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新校區搬遷學院
Ⅰ 南開大學所有學院都搬到新校區了嗎老校區還有學生嗎
部分學院搬到新校區了,部分學院還留在老校區,,老校區還是有學生的。
Ⅱ 南開大學新校區怎麼個搬法啊在讀研究生也要搬嗎搬完之後本部素和豈不是空出很多啊謝謝!
一般是來沒有自己學院樓的專業源會搬過去,比如說周政,哲學院,法學院等,而且一些新設立的專業也會布置在津南新校區。但是基本只是本科生搬過去。還有即將成立的金融學院按計劃會搬到津南新校區。津南新校區是分批建設的,不可能一下子所有的學院和學生都搬過去。商學院和經濟學院的本科生不會搬過去。未來八里台本部校區就主要以各學院研究生為主。
Ⅲ 南開大學新校區 藝術設計系搬不搬阿
為確保新校區一期建設工程2015年9月正式啟用,保證搬遷工作按時、有序開展,根據學校的總體要求和部署,以深化學校綜合改革為引領,現就新校區一期搬遷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組織機構及職責(此段文字與主題內容關聯不大)
二、搬遷范圍
1.
新校區一期規劃中的葯物化學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3個專業學院:歷史學院、哲學院、法學院、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漢語言文化學
院、旅遊與服務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控制工程學院、軟體學院、葯學院、醫學院。
2.新組建的金融學院和材料學院。
3.黨政機關及部分直附屬單位。
4.在新校區啟用的圖書館、綜合實驗樓、綜合業務樓、醫務站、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公寓、食堂等。
三、搬遷政策
1.學校將以「核定標准,包干撥付」的原則向各學院撥付搬遷安置費用。相關搬遷安置費用將參考各學院現有人員數量、設備儀器原值等進行核算。各學院必須本
著節約和分步發展的原則,科學籌劃,將學校撥付的經費用在關鍵環節上。各學院搬遷運輸由學校統一組織、各學院具體落實,運輸費用由學校承擔。
2.鼓勵各學院充分發動校友力量和社會資源,籌集新校區搬遷建設和學科發展經費。學院籌集的社會捐款中央財政配比給學校的資金全額劃歸學院。
3.嚴格控制新增事業編制人員規模。機關部處等單位要以深化落實學校綜合改革方案為前提,科學合理設置崗位,安排人員,不能簡單復制老校區工作模式,不能大規模增加人員,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工作能力和潛力,做到簡政增效。
四、運行機制
1.採用「以新校區為主」的模式。各部門、各單位都要以新校區建設和發展為大局,以改革為統領,著眼未來,科學規劃,安排工作。
2.建立「師生服務中心」。以師生需求為導向,減員增效,增強服務職能。
3.統籌後勤系統職能。避免交叉管理和管理空白,加大服務外包,建立師生滿意的後勤服務系統。
4.明確公房的使用主體和管理主體。堅定不移地推行合理使用公房和科研用房有償使用的改革。
五、搬遷進度計劃
從現在起,到2015年9月,將是我校新校區搬遷工作的主要時間段,各單位要按照學校的部署,科學籌劃,合理安排,盡量節約經費,創新工作機制,安全順利完成新校區的搬遷工作。
整個搬遷工作分為四個階段:籌劃、啟動、先期搬遷和全面搬遷。
(一)第一階段:籌劃階段(2014年9月—11月)
籌劃階段主要負責研究運行機制和編制工作方案,主要工作任務是研究制定運行機制,建立組織
Ⅳ 南開大學新校區的規劃理念
新校區規劃理念:一個中心、三個融合
據悉,天大新校區規劃將體現「一個中心、三個融合」的規劃理念,即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形成學科的集聚與融合、教學和科研的融合、學生和教師的融合。
新校區的規劃建設將與學校的改革發展相結合,lu本著穩定規模、調整結構、提高質量的思路,大幅提升學校高端人才的培養能力,增加博士生、碩士生、留學生培養數量,提升天津的國際影響力。同時,新校區建設要傳承天大百年歷史文化,體現厚重純朴、生態和諧、開放便捷等理念,成為科技校園、人文校園、綠色校園、和諧校園。
學校將以學科群組形式實現學院的整體搬遷,教學科研主體功能將向津南新校區集中,衛津路校區將成為高端培訓、醫工結合、新興學科培育的特色基地、軍工科研項目的研發基地及開發電子信息和文化創意新技術新產品的創新基地。
新校區將按照「統一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分兩期建設,總建築面積控制在130萬平方米。首期建設74萬平方米,2013年基本建成,學生規模將達到20000人,11個學院整體遷入新校區;二期建設完成後,進駐學生數將達到30000人。
新校區總體規劃方案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理念,學生宿舍與學習場所相鄰建設,突出了以人(學生)為本、方便學生學習、生活的理念;院系組團合理布局,體現了學科交叉與融合的理念,沿學校外圍布局的學院建築更加有利於發揮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同時也形成了面對城市社區的良好建築形象;尤其是規整的中軸線體現了天大自身文化的特色,成為面對歷史、面向未來的空間載體,避免產生校園歷史文化斷裂和從零開始的視覺體驗;緊湊密集的路網規劃為校園提供了多種出行方式,通過管理規劃可實現學校中心區無機動車的目標和綠色出行的可能性;土地利用集約、水體面積適宜、建築面積適中,空間規劃適度,具備可調整性,一期建設基本可形成功能齊全的主校區格局;規劃方案為學科的增長和學校的進一步發展留有餘地,很好地體現了學校發展的可持續性。

Ⅳ 南開大學新校區的規模
南開、天大津南新校區佔地均為250公頃。根據兩校透露的消息,南開大學新校區規劃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可容納全日制學生2.1萬人。一期建設期從2011年至2013年,滿足1.2萬人使用需求。二期建設期從2013年至2015年,滿足繼續遷入9000人使用需求。而可持續發展建設期從2016年至2050年。天津大學新校區總建築面積將控制在130萬平方米。首期建設74萬平方米,2013年基本建成,學生規模將達到兩萬人,
將有11個學院整體遷入新校區。二期建設完成後,進駐學生數將達到3萬人。
南開大學、天津大學這兩家多年的「老鄰居」,將新校區中一片共享區暫定為「天南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