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廣播電視大學校區
Ⅰ 廣州電大在哪裡越詳細越好。
1.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是由廣州市政府主辦的一所市屬高等院校,創辦於1961年9月,是全國建立版最早的省級廣播電權視大學之一。學校擁有麓湖校區、中山四路校區、曉園三個校區;
2.廣東廣播電視大學麓湖校區地址:麓景西路41號,坐544路、546路、547路、561路、76路到"廣州電大麓湖校區"站;
3.你在黃埔的話可以去廣州市電大東部地區東方分校,那裡比較近些,地址:廣州市黃埔區獅山路38號東方電大(BRT珠江村站旁).
Ⅱ 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白雲區分校招生專業有哪些
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簡稱廣州電大)創辦於1961年,是一所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並舉的開放型高等學校。那麼,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白雲區分校招生專業有哪些?電大報考的專業基本上涵蓋了最有前景的幾個專業,例如教育類、工程類、通信類、管理類、醫學類、金融類。
專科的專業有行政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法律、、建築工程技術、計算應用技術、旅遊管理、學前教育、機電一體化等;
本科的專業有金融學、學前教育、物流管理、英語、法學、工商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護理學、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設施農業技術、園藝技術、園林技術、畜牧獸醫、農村行政管理、農業經濟管理、鄉鎮企業管理、食品加工技枯慎術(註:以上為「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專業)。
廣東開放大學開放教育開設:
本科專業15個(專科起點):
金融學、法學、社會工作、小學教育、學前教育、商務英語、漢語言文學(含師范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會計學、物流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學校管理方向)、行政管理
本科專業5個(高中起點):
工商管理、會計學、學前教育、漢語言文學、行政管理。
專科專業25個(含「一村一名大學生」專業和「新型產業工人培養和發展助力計劃」專業):
金融管理、證券與期貨、法律事務、小學教育、學前教育、英語(經濟貿易方向)、漢語言文學、廣告設計與製作、汽車運用與沒雀敬維修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網路管理方向、網頁設計方向)、計算機信息管理、數字媒體藝歲脊術設計、建築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商企業管理、會計、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公共事務管理(學校及社會教育管理方向)、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室內藝術設計、人力資源管理、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
「一村一名大學生」專業: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
「新型產業工人培養和發展助力計劃」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物流管理、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如何總結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自考/成考報名當地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Ⅲ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的地址在那
學校地址:廣東省 廣州市 下塘西路1號 郵編:510091 歷史沿革
1978年2月6日,鄧小平同志在教育部和中央廣播事業局《關於籌備電視大學的請示報告》中圈閱「同意」二字。
1978年7月,教育部、中央廣播事業局正式通知全國各省,要求積極籌備成立廣播電視大學。
1978年9月,鄧小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指出:「要制定和加快發展電視廣播等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這是多快好省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途徑,必須引起充分重視」。
1978年11月15日,中共廣東省委常委會議在吳南生同志主持下,通過了開辦廣東電視大學和中山大學基礎學院的決定,由省文教辦具體組織實施,校址設在廣東省展覽館(交易會舊址)。經過不足三個月的緊張籌辦,廣東電大招收學生13000多人(含單科生),於1979年2月6日和全國28所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大學同時開學,並於2月8日由中央電視台播出電大課程,數學家華羅庚教授主講第一課。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最初在廣州及其附近的佛山市、江門市及南海、三水、東莞、番禺、從化、花縣、增城等七縣招生辦學,1980年至1985年象雨後春筍般迅速遍及全省內陸和海南島部分市、縣而形成一個龐大的教育網路。
廣東廣播電視大學的現在校址在廣州市下塘西路一號,校園佔地面積20畝,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於1984年征地,1988年至1992年陸續建成,1990年從沙面大街74號搬到現址。
目前,廣東電大下轄19個地級市電大,71所縣電大、5所省直分校,已形成以省電大為龍頭,市級電大為骨幹,縣級電大為基礎覆蓋全省范圍的遠程教育網路。
基本情況
學校面向全省范圍內舉辦高等學歷教育和中等學歷教育,先後開出理工、財經、文法類本科專業15個,大專專業110多個和34個中專專業。累計為社會輸送本、專科畢業生20萬多人,中專畢業生5多人,非學歷教育培訓30多萬人次。
學校共有三個校區,從1983年開始舉辦普通高等專科教育,先後開辦普通專科專業36個,招收普通專科學生6萬多人。1999年開始舉辦本科教育,目前本科在校生3.5萬人,已為社會輸送本科畢業生800多人。
辦學特色
廣東電大建立25年來,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一、紮根基層。廣東電大長期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邊遠地區、面向少數民族地區辦學,目前以遠程開放教育試點本、專科教育為主,普通高等專科教育、成人高等專科教育、中等專業教育和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並舉,形成多層次、多規格、多形式,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的格局。
二、免試入學:為所有願意接受高等教育的求學者提供便利的學習機會。只要具有高中、中專或大專以上學歷,就可報讀高等專科或本科學歷教育,不受性別、年齡、地域、單位背景等限制。
三、實行遠程教學:學生自主學習,以教育技術和多種信息傳播媒體為課程載體,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開展遠程教學;允許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注冊時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學分制。
四、系統辦學。電大在辦學體制上實行「統籌規劃、分級辦學、分級管理」。廣東電大負責對全省(廣州、深圳除外)各級電大和分校教學業務的指導、管理和服務。
辦學聲譽
廣東電大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根本,保證教育質量,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社會影響,多次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表彰:
1998年廣東電大被評為全國電化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1999年被教育部電化教育辦公室和中央電大評為全國廣播電視大學「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2002年教育部專家組對我校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進行中期評估,我校評估合格,達到教育部的要求。
電大的教育質量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電大的文憑被世界 150 多個國家承認,被譽為「國際學歷綠卡」。電大辦學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專門人才,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單位的技術和業務骨幹,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
Ⅳ 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的校區分校
學校擁有麓湖校區、中山四路校區、曉園三個校區,分校現有司法分校、機電分校、開發區分校、工貿分校、中奧分校、東方分校、黃埔分校、天河分校、金融分校、花都分校、僑光分校、機電分校、東山分校、越秀分校、海珠分校、輕工分校、紡織分校、番禺分校、廣州港集團分校、十九個分校、十八個工作站。
建築面積12萬多平方米,固定資產2.4億元。在編教職工224人(含發函待調人員,下同),長聘教師和兼職教師457人。在讀各類本、專科學生14998人,其中開放教育11061人。非學歷教育年培訓近2萬人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