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後習題答案
『壹』 昆明理工大學的 大學計算機基礎 人民郵電出版社 的習題答案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材參考答案 第 1 章 1. 判斷題 (1)錯 (2)錯 (3)錯 (4)錯 (5)對(6)錯 (7)對 (8)對 (9)對 (10)對11)對 (12)對 (13)對 (14)錯 2. 選擇題 (1)C (2)A (3)A (4)C (5)B(6)A (7)C (8)C (9)A (10)D(11)A (12)D (13)D 第 2 章 1. 判斷題 (1)對 (2)錯 (3)錯 (4)對 (5)對(6)錯 (7)對 (8)錯 (9)錯 (10)對(11)對 (12)對 (13)錯 (14)對 (15)錯 2. 選擇題 (1)B (2)B (3)D (4)A (5)D(6)C (7)D (8)B (9)D (10)B(11)D (12)A (13)D (14)D (15)A(16)D (17)B (18)A (19)D (20)C(21)B (22)C (23)A (24)D (25)C 第 3 章 1. 判斷題 (1)對 (2)對 (3)對 (4)錯 (5)對(6)對 (7)對 (8)錯 (9)對 (10)對 2. 選擇題 (1)D (2)D (3)B (4)B (5)B(6)C (7)A (8)C (9)A (10)C 第 4 章 1. 判斷題 (1)錯 (2)對 (3)錯 (4)錯 (5)錯(6)對 (7)錯 (8)對 (9)錯 (10)錯 2. 選擇題 (1)D (2)C (3)C (4)A (5)B(6)C (7)D (8)B (9)A (10)A 第 5 章 1. 判斷題 (1)對 (2)對 (3)錯 (4)對 (5)對(6)對 (7)錯 (8)錯 (9)對 (10)錯(11)錯 (12)對 2. 選擇題 (1)B (2)C (3)C (4)A (5)D(6)D (7)A (8)B (9)B (10)A(11)C (12)A (13)C (14)D (15)D(16)A (17)A (18)A (19)B (20)A(21)B (22)C 第 6 章 1. 判斷題 (1)錯 (2)錯 (3)錯 (4)對 (5)錯(6)對 (7)對 (8)錯 (9)錯 (10)對 2. 選擇題 (1)D (2)C (3)D (4)C (5)C(6)D (7)B (8)C (9)A (10)B(11)D (12)C (13)C (14)(15)A 1. 判斷題 (1)對 (2) 對 (3) 錯 (4)對 (5)對 (6)錯 (7) 錯 (8) 錯 (9)對 (10)對 (11)對 (12) 錯 2. 選擇題 (1) B (2) D (3)A (4)D (5) B (6) B (7) C (8)B (9)A (10) D (11) A (12) C (13) D (14) A (15) B 第 7 章資料庫技術 參考答案 1. 判斷題 (1)對 (2) 對 (3) 錯 (4)對 (5)對 (6)錯 (7) 錯 (8)錯 (9)對 (10)對 (11)對 (12) 錯 2. 選擇題 (1) B (2) D (3)A (4)D (5) B (6) B (7) C (8)B (9)A (10) D (11) A (12) C (13) D (14) A (15) B 第8章 多媒體技術 參考答案 1. 判斷題 (1)對 (2)對 (3)對 (4)對 (5)錯 (6)對 (7)對 (8)錯 (9)對 (10)對 2. 選擇題 (1)B (2)D (3)B (4)B (5)A (6)A (7)D (8)C (9)B (10)C (11)B (12)B (13)B (14)D 3. 簡答題 (1)簡述多媒體技術及其基本特徵 多媒體技術是利用計算機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種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建立邏輯關系和人機交互作用的技術。多媒體技術具有集成性、實時性、交互性、多樣性和數字化5個基本特徵。 ①多樣性:指媒體種類及其處理技術的多樣化。 ②集成性:主要表現在多種媒體信息的集成和處理這些媒體的軟硬體技術的集成兩個方面。 ③交互性:多媒體技術向用戶提供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除了操作上的控制自如(鍵盤、滑鼠、觸摸屏等)外,在媒體綜合處理上也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④實時性:聲音、動畫和視頻是與時間密切相關的連續媒體,多媒體技術必須要支持實時處理。 ⑤數字化:處理多媒體信息的關鍵設備是計算機,要求不同形式的媒體信息要進行數字化。 (2)簡述音頻數字化的基本過程 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截取音頻信號的振幅值,再把該振幅值採用若干位二進制數表示,這個過程稱之為音頻數字化。音頻數字化過程的主要包括采樣,量化和編碼。 ①采樣 指每隔一個時間間隔在聲音的波形上截取一個振幅值,單位時間內採集得到聲音樣本數稱之為采樣頻率。采樣頻率只有高於輸入信號最高頻率的兩倍,才能夠從采樣信號重構原始信號,為了保證聲音不失真,采樣頻率應在40kHz左右。 ②量化 量化是將經過采樣得到的離散數據(振幅值)轉換成二進制數的過程,量化精度是每個采樣點能夠表示的數據范圍,通常使用某個等級的量化等級來對幅度軸上數字信號值進行歸並,並用一個具體的數值來表示。而量化等級的多少與量化位數有關。在計算機中音頻的量化位數一般為8、16、24、32位(bit)等。 ③編碼 經采樣與量化之後的數字化音頻,需對其編碼,即用二進制數表示每個采樣的量化值。編碼的作用有兩個:其一是採用一定的格式來紀錄數字數據;其二是採用一定的演算法來壓縮數字數據以減少存儲空間和提高傳輸效率。經過編碼後的數字音頻以文件的形式進行存儲和編輯。常用的編碼方法是波形編碼方法,這種演算法簡單、易於實現,在聲音恢復時能保持原有的特點。 (3)Photoshop圖層的主要作用及圖層的主要類型 圖層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完整圖像的不同部分放在一些透明的層中來單獨完成,最後把所有的層按一定的順序和層次組合起來,就是一幅完整的圖像。很多表現力豐富的圖像都是由多個圖層疊加後形成的。利用層的思想極大地提高了圖像後期修改的便利度,最大可能地避免重復勞動。另外,圖像中的各圖層之間還可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使得圖層疊加後可產生很多豐富的效果。 Photoshop中的圖層類型較多,包括背景層、普通層、效果層、調節層、形狀層、蒙版層、文本層。其中背景層相當於繪畫時最下方的不透明紙。一個文件只能有一個背景層,位於圖層的最下方。背景層透明度不可更改、不可添加圖層蒙版、不可使用圖層樣式。它可以與普通層相互轉換。 (4)仿製圖章工具和圖像修復工具在使用上的異同 圖像修復的基本思想是用圖像中有用位置的像素來替換要修復部位的像素。前提是采樣位置的像素和修補位置的像素屬性(比如亮度、顏色等)接近。 Photoshop中的圖像修復工具包括污點修復畫筆工具、修復畫筆工具、修補工具、紅眼工具都可以對圖像進行修復。而仿製圖章工具則主要用於復制圖像,仿製圖章工具也可修復圖像,但是在使用上有些區別。 仿製圖章工具需要先按住Alt采樣,但仿製圖章工具對圖像的復制是原樣照搬的,即讓采樣區域和復制區域的像素完全一致,如果采樣區域和復制區域色調相差較大的時,效果就會很不協調,這種情況下使用修復畫筆工具會獲得較好的效果。修復畫筆工具和仿製圖章工具一樣屬於軌跡型,軌跡型繪圖工具完全依賴使用者滑鼠的移動,雖然靈活,但對於繪制區域邊界的把握不夠精準,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可能不能令人滿意。雖然減小筆刷寬度可以改善這一點,但較小的筆刷又會增加繪制的時間。為了彌補這個不足,可以使用修補工具,修補工具的作用原理和效果與修復畫筆工具是完全一樣的,只是它們的使用方法有所區別。修補工具的操作是基於區域的。 而污點修復畫筆工具 適合於消除畫面中的細小部分,比如臉上的小瑕疵,無需采樣,使用也比較簡單,但是不適合在較大面積中使用。 (5)形狀補間動畫和動畫補間動畫在時間軸上的表現、適用元素和完成後的功能 形狀補間動畫和動畫補間動面都屬於補間動畫,都有一個起始幀和結束幀。卻別如下: 時間軸上的表現:形狀補間動畫顯示淡綠色背景加長箭頭;動畫補間動畫顯示淡紫色背景加長箭頭 適用元素:形狀補間動畫使用形狀,如果使用圖形元件、按鈕、文字,則必須先打散再變形;動畫補間動畫使用影片剪輯、圖形元件、按鈕、文字、點陣圖等 完成後的功能:形狀補間動畫實現兩個形狀之間的變化,或一個形狀的大小、位置、顏色等的變化;而動畫補間動畫實現一個元件的大小、位置、顏色、透明度的變化 第9章 網頁製作 參考答案 1. 判斷題 (1)對 (2)對 (3)對 (4)錯 (5)錯 (6)對 2. 選擇題 (1)B (2)A (3)C (4)C (5)A (6)B (7)C (8)B (9)C (10)C (11)C (12)D (13)A (14)B (15)B (16)B (17)B (18)C (19)C (20)D 第10章 信息安全 參考答案 1. 判斷題 (1)對 (2)對 (3)對 (4)對 (5)對 (6)錯 (7)對 (8)對 (9)對 (10)錯 (11)錯 (12)錯 2. 選擇題 (1)C (2)D (3)B (4)D (5)B (6)B (7)B (8)C (9)A (10)D (11)A
『貳』 求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後習題答案(大一) 網盤資源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課後習題答案
鏈接:
如果資源不正確,或者版本不正確,歡迎追問
『叄』 那位大大能給提供一下浙大出版社出版陸漢權主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的課後答案!!
習題與參考答案
第1章 概述
簡答題:
1.計算機是一種能按照事先存儲的程序,自動、高速地進行大量數值計算和各種信息處理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裝置。
2.計算機的5個組成部分是:輸入、存儲、處理(運算)、控制和輸出。輸入用來將用戶的程序和數據送入計算機;存儲用來存放程序和數據;處理用來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進行數據的處理;控制用來控制計算機各部件的工作;輸出用來將處理的結果告訴用戶。
3.構成信息系統的要素有:硬體、軟體、數據/信息、人(用戶)、過程(處理)、通信。
4.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是:高速、精確的運算能力;准確的邏輯判斷能力;強大的存儲能力;自動功能;網路與通信能力等。
5.計算機科學研究的內容是計算機系統和計算機應用。系統方面有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程序設計語言、體系結構、操作系統、軟體方法學和軟體工程、人機交互等;應用方面有數值與符號計算、資料庫、信息處理、人工智慧、機器人、圖形學、組織信息學、生物信息學等。
6.計算機文化這個詞的出現基本上是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計算機文化是指能夠理解計算機是什麼,以及它如何被作為資源使用的。不但要知道如何使用計算機,而且更重要是應知道什麼時候使用計算機。
7.計算機按速度、存儲量等規模來分,有超級(巨型)計算機、大中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工作站、微型計算機,而微型計算機又可分為台式機、移動(攜帶型)計算機、嵌入式計算機等。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一般為每秒數十萬億次甚至百萬億次以上浮點數運算;大中型計算機一般運行速度每秒為數億數級水平;小型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和存儲容量低於大型機;工作站是具有很強功能和性能的單用戶計算機,它通常使用在處理要求比較高的應用場合;微型計算機一般作為桌面系統,特別適合個人事務處理、網路終端等應用。
選擇題:
1、E 2、C 3、B 4、BDFJLE 5、C 6、ABEFH
7、B 8、D 9、A 10、C 11、A 12、B
第2章 信息表示和邏輯基礎
簡答題:
1.數制又稱為「計數(或記數)體制」,一般把多位數碼中每一位的構成方法以及實現從低位到高位的進位規則叫做數制。數制的3個基本特點為:(1)一個R進制的數制有R-1個數碼;(2)最大的數碼為R-1;(3)計數規則為「逢R進一」。
2.運算規則是當二進制某一位計數滿2時就向高位進1。加法有:0 + 0 = 0,0 + 1 = 1,1 + 0 = 1,1 + 1 = 10;
乘法為:0 × 0 = 1,0 × 1 = 1,1 × 0 = 0,1 × 1 = 1
3.一個十進制整數轉換為R進制數的方法是除R取余法。
4.6D=110B 12D=1100B 1024D=10000000000B 0.25D=0.01B 7.125D=111.001B 2.625D=10.101B
5.對一個R進制數轉換為十進制數,使用按權展開式:
其中: n:整數位;m:小數位;A:數碼 0,1,...... N-1;R 為基數;Ri 權系數
6.(5678.123)10=5×103+6×102+7×101+8×100+1×10-1+2×10-2+3×10-3 (321.8)10=3×102+2×101+1×100+8×10-1
(1100.0101)2=1×23+1×22+0×21+0×20+0×2-1+1×2-2+0×10-3+1×2-4 (100111.0001)10=1×25+1×22+1×21+1×20+1×2-4
7.1010B=10D 110111B=55D 10011101B=157D 0.101B=0.625D 0.0101B=0.3125D 0.1101B=0.8125D
10.01B=2.25D 1010.001B=10.125D
8.每3位二進制對應1位八進制數,從小數點開始,往左為整數,最高位不足3位的,可以補零;往右為小數,最低位不足3位的,必須在最低位後面補0。
9.每4位二進制對應1位八進制數,從小數點開始,往左為整數,最高位不足4位的,可以補零;往右為小數,最低位不足4位的,必須在最低位後面補足0。
10.10011011.0011011B=233.154O=9B.36H 1010101010.0011001B=1252.144O=2AA.32H
11.75.612O=111101.11000101B=3D.C5H 64A.C3FH=11001001010.110000111111B=3112.6077O
12.一個正數的原碼和它的真值相同,負數的原碼為這個數真值的絕對值,符號位為1。反碼的定義是:一個正數的反碼等於它的原碼;一個負數的反碼,最高位(符號位)為1,其餘各位按位求反。補碼的定義是:一個正數的補碼等於它的原碼;一個負數的補碼等於它的反碼加上1(從最低位上加1,並考慮進位,但進位不改變符號位)。
13.0.11001:原碼:0.11001,反碼:0.11001,補碼:0.11001
-0.11001:原碼:1.11001,反碼:1.00110,補碼:1.00111
0.11111:原碼:0.11111,反碼:0.11111,補碼:0.11111
-0.11111:原碼:1.11111,反碼:1.00000,補碼:0.00001
0.567D≈0.10010B:原碼:0.10010,反碼:0.10010,補碼:0.10010
-0.567D≈-0.10010B:原碼:1.10010,反碼:1.01101,補碼:1.01110
14.計算機中為了使其表示的數能夠符合實際需要,採取了固定小數點方法表示數及其運算。一般計算機中的數有兩種常用表示格式:定點和浮點格式。定點格式容許的數值范圍有限,它將小數點固定在某一個位置,為了處理方便,一般分為定點純小數和定點純整數。浮點表示法,即小數點的位置是浮動的,一個浮點數分為階碼和尾數兩部分。
15.左移n位:乘2 n ;右移n位:除2 n (取整)
16.假定一個數能用的總位數為8位,則:有數符1位,階符+階碼3位,剩下尾數4位。最大數應為0 011 1111,即+0.1111*2 +3 =0.9375*8 = +7.5,同樣方式可求得最小數。
17.BCD碼是十進制數的二進制編碼,又稱二-十進制編碼,也就是將十進制的數字轉化為二進制,但是和普通的轉化不同,每一個十進制的數字0-9都對應著一個四位的二進制碼。
18.漢字字數繁多,屬性豐富,因而漢字代碼體系也較復雜,主要包括:漢字機內碼、漢字交換碼、漢字輸入碼、漢字字形碼。
19.(1)漢字機內碼:它們是漢字在計算機漢字系統內部的表示方法,是計算機漢字系統的基礎代碼。(2)漢字交換碼:它們是國標漢字(如機內碼)進行信息交換的代碼標准。(3)漢字輸入碼:它們是在計算機標准鍵盤上輸入漢字用到的各種代碼體系。(4)漢字字形碼:為了列印輸出各種風格的字體和字形所制定的代碼。
20.命題是指有具體意義的又能判斷它是真(True,簡記為T)還是假(False,簡記為F)的陳述性語句。命題演算中的基本邏輯連接詞是「與」、「或」、「非」。
21.命題公式是用邏輯連接詞將命題變元連接起來的式子。兩個公式等價的前提中,對其變元的各組取值,將得到相同的結果。
22.
A B C
F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1 1 0 0 1
1 0 0 0 0 0 0
1 0 1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1 1 0 0 0 0
23.
其實該公式可以化簡。
選擇題:
1、B 2、C 3、B 4、A 5、A
第3章 計算機的體系結構
簡答題:
1.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計算機體系結構主要研究硬體組成,馮•諾依曼體系結構也叫馮•諾依曼模型,主要是:(1)計算機有五個組成部分,分別是輸入、存儲、處理、控制和輸出。(2)計算機的程序和程序運行所需要的數據以二進制形式存放在計算機的存儲器中。(3)計算機程序的執行由計算機控制器根據程序的指令序列工作。
2.計算機硬體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組成。如果按子系統,可以解釋為3個子系統,即:處理器子系統、存儲器子系統、輸入輸出子系統。
3.存儲器系統一般有兩大組成部分:高速主存儲器和低速輔助存儲器。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程序和數據存儲在輔助存儲器中,被執行的程序從輔助存儲器調入主存儲器運行,運行結束後,程序和數據被保留或存儲在輔助存儲器中。
4.RISC稱為精簡指令集計算機,從指令系統中去掉一些不常用的指令降低處理器電路的復雜程度,提高整個計算機的執行速度,但程序設計相對復雜;CISC稱為復雜指令集計算機,具有龐大的指令系統,程序設計相對容易,有高級指令,相對CPU設計復雜。
5.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介於CPU與主存之間,用來減少CPU與內存之間的速度差異。虛擬存儲器只是一個容量非常大的存儲器的邏輯模型,不是任何實際的物理存儲器,它藉助於磁碟等輔助存儲器來擴大主存容量,使之為更大或更多的程序所使用。
6.多媒體信息交互處理所需的硬體設備是在普通PC機的基礎上,再包括:高性能的CPU(帶有多媒體擴展指令MMX);快速、大容量的內存;音效卡;顯卡;視頻卡和質量較高的顯示器;CD-ROM或DVD-ROM驅動器;掃描儀;數碼相機;數字攝像機等外圍設備。多媒體信息處理所需的軟體有:多媒體操作系統;多媒體創作軟體和應用軟體,如圖像處理、音樂處理、演示文稿製作、動畫製作、視頻處理等。
7.微機的主要硬體有:主板、微處理器、內存條、顯示卡、音效卡、網卡、外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主板是微機中最大的一塊印刷電路板,主板上有各種連接外圍電路、設備的介面,上面排列著用於安裝CPU、內存儲器和集成電路晶元、匯流排介面、配件的插槽等,主板安裝在主機箱內。微處理器由控制器和運算器兩個部件構成,並集成在一塊晶元上,它是計算機的核心部分,負責指揮和控制其它各個部件協同工作,負責對數據進行各種運算。內存條存放程序和數據,安裝在主板上,它和CPU直接進行數據讀取和寫入操作。顯示卡作用是控制顯示器的顯示方式。音效卡是多媒體計算機的主要部件之一,它包含記錄和播放聲音所需的硬體。網卡是連接計算機與網路的硬體設備,通過網線(也可無線)與網路設備連接,實現共享資源、交換數據。外存儲器用於存放未在運行的程序和數據。輸入設備主要是指鍵盤和滑鼠,鍵盤是輸入文字最方便的工具,滑鼠屬於點擊設備,其操作以移動和點擊為主。輸出設備主要為顯示器和列印機,顯示器可以把計算機的輸出結果顯示在屏幕上,而列印機可以把計算機的輸出結果列印在紙上。
8.硬碟的主要技術指標是:硬碟轉速、存儲容量、存取時間、數據傳輸速率等。硬碟使用系統匯流排與主機連接,主要有IDE和SCSI兩種。
9.略
10.略
11.略
填空題:
1. 內存、外存;速度、容量;寄存器、cache、內存、外存
2. 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工作站、微型機;處理能力,如速度、容量等
3. 運算器、控制器;頻率、字長、浮點運算能力
4. 頻率
5. 讀數據包並解包、打包並發送
6. 易失性、RAM、被讀出
7. FAT
8. 150K
9. RAM
10.用戶、計算機
11.通用串列匯流排
選擇題:
1、B 2、C 3、C 4、BCDEF 5、C 6、B 7、D 8、D 9、D 10、A
11、D 12、B 13、D 14、B 15、B
第4章 核心:操作系統
簡答題:
1.系統軟體是指管理、監控和維護計算機軟、硬體資源,起到為用戶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支持用戶運行應用軟體、提高計算機的使用效率等的軟體。應用軟體是人們為了解決某些特定的具體問題而設計開發的各種程序。
2.操作系統是系統軟體,是介於計算機和用戶之間的介面,是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的軟硬體資源的軟體,能使其它程序能更方便有效地使用計算機。操作系統可以分為:批處理系統、分時系統、實時系統、並行操作系統、網路操作系統和分布式系統等。
3.操作系統的Kernel是指操作系統的內核,它可以直接操作計算機各種資源,實現設備驅動,進行內存管理等。操作系統的Shell是Kernel與用戶之間的介面。
4.按功能的特點,操作系統有4種功能:進程管理、內存管理、設備管理和文件管理。
5.進程是正在內存中被運行的程序,當一個作業被選中後進入內存運行,這個作業就成為進程。作業是程序被選中到運行結束並再次成為程序的整個過程。程序是用戶編制完成特定任務的代碼,被存放在外存中。它們之間的轉換為:外存中的程序被OS選擇後就成為作業,作業被選中後進入內存運行,就成為進程,進程運行完畢後又成為作業狀態,繼而成為程序。
6.進程同步是指保證不同進程使用不同的資源。死鎖是指進程彼此佔用對方所需要的資源導致進程不能同步。
7.進程是正在內存中被運行的程序,線程一般是比進程更小的能獨立運行的基本單位。一般意義上,如果一個程序只有一個進程就可以處理所有的任務,那麼它就是單一線程的;如果一個程序可以被分解為多個進程共同完成程序的任務,那麼這個程序被分解的不同進程就叫做線程。
8.設備無關性是指大多數軟體與設備無關,要實現這一目的,現代操作系統中包含了許多類型的設備驅動程序,使設備能夠被操作系統所直接支持。
9.設備驅動程序是指由設備生產廠家提供的,所有與設備相關的程序代碼。
10.計算機的時鍾有硬體時鍾和軟體時鍾,硬體時鍾是一個簡單的晶體振盪器,它直接送入一個電子計數器,當計數器歸零時向CPU發出一個中斷信號,然後再次進入計數過程。軟體時鍾是定時器軟體,硬體只提供一個時間間隔,其他工作則由軟體完成。時鍾的作用是負責提供系統時間,同時防止一個進程壟斷CPU或其他資源。
11.常見的OS有:MS-DOS:磁碟操作系統,應用於PC機及其兼容機上,採用命令行界面;Windows:基於圖形用戶界面(GUI)、單用戶、多任務的操作系統;Unix:多任務多用戶的分時系統;Linux:可以運行在PC機上的免費Unix操作系統,有強大的網路功能;Macintosh:最早的GUI操作系統,具有很強的圖形處理能力。
12.Windows具有直觀、高效的面向對象的圖形用戶界面,用於「選擇對象、操作對象」的方式工作。窗口、圖標、菜單、對話框等都是Windows對象。
13.BIOS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是一組程序,放在ROM中,當計算機啟動時,強制CPU從這個ROM開始執行。CMOS是功耗非常低的RAM晶元,主要用來存放時鍾數據及各種設備的參數等,這些參數能被BIOS修改,由於要修改所以不能放在ROM中。
選擇題:
1、B 2、C 3、D 4、D 5、C 6、C 7、D 8、D 9、B 10、D 11、C
第5章 數據組織與存儲
簡答題:
1.數據是一組表示數量、行為和目標的非隨機的可鑒別的符號。計算機中的數據,以電子的、磁的或光學的方法進行存儲。計算機數據的特點是:所有數據以二進制形式存放在存儲器上;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組織成「文件」,以便能夠被快捷、方便地查找數據;區分數據的性質,數據被規定了一定的存儲格式;特定格式的數據需要相應的計算機程序才能夠進行操作;計算機數據可以被復制、移動;數據不能直接感受它的存在,必須經過專門的工具對數據進行訪問、處理;計算機數據同樣存在丟失的危險等。
2.計算機以文件的形式存儲數據,是一個存儲在存儲器上的數據的有序集合並標記以一個名字。文件可以是計算機執行的程序和數據,文件是一組有序信息的集合,文件具有文件名。
3.計算機以「文件」組織數據,並把數據存儲在存儲器中。操作系統通過建立文件分配表FAT,記錄磁碟上的每一個簇是否存放數據。當用戶打開一個文件時,OS從FAT目錄表中找到文件的起始簇,根據簇號定位該文件在FAT表中的位置,找到文件所使用的簇,將這些簇中存儲的數據寫入內存。文件系統主要解決了在外存上的存取文件,存儲管理器將負責內外存數據交換。
4.DOS 和Windows3.1的文件名:8個字元,擴展名:3個字元,不允許空格,不允許的字元 / [] ; = 「」\:,| * > < ,不允許的文件名 Aux,Com1,Com2,Com3,Com4,
Lpt1,Lpt2,Lpt3,Lpt4,Prn,Nul
Windows 9X/2000/NT/XP的文件名:255個字元,擴展名:3~4個字元,允許空格,不允許的字元 / [] ; = 「」\:,| * > < ,不允許的文件名 Aux,Com1,Com2,Com3,Com4,
Lpt1,Lpt2,Lpt3,Lpt4,Prn,Nul
Mac OS的文件名:31個字元,允許空格
UNIX/Linux的文件名:14~256個字元,不允許空格,不允許的字元和文件名取決於其版本。
常見MS文件擴展名:.exe是可執行文件,.com是命令文件,.bat是批處理文件,.sys是系統文件,.dll是動態連接庫文件,.vxd是虛擬設備驅動程序,.bak是後備文件,.txt是文本文件,.doc是Word文檔,.xls是Excel電子表格,.c是C語言源程序,.obj是目標文件,.lib是庫文件,.htm是網頁文件,.bmp是點陣圖文件等等。
5.計算機中所有文件的集合就是文件系統,它是操作系統管理文件以及對文件數據的組織,是操作系統中以文件方式管理計算機軟體資源的軟體和被管理的文件與數據結構。
6 .文件的組織形式就是文件的邏輯結構,它研究的是用戶思維中的抽象文件,其目的是為用戶提供一種結構清晰、使用簡便的邏輯組織,用戶按此去存儲、檢索和加工有關信息。文件的物理結構是指文件在外存上如何存放以及與邏輯結構的關系。
7.計算機文件系統管理整個計算機中的文件是按照「目錄」進行處理的,目錄的組織形式便是目錄結構,目錄結構有單級目錄結構、兩級目錄結構和樹型目錄結構。Windows採用樹型目錄結構。
8 .計算機中存儲器處於「核心位置」,內外存的關系是:程序運行時,OS把程序從外存(如磁碟)調入內存;在內存中運行,運行所產生的數據臨時存放在內存中;程序運行結束,數據被保存到外存上。OS通過存儲管理器MMU實現內外存數據交換。
9.FAT是指文件分配表,操作系統通過建立文件分配表FAT,記錄磁碟上的每一個簇是否存放數據。NTFS是新技術文件系統,它支持FAT,並支持可達16EB(264B)的大容量磁碟。
10.使用存儲器 「內外」劃分有著經濟學原因,內存:存取速度在納秒級,每位元組存取價格高;外存:採用磁技術,是機械運動,速度慢,容量大,價格低。內外存儲器在性能價格上實現了互補。
11.內存管理動態監控計算機的存儲空間使用情況,當某個程序執行結束後,系統就會自動將它佔用的內存單元收回,以便其它程序使用。內存管理記錄著每個程序使用內存的情況,根據進程,不斷變換內存空間的分配,給正在運行的程序分配存儲器。
12.虛擬內存技術是在磁碟上開辟一個比內存要大的空間,把被執行的程序裝載到這個區域中,按照內存的結構進行組織。其優點是:被執行的程序大小和內存無關;映射技術使得被裝載到內存的那部分程序的速度比較快。
13.目前的PC機常使用的是Intel的處理器Pentium和Microsoft的Windows操作系統,在Pentium系統中,CPU內部有一個L1 Cache,採用數據和程序代碼分開存儲的結構。L2 Cache由CPU管理,而內存和虛擬存儲器是由CPU和Windows系統的MMU共同管理的。
選擇題:
1、A 2、B 3、B 4、C 5、D 6、C
7、C 8、D 9、C 10、C 11、B
填空題:
1. 數據
2. 類型(以擴展名反映)
3. 文件
4. * 、 ?
5. 文件系統 6. 文件名
7. 文件夾
8. 圖形、文本、執行
9. 交換、磁碟、磁碟、請求分頁、請求分段、低
第6章 演算法、程序及設計方法
簡答題:
1.程序從廣義上看,是計算機進行某種任務操作的一系列步驟的總和,是一組計算機指令的有序集合。程序設計是指設計、編制、調試程序的方法和過程。
2.程序的基本邏輯結構有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
3.一般可以把設計一個程序的過程分為六個步驟:問題的定義或叫做程序說明;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編寫程序代碼;進行程序測試;程序的文檔;程序應用。
4.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是以對象為觀點要編製程序,具有封裝、繼承、多態的特點。常見的語言有Visual Basic、JAVA、C++等。
5.程序設計語言的種類主要有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面向過程的高級語言、面向對象的高級語言。
6.表示一個程序的演算法,可用自然語言、流程圖、結構圖、偽代碼、PAD圖等方法。
7.演算法特性是具有確定性、有窮性、有效性、有零個或多個輸入、有一個或多個輸出。
開始
置s的初值為0
置i的初值為1
置flag的初值為1
當i<=100, 執行下面操作:
使s=s+flag*i
使i=i+1
使flag=-flag
(循環體到此結束)
列印出s的值
結束
8 .編譯系統一般由詞法分析程序、語法分析程序、中間代碼生成程序、優化程序、目標代碼生成程序幾個模塊組成。
9.計算機機器指令的格式一般為: 操作碼 操作數或地址碼 下一條指令的地址
10.數據表達是對數據的符號化表示,其數據結構包括邏輯結構、存儲結構、和對數據的操作,按照它的結構形式也可以分為鏈、表、堆、隊、樹等。在存儲器中可以採用連續存儲或鏈式存儲。
11.隊列的操作為先進先出,而堆棧的操作為後進先出。
12.數據間的結構實際上就是數據元素之間存在的關系,有線性結構、樹形結構、圖狀或網狀結構。這些結構反映了數據間的邏輯關系,也是對客觀世界中多種多樣數據的一種抽象。
13.ADT是抽象數據類型。
ADT S /*定義S為堆棧抽象數據類型*/
數據元素 /*可以是各種同屬於一個數據對象的類型*/
結構: /*數據元素之間為線性關系*/
操作:
Empty(S) /*判空函數。如果S為空,則返回「真」,否則返回「假」*/
Full(S) /*判滿函數。如果S為滿,則返回「真」,否則返回「假」*/
EnStack(S,x) /*入棧函數。在S棧頂插入元素x,若插入前S棧已滿,則操作失敗*/
DeleteStack(S) /*出棧函數。在S棧頂刪除元素x,並返回該元素。若刪除前S棧已空,則操作失敗*/
Clear(S) /*S棧清空*/
...
14.軟體工程是指要象開發傳統的大型工程一樣去管理軟體開發,它包含兩層含義:管理,要有必要的理論和方法加以支撐;把軟體當作工程,又具有自己的特點。軟體生命周期包括了確定系統需求、系統設計、系統實現、系統維護直到軟體不再使用的全過程。
選擇題:
1、D 2、D 3、C 4、C 5、A 6、A
填空題:
1. 順序、選擇(分支)、循環
2. 當(while)型、直到(until)型
3. 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面向過程的高級語言、面向對象的高級語言;機器語言
4. 封裝、繼承、多態
5. 自然語言、流程圖、偽代碼
6. 邏輯(或演算法)、代碼、文檔、運行與維護
7. 理解問題、設計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執行這個方案、檢驗這個方案
8. 順序、循環 (注「條件」指的就是選擇或稱為分支)
9. 一對一
10.一對多
11.存儲單元、變數
12.不同、鏈(指針)
13.先進先出、後進先出
14.入棧、出棧;棧空、棧滿
第7章 應用系統和資料庫
選擇題:
1、B 2、A 3、B 4、D 5、A 6、A 7、B 8、A 9、C
第8章 網路
選擇題:
1、D 2、D 3、C 4、C 5、B 6、B 7、C 8、B 9、D 10、D
11、C 12、D 13、D 14、B 15、B 16、A 17、A 18、C 19、B 20、A
21、AD 22、ACDF 23、ACD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第9章 網際網路
選擇題:
1、C 2、D 3、D 4、D 5、C 6、D 7、D 8、A 9、D 10、A
11、C 12、D 13、D 14、B 15、C 16、D 17、B 18、D 19、C 20、C
21、D 22、AB 23、C 24、D 25、D 26、 A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第10章 高級主題
選擇題:
1、C 2、C 3、C 4、C 5、C 6、B 7、C 8、A 9、C 10、B
11、D 12、D 13、A
第11章 信息時代及其問題
選擇題:
1、D 2、C 3、C 4、B 5、C 6、D 7、B 8、C
多選題:
1、ABC 2、ABDE 3、AEIJ 4、BD
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填空題:
中斷 數據 UPS 數據備份
計算機病毒 可執行文件 上網 移動存儲器 伺服器 阻塞
『肆』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二版(中國鐵道出版社)課後習題答案
習題一1-5cbbab. 6-10cccba. 11-15addbb. 16-20dcbcc
『伍』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三版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課後習題答案
大學計算機基礎答案(第三版)
第一章 計算機系統基礎
選擇題
1—10 BDACB CCBCA
11—20 ADCBA DABAD
21—30 BCBAB DBABD
第二章 操作系統基礎
選擇題
1—10 BABDD CCCAA
11—20 CCCBD CCCBD
21—22 AB
第三章 Word 2003 文字處理
選擇題
1—10 DCACB DCACC
11—15 CBDCC
第四章 Excel 2003 電子表格處理 選擇題
1—10 ACACB CBCAC
11—15 BBBBC
網路文庫用戶有獎調查
1/3
第五章 Powerpoint 2003 演示文稿製作 選擇題
1—10 CADBA CADCB
第六章 計算機網路基礎
選擇題
1—10 CCABB DDDCC
11—20 DDBDD CBCCA
21—22 DD
第七章 Internet 及其應用
選擇題
1—10 BDACD DBCCC
11—14 DABA
第八章 信息系統安全與社會責任 選擇題
1—10 AABDA BADAC
11—20 CCADD CCABA
第九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
2/3
選擇題
1—10 CCAAD BCACA 11—20BBBBC BAADB 21—30DBAAB AADBA
第十章 資料庫技術基礎 選擇題
1—10 ABBDA AACCA 11—16 BBBAAA
『陸』 急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人民郵電出版社)的課後習題答案
一.簡答題:
.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大致可分哪幾代?請說出各個時代電子計算機的特點。
1.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是電子管計算機,時間大約為1946年第一台計算機研製成功到20世紀50年代後期。這一時期計算機的主要特點是:採用電子管作為基本元件,程序設計使用機器語言或匯編語言;主要用於科學和工程計算;運算速度為每秒幾千次至幾萬次。
2.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是晶體管計算機,時間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20世紀60年代後期。這一時期計算機主要採用晶體管為基本元件,體積縮小、功耗降低,提高了運算速度(每秒運算可達幾十萬次)和可靠性;用磁芯作主存儲器,外存儲器採用磁碟、磁帶等;程序設計採用高級語言,如FORTRAN、COBOL、ALGOL等;在軟體方面還出現了操作系統。計算機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除進行傳統的科學和工程計算外,還應用於數據處理等更廣泛的領域。
3. 第三代電子計算機
第三代電子計算機是集成電路計算機,時間大約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20世紀70年代前期。這一時期的計算機採用集成電路作為基本元件,體積減小,功耗、價格等進一步降低,而運算速度及可靠性則有了更大的提高;用半導體存儲代替了磁芯存儲器;運算速度每秒可達幾十萬次到幾百萬次;在軟體方面,操作系統日臻完善。這時計算機設計思想已逐步走向標准化、模塊化和系列化,應用范圍更加廣泛。
4. 第四代電子計算機
第四代電子計算機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間從20世紀70年代初至今。這一時期計算機的主要功能元件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並用集成度更高的半導體晶元作為主存儲器;運算速度可達每秒百萬次至億次。在系統結構方面,處理機系統、分布式系統、計算機網路的研究進展迅速;系統軟體的發展不僅實現了計算機運行的自動化,而且正在向智能化方向邁進;各種應用軟體層出不窮,極大地方便了用戶。
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LSI為基礎的微型計算機得到了迅猛發展。由於微型機體積小、耗電少、價格低、性能高、可靠性好、使用方便等優點,被應用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計算機的應用更為普及。
2.新一代計算機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今後計算機還將不斷地發展,從結構和功能等方面看,大致有以下幾種趨勢:
巨型化:由於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許多部門要求計算機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存儲容量,從而使計算機向巨型化發展。
微型化:計算機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價格更低、更便於應用於各個領域及各種場合。目前市場上已出現的各種筆記本計算機、膝上型和掌上型計算機都是向這一方向發展的產品。
網路化:計算機網路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互相滲透、不斷發展的產物。計算機聯網可以實現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和資源共享。目前,各種計算機網路,包括區域網和廣域網的形成,無疑將加速社會信息化的進程。
多媒體化:傳統的計算機處理信息的主要對象是字元和數字,人們通過鍵盤、滑鼠和顯示器對文字和數字進行交互。而在人類生活中,更多的是圖、文、聲、像等多種形式的信息。由於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改進了計算機的表現能力,使現代計算機可以集圖形、聲音、文字處理為一體,使人們面對的是有聲有色、圖文並茂的信息環境,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使信息處理的對象和內容發生了深刻變化。
3.計算機系統的組成包括哪兩個部分?各部分的主要組成有哪些?
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組成。
硬體系統由計算機所包含的基本硬體,和為用戶提供人機交互手段以及大規模數據存儲能力所配置的外部設備組成。常見的外部設備有鍵盤、滑鼠、顯示器、硬碟、列印機等等。
1. 運算器
2. 控制器
3. 存儲器
4. 輸入設備
5. 輸出設備
軟體系統包括系統軟體、編譯程序、資料庫管理軟體和各種應用軟體等。系統軟體用於有效地管理計算機系統的各種資源,合理地組織計算機的工作流程,並為用戶提供友好的人機介面。比如最常見的系統軟體就是操作系統。
計算機軟體系統包括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
4.硬體和軟體的關系是什麼?
硬體與軟體是相輔相成的。硬體是計算機的物質基礎,沒有硬體就無所謂計算機。軟體是計算機的靈魂,沒有軟體,計算機的存在就毫無價值。硬體系統的發展給軟體系統提供了良好的開發環境,而軟體系統發展又給硬體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
5.簡述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的設計思想。
馮•諾依曼設計思想可以簡要地概括為以下三點:
(1)計算機應包括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五大基本部件。
(2)計算機內部應採用二進制來表示指令和數據。每條指令一般具有一個操作碼和一個地址碼。其中操作碼表示運算性質,地址碼指出操作數在存儲器中的地址。
(3)將編好的程序送入內存儲器中,然後啟動計算機工作,計算機無需操作人員干預,能自動逐條取出指令和執行指令。
馮•諾依曼設計思想最重要之處在於明確地提出了「程序存儲」的概念,他的全部設計思想實際上是對「程序存儲」概念的具體化。
6.簡述二進制、八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的特點。
(1)十進制(Decimal)
基數是10,它有10個數字元號,即0、l、2、3、4、5、6、7、8、9。其中最大數碼是基數減1,即9,最小數碼是0。
(2)二進制(Binary)
基數是2,它只有兩個數字元號,即0和1。這就是說,如果在給定的數中,除0和1外還有其他數,例如 1012,它就決不會是一個二進制數。
(3)八進制(Octal)
基數是8,它有8個數字元號,即0、l、2、3、4、5、6、7。最大的也是基數減1,即7,最小的是0。
(4)十六進制(Hexadecilnal)
基數是16,它有16個數字元號,除了十進制中的10個數可用外,還使用了6個英文字母。它的16個數字依次是0、l、2、3、4、5、6、7、8、9、A、B、C、D、E、F。其中A至F分別代表十進制數的10至15,最大的數字也是基數減1。
7.簡述微機操作系統的種類,以及各種類的特點。
DOS操作系統
Windows操作系統
Macintosh操作系統
Linux操作系統
二.計算題:
1.(213)D =( 11010101)B =( D5 )H =(325)O
2.(127)D =( 1111111)B =(7F)H =(177)O
3.(69.625)D =( 1000101.101)B =(45.A)H =(105.5)O
4.(3E1)H =(1111100001)B =(993)D
5.(10A)H =(412)O =(266)D
6.(670)O =(110111000)B =(440)D
7.(10110101101011)B =(2D6B)H =(26553)O =(11627)D
8.(11111111000011)B =(3FC3)H =(37703)O =(16323)D
『柒』 《大學計算機基礎》(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課後習題答案
作為大學生,作業要靠自己獨立完成。
根據一些同學的提問,我歸納了一下。新生入學報到時主要要准備如下東西、要注意如下事項:
1.相關證件。包括:身份證、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戶口遷移證、黨團組織關系證明(介紹信)、一寸登記照若干張(可以多帶幾張,以備它用),等等。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記。另外,把父母、爺爺奶奶即各個近親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業和職務搞清楚,填下來,到學校要填各種表格,有的表格需要這些信息。
2.錢和卡。上學要交學費和住宿費(分別為每年4500-500元與1000元左右),合計要6000左右(個別專業可能要高些,如藝術類專業)。因為新生出門較少,沒有什麼旅途安全經驗,建議少帶現金(但千把塊錢還是要帶的,以備一些不時之需)。可以在家中先辦一張信用卡或儲值卡用於交學雜費等。有的學校會給你寄一張卡,讓學生把錢存在其中,你可以用這張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條件還可以,辦一張信用卡,把它關聯到父母親的儲值卡(如工資卡),每月刷卡後直接從父母親的卡中扣款,這樣的好處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讓父母親知道你的消費情況,可以自己在老家辦一張儲值卡(讓父母親往裡沖錢),然後辦一張信用卡與之關聯。也可以到學校再辦儲值卡與信用卡,但這樣你父母親異地往你的儲值卡打錢時要付手續費。
3.一般情況下,各個學校都要配發一些學習和日常生活用品,這些東西不是無償給你的,都要你花錢購買。學校發的物品質量都很次而且貴,建議學校發的東西如果可以不要就盡量不要,能自己買的就別買學校發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則可以在離開家時先配好,免得到學校後由於人生地不熟不好買。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帶,除非學校距你家鄉很近或者父母親有機會出差來學校給你帶東西。內衣和襪子至少要兩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兩套。如果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學的城市的地理氣象與生活環境是否相似,那麼准備的東西和在老家差不多;如果相差太大,就要帶些那個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學的城市在南方,那麼太厚的保暖內衣褲就可以不帶了)。被褥也是這樣,夏天去學校,可以帶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後再買。席子可以到學校根據床寬購買合適的,床單和枕頭(枕套)可以自己帶也可以到學校再買。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帶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發水、梳子、手機(看家庭條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後就能使用。男生要帶剃須刀、女生要帶各種女性用品和洗面奶等。至於洗臉盆、曬衣架、拖鞋、雨傘、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燈之類的東西就不一定要帶了,有的學校會發,就算不發自己買也不貴(這些生活用品到了學校買也很方便,而且到時候和舍友一起去買還能快速縮短距離)。條件可以時,可以帶個照相機,為自己和同學照照相,也是人際交流的一種很好方式。
6.學慣用品。可以帶幾支水筆、本子、字典、詞典(英漢漢英詞典等,包括功能強大的電子詞典)、書包(背包)。如果學校沒有不允許,你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帶筆記本。但最好不要帶,尤其是當你迷戀上網或者玩游戲的時候,帶筆記本會影響你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和同學的正常交往。另外,還可以預備一些生活中用到的葯或創可貼之類,雖然不一定會用到它們,不過等需要的時候隨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得錢花不了,不需要買太貴的,畢業後可以買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裝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學慣用品即可。但不要過分大,免得不好攜帶,到學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長、50-60公分寬為佳。
8. 如果可以的話,帶點家鄉的特產,不是一定要去給老師,而是給舍友或班上同學吃,畢竟你有四年的時間和他們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憑錄取通知書(入學通知書)享受學生票優惠。
11.一點小建議:大學學習勇攀高峰,加入社團量力而行,大學社會實踐多多益善,尊敬老師有難必問,同學相處寬容大度,大學戀愛不鼓勵也不反對。
12.入學測試和體檢。有的大學在新生報到後一段時間內,要組織幾門文化課的新生入學測試,對考試成績和高考成績有較大出入者要進行重點核查。如果你考試沒有作弊,不要有任何擔心。考試范圍和難度不會超過高考,考得好壞無所謂。體檢也很容易過,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學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體檢時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緊的。只要你高考時正常體檢、正常考試,這兩項都沒有問題,現在可以放心玩!
當然還有另一種入學考試,那是為各種分班做做准備的,比如英語成績好的學生分到英語快班。
13.新生軍訓。大學新生要進行軍訓,軍訓一般只有兩個星期。按照《國防教育法》的規定,組織學生進行軍訓,這是貫徹國防教育法的具體行動,是推進素質教育、為國家和軍隊培養造就高素質國防後備力量的重大舉措。參加軍訓可以增進同學友情,應該積極參加。如果身體條件不許可,應該盡早跟輔導員或班主任講清楚,以免發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這個不用擔心。住宿條件有好有壞,不要太拘泥於這個,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學友好相處。不要以為住宿條件差就不能適應,人的適應性是非常強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條件對你以後的成長和工作、生活很有好處,不管你的家庭是多麼富有!
15.專業不理想,調換專業。一般學校進校一年後都可以調換專業。調換專業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為在原專業很難學下去,學校會幫助你換一個好學一點的專業(但一般不是很好的專業,也不是熱門專業);另一種是你想換一個你心儀的其它專業,這種時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轉入的專業所在院系進行資格考試,考試合格才能轉入,有的學校還要交一筆費用。
『捌』 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張海笑 吳偉民)的課後答案
是不是
一、思考題
1計算機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和大、超大規
模集成電路等個階段。
電子管計算機的特徵是採用電子管作為計算機的邏輯元件內存儲
器採用水銀延遲線外存儲器採用磁鼓、紙帶、卡片等運算速度只
有每秒幾千次到幾萬次基本運算內存容量只有幾千個位元組使用二
進製表示的機器語言或匯編語言編寫程序。
晶體管計算機的特徵是用晶體管代替了電子管大量採用磁芯作為
內存儲器採用磁碟、磁帶等作為外存儲器。
採用了中小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的特徵是用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
元件。集成電路是把多個電子元器件集中在幾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
的邏輯電路。
採用了大、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計算機的特徵是以大規模、超大規
模集成電路來構成計算機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儲器採用集成度很高
的半導體存儲器目前計算機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每秒幾十萬億次浮
點運算。
2計算機的發展更加趨於巨型化、微型化、網路化和智能化。
3計算機具有運算速度快、運算精度高、存儲容量大、工作自動化、
具有邏輯判斷能力、可靠性高和通用性強等特點。
4計算機主要應用在科學和工程計算、信息和數據處理、過程式控制制、
計算機輔助系統及人工智慧等領域。
5信息具有普遍性、無限性、客觀性、共享性、可傳遞性、可存儲性、可轉換性、可處理性、超前性和滯後性等特徵。
61信息化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2信息化已成為推進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3信息化程度體現了綜合競爭力
7信息技術主要包括信息基礎技術、信息系統技術、信息應用技術
三個層次。
8信息產業是指從事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和利用信息設備與器
件的製造以及為經濟發展和公共社會的要求提供信息服務的綜合性
生產活動和基礎設施主要包含信息系統設備製造業、通信網路運營
業、軟體業和信息服務業等。
二、選擇題
1A 2B 3D 4A 5B
三、填空題
11946
2科學和工程計算、信息和數據處理
3電子元器件
4作用和聯系
5信息高速公路
6計算機、微電子、通信、感測
四、判斷題
1×2√3×4√5×6√7√8√
第2章 計算機基礎知識
一、思考題
1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2計算機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五大部
件組成。
3程序設計語言按其發展的先後可分為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
語言。
4編譯方式和解釋方式。
5這是由於二進制在計算機設計中易於實現它只需要兩種狀態、
計算規則簡單、易應用於邏輯代數真和假、並能簡化設備。
6用二進制數「 0」表示正數用二進制數「1」表示負數放在數
的最左面。這種符號被數值化了的數稱為機器數。
7正數的符號位用「0」表示負數的符號位用「1」表示有效數
值部分用二進制絕對值表示這種表示法稱為原碼。對於一個正整數
其反碼與原碼相同而負整數符號位為1其數值位為該數的絕對
值取反。對於一個正整數其補碼與原碼相同而負整數符號位為
1其數值位為該數的絕對值取反後末位加1即反碼加1。
91101011=107十進制=153八進制=6B十六進制
1011.1010=11.625十進制=13.5八進制=B.A十六進制
10127.72=177.56八進制=7F.B1十六進制
0.501=0.4004八進制=0.804十六進制
11127.72=1010111.11101二進制
BCD.32=101111001101.0011001二進制
122個位元組
1310101010∧10011010=10001010 10101010∨
10 011010=10111010
二、選擇題
1A2A3C4C5C6A7D8D9A10
B11B12D
三、填空題
17
21024、220
3111、F、17
4111000、70、38
51625、917、395
6系統、應用
7定點整數、定點小數
8邏輯與運算、邏輯或運算、邏輯非運算
9ASCII
10音形
四、判斷題
1×2×3√4×5√6√7×8√9
×10√11√12√
第3章 微型計算機硬體基礎知識
一、思考題
1一個完整的微型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是計算機啟動工作後首先將待執行程序在內存
中的起始地址送入程序計數器PC控制器根據PC中的地址從存
儲器中取出指令送入指令寄存器IRIR中的操作碼部分經指令譯
碼器ID解碼將識別出的操作性質送入操作命令產生部件再由操
作命令產生部件按一定順序發出一系列控制命令信號送到各有關部
件使各部件完成指令所規定的操作。
2微型計算機的硬體系統包括中央處理單元CPU、內存儲器、外
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等。
3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種。
4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有字長、存儲容量、運算速度、外部
設備和軟體配置等。
5衡量CPU性能的主要技術指標有CPU執行指令的速度、CPU的
「字長」和指令本身的處理能力等。
6ROM通常用來固化存儲一些生產廠家寫入的程序或數據用於啟
動電腦和控制電腦的工作方式。而RAM則用來存取各種動態的輸入
輸出數據、中間計算結果以及與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和暫存數據。
ROM是只讀存儲器斷電後其保存的數據不會丟失。
RAM是隨機存儲器斷電後其保存的數據會丟失。
7微機匯流排發展到今天已經經歷了許多標准其中內部匯流排包括I2C
匯流排和SPI匯流排系統匯流排包括ISA匯流排、EISA匯流排、VESA匯流排、
PCI匯流排、AGP匯流排和PCI-E等外部匯流排包括RS-232 C匯流排介面、
RS-485匯流排介面、IEEE-488匯流排介面、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和IEEE 1394介面等。按傳輸信息的類型劃分匯流排可分為數據匯流排、
地址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三類。
8USB通用串列匯流排介面基於通用連接技術實現外設的簡單快速
連接達到方便用戶、降低成本、擴展PC連接外設范圍的目的。
二、選擇題
1B2B3C4C5B6D7C8D9B10
A11D12B
三、填空題
1只讀存儲器、隨機存儲器、不間斷電源
2內存
3直接訪問內存單元個數、一次所能傳送的二進制位數
4單片
5慢、大
616、2100、1033、1
7基本指令數、MIPS
8多個功能部件
9顯卡
10數字、數字
11地址、內部
12解析度
四、判斷題
1×2×3×4×5×6×7√8√9√10×11√12×
第4章 操作系統
一、思考題
1操作系統是一套復雜的系統軟體其作用是有效地管理計算機系
統的所有硬體和軟體資源合理地組織整個計算機的工作流程並為
用戶提供一系列操縱計算機的實用功能和高效、方便、靈活的操作環
境。
操作系統的功能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是管理計算機硬體資源其
功能包括CPU的調度和管理、內存儲器及虛擬存儲空間可定址空
間的分配和管理以及輸入/輸出設備管理及其通信支持等第二
是管理磁碟存儲的信息資源其功能主要由「文件系統」來完成第
三是負責計算機系統的安全性以及計算機系統對它所執行的當前各
項任務的監控等任務。
2Windows XP Professional的主要特點包括簡單易用、穩定可靠、
用戶界面易於操作、強大的網路功能、多媒體功能、系統備份與還原、
病毒管理和系統安全性管理、兼容性設置、用戶狀態遷移等。
3CON標准輸入/輸出設備用做輸入時指鍵盤用做輸出時指顯
示器。
4Windows資源管理器主要用來瀏覽計算機中的文件信息和硬體信
息。
5滑鼠操作主要包括單擊、雙擊、右擊、拖放和右拖放等。滑鼠
指針的形狀及其意義如下。
① 普通選定指針 指針游標為這種形狀時可以選定對象進行單
擊、雙擊或拖動操作。
② 幫助選定指針 指針游標為這種形狀時可以單擊對象獲得幫
助信息。
③ 後台工作指針 其形狀為一個箭頭和一個沙漏表示前台應用程
序正在進行讀寫操作不能進行選定操作而後台應用程序可以進行
選定操作。
④ 忙狀態指針 其形狀為一個沙漏此時不能進行選定操作。
⑤ 精確選定指針 通常用於繪畫操作的精確定位如在「畫圖」程
序中畫圖。
⑥ 文本編輯指針 其形狀為一個豎線用於文本編輯稱為插入點。
⑦ 垂直改變大小指針 用於改變窗口的垂直方向距離。
⑧ 水平改變大小指針 用於改變窗口的水平方向距離。
⑨ 改變對角線大小指針 或 用於改變窗口的對角線大小。
⑩ 移動指針 用於移動窗口或對話框的位置。
禁止指針 表示禁止用戶的操作。
6選擇多個連續的文件和文件夾的方法有如下兩種。
① 按住Shift鍵選擇多個連續文件
單擊第一個要選擇的文件或文件夾圖標使其處於高亮選中狀態。按
住Shift鍵不放單擊最後一個要選擇的文件或文件夾即可將多個
連續的文件一起選中。松開Shift鍵即可對所選文件進行操作。
② 使用滑鼠框選多個連續的文件在第一個或最後一個要選擇的文件外側按住滑鼠左鍵然後拖動出一
個虛線框將所要選擇的文件或文件夾框住松開滑鼠文件或文件夾
將被高亮選中。
選擇多個不連續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按住Ctrl鍵不放依次單擊
要選擇的其它文件或文件夾。將需要選擇的文件全部選中後松開
Ctrl鍵即可。
7移動是指將文件或文件夾從一個磁碟或文件夾移動到另一個
磁碟或文件夾中復制是指為文件或文件夾製作一個副本。
8從「開始」菜單中選擇「搜索」在其級聯菜單中選擇「文件或文
件夾」彈出「搜索」對話框在該對話框左側窗格輸入搜索條件
單擊「搜索」按鈕右側窗格會顯示搜索結果。
二、選擇題
1C2A3C4D5C6A7B8A9C10
B11D12A
三、填空題
1單、單
2當前狀態不起作用、可打開級聯菜單、可打開對話框
3ALT+PrintScreen、exit
41
5還原
四、判斷題
1√2×3√4√5×6×7×8√
五、操作題
略
第5章 常用辦公軟體
一、思考題
1選擇「編輯|查找」命令在彈出的「查找和替換」對話框中選擇
「查找」選項卡在「查找內容」框鍵入要查找文本選擇「替換」
選項卡在「查找內容」框中輸入要被替換的目標文本在「替換為」
框中輸入用來替換的新文本。
2普通視圖、Web版式視圖、頁面視圖、大綱視圖和閱讀版式。
3工作簿是計算和儲存數據的文件一個工作簿就是一個Excel文
件一個工作簿可以包含多個工作表這樣可使一個文件中包含多種
類型的相關信息用戶可以將若干相關工作表組成一個工作簿操作
時不必打開多個文件而直接在同一文件的不同工作表中方便地切
換。
單元格是組成工作表的最小單位。Excel的工作表由65536行256
列組成每一行列交叉處即為一單元格。
4相對地址是當公式在復制時會根據移動的位置自動調節公式中引
用單元格的地址。在行號和列號前均加上「$」符號則代表絕對引
用。公式復制時絕對引用單元格將不隨著公式位置變化而改變。混
合引用是指單元格地址的行號或列號前加上「$」符號如$A1或A$l。
當公式因為復制或插入而引起行列變化時公式的相對地址部分會隨
位置變化而絕對地址部分仍保持不變。
5當要給嵌入式圖表添加數據系列時只要在工作表中選中要添加
的數據區域然後將數據拖曳到圖表區即可。對獨立圖表添加數據系
列的操作步驟為單擊獨立圖表選項卡選擇「圖表|添加數據」命
令顯示「添加數據」對話框單擊包含添加數據的工作表標簽並
選中欲添加的數據區域即可。
刪除數據系列選定所需刪除的數據系列按Del鍵即可把整個數據
系列從圖表中刪除但不影響工作表中的數據。若刪除工作表中的數
據則圖表中對應的數據系列也隨之刪除。
6PowerPoint是一種非常方便、簡單的製作演示文稿的軟體利用
它可以製作出圖文並茂、色彩豐富、表現力及感染力都很強的講演稿、
幻燈片等是教學、報告、演講的常用輔助手段。
7「版式」指的是幻燈片內容在幻燈片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文字版
式、內容版式、文字和內容版式及其他版式等。
8PowerPoint提供了普通、瀏覽、大綱、備注和幻燈片放映等視圖
方式。普通視圖有大綱區、工作區、備注區和任務窗格等幾個窗格。
9a使用「大綱」選項卡在普通視圖的「大綱」選項卡中選擇一
張或多張幻燈片的圖標然後將其拖到新的位置。
b使用「幻燈片」選項卡在普通視圖的「幻燈片」選項卡中選擇
一張或多張幻燈片的縮略圖然後將其拖動新的位置。
c使用「瀏覽」視圖在「瀏覽」視圖中選擇一張或多張幻燈片的
縮略圖然後將其拖到新的位置。
10執行「格式|背景」命令打開「背景」對話框。使用下拉列表
框從基於演示文稿的默認配色方案的少數顏色中做出選擇。如果沒
有看到滿意的顏色可以單擊「其他顏色」按鈕單擊調色板中所需
的顏色樣塊。如果希望自己定義顏色可以打開「自定義」選項卡
然後對設置進行調整直到在「新增」窗口內看到滿意的顏色為止。
單擊「確定」按鈕返回「背景」對話框。單擊「預覽」按鈕可以看
到背景的設置效果。單擊「全部應用」按鈕則整個演示文稿應用新
的背景顏色而單擊「應用」則只在當前幻燈片上使用新背景。
11選中要添加聲音和影像的幻燈片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剪輯
管理器中的聲音或「剪輯管理器中的影片」」命令在「剪貼畫」
任務欄出現了可以選擇的聲音和影片。單擊選中可用的聲音將出現
一個消息框詢問是否在幻燈片放映時播放聲音。單擊「自動」按鈕
則在幻燈片放映時自動播放而單擊「在單擊時」則在幻燈片放映
過程中只有在單擊時才播放所選擇的聲音。
執行「插入|影片和聲音|文件中的聲音或「文件中的影片」」命令
將出現「插入影片」對話框。從相應位置選中要插入的影片或聲音
單擊「確定」選擇「自動」或者「在單擊時」選項來選擇影片或聲
音的播放的時間。
12先選中要設置超鏈接的某個對象如圖片、文本框等執行「插
入」菜單中的「超鏈接」命令打開對話框在左側選中「本文檔中
的位置」選項然後在中間選中要鏈接的幻燈片單擊」確定「按鈕
返回。
『玖』 求大學計算機基礎-基礎理論篇(第四版)課後習題答案
《大學計算機基礎》(基礎理論篇)習題參考答案
習題1
1-1 單向選擇題
1-5 A B B B A 6-10 D B C B C 11-15 B A C B B
1-2 填空題
1. 1946,ENIAC
2. 四,電子管、晶體管、中小規模集成電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3. 巨型化、微型化、網路化、多媒體化、智能化和未來計算機
4. 13075O = 163DH= 5693D
5. 10101001.1B= 251.4O = a9.8H
6. 1110111111B= 1677O= 959 D
7. 原碼:11000011 反碼: 10111100 補碼:10111101
8.D6D0H
9. 計算機硬體系統計算機軟體系統
10. 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1-3 思考題
1. 所謂信息是人們用於表示具有一定意義的符號的集合. 數據則是信息的具體表現形式,是指人們看到的和聽到的事實,是各種各樣的物理符號及其組合,它反映了信息的內容。數據經過加工、處理並賦予一定意義後即可成為信息。信息是有意義的,而數據則無意義。
2.信息技術是指與信息的產生、獲取、處理、傳輸、控制和利用等有關的技術。信息技術在社會各行業的作用日益增強、並發揮著主導的作用,使經濟運行效率、勞動生產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人民生活質量達到全面的提高。
3.信息化社會(InformationSociety)的特徵:①信息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②信息產業上升為最重要的產業;③計算機網路成為社會的基礎設施。
4.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感測技術、網路技術、新型元器件技術、光電子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多媒體技術等。
5.信息能力是對各種信息技術的理解和活用能力,即對信息的獲取、理解、分析、加工、處理、創造、傳遞的理解和活用能力。信息素養是一個與信息的獲取、理解、評價、交流、應用、生成密切相關的技能、觀念、態度和經驗的統一體。
6. 因為二進制數只有0,1兩個數碼,對應2種狀態,用電子器件表示兩種狀態很容易, 另外二進制的運算規則很簡單,即: 0+0=0,0+1=l,1+1=10。這樣的運算很容易實現,在電子電路中,只要用一些簡單的邏輯運算元件就可以完成;再加上由於二進制數只有兩個狀態,所以數字的傳輸和處理不容易出錯,計算機工作的可靠性高。
7.ASCII碼採用一個位元組進行編碼,其中二進制最高位為0的編碼稱為標准ASCII碼,是國際通用的;可表示各種運算符號、關系符號、控制符號、字母和數字等。擴充ASCII碼的二進制最高位是1,其范圍為128~255,也有128種。盡管對擴充ASCII碼美國國家標准信息協會已給出定義,但在實際中,多數國家都利用擴充ASCII碼來定義自己國家的文字代碼。
8.漢字也是採用對漢字的編碼來實現的。漢字機內碼是計算機內部處理漢字信息時所用的漢字編碼,也稱漢字的內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