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邯鄲校區男女比例是多少
❶ 985男女比例
985高校男生佔比情況結果發現很多高校的男女比嚴重失調,一些高校的男女比甚至達到了7:3,女生少得可憐。

❷ 復旦大學邯鄲路校區有多少在校學生
邯鄲校區差不多有8000多人。
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內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容創始人為中國近代知名教育家馬相伯。
學校有普通本專科生12933人,研究生16026人,留學生3216人(其中攻讀學位的留學生2092人);另有成人教育、網路教育本專科生13259人。
❸ 復旦大學和清華大學,哪個更好
兩所學校各有各的特點,評價好與不好是和個人的觀點和角度不同的,下面介紹一下二者的主要區別:
一、學校歷史不同
1、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復旦公學,是中國最早由民間自主創辦的高等學校之一。1952年院系調整後,學校成為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國立高等醫科院校。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復旦大學。

2、清華大學
學校前身清華學堂始建於1911年,校名「清華」源於校址「清華園」地名,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南遷長沙,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清華大學進入新的發展階段。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後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二、學校規模不同
1、復旦大學
截至2020年,學校有邯鄲校區、楓林校區、江灣校區、張江校區四個校區,佔地面積約243.9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98.22萬平方米,有直屬院(系)35個,在校普通本專科生13623人,研究生22610人,留學生3672人。
2、清華大學
截至2020年,學校佔地面積442.12公頃,共設有20個學院,59個系,82個本科專業,有教職工15401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0人,有在校學生50349人。
三、院系設置不同
1、復旦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系、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新聞學院、哲學學院、數學科學學院、物理學系等26個學院、12個直屬系。
2、清華大學
建築學院、土木水利學院、環境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等20個學院、59個系。
四、學校特色不同
1、復旦大學
985工程(1999年)、211工程(1994年)、九校聯盟(2009年)、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17年)、珠峰計劃(2009年)、111計劃(2006年)、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2012年)、環太平洋大學聯盟(1997年)、全國重點大學(1959年)。
2、清華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1995年入選)、985工程(1998年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2009年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3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2006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017年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2020年入選)。
五、主要獎項不同
1、復旦大學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55篇(截至2012年)、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6年)、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1年)、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 。
2、清華大學
國家級科技三大獎共571項(截至2018年底)、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共126項(截至2018年底)、全國優秀博士論文115篇(截至2018年底)。
❹ 復旦大學各校區學生分布情況
英語 數學還有抄其它基礎學科的都在邯鄲路主校區。
做家教的不少,學校有官方的家教部,在光華公司旗下。裡面登記的都是面試過的復旦學生。辦公地點可能是葉耀珍樓,具體問門口保安吧。校內沒有其它中介
想做中介?校招貼欄上不能隨便貼東西的,都是要宣傳部之類審查過之後蓋章才可以貼的。所以估計不會被批准。
家教部收費與否不清楚。。。
❺ 2008年中國高校男女比例是多少
廣州日報報道 9月份一開學,從復旦大學傳來消息,該校今年錄取的3871名新生中,男生1847名,佔47.7%;女生2024名,佔52.3%,這是該校歷史上女生比例首次超過男生。
與此同時,同樣的情況出現在中山大學,該校中文系碩士研究生中女生比例逐年走高——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從2004年、2005年的6∶1上升到2006年的近乎7∶1。
廣州日報報道,華南師范大學心理應用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敏強教授跟記者說:「一進階梯教室,一片『紫嫣紅』的女兒國,養眼是養眼,但是也讓人擔憂啊!」
事實上,女多男少的現象正從外語專業類院校、師范類院校逐漸向綜合性大學蔓延;甚至在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院校里,女生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即使是臨床醫學這種男生占優勢的專業,女生也從「絕對劣勢」過渡到「微弱優勢」。
專家認為,目前我國高校中男女比例還不至於失調,但高校女生比例尤其是高學歷層次女生比例上升的「神速」,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象。
現狀
「這是近幾年的事,突然發現女生怎麼一下子多了起來——每次上課的時候,教室裡面竟是一片『紫嫣紅』,半天才能找到幾個男生。」廣東多所重點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們都在向記者傳達同一個發現——現在大學里的女生是越來越多了。
在記者日前參加的一個生態旅遊的全國學術研討會上,高校界一共有三個博士參加了會議的發言,巧的是,這個「博士團」居然也清一色是娘子軍,而且生態旅遊屬偏理科專業,這種巧合不免讓人有些詫異。
文科專業女生占絕對優勢
統計顯示,在1999年擴招前,我國的大學生中女生比較少,只佔20%左右,今年直升至40%左右。
目前,在全國尤其是以城市考生為主的地區,女生升學的比例遞增速度非常快,去年,上海、北京、天津、新疆等地,高考錄取比例已經出現女生反超男生的現象。
對此,廣東統計部門目前還沒有專門的統計數據,但是從各個重點高校反映的情況看,廣東高校中女性的力量同樣強大。
文科專業中,女生的優勢地位由來已久,但目前這種狀況正被日趨進一步強化。在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擔任輔導員的王老師,一談到這個事情,直呼大傷腦筋。她告訴記者,自己在中文系做輔導員,簡直像活在「女兒國」——在她所帶的2006級本科生中,女生145人,男生僅21個,只佔總人數的12.6%。
外語類高校和專業就更明顯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招生辦徐科長告訴記者,「廣外女生一直以來就比較多。近年來有些小語種的班級出現男生絕跡的現象是常有的情況,不過學校一直在盡量保持性別的平衡。」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女生佔全校學生總數的68%左右;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這一數字更高達75%。
理工科女生也不示弱
如果說,在大多數人眼裡,文科類專業女生佔多數見怪不怪;在綜合性高校的偏理科專業甚至理科院校里,女生人數的迅速上升就顯得典型了。
華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黨志告訴記者,該院研究生也出現了女生佔多數的狀況。就他目前所帶的環境科學專業,研究生一共有16個,其中就有9個是女生,佔了其中的一半以上。
臨床醫學曾經被認為是男生占優勢的專業,但根據中山大學近幾年的統計顯示,醫學部的本科生中,女生在人數上也從「絕對劣勢」開始過渡到占「微弱優勢」——今年的臨床醫學八年制的100名大學生中,女生就佔了53個。在中山大學的統計中可以看到,一向被認為是男性學科的生物學,在讀碩士已經是男女「平分天下」。
學歷越高女生越多
從事20多年教學工作的張敏強教授對此感觸頗深。他告訴記者,這個問題已經讓他困惑了很久,「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我還曾經帶過兩屆學生,沒有一個女孩子。我最早關注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還在中山大學任教,我感覺應該是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這個變化就慢慢產生了。」
「以前我在招生時一直有意控制著男女生的比例為一半對一半,但這個防線已經被沖破了。我的上兩屆研究生還是三女兩男,這一屆是四女一男,上一屆最突出,是五女一男。」很早就開始注意到該問題的張敏強,對此感到有點無奈。
「不過,這種狀況並不是發生在我一個人的身上,華師的心理學系招考,女生上線人數居多的現象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了。拿今年來說,總共招生一百來人,女生就有八十多個。」他坦言在擔憂的同時也只能接受女生越來越多的現實。
「大專生是趙敏,本科生是黃蓉,碩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滅絕師太,博士後更可怕,是東方不敗!」這是早前廣泛流傳的一句話,更有甚者強行將女博士從女性群體中「孤立」出來成為「世界上第三類人」。然而現在,也許是該對女博士正名的時候了——隨著高學歷中女性人數的逐漸增加,這些「李莫愁」、「滅絕師太」們正在擺脫「異類」的名號,回歸平常女兒家。國務院發表的《中國性別平等與婦女發展狀況》顯示,截至2004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生佔在校生總數的45.7%,女碩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別達到44.2%和31.4%。
部分班級男生成「邊緣人」
伴隨著數量的增長,女生在高校中當家作主的地位也進一步凸顯出來,其中相當典型的是——高校不少班級上,男生正處於「邊緣化」狀態。中山大學金融系某班的學生小馮告訴記者,在他們50多個人的班級裡面,女生更熱衷於競選班幹部,除了一名男生當選外,其他職務幾乎都是女生。女生活躍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談起班上的學生,華南師范大學旅遊管理系輔導員呂老師一臉的驕傲。「這些還要得益於班上眾多的女生幹部,她們是學生工作的重要支撐。有言道,女生多的地方是非多,但是這些女生幹部,她們的組織策劃能力非常強。」
而廣東技術師范學院中文系的輔導員王老師則坦言:「很多事情交給女生做更放心,因為她們普遍更細心,態度很積極,可以說在群體生活中更加活躍。」
從另一個角度看,女生太多的環境也許使男生更加怯於或不屑於表現自己,從而放任自己處於邊緣化狀態。小許是新聞學院2003級新聞專業的一名男生,當過很長時間院報的總編輯,社交活動能力很強,可是面對四分之三都是女生的班級環境,始終覺得有些氣短。「上課的時候女生都歡叫著坐到前面,課堂上熱烈討論,積極發言提問,我們男生卻不敢湊過去,多數是躲在教室的後排,一聲不吭。」
解密 三大原因造就女生強勢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測試與評價研究所許燕教授認為,出現高校里女生多的現狀,是因為現有基礎教育體制更有利於女生脫穎而出。「女生好靜、勤奮,在當前以記憶為主的考試模式中更容易勝出;同時,女生對偏重於形象思維的文科更感興趣。」
女生在心智上成熟較早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李偉民認為,這確實是其中一個因素。但不能說現有的教育制度就適合女生發揮,只能說目前我們的考試方式、大學課程、評估方式偏重於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能力,客觀得到的後果就是——培養出來的人才中,出現了一定的性別對比。他強調,這是一個客觀後果,並不是一種主觀的設置。「也許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和人才教育模式到底應該培養什麼樣的年輕人?我們應該把知識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來傳授給年輕人更合適?」
但是曾經擔任華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的張敏強不認同這種看法,「不是考試形式更適合女生,而是女生比男生更用功。」
「我有一個學生,每天都領著她的男朋友,『督促』他去上自習。只要你在校園里稍微轉轉,就會發現圖書館看書的都是女生,在球場上打球的都是男生。」張敏強教授談到目前高校里男生的學習狀態,有些不滿。「感覺現在女孩子都比較懂事,男生太不成熟了。」
他認為,從生理和心理上來看,青春期的女孩確實比男孩成熟得要早。由於受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從小在家庭教育中灌輸給她們的觀念就是,女孩子應該早些為家庭承擔責任,這樣就教給了她們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她們在學校中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所以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她們比男孩要用功得多。
「在課堂上,女生發言更加積極,在課下,她們也會深入地思考一些問題,主動找老師探討。而很多男生的思想還比較幼稚,經常沉迷於網路游戲或者足球、籃球等體育運動不能自拔。所以,在大學這個階段,女性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把握得更好一些。」張敏強認為,這是女性在高校中尤其是高學歷階段開始顯現優勢的主要原因。
女性獨立自強意識加強
女生越來越多,有專家從社會學中尋找原因,「根本還是歸功於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李偉民認為。
專家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任何一個家庭都願意為孩子的教育進行投資。「養兒防老」已經成為過去時,女兒也是家中的頂樑柱。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學習也不獨為男孩的專利了。而現代家庭教育伴隨著時代而產生的變化,左右著女性在心智上的成熟不但比男生更早,也比過去要來得更早。
「『學得好不如嫁得好』已成老觀念,開放的社會心態已經讓她們得到了最好的洗禮。凡事應該靠自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現代女孩獨立自主的意識很強烈。她們很明白社會生存的法則,學有所成,才會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才會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才能最終建立一個如意的家庭。也就是說,要嫁得好,自己也要學得好。」張敏強認為。
就業壓力導致追求高學歷
「這是一個很實際的原因,也是促使很多女生去作出讀研讀博的無奈選擇。」華南理工大學黨志教授告訴記者,他手中的女碩士女博士有很多人都出於這個原因選擇繼續深造。本科畢業找工作,男生明顯優於女生,女生只有通過提高學歷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當然很多女生也是出於對未來的打算,想獲得一份穩定的職業,譬如說當老師,這樣有時間兼顧家庭。
考入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博士生的小謝坦率地承認,自己當時就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選擇繼續讀博,「現在在校園裡面呆久了真的不願意出社會了,希望能夠有機會留在高校教書,這就是我最大的夢想。」
反思 男女比例需要干預嗎?
高校女生比例迅速上升,帶給我們的觀察和思考,也許並不僅是追溯因由這么簡單。在感嘆高學歷群體中女性崛起現象的同時,不少專家提醒必須注意分析這一現象的種種外延。
高學歷女性撐起半邊天
「我身邊的朋友家庭中,妻子學歷比丈夫高的隨便一想都是。」媒體工作的小劉感慨萬分。
他說「女性學歷越來越高未必是壞事,現在的家庭組合中,妻子學歷比丈夫高的現象多起來了。這在以前的家庭當中是不可能接受的,但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了。這樣的家庭對於下一代的教育大有裨益,傳統觀念中母親只需要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但現在,在對孩子的學業和人格培養上她們的地位越來越舉足輕重了。」
機關工作的張先生毫不隱諱地承認,因為妻子的學歷比他高,收入也比他高很正常。他認為,兩個人對家庭貢獻的只有量上的區別,沒有質上的區別,有個高學歷的妻子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不過,在高校里,女教師能夠評上教授職稱的已經是鳳毛麟角。雖然現在這種狀況可以改變,但這個表現與她們在學校里的輝煌相比,就有些不對等了。
對於這個問題,黨志教授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社會資源對女性的公平程度。現在高校做項目其實是「跑項目」,這就更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處理「跑」,而女性在這方面還存在明顯的劣勢。她們不太熱衷於去做這些事情,也是受她們自身心態的影響。從這個角度看,目前女性在高學歷群體中所佔的只是「量」的強大,在社會人才上卻未必有「質」的優勢。
高校準備好了嗎?
面對可能成為趨勢的「女生潮」,傳統在數量上都是男生占優的高校是否應該做一下准備?
高校內的教育專家在思考這一問題,首先是學校的硬體設施。改革開放以後,目前很多高校還是按照上個世紀80年代的模式建設的,從學生宿舍到娛樂設施大多以適應男生要求為主,如學校里的活動場所只有適合男生的球場等,適合女生活動的場所根本沒有或少得可憐,「大學里的女生不是去圖書館,就是去逛街,沒什麼娛樂可言。」
部分高校也坦言,學校一下多了這么多女生,在後勤上恐怕也難以跟上。如女生宿舍,目前不少高校的老校區還是沿用集體衛生間和集體浴室的舊宿舍,對女生日常使用非常不方便。
同時,張敏強還指出,由於女生本身的心理特徵是趨於感性而且早熟,對於感情投入度大,因此心理出現問題的幾率比男生多,加強高校心理輔導特別是對女生的個性輔導,是一個急需引起重視的問題。
男女生分數線不同?
去年北京大學小語種招生過程中,該校外國語學院對男女生設置了不同的分數線。此舉引來各界的激烈反應,但是不少高校教授對這種做法卻並不全然反對,甚至承認目前在不少高校這都已經是「潛規則」,「只是不明確說出來而已。」
張敏強認為,任何一個學校在招生的時候都會注意到男女生比例協調,但是要注意方式。「很多學校預先就設定好男女比例,在招生的時候會打出某某專業只招男生,或者男生女生按什麼比例錄取,這種方式就比較樂於讓人接受。」
李偉民則認為,高校更需要思考的也許並不是男女比例問題,而是應該在具體的課程專業設置上注意引導,注意發揮人才的能力,從深層次看是我們的教育制度應該培養怎麼樣的人才。女生一樣有創造能力,也不是所有女生都只會死記硬背的,關鍵是我們的教育應該引導學生培養什麼樣的能力?
❻ 高分懸賞:全國文科類師范排名&男女比例
1 A++ 北京師范大學
2 A++ 華東師范大學
3 A+ 華南師范大學
4 A+ 浙江大學
5 A+ 西南大學
6 A 南京師范大學
7 A 北京體育大學
8 A 華中師范大學
9 A 東北師范大學
10 A 上海體育學院
11 A 首都師范大學
12 A 浙江師范大學
13 A 成都體育學院
14 A 西北師范大學
15 A 天津師范大學
16 B+ 湖南師范大學
17 B+ 陝西師范大學
18 B+ 上海師范大學
19 B+ 武漢體育學院
20 B+ 山東師范大學
21 B+ 遼寧師范大學
22 B+ 首都體育學院
23 B+ 福建師范大學
24 B+ 蘇州大學
25 B+ 河南大學
26 B+ 曲阜師范大學
27 B+ 河北大學
28 B+ 山西大學
29 B+ 南京大學
30 B+ 寧波大學
31 B+ 江西師范大學
32 B+ 廣州大學
33 B+ 沈陽師范大學
34 B 安徽師范大學
35 B 溫州大學
36 B 河北師范大學
37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8 B 天津體育學院
39 B 吉林大學
40 B 廣西師范大學
41 B 廣州體育學院
42 B 中央民族大學
43 B 西安交通大學
44 B 湖南大學
45 B 杭州師范大學
46 B 湖北大學
47 B 四川師范大學
48 B 揚州大學
49 B 山西師范大學
50 B 暨南大學
51 B 北京理工大學
52 B 魯東大學
53 B 深圳大學
54 B 集美大學
55 B 西華師范大學
56 B 武漢理工大學
57 B 聊城大學
58 B 蘭州大學
59 C+ 山東理工大學
60 C+ 渤海大學
全國師范類大學的排名
排名 大學名稱 綜合得分 聲譽得分 學術資源得分 學術成果得分 學生情況得分 教師資源得分 物資資源得分
1 北京師范大學 60.0 79.6 52.6 46.9 78.2 57.0 48.8
2 華東師范大學 46.0 71.7 45.1 16.6 70.2 43.0 44.1
3 華中師范大學 41.0 58.5 39.6 13.6 59.4 43.3 41.6
4 東北師范大學 36.0 59.2 31.0 9.7 63.5 39.6 30.1
5 南京師范大學 33.0 53.1 20.0 13.0 56.3 31.7 38.4
6 湖南師范大學 32.0 49.6 15.3 10.9 51.9 40.8 35.8
7 首都師范大學 31.0 48.1 15.6 10.5 50.1 43.3 34.2
8 陝西師范大學 30.0 47.1 26.3 7.4 54.7 33.3 25.7
9 華南師范大學 29.0 47.2 13.9 12.2 46.2 27.9 40.6
10 福建師范大學 25.0 -- 12.2 14.6 44.6 34.3 27.0
11 西南師范大學 24.0 -- 16.1 6.5 51.4 36.9 21.6
12 遼寧師范大學 23.0 -- 11.7 5.0 46.3 41.4 22.3
上海師范大學 23.0 -- 10.6 6.4 46.7 31.1 34.7
山東師范大學 23.0 -- 10.4 5.3 52.4 33.5 26.5
15 西北師范大學 21.0 -- 13.7 6.7 44.6 28.9 20.3
16 河北師范大學 20.0 -- 4.9 4.0 45.4 33.1 29.2
17 河南師范大學 19.0 -- 5.5 8.3 46.0 29.6 18.9
雲南師范大學 19.0 -- 4.1 2.8 37.5 41.2 20.7
安徽師范大學 19.0 -- 5.7 3.7 43.8 25.2 34.4
哈爾濱師范大學 19.0 -- 5.2 1.5 40.4 27.7 33.9
21 內蒙古師范大學 18.0 -- 5.5 2.0 42.2 35.8 16.5
江西師范大學 18.0 -- 5.3 3.4 43.9 26.6 26.3
曲阜師范大學 18.0 -- 3.7 5.5 46.1 26.4 22.0
廣西師范大學 18.0 -- 6.2 1.7 43.6 29.6 21.5
四川師范大學 18.0 -- 3.0 3.7 41.4 24.2 31.5
26 徐州師范大學 17.0 -- 3.0 4.5 39.8 24.4 24.4
27 浙江師范大學 16.0 -- 3.1 5.6 41.7 18.9 27.0
杭州師范學院 16.0 -- 2.6 2.0 40.7 22.4 27.4
山西師范大學 16.0 -- 3.2 5.7 39.6 19.9 23.9
煙台師范學
❼ 中國前20名的高校的男女比例各是多少
中國的的男女比例是107:101
1。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各系男女生比例:
+----+----------------------+----------+----------+----------+
|排名| 院系 | 男生人數 | 女生人數 | 男女比例 |
+----+----------------------+----------+----------+----------+
+----+----------------------+----------+----------+----------+
| 1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2 | 34 | 0.1:1 |
| 2 | 外語系 | 21 | 44 | 0.5:1 |
| 3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15 | 28 | 0.5:1 |
| 4 | 法學院 | 22 | 38 | 0.6:1 |
| 5 | 建築系 | 39 | 52 | 0.7:1 |
| 6 | 經濟管理學院 | 85 | 94 | 0.9:1 |
| 7 | 美術學院 | 116 | 124 | 0.9:1 |
| 8 |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 46 | 44 | 1.0:1 |
| 9 | 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84 | 80 | 1.0:1 |
| 10 | 中國語言文學系 | 19 | 15 | 1.3:1 |
| 11 | 化學工程系 | 82 | 41 | 2.0:1 |
| 12 | 生物醫學工程系 | 20 | 10 | 2.0:1 |
| 13 | 工業工程系 | 42 | 20 | 2.1:1 |
+----+----------------------+----------+----------+----------+
| 平均值: | 2.3:1 |
+----+----------------------+----------+----------+----------+
| 14 | 化學系 | 56 | 21 | 2.7:1 |
| 15 | 土木工程系 | 89 | 33 | 2.7:1 |
| 16 |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66 | 24 | 2.7:1 |
| 17 | 數學科學系 | 72 | 19 | 3.8:1 |
| 18 | 熱能工程系 | 72 | 19 | 3.8:1 |
| 19 | 水利水電工程系 | 71 | 18 | 3.9:1 |
| 20 | 汽車工程系 | 72 | 18 | 4.0:1 |
| 21 | 建築技術科學系 | 24 | 6 | 4.0:1 |
| 22 | 自動化系 | 128 | 31 | 4.1:1 |
| 23 | 電子工程系 | 241 | 58 | 4.2:1 |
| 24 | 精密儀器與機械學系 | 119 | 26 | 4.6:1 |
| 25 | 航天航空學院 | 72 | 15 | 4.8:1 |
| 26 | 物理系 | 104 | 21 | 5.0:1 |
| 27 | 工程物理系 | 127 | 21 | 6.0:1 |
| 28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135 | 19 | 7.1:1 |
| 29 | 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107 | 10 | 10.7:1 |
| 30 | 軟體學院 | 55 | 5 | 11.0:1 |
| 31 | 機械工程系 | 73 | 5 | 14.6:1 |
+----+----------------------+----------+----------+----------+
2。北京大學
北大各系男女生比例
數學科學學院 992 343 外國語學院 409 798
力學與工程學系 450 102 馬克思主義學院 241 226
物理學院 1121 246 藝術學系 57 123
電子學系 550 203 地質學系 123 45
計算機科學技術系1133 290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系 110 31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866 403 微電子學 55 10
生命科學學院 698 570 元培計劃班 193 150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 486 139 醫學部教學辦 135 194
環境學院 645 469 信息科學中心 139 47
心理學系 125 165 環境科學中心 87 60
軟體學院 100 31 東方學 13 27
新聞與傳播學院 122 310 西方語言 3 19
中國語言文學系 344 558 俄羅斯語言 4 5
歷史學系 284 236 英語系 3 25
考古文博院 124 115 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 32 26
哲學系 316 181 對外漢語教學中心 6 36
國際關系學院 519 479 深圳研究生院 103 57
經濟學院 648 700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 105 79
光華管理學院 1449 790 教育學院 69 78
法學院 1209 1093 人口研究所 34 35
信息管理系 213 222 地球物理學系 57 22
社會學系 188 209 技術物理系 39 15
政府管理學院 399 271 合計 14651 9902
3。浙江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7:1
4。上海交通大學 交大男女比例大約是9:1
5。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那女比例大約是 0.9:1
6。南京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5:3
7。華中科技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7:1
8。武漢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1:1
9。吉林大學 男女比例比本上是:1:1
10。中山大學 男女比例比本上是:508:305
11。四川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1.2:1
12。西安交通 不祥
13。中科大 男女比例大約是:4:1
14。哈工大 男女比例大約是:7:1
15。山東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1:1
16。天津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 不祥
17。南開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1:1.5
18。中南大學 不祥
19。北京師范大學 男女比例大約是:4:7
20。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不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