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分幾個校區
1. 中國政法大學在哪
中國政法大學在首都北京。中國政法大學現有昌平、海淀兩個校區,其中,昌平校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7號,海淀校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
2. 中國政法大學有幾個校區
其他信息:
中國政法大學有2個校區,分別是昌平校區、海淀校區。中國政法大學(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簡稱「法大」,位於北京市,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位列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111計劃」,是一所以政治學和法學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教育學、理學、工學學科的全國重點大學。
材料補充:
中國政法大學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學科組合做擾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並,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1985年學校開辟昌平校區。學校建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哲學、應用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外國語言純襪旦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好談以及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論經濟學。
3. 中國政法大學地址在哪裡
政法大學在北京。
學校最初在北京沙灘紅樓辦學,1954年遷址至學院路。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學科為特色和優勢,兼有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

政法大學
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於國家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正致力於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學校現有在校生18143人,其中內地本科生9719人,內地研究生7642人,港澳台僑及外國留學生782人;教學科研崗教師1194人,其中高級職稱752人,博士生導師277人、碩士生導師694人,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獲得者佔比達96.40%。
學校設有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商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社會學院、光明新聞傳播學院、中歐法學院、法碩士學院、國際儒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港澳台教育中心。
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科學技術教學部/法治信息管理學院、體育教學部、培訓學院共19個教學單位。
以上內容參考:政大官網-學校概況
4.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在哪個校區
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在學院路校區

5. 中國政法大學地址
中國政法大學地址是在北京市,其中昌平校區的地址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府學路27號;海淀校區的具體地址是在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
中國政法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
截至2022年3月,中國政法大學設有昌平校區、海淀校區,教學行政用房共計173722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達246.6萬冊;學校下設19個教學單位、26個本科專業,擁有3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7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中國政法大學相關學科建設情況:
1、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論經濟學。
2、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哲學、應用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3、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法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會工作、翻譯、金融、國際商務、新聞與傳播、應用心理學、審計、漢語國際教育。
4、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法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論經濟學。
5、「雙一流」建設學科:法學。
6、國家重點一級學科:法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政法大學
6. 中國政法大學在哪啊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25號。中國政法大學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
1954年,學校遷址至學院路;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文革中學校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校合並,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1985年學校開辟昌平校區。

歷史沿革
1952年,剛剛邁入法制建設和政權建設軌道的新中國迫切需要大量新型高級政法人才,迫切需要大力推進新型高等法學教育向著體系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
已有48年歷史的北京大學法律系和清華大學政治系,燕京大學法律系、政治系和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合並組建後誕生了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最初的校舍則坐落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大紅樓。
1952年11月23日,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北京政法學院」校名,周恩來總理簽發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令,任命著名法學家、政治學家錢端升為院長。
7. 中國政法大學佔地面積,中國政法大學面積大不大
截至2016年12月,中國政法大學教學行政用房共計151148.39平方米,設有昌平校區、海淀校區,其中昌平校區佔地面積550餘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
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是北京政法學院,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建而成;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學校於1970年停辦,1978年復辦。
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幹部學校合並,更名為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7)中國政法大學分幾個校區擴展閱讀:
中國政法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月,中國政法大學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1個、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
其他在編科研機構6個;新型研究機構10個;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2個、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1個,其他協同創新中心4個。
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訴訟法學研究院、法律史學研究院
2、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證據科學研究院
3、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基地: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
4、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人權研究院
5、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法治政府研究院
6、其他在編科研機構:比較法學研究院、法與經濟學研究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質量評估中心、全球化與全球問題研究所、公司法與投資保護研究所
7、新型研究機構:資本金融研究院、仲裁研究院、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院、制度學研究院、國家監察研究院、網路法學研究院、法治經濟研究院、國家法律援助研究院、國際法治研究院
8、國家「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同創新中心
9、北京高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協同創新中心:馬克思主義與全面依法治國協同創新中心、
10、其他協同創新中心:全球治理與國際法治協同創新中心、知識經濟與法治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人權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法治政府協同創新中心
8. 中國政法大學有幾個校區及校區地址 哪個校區最好
法大一共有兩個校區,一個在海淀區,是研究生院(碩士博士)。一個在昌平區,是本科生院。相比地理位置和人文環境,海淀校區(研究生院)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