址,齊魯大學正式開學。此時醫科學制為七年,共有教師14人,學生118人,另有醫預科24人。
1920年設葯學專修科,學制兩年。1921年4月,創辦《齊魯醫刊》。
1923年,接收華北協和女子醫學院(North China Union Medical College for Women),自此開始男女同校。
1924年7月19日,經齊魯大學申請,加拿大授予齊魯大學執照,授權齊魯大學按照自己理事會的規定「授予與中國法律相一致的文憑和學位」。根據此規定,齊魯大學頒布學位授予條例,規定醫學院畢業生頒發醫學學士學位,同時授予美國和加拿大認可的醫學博士學位。
1925年,齊魯大學醫科正式更名為齊魯大學醫學院,但兩個名字在部分文獻中依舊混用。
1931年10月17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私立齊魯大學注冊立案,齊大學歷受到中國政府的承認。1934年設立公共衛生系。
抗日戰爭爆發後,1937年9月,齊魯大學宣布停課,大部分師生及主要教育教學設備遷往四川成都,與華西協和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燕京大學等在華西壩辦學,史稱「華西壩五大學」。濟南的齊魯大學校園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日軍強占為軍醫院。五大學雖然都擁有自己的師資和課程,但共用教學實驗室及設備,各學校間學分互認,共享師資和課程。抗戰期間齊魯大學醫學院和理學院聯合設立寄生蟲研究所,培養碩士研究生。1945年10月1日,齊魯大學在濟南復校。
1948年濟南戰役前夕,齊魯大學醫學院師生分為兩批,負責人和部分師生南遷福州協和醫院,1949年江南解放後遷回濟南;另一部分師生留在濟南,9月濟南解放後相繼入學開課。
1951年1月,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接管並出資補助齊魯大學,解聘外籍教師的行政和董事職務。
1952年,齊魯大學醫學院在院系調整中與山東醫學院合並組建新山東醫學院,校址設在齊魯大學校園(今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
截至1952年,齊魯大學醫學院共培養各類畢業生1098人。 參見:山東省立醫學院
1932年8月,山東省立醫學專科學校創建,由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和山東省教育廳領導。需要注意的是,山東省立醫學專科學校和山東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15年成立,1926年並入省立山東大學)並無關系。
1933年,學校創辦中文和德文雙語的醫學期刊《新醫學》(Neomedica),由陳果夫題寫刊名。1937年停刊。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尹莘農校長帶領學校撤離濟南,先後遷到漢口、四川雲陽縣和萬縣。附屬醫院被國民政府改編為「軍政部第十重傷醫院」,尹莘農兼任院長。學校的部分師生直接參加了抗日戰爭。
1946年10月,山東省立醫學專科學校從萬縣遷回濟南,與山東省立醫院合並。
1948年,學校向南京國民政府申請更名為山東省立醫學院。8月18日,國民政府教育部准予改名為山東省立醫學院,院長由山東省立醫院院長王寶楹擔任。
1948年9月24日,濟南解放。山東省立醫學院被濟南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11月與華東白求恩醫學院合並,仍使用華東白求恩醫學院校名。
山東省立醫學院辦學16年,共培養醫學系畢業生353人。 參見: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1944年10月16日,經新四軍軍部批准建立新四軍軍醫學校。1945年3月18日在淮南新浦鎮招生,5月12日在安徽省天長縣長庄舉行開學典禮。
1947年1月,新四軍軍醫學校更名為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1948年9月24日,濟南解放,華東白求恩醫學院從山東益都遷進濟南,駐扎在經五路緯九路。1948年11月合並從趵突泉前街遷來的山東省立醫學院,仍稱華東白求恩醫學院。
1949年5月,學院由華東野戰軍劃歸山東省人民政府領導,更名為山東省立醫學院。9月宮乃泉調往上海,白備伍兼任院長。 1950年10月更名為「山東醫學院」。 參見:山東醫學院、山東醫科大學、泰山醫學院
1952年9月,齊魯大學在院系調整中解體撤銷,其醫學院與山東醫學院合並,成立新的山東醫學院,校址設在原齊魯大學校址(今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1952年9月16日,合並後的山東醫學院正式對外辦公。9月25日召開了合校後第一次辦公會,10月8日下午舉行院系調整勝利完成大會,11月14日成立了由23人組成的院務委員會和四個教學委員會(基礎、臨床、衛生、葯學)。
1952年,學校佔地面積423.909畝,1952年底在校生2057人,教職工899人,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26名。設醫學、葯學、衛生三個專業。學制本科5年,專科3年,中級2年。
1955年,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
1955年8月,全國高等醫葯院校衛生專業、葯學專業再次調整,山東醫學院衛生系教師及247名學生調到了同濟醫學院;葯學系121名學生及部分教師調到四川醫學院;中級葯劑士班49名學生調到東北葯學院附屬中級葯劑學校。1956年,為支援祖國邊疆建設,23名教師及教輔人員赴新疆醫學院工作。經過調整,學校改為單一醫學專業學院。設33個教研組(其中基礎醫學教研組18個,臨床醫學教研組15個 )。
1956年6月,經國家批准,山東醫學院成為第一批招收副博士研究生的院校之一,招生專業有生物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臨床內科學、系統外科學、耳鼻喉科學、皮膚性病學等。
在大躍進的形勢下,1959增設了衛生系、兒科系;1960年又增設了生物、物理、化學三個專業。經衛生部同意,1962年2月先後撤銷衛生、兒科兩個系及生物、化學、物理三個專業,將學生合並到醫療系。1959年1月,學校設立基礎部和臨床部。1961年5月,臨床部改為醫療系;基礎部撤銷,成立醫學基礎課辦公室。1962年,恢復基礎部和臨床部。
1962年7月,教育部、衛生部決定逐步延長高等醫學院校學制,醫療專業由五年制延生為六年制,山東醫學院是1962年第一批改制的全國11所院校之一。
1965年3月,撤銷基礎部和臨床部,設立學生處,與黨委學生工作部合署辦公。
「文化大革命」期間學校建設受到嚴重沖擊。1966-1970年停止招生,1967年分配了1961級畢業生,1968年分配了1962級畢業生,1970年分配了1963、1964、1965三個年級的學生,至此已沒有正規在校生學習。
1970年8月,在五七指示和實行開門辦學的影響下,山東省革委會決定,山東醫學院與山東中醫學院合並,稱為山東醫學院,由濟南遷往泰安新泰縣樓德鎮(現新泰市樓德鎮)辦學,下設四個大隊,一大隊在棗庄市、二大隊在曲阜市、三大隊在新汶縣,四大隊與院本部在樓德鎮。1970年11月20日恢復招生,1971級共招新生1069人,3月10日前後分別在四個大隊報到。除醫療專業外,還有中醫專業連和葯學專業連。1972年11月3日,撤消了四個大隊,恢復教學建制,設葯學系、中醫系、基礎部、臨床部和進修部等。
1973年下學期,山東醫學院黨的核心領導小組決定把主要力量撤回濟南,中醫系、葯學系遷回濟南上課。1974年建立山東醫學院樓德分院,山東醫學院留下約三分之一力量參與分院籌建。1979年分院遷至泰安市,更名為山東醫學院泰安分院。1981年分院獨立,劃歸山東省,更名為泰山醫學院。
1977年恢復高考,山東醫學院恢復招生,同年恢復和增設了衛生專業和口腔專業,這樣,山東醫學院共有醫療、葯學、衛生、口腔4個專業,學制除了葯學專業是四年外,其餘都是五年。
1978年6月,山東醫學院劃歸衛生部領導。1978年,學校開始恢復招收研究生,當年招生41名。1986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79年12月,衛生部山東醫學院增設臨床醫學六年制英語班。
1985年5月,衛生部決定山東醫學院更名為山東醫科大學。醫學系改名為臨床部。
1988年4月,山東醫科大學被批准為全國15所試辦臨床醫學專業七年制高校之一。
1996年10月,基礎醫學部改組為基礎醫學院。 參見: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
2000年7月22日,山東大學、山東醫科大學和山東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新山東大學 。
2001年1月,山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和臨床醫學部合並重組為山東大學醫學院。
2006年,設立山東大學齊魯醫學班。
2012年5月,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成立,醫學院成為其分管的五個學院之一。
2012年11月,山東大學成為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具體由醫學院承擔,有「拔尖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及「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兩項改革試點項目。
2013年5月,山東大學成為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具體由醫學院承擔。
2015年3月,根據國家政策,臨床醫學(七年制)專業和山東大學齊魯醫學班自2015年起停辦。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考核博士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981
福田雷沃重工本科生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10-20 08:53:49 瀏覽:575
華為要本科生嗎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550
2008年青島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10-20 08:04:24 瀏覽:444
東北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8:35 瀏覽:299
我的大學生活txt 發布:2025-10-20 07:35:28 瀏覽:25
人民大學外語系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1:12 瀏覽:894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10-20 07:24:54 瀏覽:420
華中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考研群 發布:2025-10-20 07:09:36 瀏覽:558
南京大學2016考研線 發布:2025-10-20 06:43:1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