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校區院系
㈠ 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院系專業
公共管理系
成立於1999年的公共管理系,緊緊圍繞學院「德高志遠、厚學強術」的辦學理念,在教學、科研、學科學位點建設和社會服務等四個方面,努力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以學科發展引領專業建設,以專業建設支撐學科發展,將校內外的人才培養和幹部教育與社會服務相結合,成績斐然。其中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專業設立於1984年,招收行政管理民族幹部班,為雲南省培養了大批少數民族幹部,1998年該專業開始招收全日制本科。1999年作為教育部試點的兩所高校之一開始招收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本科。
公共管理系現有行政管理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其中在本系招生的科學學位碩士點4個(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教育管理、社會保障、社會醫學與醫療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學位碩士點1個(MPA公共管理碩士)。現有2個本科專業招生,即行政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其中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為教育部首批試辦專業,是國家級一類特色重點建設專業、雲南省省重點專業;行政管理專業是省級和校級重點專業。全系已形成了本——碩——博相銜接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有在校本科生292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5人,在校MPA學員467人。已畢業各類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近500人。
公共管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為崔運武教授(博士、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現為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國家級教學名師(2006),教育部公共管理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電子政務委員會常務理事、雲南省學位委員會管理學學科評議組成員、雲南省優秀教師(2007),曾獲教育部第三屆優秀青年教師獎(2002)、寶鋼優秀教師獎(200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國家優秀教材一等獎、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特等獎(2009),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
公共管理系第二任系主任為方盛舉教授(法學博士、政治與公共管理出站博士後)。現任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治學會理事,雲南大學首屆十大教學名師,伍達觀傑出教師獎(2008)。
現任系主任鄧崧教授(管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出站博士後),知名電子政務專家,全國電子政務委員會理事,雲南省政府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政治學系
政治學系成立於1924年,是雲南大學建校之初最早的系之一,為目前公共管理學院的前身,迄今為止已走過80餘年的辦學歷程。政治學系於1925年開始正式招收本科學生。20世紀三十年代與四十年代著名學者林同濟、朱馭歐、李德家曾先後擔任政治學系系主任,著名教授張溪若、錢瑞升、王贛愚、潘大逵、龔祥瑞、陳復光等都曾執教於該系。20世紀五十年代經高校院系調整,政治學系並入西南政法學院。1961年雲南政治學院並入雲南大學,恢復設立政治學系,並開設哲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3個本科專業,共培養了11屆本科生和4屆工農兵學員。1977年中國高考制度恢復,政治學系開設哲學、政治經濟學2個本科專業並於同年開始招生。雲南大學分別於1979年和1980年先後設立了經濟系和法律系,部分教師從政治學系分離出去,政治學系僅存哲學1個本科專業。1984年,政治學系設立行政管理專業,開始招收行政管理民族幹部專科班,這為雲南省培養了大批優秀少數民族幹部,1998年該專業由專科升為本科。1989年政治學系更名為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系,下設公共關系、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等專業。1998年根據教育部專業調整計劃設立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2個本科專業。
回顧政治學系過去80餘年的歷史,那是歷屆師生的共同成長史、發展史和奮斗史,尤其是進入改革開放以來,政治學系更是取得了長足發展與巨大進步,政治學學科綜合實力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為全國第13位,無可爭議地成為了國內政治學研究的重鎮之一,確立了民族政治學、邊疆治理等研究的鮮明特色,可謂成績斐然。
政治學系系主任周平教授、博士生導師是教育部政治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政治學學科組評審專家,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4),第四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政治學國家級教學團隊的帶頭人。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
社會學系始創於1939年,吳文藻為首任系主任,費孝通等一批著名社會學家曾執教於本系。1941年費孝通接任系主任,第三任系主任為楊堃。50年代院系調整後於1954年停辦,在這15年內,先輩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推動了雲南民族問題的研究,開拓了中國社會學、民族學的學科建設。社會學系於1995年恢復,設立社會學本科專業。社會工作系建於1992年,1993年開始招生。2003年社會學系並入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2005年12月,雲南大學作為省級改革試點單位進行校內機構調整,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所設社會學專業、社會工作專業並入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成立了新的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現系主任為錢寧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教學建設和科學研究成績斐然。以錢寧博士、教授為首的社會福利理論研究處於全國先進水平。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的科研項目歷年來成績不菲。
情報與檔案學系
雲南大學情報與檔案學系檔案學專業(本科)始創辦於1984年,當時屬雲南大學歷史系。在此基礎上,於1987年開設圖書館學本科專業,1988年單獨建成雲南大學檔案學系。1993年檔案學系增設情報學本科專業(後更名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1997年雲南大學檔案學系並入雲南大學人文學院,2000年由檔案學系更名為信息管理學系,下轄檔案學、圖書館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三個本科專業。2004年雲南大學人文學院信息管理學系從人文學院析出,獨立建制為雲南大學情報與檔案學院,下設文秘與檔案學系(設檔案學本科專業)、信息管理學系(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本科專業)、文獻信息管理系(設圖書館學本科專業)。2006年,情報與檔案學院與原公共管理學院、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合並,組成新的公共管理學院,情報與檔案學系為其下屬四個系之一,目前該本科專業只設檔案學專業和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同時招收檔案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碩士研究生以及檔案學博士研究生。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
培養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管理方法,具備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公共事業管理概論、公共政策學、公共經濟學、公共事業管理法律法規、公共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社會保障與社會保障事業管理、教育事業管理概論、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管理、城市公用事業管理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各類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非政府組織等從事行政、機關事務、公共事務、人事、黨務等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專業(電子政務方向)
培養具有現代電子政務系統開發和運用能力,具備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級行政管理專門人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學、政府經濟學、領導學、比較公共行政、行政法學、政府部門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管理信息系統、電子政務理論與實驗、電子政務系統設計、電子政務系統的安全管理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企事業單位、黨政機關、非政府組織等從事行政、人事、公共事務、黨務等管理工作或教學和研究工作。
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
培養具有良好的政治學與行政學知識素養、能力素養和全面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政治學理論、公共管理學、社會學、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國際政治、信息技術基礎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黨委、政府部門、社會團體、非政府組織、金融管理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黨政管理、行政管理、政策分析、電子政務、教學科研、內外宣傳、辦公文秘、公共關系等工作。
國際政治專業
培養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廣泛的適應能力,並熟練掌握一門外語的復合型人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政治學導論、政治學基礎理論、西方政治思想史、國際關系史、中國外交史、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理論和研究方法、比較政治制度、國際政治理論和研究方法、比較外交政策、國際政治經濟、國際公法、信息技術基礎、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工作。
社會學專業
培養具有較全面的社會學理論知識和較熟練的社會調查技能的復合型人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文化人類學、西方社會學理論、社會統計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分層與流動、發展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社會問題、中國社會學史、經濟社會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機構從事社會研究、社會保障、政策研究、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
社會工作專業
培養具有較全面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和扎實的社會工作理論知識,並能運用社會工作專業技巧與方法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專門人才。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社會工作導論、社會學概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社會福利思想、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政策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高校或行政相關部門、非政府組織從事專業教學及學生工作或社區發展、管理和服務工作。
檔案學專業
培養具有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和系統的檔案學基礎知識與文化知識,掌握信息技術基本技能的復合型專門人才。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要課程:檔案管理學、檔案文獻編纂學、檔案保護技術學、檔案計算機管理、信息技術基礎、秘書工作實務、政務信息管理、檔案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電子政務與電子檔案管理、人事檔案與人力資源管理、檔案信息網路建設、縮微影像與數字技術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黨政機關、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檔案部門(資料信息中心)、辦公廳(室)、圖書館、情報機構、史志部門從事檔案管理與信息服務、文獻信息資源管理、行政管理、電子政務、人力資源管理、文秘、辦公自動化、編史修志等工作。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本專業下設信息管理學和圖書館學兩個方向,學制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信息管理學方向:培養具有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和信息管理學、經濟學基礎知識、計算機和網路知識及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信息管理學、信息資源建設、信息組織、信息檢索、信息服務與用戶、數字圖書館、資料庫原理、資料庫系統開發設計、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網路技術、網頁製作與網站建設、信息分析與研究、信息安全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信息機構及IT行業從事信息管理、信息咨詢、情報服務、信息系統構建及網站建設、資料庫建設、辦公自動化等工作。
圖書館學方向: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圖書館學基礎知識,能熟練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文獻信息的復合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圖書館學基礎、信息管理學、信息服務與用戶、信息組織、信息檢索、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資料庫原理、數字資源加工處理系統、計算機網路技術、文獻研究基礎、目錄學出版編輯學等。
就業方向:畢業生可到國家各級各類圖書情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機構從事圖書館管理與技術、情報服務、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決策咨詢、檔案管理、辦公室管理、文秘和相關教學、科研工作。

㈡ 雲南大學都有哪些院系搬到呈貢新校區了
現在本部還有的教學單位如下:研究生部、成教院、留學生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其他的學回院本科都在答新校區了。
在雲大網站主頁可以查到各院系和行政單位的電話(鏈接http://www.ynu.e.cn/manage/search.php?mode=phone&key=),但是那些號碼都是本部的,新校區那邊就不知道了,雲大網站上邊的信息更新很慢的說。
㈢ 雲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院系設置
英語語言文學系
英語語言文學系成立於1942年,已有63年辦學歷史。我系本科專業教育著眼於培養既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又有較寬泛的文化知識結構的英語復合型人才。英語系人才培養分為三個方向:文學與文化方向,語言與翻譯方向,商務英語方向。研究生教育致力於培養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學術研究能力的高層次英語專業人才。
就業情況
英語系每年均有畢業生60人以上,平均就業率超過93%,未就業的同學有的是准備第二年考研究生或准備出國留學。
西歐語言文學系
西語系現有兩個語種:法語和德語。法語專業創建於1972年,擁有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多年來為國家和本地區培養出眾多的法語專業人才。
東方語言文學系
東語系(東方語言文學系)現有日本語專業。
日語專業是我國西南地區培養高級日語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現為中國日語教學研究會理事單位。 語言基礎課 專業課 基礎英語 文學文化方向 語言與翻譯方向 商務英語方向 中級英語 主要英語國家國情 (英國概況) 英語口譯 經貿英語 高級英語 主要英語國家國情 (美國概況) 英漢互譯 商務翻譯 英語語音實踐 美國文學 語言學 商務口語 英語口語 英國文學 論文寫作 商務閱讀 英語閱讀 跨文化交際 文體學 商務寫作 英語視聽 英詩賞析 英語演講 跨文化商務溝通 英語語法 美國電影賞析 英語報刊選讀 人際溝通與談判 英語寫作 英語小說欣賞 高級英語讀寫 外台選聽 語言基礎課 專業課 基礎英語 文學文化方向 語言與翻譯方向 商務英語方向 中級英語 主要英語國家國情 (英國概況) 英語口譯 經貿英語 高級英語 主要英語國家國情 (美國概況) 英漢互譯 商務翻譯 英語語音實踐 美國文學 語言學 商務口語 英語口語 英國文學 論文寫作 商務閱讀 英語閱讀 跨文化交際 文體學 商務寫作 英語視聽 英詩賞析 英語演講 跨文化商務溝通 英語語法 美國電影賞析 英語報刊選讀 人際溝通與談判 英語寫作 英語小說欣賞 高級英語讀寫 外台選聽

㈣ 雲南大學信息學院的院系專業
通信工程系
早在1981年成立信息與電子科學系時,設立了通信教研室,1992年設置通信工程專業,並與1993年開始招收學生。1998年成立信息學院後,隨信息與電子科學系並入信息學院,並成立了通信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趙東風教授。現有「通信工程」省級重點本科專業,擁有「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和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等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與通信工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通信與信息系統」博士學位授權點。
通信工程系堅持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注重學科和專業建設,不斷提高辦學層次和水平,創新人才培養成績顯著,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良好的辦學條件,現有教師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講師4人。通信工程系現有研究生近100人,本科學生除一年級未分專業由學院統一管理外,大二到大四3個年級學生共240餘人,其中武警國防生150人。多年來培養了大批社會和軍隊急需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我系畢業生基礎扎實,應用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很多畢業生已成為本單位的技術骨乾和領導幹部。
通信工程系在重視傳統教學的同時,堅持教學改革,加強基礎理論,拓寬專業口徑,加強實踐教學,突出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使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除學院的公共基礎實驗室外,建有「通信基礎實驗室」、「通信系統實驗室」、「通信工程實驗室」,負責通信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實驗和專業課程實驗。通信系還建有5個校外實踐教學實習基地,以滿足學生實踐教學的需要。另外,繫上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國際大賽,並取得良好的效果,自2000年以來參加全國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挑戰杯」競賽獲獎,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得全國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省級獎多項,並獲得2006年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1項。
實驗教學中心
雲南大學電子信息技術基礎實驗教學中心依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 學科及重點專業,整合實驗教學資源,承擔了全校本科相關專業的基礎實驗和專業實驗教學。
目前,「中心」實驗室使用面積為3183平方米,主要設備台套數2770,設備總價值1980萬元。實驗教學由專職實驗教師和任課教師共同完成,共有在編專職實驗人員41人:其中高職25人、實驗師(講師)12人、技術人員4人,其中博士10人,碩士學位18人,在職攻讀博士2人。
「中心」已開出近43門本科實驗教學課程,約320多項實驗;6門碩士研究生實驗教學課程,約18項實驗。學科範圍覆蓋了「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三個一級學科。
雲南大學信息與電子科學系(簡稱信電系)始建於1958年(時為無線電電子學專業)。現有教師1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下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培養「信號與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通信與信息系統」、「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於2000年列為雲南省重點建設專業。該專業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以及實驗動手能力,能在電子、通信、計算機、控制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公共計算機教學部
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雲南大學自1999年始,明確了負責全校公共計算機教學的機構,成立了雲南大學公共計算機教學部,形成了一支穩定的師資隊伍,多年來我們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進行了課程建設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改革。近年來編著出版教材十餘部,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三部。2002年,公共計算機教學部教學成果「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我部現有教師9人,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4人,助教2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4人,學士4人。
公共計算機教學部承擔全校非計算機專業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期末考試全校統考,針對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特點,布置上機實習大作業,計入學生期末考試總成績。上課為大屏幕投影教室和多媒體操作演示,教學中強調「精講多練」,授課信息量大,學生受益面廣,效率高,操作演示生動直觀。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系統地、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硬體、軟體與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高級專門科學技術人才,也可繼續攻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從事研究與應用計算機的基本訓練,具有研究和開發計算機系統的基本能力。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初步訓練,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或管理工作的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術,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訓練,具有本學科及跨學科的應用研究與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㈤ 雲南大學有哪些學院 請分別列舉出來
人文學院
共有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新聞學、歷史學、哲學、廣告學、世界歷史、民族學等8個本科專業。
經濟學院
學院現設有經濟系、會計系、對外經濟貿易系、財稅金融系4個系。有經濟學、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保險學、國際商務6個本科專業。
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與旅遊管理學院現有工商管理系、旅遊管理系、酒店管理系、財務管理系和電子商務系五個系。現有工商管理、旅遊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等6個本科專業。
公共管理學院
現設有分屬法學、管理學兩個學科門類的社會學與社會工作、政治學、公共管理學、情報與檔案學4個系;社會學、社會工作、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檔案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圖書館學等12個本科專業。
法學院
法學院下設3個系;法學、禁毒學2個本科專業。
外語學院
現設有英語語言文學系、西歐語言文學系、東方語言文學系。學院目前設有英語、法語、日語、阿拉伯語4個本科專業。
藝術與設計學院
藝術與設計學院下設美術、音樂、環境藝術設計、廣告藝術設計、數碼媒體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6個系;4個本科專業(美術學、音樂學、繪畫、藝術設計)。
物理科學技術學院
物理科學技術學院有物理和材料2個系;下設1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數理專業」(簡稱數理基地班),物理學、應用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5個本科專業。
數學與統計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下設數學系、統計系和公共數學教研部;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及統計學3個本科專業。
資源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
下設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區域與資源規劃、地理信息科學4個系;大氣科學、地球物理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等4個本科專業。
城市建設與管理學院
設有城市規劃系、城市管理系;城市規劃、城市管理、工程管理、景觀建築設計等4個本科專業。
信息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與電子科學系、電子工程系4個系及1個實驗中心和1個新技術研究所;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專業)、通信工程(省級重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省級重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4個本科專業。
軟體學院
設有軟體工程、網路工程、信息安全3個本科專業。
生命科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下設生物學系、生物技術系、生態學及環境科學系,設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環境科學等4個本科專業。
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目前學院下設化學系、應用化學系、食品與制葯工程系。有化學、應用化學(省級重點專業)、制葯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等4個本科專業。
體育教學研究部
職業與繼續教育學院
學院設有應用電子技術教育、漢語言文學、市場營銷教育、財務會計教育等4個專業。
通信工程專業(武警國防班)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