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圖書館
1.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怎麼樣啊
還不錯,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僅僅幾年就發展起來了,發展很快,畢業證跟本部是一樣的。 我就是這個學校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今年就畢業了。
2.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的臨沂校區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由山東省教育廳、臨沂市人民政府、青島理工大學共建,臨沂校區是青島理工大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她與學校的辦學歷史、指導思想、定位和服務面向密切相關,是學校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沿著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規律的必然結果。
半個多世紀來,青島理工大學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先後經歷了青島建築工程學校、山東冶金學院、山東冶金工業學院、青島建築工程學院幾個歷史發展階段,是新中國創建的高等工程技術院校的先驅和實踐者。在國家最需要鋼鐵的年代,從這里培養的大批專業技術骨幹,為新中國鋼鐵工業基礎設施和裝備的建設書寫了我國冶金工業發展的歷史篇章,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改革,大學精神的發揚與光大, 孜孜以求,艱辛探索,不懈努力。青島理工大學稟賦的精神品質就是「飲水思源」和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就是辦人民需要和滿意的教育,就是引領社會的和諧與文明。
青島理工大學兩萬多名師生員工深為六萬多沂蒙優秀兒女為了新中國的誕生獻出了生命、用乳汁哺育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感動,而自豪。改革開放以來沂蒙費縣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很快。高速公里、鐵路、城鎮基礎設施日漸完善。然而,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沂蒙山區和近百萬人口費縣人民的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急待提高。僅費縣每年需要5千多名具有一定道路橋梁修建技術技能的勞務隊伍。青島理工大學如果能夠最大限度地為沂蒙百姓提供教育機會,把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弱勢階層、邊緣了的人們提升起來,使其成為社會的中堅,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文化自信,有足夠的經濟和教育資源,理工大學才真正履行了大學使命,才能實踐總書記提出的「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才真正為和諧社會、文明中華盡心盡力。 費縣,鑲嵌在魯東南山區腹地的一顆璀璨明珠,總面積1894平方公里,轄區18個鄉鎮,565個行政村,100萬人。是中國奇石之鄉,中國板栗之鄉,中國西瓜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費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孔子高徒閔子騫和唐代傑出的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的故里。西漢初年置縣,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素稱「聖人化行之邦,賢人鍾毓之地」。境內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遺址。費縣是革命老區,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谷牧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留下了閃光的足跡。抗戰史上著名的大青山突圍戰就發生在這里。
費縣物產豐富,風光秀美,是首批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境內有名的山峰近百座,費縣蒙山自然保護區成為生態旅遊的絕佳去處。費縣有「百庫萬塘」之稱,全縣水資源總量約為12.3億立方米。礦產資源有20多種。天井石巧奪天工,指動石天下一絕,「費縣石」集瘦、漏、皺、透、丑於一身,以其奇特的造型、雄偉的氣勢、巨大的規模,被譽為「世紀之交在中國北方發現的最偉大的奇跡」,正在建設的「沂蒙石林」被列為山東省旅遊開發重點項目。
費縣經濟結構合理,產業特色鮮明。形成了糧油、瓜菜、林果、烤煙、畜牧、水產、金銀花等八大商品生產基地,是全國核桃十強縣,全國油料、肉類百強縣。工業形成了能源建材、醫療化工、紡織服裝、木材加工、機械製造等五大支柱產業,是魯東南地區重要能源建材基地、醫療化工和生物工程制葯基地、木業和紡織服裝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費縣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運輸便利,涉外服務功能配套,科技、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迅速。 臨沂校區規劃佔地面積1500畝,現佔地800畝,規劃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現完成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建有教學樓4座、實驗樓2座、學生公寓9座(4~12號樓)、報告廳機電實訓中心1座、圖書辦公樓1座、圖書館1座、綜合服務樓兼學生餐廳2座、教師公寓3座(1~3號樓),南區教師家屬樓11座等34座樓房。運動設施方面,目前建有1個高標准塑膠田徑場、8個塑膠籃球場、2個塑膠網球場、6個普通籃球場、2個羽毛球場、2個排球場、一個室內塑膠羽毛球場。綜合服務樓佔地面積大,服務好,主要內設:百姓超市、青年書店、文體活動室(室內檯球)、手機維修地,電子商務部、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營業廳、洗衣房、洗浴中心、醫務室、理發店、以及其他營業點。2010年在建工程有學術交流中心1座、體育館1座、圖書館1座、教師公寓6座、幼兒園1座。2009年9月份在校生達到5860人,預計2010年9月在校生將超過7200人。
教學任務由四方、黃島、臨沂校區教師共同完成,目前臨沂校區擁有教師2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中擁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超過50%。 2006年招生500人;
2007年招生1050人,在校生1550人;
2008年招生2150人,其中本科460人,專科1700人,在校生3700人;
2009年招生2480人,其中本科380人,專科2100人,在校生5860人;
2010年招生計劃2700人,其中本科600人,專科2100人,在校生突破7200人; 依託青島理工大學優勢專業,臨沂校區面向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設立土木建築類、工程管理類、機械電子類專業。
學校現開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造價、會計學(2011年文科新增)等5個本科專業,建築工程技術、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工程監理、建築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會計學(文科)、采購與供應管理(2011年文科新增)、銷售管理(2011年文科新增)、房地產經營與估價、物流管理、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等10個專科專業;
2006、2007、2008級專科生按2+2學分互認專升本模式培養,2009級專科生按1+3學分互認專升本模式培養。(2010年年初教育廳會議取消校內學分互認考試,故從2010級開始不再設有此模式)
招收專業既是青島理工大學的優勢專業能確保培養質量,又是山東省社會經濟發展急需的專業,就業前景十分看好,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良好基礎。2010屆本專科生就業情況良好,簽約單位有:廣聯達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中鐵十二局、中鐵十四局、中鐵二十局、天元建設集團、中國重汽集團、青建集團、煙台建設集團等,實際簽約率遠遠超過全國平均值。 2006年9月一期工程如期交付使用,順利地迎來了第一批新生。招生500人(專科二批招生),一志願報考考生2798人,報考數與錄取數之比5.8:1,在山東省初次招生的高校中實屬罕見,一批錄取分數線503分,超過濟南、青島專科一批錄取線9分,在各招生院校中名列前茅,專業第一志願滿足率75.6%。
2006年9月29日,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舉行了隆重的揭牌儀式暨開學典禮。在禮花齊放、禮炮齊鳴的熱烈氣氛中,由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和臨沂市委副書記、市紀委書記孟憲海揭開校區校牌上的紅綢。典禮上,山東省教育廳廳長齊濤作了重要講話。齊濤廳長強調指出,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的建立,是對山東教育事業做出的又一個貢獻。青島理工大學校長儀垂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臨沂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孟憲海代表臨沂市委市政府致賀詞。
2006年專科(理科)錄取分數503分,2007年專科(理科)錄取分數265分,2008年專科(理科)錄取分數488分,2009年錄取專科(理科)450分、專科(文科)521分、本科(理科)540分,本專科都在一志願完成錄取,本科錄取最高分數605分,特別是專科錄取,報考情況繼續位居全省前列。 臨沂校區的建設得到了省、市、縣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山東省省長姜大明、原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韓寓群、政協副主席喬延春、省委宣傳部長李群、教育廳廳長齊濤、科技廳廳長翟魯寧、臨沂市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連承敏、副書記市長張少軍、臨沂市委常委、費縣縣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尹長友、縣委副書記縣長杜昌偉等各級領導多次來學校視察和檢查指導工作。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將履行大學使命,爭取最大限度地為沂蒙人民和山東人民提供教育機會,切實實踐總書記提出的「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和諧社會、文明中華的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張偉星:青島理工大學校長助理、臨沂校區校長、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朱衛東:原青島理工大學交通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現臨沂校區副校長、教授、碩士生導師。
闞鳳才: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副校長、副教授。
苗吉軍:臨沂校區土建系主任、博士。
林 晨:青島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臨沂校區機電系主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荀志遠:青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臨沂校區工管系主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戚雲松:青島理工大學理學院副院長、臨沂校區基礎部主任、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

3.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教學質量怎麼樣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目前擁有教師2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中擁有碩士、博內士學位的教師超過容50%。
4.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和本部區別
院校專業:
是一所以工為主,土木建築、機械製造、環境能源學科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首批地方高校 「111計劃」建設單位、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首批高水平大學「強特色」建設高校。,學校創建於 1952年,先後隸屬原重工業部、原冶金工業部,1998年劃轉山東省領導,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粗春管理體制。先後歷經山東冶金學院、青島建築工程學院時期,2004年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196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5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學校現轄市北、黃島、臨沂三個校區,佔地面積約 217.15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約110.68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約260.1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5.63億元。,學校擁有本科、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涵蓋理工經管文法藝等 7大學科門類,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專業博士授權學科點,2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63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34335人。土木工程獲批省高峰學科、機械工程獲批省優勢特色學科。工程學ESI全球排名前1%;12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專業入選山東省一流專業建設點。學校擁有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111計劃)、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等5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平台,擁有教育部、山東省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29個省部級科研平台和4個協同創新中心。,學校現有教職工 2515人,其中專任教師17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14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97人。有全職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羅斯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3人,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級工程人才等10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優青等7人,其他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3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寬凳基家等省級人才68人。,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國(境)外 90餘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和合作關系,獲批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國內254個地方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全方位合作。,學校堅守初心使命,建校 60餘年來,為國家培養了24萬名科學工程技術和管理方面的人才,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和用人單位滿意度始終位列省內高校前茅;服務國家戰略,一批攻關研究成果應用於高原列車、C919大飛機、北京冬奧會、探月工程、天問一號等重大項目;助推山東省產業高質量發展,在膠東國際機場、沿海高鐵、跨海大橋、海底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設中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學校履行社會責任,支持沂蒙革命老區發展, 2006年設立臨沂校區,設置老區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培養應用型工程技術人才,現有在校生8588人,累計培養各類人才27558人,為革命老區發展做出了理工貢獻,體現了理工擔當。,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 「百折不撓、剛毅厚重、勇承重載」理工精神,堅持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創新發展,高質慎謹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立足山東、面向全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理工人正肩負新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向著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的目標奮勇前進。,姓名,職位,王亞軍 ,黨委書記,譚秀森 ,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國華 ,黨委副書記,楊興昌 ,黨委副書記,齊德義 ,黨委常委、副校長,尹東峰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專員,王在泉 ,黨委常委、副校長,沈文青 ,黨委常委、副校長,張凱 ,黨委常委、副校長,李長河 ,黨委常委、副校長,金祖權 ,副校長,陳偉 ,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郭建鋒 ,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維 ,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現有教職工,2515人,其中專任教師,17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814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97人。有全職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羅斯工程院和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英國皇家學會工藝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5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創新領軍人才,3人,「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項目負責人,2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國家級青年人才,5人,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11人,當代中國百名建築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中科院優秀百人,1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1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8人,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3人,省傑青,4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選,2人,省級教學名師,13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10人,省優青,4人等。
其他信息: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的專業主要有土木工程、工程造價、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程管理、會計學。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的院系主要有土木與建築工程系、管理工程系、機械與電子工程系、基礎部、體育教學部。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是青島理工大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和三大校區之一,坐落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
補充材料: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是山東省教育廳於2006年批准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魯南地區唯一的一所工科大學。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是一所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山東省省屬重點大學和「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中國物流產學研基地」、「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
5. 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的介紹
青島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土木建築、機械製造、環境能源學科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多科性專科大學。學校現轄四方、黃島、1臨沂三個校區,四方校區地處青島市區,黃島校區位於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沂校區位於沂蒙革命老區臨沂費縣。佔地面積約172.94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約97.8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約162.67萬冊,電子圖書資源量約3072GB。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1.85億元。2011年6月12日,青島理工大學費縣校區正式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臨沂)。

6.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好不好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校區挺好的。校址:山東省臨沂市費縣東外環路1號。佔地面積約216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約100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約241萬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約4億元。
生活便捷,就業考研有優勢。校區教學資源保障充分,教學生活設施齊備, 學生宿舍條件優越,辦學條件不斷改善。

青島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土木建築、機械製造、環境能源學科特色鮮明,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首批地方高校「111計劃」建設單位、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山東省首批高水平大學「強特色」建設高校。
學校創建於1952年,先後隸屬原重工業部、原冶金工業部,1998年劃轉山東省領導,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管理體制。
先後歷經山東冶金學院、青島建築工程學院時期,2004年更名為青島理工大學。196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05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7. 青島理工大學(臨沂)怎麼樣
大三的學長告訴你,學握搏校是在臨沂的一個縣城外環的山上。別以為山上就環境幽美,就是果樹多點。綜合理智的考慮一下幾點
1:如果你想長見識或者干個什麼買賣的話,不要考慮,這里是個縣城,經濟生活水平自己想想
2:學校老師基本是近幾年或剛畢業的研究生或部分本部的老師,以年輕化為主。本部老師來幾個有實力的也是為了撐面子。和一個系主任聊天的時候他說的很明確來這的老師無升悔非是為了學習,長經驗,沖青理的名氣,教結構,施工,計價的老師基本合夥開公司掙人緣和外錢
3:學習風氣,我只能說90%的都是最後節課考試緊趕復習靠老師畫重點躲掛科,除了考研的。我去過不少其他的大學,反正早起去自習室的,圖書館的不少,主要是這個校區的圖書館稱不上圖書館,在辦公樓的一個小地方。新建的圖書館應該12級的能用上,算是本校最大氣的建築了。很漂亮,建好後應該好些。
4:本校06年以來我還沒聽說過有外省的考生進來過,全是山東的。基本上以臨沂周邊地區為主。
5:一個老師說的這校區本質上是大學,建設,環境形式上就是個上等高中。面積和好點的高中差不多,全校人數不過萬
6:周一到周五封校,就是不讓出校門。周六周天可以出去,但是只能做經過學校大門的唯一一路公交車去,很擠(或者走500米做2路或者周末做三輪和出租)。就是去縣城,一個小縣城。反正沒什麼逛的,家裡農村的想想你們那個縣城什麼樣,估計還沒你們那好,這是個貧困縣。
7:學校因為綜合考慮和地理位置考慮,本校錄取分數線很低。2本線和本部的一專線差不多,一個08級的同學547報的這個校區2本竟然錄取了。。專科一個朋友289補錄的也進來了。
8:這個校區根據省規定校內專升本已經取消,不過看重專業的可以考慮這個校區。因為幾個好專業就業率和工資還是很可觀的。
9:校區名字改了為青島理工大學(臨沂)因為性質變了為三方合作辦學。估計11級以後的畢業證上就會出現臨沂字樣,對畢業後找工作的同學不利
10:平常活動很少基本上是過個節或者什段笑祥么活動才有娛樂。和其他學校比自認為九牛一毛,多去其他大學看看就有這個感覺
我報考那會也是很糾結來不來,還好當時為了專升本,為本科證書來的。現在心願也了了。感覺學校環境不好是就去其他學校找同學玩。說這些都是為了給報考的師弟們參考,理智的說不帶個人情緒,讓我現在說的話,在這三年了我畢業的時候肯定會難過不捨得,因為我把它當家了,捨不得這的事這的人。供報考的考生參考,個人意見。主意自己定。。附校區照片一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