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安徽中醫葯大學少荃湖校區的環境怎麼樣
❶ 安徽中醫葯大學好考嗎
安徽中醫葯大學是安徽省比較好的本科院校,在安徽省內很受歡迎,錄取分數不是很高,下面將安徽中醫葯大學的近幾年的錄取分數及位次提供給大家,為考生們做一個參考。
【理科】

❷ 2020年安徽中醫葯大學宿舍條件怎麼樣環境圖片_宿舍有沒有空調
安徽中醫葯大學(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坐落於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合肥,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安徽省高校編制備案制管理試點單位。
安徽中醫葯大學創建於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學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學院,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並入安徽醫學院。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准恢復安徽中醫學院。2000年,安徽省醫葯學校並入安徽中醫學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葯科學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醫學院更名為安徽中醫葯大學。
截至12月,學校佔地總面積1171畝,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三個校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1015萬元;圖書館藏書173萬冊(其中紙質圖書92.02萬冊),古籍部珍藏古籍線裝書3.3萬冊;有全日制在校生12349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985人),有教職工2500多人(含兩所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500餘人;有13個二級學院(部)、3所直屬附屬醫院、4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開辦21個本科專業
安徽中醫葯大學宿舍條件及收費標准
安徽中醫葯大學師哥師姐說宿舍條件
1、一層樓一個公共開水間,一個公共浴室,6個淋浴位置
2、4人間,肯定能上網
安徽中醫葯大學(學校國標碼:10369)坐落在安徽省省合肥市,是具有博士學位授權資格單位、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建設單位、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葯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單位,是安徽省第七、第八、第九屆文明單位。學校現任黨委書記為王大鵬,現任校長為王鍵。
歷史沿革:
安徽中醫葯大學創建於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學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學院,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並入安徽醫學院。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准恢復安徽中醫學院。2000年,安徽省醫葯學校並入安徽中醫學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葯科學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醫學院更名為安徽中醫葯大學。
學校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葯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單位。
;❸ 安徽中醫葯大學口碑
我雖然不是安徽中醫葯大學的學生,但我的好朋友就在這個學校,我們兩個經常在微信聊天,所以,我對安徽中醫葯大學還是比較了解的,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叭!

以上就是我對安徽中醫葯大學的了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❹ 安徽中醫葯大學是幾本
安徽中醫葯大學在安徽是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在其他省份也均為本科批次招生,我們通常認為安徽中醫葯大學在安徽是一本大學。
安徽中醫葯大學目前有三個校區,都在合肥。其中少荃湖校區為新校區,環境不錯,就是交通有點不便,不過有公交車、校車、共享單車…出行還算方便,學校挺注重學習的。

❺ 安徽中醫葯大學怎麼樣
安徽中醫葯大學挺不錯的。
安徽中醫葯大學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葯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國家博士授權單位、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單位。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個校區,全日制在校生18194人(其中博士、碩士2673人),有17個二級院部(含3所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學校現有教職工4474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961人。有國醫大師3人,岐黃學者1人,全國名中醫4人,青年岐黃學者2人,皖江學者1人,青年皖江學者3人,省特支計劃創新領軍人才9人,省傑青5人,省優青2人,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項目指導教師56人。

優勢學科:
有安徽省Ⅱ類、Ⅲ類高峰學科各1個,安徽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2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17個,安徽省A類重點學科1個,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12個。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9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專科32個。
以上內容參考:安徽中醫葯大學官網——學校簡介
❻ 安徽中醫葯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安徽中醫葯大學有幾個校區
安徽中醫葯大學現在有3個校區,分別為安徽中醫葯大學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校區
二、安徽中醫葯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1、安徽中醫葯大學梅山路校區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03號(東區),合肥市史河路45號(西區)
2、安徽中醫葯大學史河路校區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史河路45號
3、安徽中醫葯大學少荃湖校區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前江路1號
學校現佔地總面積1171畝,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三個校區。東校區坐落於合肥市梅山路103號,西校區坐落於合肥市史河路45號,少荃湖校區坐落於前江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8907萬元。圖書館藏書近200萬冊(其中紙質圖書96.16萬冊),古籍部珍藏古籍線裝書3.3萬冊,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中葯標本中心儲藏了11萬份葯用植物臘葉標本,是全國醫葯院校珍藏標本最豐富的標本館。新安醫學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醫葯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三、安徽中醫葯大學簡介
安徽中醫葯大學創建於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學院。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並入安徽醫學院。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准恢復安徽中醫學院。2000年,安徽省醫葯學校並入安徽中醫學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葯科學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醫學院更名為安徽中醫葯大學。
學校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葯現代化科技產業(安徽)基地、國家中醫葯國際合作基地、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國家博士授權單位、碩士研究生推薦免試單位。現佔地總面積1269.68畝,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個校區。圖書館藏書201.55萬冊,古籍部珍藏古籍線裝書3.3萬冊,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中葯資源中心臘葉標本室儲藏了15萬份葯用植物臘葉標本,是全國醫葯院校珍藏標本最豐富的標本室。新安醫學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醫葯文化宣傳教育基地。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091人(其中博士、碩士1503人),有17個二級院部(含3所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現有教職工4400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人員759人。有國醫大師2人,岐黃學者2人,全國名中醫3人,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項目指導教師2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8人、省政府特殊津貼15人,安徽省高校領軍人才5人,安徽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26人,博士生導師42人,碩士生導師579人。有來自國內外的63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客座教授。
學校現有27個本科專業,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有國內一流學科B類項目1個,安徽省高峰學科建設計劃項目1個,安徽省學科建設重大項目2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17個。有國家臨床重點專科7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專科21個。
學校以人才培養為第一要務,學校現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8個省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2位國家中醫葯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獲國家級、省級質量工程項目近500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3項、一等獎10項。
學校注重彰顯辦學特色,建立臨床客觀結構化考試中心,設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與創業基金,開展「百人獲獎、千人參與、萬人受益」的大學生知識技能競賽和「挑戰杯」等各級各類競賽活動。近五年,共有學生1000餘人次在學術科技與創新創業領域獲省部級以上表彰和獎勵400餘項。學校廣泛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榮獲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集體稱號。學校近5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在94%以上。
學校大力推進科技強校戰略,近5年共承擔各級科研項目173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近200項,取得研究成果310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41項。現有10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41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中葯材科技產業戰略聯盟,獲「全國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集體」、「中醫葯科技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推動中醫葯學術發展特別貢獻獎」等稱號和榮譽。
學校不斷加強產學研用合作,與黃山、亳州、六安等10餘個市縣人民政府及一大批國內知名中醫葯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建有40餘個產學研合作基地。第一附屬醫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第二附屬醫院是全國首家也是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針灸專科醫院;第三附屬醫院是國家第三批重點建設的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病學研究所附屬醫院是一所以「肝豆狀核變性診治」為優勢的專科醫院;國醫堂是一所以純中醫方式為主要醫療手段的醫療單位。
學校與美國、澳大利亞、德國、希臘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多個醫療和教育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先後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員來校攻讀博士、碩士、學士學位以及參加臨床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