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上海大學延長校區怎麼樣

上海大學延長校區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7-25 01:47:18

㈠ 上海大學延長校區多少人

上海大學延長校區有3千餘人。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截止2022年,上海大學寶山校區在校師生1萬8千餘人,延長校區3千餘人,嘉定校區近5千人,校區運行平穩有序。

㈡ 上海大學延長校區好么

我是上大畢業的,在抄寶山和延長各住過2年,總體來說,延長那的環境比寶山差些,而且周圍吃飯的店不多(市區的關系)。晚上在宿舍外總有小攤販的,還有延長路上有個菜市場,那裡可以買水果之類的。校區里有一般的教學樓是舊房子,所以教室環境也就差些。延長住的一般都是大三大四的,往往許多大四的學生就不住讀了。所以就講究下吧,還有就宿舍條件的話,校外的那3排宿舍樓比校內的好,樓下和校區內都有超市的。

㈢ 上海大學哪個校區最好

院校專業:

上海科技大學( ShanghaiTech University ,簡稱上科大、 ShanghaiTech )遲行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共同建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 2013 年 9 月 30 日經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 2022 年 2 月 14 日入選第二輪 「 雙一流 」 建設高校。學校致力於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培養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提供科技解決方案及發揮思想庫作用,積極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參與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努力建設一所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創新型大學。,學校位於上海 — 浦東新區 — 張江高科技園中區,是建設中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上海同步輻射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葯物所新葯研發平台等核旦扮國家級大科學設施和科研機構融為一體,與張江高新區的產業界、投資界有機銜接。學校新校園佔地約 900 畝,總建築面積約 70 萬平方米,校園建設充分體現 「 學生教師為本,教學科研融合,綠色環保智能 」 的規劃設計理念, 2015 年底基本建成, 2016 年全面投入使用。,學校以理工科為主,設立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創業與管理學院、創意與藝術學院、人文科學研究院和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實行大學院制,學院下不設系。學校設立免疫化學研究所、 iHuman 研究所、數學科學研究所、大科學中心。,學校按照 1:10–1:12 的師生比建設一支 1000 人規模的教授隊伍,規劃選聘 500 位常任教授和 500 位特聘教授。其中,常任教授主要來源於國際著名大學的知名學者和優秀青年學者,實行常任教授制( Tenure System );特聘教授主要來源於中科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優秀科學家以及國內外著名教授。截至 2021 年 12 月,學校已選聘 622 位教授(特聘教授 291 位,常任教授到位 312 位,教學教授 19 位),其中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 4 位、中國科學院院士 37 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5 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0 位、美國人文和科學院院士 7 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2 位。,2014 年學校開始招收首屆本科生,迄今已連續招收了 8 屆 2884 名本科生, 2021 年面向全國 18 個省(市)選拔招錄了 430 名本科生。 2013 年 -2016 年,學校與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合招收培養碩士和碩博連讀研究生。從 2017 年起,學校開始獨立招收培養碩士和碩博連讀研究生。迄今已連續招收了 9 屆 5047 名研究生,其中 1421 名已轉博。學校規劃在校生規模為本科生 2000 名左右,研究生 4000 名左右。截至 2021 年 12 月,學校共有在校生 4995 名,其中本科生 1712 名,碩士研究生 2304 名,博士研究生 979 名。,學校圍繞 「 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 的辦學使命,建立了學研結合、學創結合,書院學院協同育人的機制,注重培養學生 「 立志、成才、報國、裕民 」 的社會責任感,使之成長為具備扎實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創新創業意識,深入了解中國國情和傳統文化,同時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從事科學發現、高技術創新與新興產業創業的拔尖人才。,本科生遵循 「 寬口徑、厚基礎、小規模、國際化 」 的原則,突出 「 通(通識教育)、專(專業人才)、新(創新創業) 」 特色,不斷完善由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個性化教育構成的培養體系。強化中華文明、世界文明、科技文明教育,注重創新創業教育;所有本科生必修數、理、化、生、信息自然科學通識課,打下堅實理工科基礎;專業課程與國際一流大學接軌,選用國際經典教材 / 教參。學校為每位本科生配備書院導師,在學習生活、創新實踐、生涯規劃等多方面為學生提供指導。學校注重將創新實踐融入培養全過程:全體本科生前往全國 11 個省 16 個實踐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全體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前往 102 家企業和園區開改灶展產業實踐活動。學校與國際一流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資助優秀本科生海外學習交流: 2016 年至今,共有 161 名本科生赴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耶魯大學、康奈爾大學等參加 「3+1」 交流項目; 2017 年至今,共有 45 名本科生赴牛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萊頓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等參加暑期科研交流項目; 2015 年至今,共有 361 名本科生赴耶魯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等參加暑期課程項目。,2018 年至今,學校共有 4 屆 1114 名本科生畢業並獲得上海科技大學學士學位。截止 2021 年 9 月,已畢業的本科生中,約 34% 到國(境)外攻讀研究生學位,其中進入全球 TOP10 高校深造佔比 20% ,進入全球 TOP20 高校深造佔比 34% ,進入全球 TOP100 高校深造佔比 83% ;約 44% 的畢業生到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國內高校攻讀研究生學位;約 20% 的畢業生到微軟、特斯拉、通用電氣、諾華、 AMD 、和輝光電、上證信息、上海銀行、漢高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就業。,學校結合 「 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 ,不斷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的原始創新能力。堅持按照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突破 「 流水線式 」 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研究生的 「 個性化培養 」 ,要求研究生在導師指導下制定個人培養計劃,鼓勵研究生跨學科、跨學院選修課程。實行實驗室輪轉制,擴大研究生對學科專業、導師、課題的選擇權,擴展研究生的知識結構和能力。堅持以碩博連讀為主的連貫培養,實行嚴格的博士生資格考試。遵循 「 科研中成長 」 的研究生培養規律,探索有利於促進科技創新資源向人才培養聚集的新機制。結合重大科學設施和科研項目培養研究生,特別開設圍繞大科學裝置設施的專業課程、講座報告、上機培訓。鼓勵學生利用先進的研究平台和尖端的技術手段,與導師共同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科學研究。學校積極拓展與國際名校的研究生國際交流項目,資助研究生國際訪學、參加國際會議,不斷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學術交流能力。已開展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BeSTEC 項目、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流項目、牛津大學交流項目、基於導師實質性科研合作的博士生國際交流計劃等。,2016 年至今,學校已有 6 屆碩士研究生、 4 屆博士研究生畢業並授予中國科學院大學學位。 2020 年,首屆 83 名碩士研究生、 15 名博士研究生畢業並授予上海科技大學學位。截止 2021 年 9 月,已畢業碩士研究生中,約 84% 到網路、華為、聯影、國家電網、和輝光電、 AMD 、強生、 3M 、葯明康德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就業,約 14%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康涅狄格大學、馬普煤炭研究所、慕尼黑大學、東京大學、香港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攻讀博士研究生學位;已畢業的博士研究生中,約 34% 到耶魯大學、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密歇根大學、南加州大學、魯汶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做博士後, 62% 到華為、網路、華力、葯明康德、聯影、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和科研院所工作。,學校瞄準物質科學與技術、生命科學與技術和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前沿領域,同時開展教授個體科研和圍繞重大目標的團隊科研,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大學與國家級科研機構融合,構建科技進步驅動產業發展的完整創新價值鏈,針對國家在轉型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系列嚴峻挑戰,探索基於科技創新的解決方案。截至 2021 年 11 月,學校已建立 378 個研究組,科研人員共參與發表科研論文 8580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文 4642 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單位在 Nature 、 Science 、 Cell 、 Adv.Materials 、 Cell Stem Cell 、 JACS 、 Angew.Chem.Int.Ed. 、 Nat Comm. 、 TPAMI 、 PRL 等領域代表期刊上發表論文逾 800 篇。 2020 年我校研究團隊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Cell 、 Nature 、 Science 上發表了 23 篇重大科研成果,其中 16 篇是以上科大為第一單位和主要完成單位。學校全力推進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參與中科院牽頭的國家級科研項目,與中科院相關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全面科研合作。 2017 年 10 月,超強激光光源聯合實驗室實現 10 拍瓦( 1 拍瓦 =1 千萬億瓦)激光脈沖輸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21 年 6 月,軟 X 射線自由電子激光暨活細胞成像等線站裝置研製成功並取得首批實驗數據,當年 12 月生物成像實驗站、表面化學實驗站和超導轉變邊 X 射線探測器完成工藝測試,性能指標全面達標,標志我國在軟 X 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光束線站研製和使用方面步入國際先進行列。學校積極推動科教與產業的融合,與多家國內外高科技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取得一系列進展。,2016 年 4 月 15 日,國務院發布《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案》,明確指出上科大在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承擔重要任務。目前,學校正與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負責或參與建設軟 X 射線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等線站工程、超強超短激光實驗裝置、上海光源二期線站工程(納米自旋與磁學線站、高性能膜蛋白晶體學線站),牽頭硬 X 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的規劃和建設,承擔 「 未來醫學中心 」 、 「 未來科學中心 」 等科創中心重點建設工作,力爭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做出重要貢獻。,學校積極投身教育國際合作,與多所國際一流大學在學生培養、合作科研、學術交流、課程共享、教師培訓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務實合作,並積極拓展與國內一流大學的交流合作關系。目前學校已與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牛津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杜克大學等歐美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合作院校還在不斷增加。

其他信息:

上海大學有3個校區,分別為寶山校區、延長校區和延嘉定校區。寶山校區位於上海市寶山區上大路99號。延長校區位於上海市閘北區延長路149號。延嘉定校區位於上海市嘉定區城中路20號。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上海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現設有30個學院、1個學部(籌)和1個校管系;設有91個本科專業,4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未覆蓋)、22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未覆蓋)、6個交叉學科博士點,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上海市Ⅲ類高峰學科、牽頭建設1個上海市Ⅳ類高峰學科、10個上海市Ⅰ類高原學科、6個上海市Ⅱ類高原學科,9個學科進入ESI排名全球前1%。

㈣ 上海大學延長路校區建立時間

2008年。上海大學,簡稱「上大」,位棗毀野於上海市,是凳喊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余碰大學,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大學延長路校區建立時間是2008年。2008年,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大學啟動延長校區整體功能改造,規劃新建改造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打造一流大學科技園。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考核博士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981
福田雷沃重工本科生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10-20 08:53:49 瀏覽:575
華為要本科生嗎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550
2008年青島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10-20 08:04:24 瀏覽:444
東北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8:35 瀏覽:299
我的大學生活txt 發布:2025-10-20 07:35:28 瀏覽:25
人民大學外語系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1:12 瀏覽:894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10-20 07:24:54 瀏覽:420
華中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考研群 發布:2025-10-20 07:09:36 瀏覽:558
南京大學2016考研線 發布:2025-10-20 06:43:1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