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大陸招生的大學
Ⅰ 金門大學在大陸招生嗎
招生。
根據金門大學官網蘆沖顯示,金門大學在大陸招生,不受員額限制。
金門大學,簡稱「金大」,創立於1997年7月1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金門縣第一暨唯一的公立大學,是台灣島之外台灣當局成立的第一所綜合陪游殲大學,由原金門技術學院改制升格而來。1997年成立高雄科學技術學院金門分部,2003年更名為金門技術磨祥學院,2010年8月更名為「金門大學」。
Ⅱ 台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
1、只有正螞首戶籍所在地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湖北及遼寧這八省市,參加當年上述八省市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並取得有效成績,並且達到要求者才能申請。
2、大陸生不用參加台灣地區的學測考試,只需提交包括大陸高考成績、綜合素質表現之類的學習資料,而申請碩博班的學生需要提供在大陸高校就讀時的科研成果或成績。
3、2011年,台灣公布的首份大陸高校學歷采認名單僅包物純括大舉數陸41所高校,也就是說,本科或研究生畢業於這41所學校的大陸學生才有資格申請台灣院校的碩、博士研究生。隨著大陸招生工作的推進,被台灣學歷采認的大陸高校數量逐年增加,2015年被學歷采認的大陸高校數量已經增加至129所。
4、大陸學生到台灣學習後,限制仍比較多,例如無法打工、畢業後不得在台灣就業等。

Ⅲ 台灣高校招收大陸生源 政策限制學生認可低
台灣首次開放招收2000名大陸學生前來就讀,今年只針對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省市的生源開放。近日,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公布了2011年院校招收大陸學生招生簡章,首批大陸學生最快有望於2011年9月赴台灣學習。而記者走訪深圳學生家長及教師發現,由於赴台就讀的一些限制性規定,加之悄銀對於台灣教育了解不多,對這一政策感興趣的人並不多。
限制規定遭詬病
據了解,2011年,台灣公立大學將招收477名大陸學生,私立大學將招收1523名大陸學生。與赴香港、澳門學習不同,大陸學生赴台學習有不少限制規定,本科生只能進入私立學校,而報考碩士和博士,雖然可選擇公立大學,但目前台灣只承認大陸41所大學學歷,其中廣東省僅有2所,即中山大學及華南理工大學。大陸學生在台灣不得報考公職及專業技術護照、不得報考涉及台灣安全領域的專業等。同時,大陸學習在台灣將不會享受到獎學金、助學金等優惠政策。大陸學生在台灣就學期間不得從事專職或兼職工作,畢業後必須於一定時間內離台,不能在台灣就業。
對此,深圳中學一名出國體系女生認為,不少優秀的學生覺得大陸高校的教育水平下降,未來除了香港高校之外又多了一個選擇,畢竟台灣比較近,學費較便宜,但粵港在各方面交流順暢,希望台灣能放寬對於大陸學生的限制性規定。
而深圳高級中學的一名高三學生則表示,同學們對此政策並不熱衷,因為赴台就讀的限制性規定太多,而老師也沒有強力推薦。還有同學則表現出對於台灣政策的擔憂「之前台灣推出『陸生三法』時就差點沒有通過,萬一出現波折,能否保證拿到學位證書?」還有一些家長反映,並不傾向於赴台灣學習,一些尖子生往往希望赴英美等老牌留學國家就讀,否則的話會優先考慮北京或者香港高校,要不就寧願在深圳讀大學。
認可度低應加強推介交流
深圳中學在招生事務方面經驗豐富的喻老師分析認為,目前大陸學生對台灣學校的認可度並不高,「學生不太感興趣,與對美國、香港的高校態度不一樣。」他表示,今年台灣出台開放政策非常突然,該政策遇冷更關鍵的原因是平時與台灣方面的教育交流溝通太少,而香港的高校經常組織校園開放日活動,並邀請深圳的學校參加。而由於對台灣高校了解不足,學校老師也不敢輕易向學生推介。「對於美國、香港的高校推薦,事先都要做足功課的。」
留學機構啟德教育的歐亞項目經理謝彩則表示,目前該機構接受涉及赴台讀書的磨運州咨詢並不多,「目前來說,高中階段很多學生會考慮香港八所高校及澳門科大,目前香港高校的門檻比較高,港大、港中大、港科大等要求高考(微博)分數可能要六百分以上,台灣具體的高考分數可能要看報名情況。」
謝彩建議,香港教育質量好,但競爭激烈,目前台灣今年首次開放,政策還不是很明晰競爭可能不太激烈,類似於香港早期向內地招生的情景,如果台灣有些合適的專業,深圳學生可以考慮選擇申報。
鏈接赴台就讀費用一年約5萬元
根據招生簡章,碩、博士班的報名時間為4月14日至5月6日,只限應屆畢業生當年參加大陸地區高考時的戶籍所在地、非應屆畢業生的現在戶籍所在地,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省市的考生報名。學士班的報名時間為5月16日至6月16日,目前只限擁有以上六省市戶籍,且取得2011年大陸地區高考成績的考生報名,考生一次可填報5個志願。有意申報的學生可以登錄http://rusen.stut.e.tw或http://www.rusen.org.tw報名。
據了解,台灣公立大學一年學費大約4.9萬元新台幣,私立大學一年約9.6萬元新台幣。按現有規定,大陸學生入讀台灣高校本科至少要按照私立大學的學費標准來收取。生活費和住宿費也將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此外,旅遊瞎蔽及醫療保險需大陸學生自行在大陸投保,來回機票等交通費用也需由學生自付。根據上述數據,赴台學習一年,大概共需要至少5萬元人民幣。
Ⅳ 台灣東海大學、淡江大學、中原大學和逢甲大學在大陸招生分數段多少二本線上30分可以報考哪所急。
一般都在一本分數左右,總的來說淡江大學比較好。
東海大學(英文:Tunghai University),簡稱東大、東海,是台灣頂尖的研究型綜合大學,也是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學,素有「台灣最美大學」美譽。是國民黨退守台灣後,將包括燕京和金陵在內的大陸13所知名教會大學在台灣合並復校而成,其校友涵蓋10名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視為台灣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學。1953年11月11日,美國副總統尼克松主持東海大學奠基典禮,經過六十年的拓新,校園面積達1,339,531平方米,是中台灣規模最大的學府。清新幽靜的校園景色搭配古樸雅緻的唐代風格校舍,讓東海成為台灣最美麗的大學,吸引了海內外眾多影片在此拍攝取景。由著名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台中市地標——路思義教堂就坐落在東海大學第一校區。
台灣淡江大學(Tamkang University, TKU),中文簡稱「淡大」,是一所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的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台灣第一所私立高等學府。先後開設三年制及五年制課程,1958年改制為四年制文理學院,1980年獲准升格為大學。現已發展成擁有淡水、台北、蘭陽、網路4個校園的綜合型大學,共有11個學院、28,000餘名學生、2,200餘位教職員工及22萬多名校友,是台灣具規模且功能完備的高等教育學府之一,現為EUTW大學聯盟成員。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淡江大學位列亞洲第285位 。2015年港澳台最佳大學排行榜第16位 ,2015年中國兩岸四地四星級大學排名第6位 。是中國兩岸四地綜合實力較強和辦學水平一流的研究型大學,是有志於成長為優秀人才的考生的首選,是我國高考錄取競爭比較激烈的大學。
中原大學(英語: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簡稱:CYCU)是1953年創立於台灣桃園市中壢區的一所「全人教育」的綜合性私立大學,期以基督救世愛人的精神,為國家造就高深科學與工程人才。中原大學以「篤信力行」為校訓,最初設物理、化學、化學工程、土木工程四個學系,現已成為擁有理、工、電機資訊、法、商、設計、人文與教育等7學院、27學系、25研究所的著名綜合大學。
逢甲大學(Feng Chia University, FCU),是一所位於台灣台中市的綜合性私立大學。為了紀念抗日誌士丘逢甲先生,其前身「逢甲工商學院」創立於1961年,以工學、商學起家。1980年8月1日正式改制為大學。
Ⅳ 關於台灣的大學在大陸招生
1.若你可以高一本線很多,基本上可以進頂尖私校,如輔仁、東吳、淡江這些.且據輔仁微博小編透漏,今年台灣將會首度開放公立大學本科供大陸學生就讀.
2.輔仁歷史應是很有機會,若有台大、政大、成大、台師大歷史開放招生,建議580分可以試試看,但可能還是很有難度就是了.
3.其他文科方面較好的公私立學校為中央、中山、中興、中正、台北市大、台北教大、高雄師大、彰化師大、東吳、淡江、東海.
4.可以在台繼續讀研,但不知申請方式為何,目前在台灣的大陸本科生最高才大三,尚無大四生,所以無從參考.就業也是一樣,無畢業生所以無法參考.
感到糾結的話,可以試著想一想,赴台與留在大陸的利弊.原則上赴台求學就是要以小搏大,如以民辦大學分數上了類似二本公辦院校的台灣學校,以二本分數上了類似一本、211的台灣院校,以一本出頭的分數上了類似985、211的台灣院校(不過目前只有開放私校,所以一本以上赴台的價值老實說比較小,尤其錄取輔仁大學的陸生有不少根本是台灣國立四中以上的水平).
簡單來說就是同樣的分數去了台灣能夠到檔次更好的院校,受到更佳的教育.因此主要看是錄取哪一所台灣院校,並評估留在大陸大概會就讀哪一所與之相較,以確實達到前述條件,才會建議赴台求學.
台灣其實是比較適合作為未來出國留學的根基.畢竟同樣的分數去台灣能夠受到更好的教育,尤其是一本以下的同學.會赴台求學的大陸同學大部分是看重教材多採用英語書(當然也要是好的私校才會如此),師資很多都是歐美洋博士學位的海歸教授,想把台灣院校當作跳板,這些都有益於將來出國深造.
大陸官方在2006年就對台宣稱承認台灣院校的學歷,尤其輔仁在大陸的知名度很高,其他好的頂尖私校肯定認可度也較高,但沒人知道回去就業會如何,因為目前最高的本科陸生才大二而已.
基本上前五年的本科陸生就像在賭博一樣,有一種身先士卒的感覺,只有第六年的陸生才能參考回去大陸已一年的第一屆本科生就業概況.

Ⅵ 中國政法大學內地招生單位面向香港、澳門、台灣招收
在職研究生不僅僅是面對的國內考生,還有國外的,下面是中國政法大學內地招生單位面向香港、澳門、台灣招收研究生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招生類別
1.公費全日制研究生。錄取的此類學生佔用招生單位當年的研究生國家計劃,在學期間的待遇與內地(祖國大陸)的研究生相同。根據考生報名情況和考試成績,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原則上不少於3-5名,其他招生單位酌情參照執行。
2.自費全日制研究生、自費兼讀(在職)研究生。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自費研究生招生人數由招生單位自行確定。
3.獎學金研究生。教育部在19所大學為港澳台人士設立全日制研究生獎學金。招生計劃由教育部專項單列。設獎學金的招生單位有: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
獲教育部獎學金的研究生除免交學費外,另發生活補助費。博士生每人每月750元人民幣,碩士生每人每月650元人民幣。
各設獎學金的招生單位要制訂遴選推薦辦法,以學生考試成績為主,兼顧其他因素。推薦辦法可與錄取公費全日制研究生統籌考慮。
二、收費標准
自費全日制研究生的學費標准由招生單位參照本單位招收同類專業委託培養研究生的標准核定;自費兼讀(在職)研究生的學費標准,由招生單位根據以上標准和教學計劃折算核定。具體收費標准,由招生單位按照國家規定報有關部門審批確定。各招生單位不得擅自增加收費項目和提高收費標准。
住宿費由招生單位按批準的標准收取。學費、住宿費以人民幣為計算單位,學員可交納人民幣或港元、澳元,交納港元、澳元時,按當天中國銀行公布的匯率計價收費。
招生單位須根據批準的收費項目和標准,在招生專業目錄中註明。同時,對公費全日制研究生提供的獎學金金額及教育部所設獎學金金額也一並予以註明。
三、考生報考資格
1.香港、澳門或台灣永久居民,或由內地移居港澳台地區的居民。
2.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碩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下。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博士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碩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年齡一般在45歲以下。
報考自費全日制研究生及自費兼讀(在職)研究生的考生年齡由招生單位自行確定。
3.品德良好、身體健康。
4.有兩名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學者書面推薦。
四、招生單位
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習、住宿及其他生活條件符合招收來華留學生要求的招生單位,經招生單位主管部門核准招生基本條件,並經教育部備案後,可以招收港澳台研究生。從2005年起,凡擬初次面向港澳台招收研究生的招生單位須將備案報告於2005年11月30日前分別報送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和高校學生司。
五、招生報考點
經教育部委託,下列4個報考點負責招生宣傳、報名和初試的組織工作: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聯系人:於鷹宇地址: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郵政編碼:100081電話:(010)68453458圖文傳真:(010)68948227。
廣州:廣東省高校招生辦公室聯系人:施靖波地址:廣州市中山大道69號郵政編碼:510631電話:(020)38627815圖文傳真:(020)38627816。
香港:京港學術交流中心聯系人:鄒重華地址:香港銅鑼灣摩頓台5號百富中心16樓電話:(00852)28936355圖文傳真:(00852)28345519。
澳門:澳門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聯系人:郭淑華地址:澳門巴掌圍斜巷19號南粵商業中心十三至十五樓電話:(00853)3969322圖文傳真:(00853)322340
六、招生辦法及程序
(一)寄送招生專業目錄及學校簡介
為方便港澳台人士報考內地(祖國大陸)研究生招生單位,招生單位應於2005年11月20日前向報考點提供以下必要的書面資料:
1.招生單位概況、招生專業(不含保密專業)及反映導師學術水平和學術地位的介紹。
2.招生專業目錄。內容依次為招生的學科專業代碼、名稱,研究方向,導師姓名(可不列入),招生人數,考試科目(港澳台生不考政治理論)。目錄的篇眉還應列出招生單位代碼,名稱,詳細地址,聯系部門(人),電話,圖文傳真,E-Mail地址。
3.港澳台地區與內地(祖國大陸)的教學內容差別較大,為利於考生應試,招生單位可出考試大綱,大綱中可附參考書目錄。有特殊要求的應作詳細說明。
上述材料的格式不做統一規定,印好的有關招生材料須按規定的日期逕寄教育部委託承辦招收港澳台研究生的4個報考點(其中招生專業目錄各點不少於5套)。
(二)報名
報考點按教育部規定的時間和要求為考生辦理報名手續。
報考點將考生填寫好的《香港、澳門、台灣人士攻讀內地(祖國大陸)招生單位碩士/博士學位申請表》、學歷證書復印件、《機密推薦書》(教授推薦函)收齊並核對無誤後,根據統一編制的招生計算機輔助管理軟體,按照《招收港澳台研究生資料庫結構及欄位說明》(附2)錄入考生信息並生成考生報考順序,將報名編號填寫在考生《申請表》指定的位置,於規定時間把考生報考材料、考生報考情況表及附2的資料庫寄送有關招生單位。
招生單位收到考生報考材料後,要認真審查,同時對報考點寄來的考生報考情況表的各項內容進行認真核對(有誤之處應用紅筆註明),對符合報考條件的,應在該表的有關欄目內寫明同意准考字樣並加蓋招生單位公章,於規定的時間寄回報考點。對不同意准考的考生,應將名單及原因通知報考點。報考點根據招生單位寄回的考生報考情況表給考生核發准考證。
考慮到藝術類專業招生的特殊性,凡報考藝術類招生單位的考生均到所報考的招生單位報名(或函報)並參加考試。招生單位應在招生專業目錄中註明報名和考試的具體要求。報名及錄取情況統計表按規定的時間報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和高校學生司。
(三)命題和印發試卷
1.考試科目及命題要求
碩士生考生的初試科目為一門外國語和兩門業務課(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以下簡稱MBA)初試科目為外國語和綜合能力考試);博士生考生的初試科目為一門外國語,至少兩門業務課;初試均為筆試。初試科目每科考3小時。
碩士生考生初試外國語滿分為100分,兩門業務課滿分各為150分;MBA考生初試外國語滿分為100分、綜合能力滿分為200分;博士生考生初試每科滿分各為100分。
命題的難度及其他具體要求原則上與內地(祖國大陸)相同。試題的表達方式及用詞,要注意通用性,導語要清晰,以便考生按要求答題。各招生單位應對命題及制卷人員加強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命題、審題規章、程序,明確各環節責任人,保證命題質量,要認真審核與校對,不得有差錯,對社會科學的考題內容應特別注意不出政治問題。
外國語考試的試題樣式要求與內地(祖國大陸)全國碩士生入學考試外國語統一命題試題樣式一致,實行題卷分離。考生只能在答題紙上作答,寫在試題紙上或草稿紙上無效。
2.各招生單位試題的格式要統一、規范,試題要列印(用60克以上白紙印刷),文字部分不得手寫,圖表數據務必清楚工整。必須保證試題的印刷質量。
3.試題的封裝及郵寄試題由招生單位用三層信封封裝,通過機要郵寄。具體要求如下:
小信封:每位考生的每科試題,分別裝入小信封後密封,信封(格式見附1)寫明報名點編號、考生姓名、招生單位名稱、考試科目、考試時間。
中信封:套裝同一考生的各科試題的小信封後密封,封面註明機密、試題字樣,並寫明招生單位名稱、考生姓名、報考點編號。
大信封:招生單位將本單位各考生的中信封及准考考生情況一覽表一份裝入同一個大信封。
在北京報考點應試的考生的試題按前述郵編和地址寄往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招生辦,試題接收人:於鷹宇。
在廣東、香港、澳門報考點應試的考生的試題按前述郵編和地址在2006年3月5日前寄到廣東省高等學校招生辦公室,試題接收人:施靖波。香港、澳門報考點的試題將有專人送至。試題不得直接寄往香港、澳門報考點。
各招生單位務必嚴格按上述要求及《2006年內地(祖國大陸)招生單位面向香港、澳門、台灣招收研究生工作進程表》規定的時間及時將試題寄出。
(四)初試
由報考點負責組織。藝術類招生單位的考試由本單位自行組織。初試成績由招生單位通知考生。
(五)復試
初試合格的考生復試與否及復試的內容、方式由招生單位自行確定,並通知考生及報名點。復試的具體時間由招生單位在教育部規定的期限內安排。復試地點可在招生單位本部,也可在廣州、深圳或對招生單位和考生均便利的地方,費用雙方自理。
(六)錄取
招生單位根據考生的報名資料、考試成績、導師意見,綜合審查後,對報考公費全日制、自費全日制、自費兼讀的可自行決定是否錄取,錄取標准原則上與內地(祖國大陸)考生相同,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可適當照顧。錄取後,各招生單位招辦應按規定時間將錄取名單分別報送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及各招生單位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將錄取資料庫(附2)發至[email protected]和[email protected],並通知有關報考點,同時將錄取通知書直接寄給考生本人。
申請教育部研究生獎學金,並且入學考試成績優秀的,由招生單位提出意見後將推薦名單(按評議情況先後排序,不超過5名)及考試成績報送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教育部進行評審後,由教育部將評審結果通知招生單位,再由招生單位通知考生本人。
七、管理
為了保證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招生工作應指定專人負責。
被錄取的各類研究生在學期間的教學工作由招生單位的研究生院(部、處)負責。被錄取的港澳台研究生均與內地(祖國大陸)入學研究生一樣可參加優秀生獎學金的評選。其他管理工作由負責港澳台事務的部門負責。
八、其他
已在內地(祖國大陸)學習的港澳台應屆本科畢業生、碩士生或在內地(祖國大陸)供職的港澳台人士,擬報讀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者,可按上述辦法在指定的4個報考點報考,也可按各招生單位招收內地(祖國大陸)碩士生、博士生的辦法報考研究生,即報考碩士生的參加全國統一組織的碩士生入學考試,報考博士生的按招生單位的規定參加招生單位組織的博士生入學考試。入學考試科目不設政治理論課。由招生單位按照第六條第(六)款自行決定是否錄取。錄取名單於2006年6月15日前報送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和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備案。
考研政策不清晰?在職申碩有困惑?院校專業不好選?點擊底部官網,有專業老師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碩士開放網申報名中。
Ⅶ 台灣有哪些大學面向大陸高考招生,具體要求是什麼
謝謝邀請!想去台灣讀大學,你可得“三思”啊!大川老師就是論事,給你提出解答。說到台灣高校這幾所公立名校不得不說:台灣大學、台灣政治大學、“台灣清華大學”、台灣國立交通大學、台北大學等。

最主要的還是一個考試成績,以及費用問題,還有就是要考慮到當前“局勢”,希望你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