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排名 » 南京理工大學陝西招生

南京理工大學陝西招生

發布時間: 2023-07-31 10:48:16

『壹』 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是幾本院校

目前根據教育部公開信息規定,已經沒有明確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南京理工大學是一所理工類院校,有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計學等專業,建校23年。


文化傳統

校徽

南理工紫金學院校徽整體圖案造型優美,周圍用英文和中文校名構成一個圓形造型。圓形造型中嵌入抽象的龍的圖形結構組合,充滿中式文化韻味。南京理工大學紫金學院,坐落在「鍾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紫金山三峰相連形如巨龍,山、水、城渾然一體,雄偉壯麗,氣勢磅礴,古有「鍾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校徽中的「龍」籍「龍蟠紫金」的寓意,既突出了學校在南京這個地標概念,又體現出學校做為高校培養人才辦學目標。

校色

整個校徽的主色調為深藍色,藍色曠遠而深邃,象徵博大深遠,智慧結晶,代表著遼闊的大海與浩瀚的蒼穹,同時也象徵著知識與理性,這與學校以工科為主的學科專業特點相符,與南京理工大學一脈相承;藍色還體現了學校包容、和諧的學術氛圍和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立志為社會培養有理想、有信念、有才華的有志人才。

校訓是勵學篤行

勵學」,語出宋真宗趙恆《勵學篇》。勵,奮勉、致力的意思。勵學,即發奮學習,勤奮求學,為學者應勤於自勉,刻苦磨礪,注重知識的學習,思維的創新,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應當具有發奮學習、報效祖國的精神風貌。「勵學」符合大學辦學精神和人才培養目標,用意既在勸勉學生刻苦努力學習,也在激勵教師更新知識、提高水平,精進工作方法。

「篤行」,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儒行》中也有「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之語,明李賢《答耿中丞書》中也有「公既深信而篤行之,則雖謂公自己之學術亦可也,但不必人人皆如公耳」之提法。篤行是學習的最後階段,就是學有所得後,應努力付諸實踐,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有所建樹。「篤」有忠貞不渝,堅持不懈,實事求是之意,「行」指人的實踐。「篤行」意在勸勉廣大師生要深入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提升理論,獲得真知。只有目標明確、意志堅定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勵學篤行」要求大學生將「學」與「行」統一起來,嚴格要求自己、孜孜不倦地勤奮學習,兢兢業業地付諸行動。「勵學篤行」也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合乎學校的辦學方針和理念,體現了學校的價值追求和文化底蘊。要求學生求學要勤勉不輟、嚴謹求是;同時,在此基礎上要有自己思維的創新。 「篤行」要求學生踐行自己所學時,要誠實守信,踏實肯干,並有所突破與創新。「勵學篤行」創新演繹出了新時期學校精神,四個字元合學校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的正確定位。

『貳』 08在陝西招生的各個一本院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是多少

2008年各高校錄取
據最新可靠的消息 2008年7月7日17點
所有以下均由"2008年各高校錄取官方群或親自拜訪大學招生辦"得出
大學名 7月7日首發錄取提檔分 7月7日預測最終分數線
[按在陝西的影響力排名]
清華大學 650 658
復旦大學 620 632
西安交通大學 580 588
同濟大學 615 628
浙江大學 610 645
上海交通大學 604 615
南京大學 606 616
西北工業大學 567 573
中國科技大學 606 615
西南交通大學 570 580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 577 580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567 568
天津大學 598 604
長安大學 545 550
西北大學 527 527
武漢大學 570 598
南京理工大學 560 569
香港理工大學 527 605
南開大學 580 590
哈爾濱工業大學 578 580
注意:這里的預測分數線指最有可能的分數線,不排除會出現偏低或偏高的情況.一個學校最低的錄取分數線即投檔分.投檔分和提檔分基本一樣,有時低2-10分不等.

『叄』 2016年大學自主招生有哪些學校

2016年自主招生院校名單匯總(共計90所)
地區 院校名稱 院校名稱 院校名稱
北京(20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工業大學
上海(9所) 上海交通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天津(2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安徽(2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2所)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四川(5所) 四川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重慶(3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陝西(7所)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北大學
遼寧(3所)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東北大學
吉林(2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黑龍江(3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廣西(1所) 廣西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肆』 2020高考601分能上什麼大學

一、高考理科601分分能上什麼大學
2019年高考理科601分分招生錄取的大學有北京理工大學、山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東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河海大學等,具體完整名單請見下文表格,該分數線來自各省教育考試院。
二、2019年高考理科601分分錄取的大學有哪些
以下是2019年高考理科最低分601分分錄取的大學列表,數據來源招生考試院,表中含有601分分最低分錄取的大學名單和最低錄取位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位次和分數選擇報考的大學。
考生所在地 高校名稱 院校所在地 錄取批次 錄取最低分
寧夏回族自治區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1
湖南省 山東大學 濟南市 一本 601
廣東省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市 一本 601
黑龍江省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市 一本 601
內蒙古自治區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1
江西省 東北大學 沈陽市 一本 601
湖北省 東北大學 沈陽市 一本 601
安徽省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市 一本 601
江西省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1
安徽省 蘭州大學 蘭州市 一本 601
安徽省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1
江西省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1
雲南省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廣州市 一本 601
遼寧省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1
河南省 河海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1
北京市 深圳大學 深圳市 一本 601
安徽省 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市 一本 601
重慶市 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市 一本 601
安徽省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市 一本 601
山東省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市 一本 601
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南政法大學 重慶市 一本 601
天津市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1
河北省 湖南師范大學 長沙市 一本 601
天津市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北京市 一本 601
海南省 內蒙古大學 呼和浩特市 一本 601
山西省 大連醫科大學 大連市 一本 601
四川省 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市 一本 601
黑龍江省 廣西醫科大學 南寧市 一本 601
海南省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市 一本 601
四川省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沈陽市 一本 601
海南省 南昌航空大學 南昌市 一本 601
海南省 南寧師范大學 南寧市 一本 601
北京市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盤錦市 一本 601
河北省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宣城市 一本 601
雲南省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秦皇島市 一本 601
重慶市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秦皇島市 一本 601
海南省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 重慶市 一本 601
安徽省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1
安徽省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醫大學 上海 一本 601
遼寧省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保定市 一本 601
三、2019年高考理科601分分以下錄取的大學有哪些
以下2019年高考理科601分分以下錄取的大學列表,數據來源招生考試院,表中含有601分分以下錄取的大學名單和最低錄取位次,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位次和分數選擇報考的大學。
考生所在地 高校名稱 院校所在地 錄取批次 錄取最低分
山東省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保定市 一本 600
福建省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威海市 一本 600
河北省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市 一本 600
四川省 南京中醫葯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0
海南省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長沙市 一本 600
海南省 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市 一本 600
四川省 延邊大學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一本 600
甘肅省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0
廣東省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市 一本 600
甘肅省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0
內蒙古自治區 四川大學 成都市 一本 600
福建省 四川大學 成都市 一本 600
貴州省 中南大學 長沙市 一本 600
湖南省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0
吉林省 湖南大學 長沙市 一本 600
貴州省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市 一本 600
陝西省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0
江西省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0
安徽省 東華大學 上海市 一本 600
北京市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市 一本 600
黑龍江省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0
河北省 長安大學 西安市 一本 600
江西省 蘇州大學 蘇州市 一本 600
安徽省 河海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0
重慶市 河海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0
安徽省 深圳大學 深圳市 一本 600
山東省 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市 一本 600
河南省 江南大學 無錫市 一本 600
安徽省 華中師范大學 武漢市 一本 600
河南省 西北大學 西安市 一本 600
北京市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北京市 一本 600
天津市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0
吉林省 中國醫科大學 沈陽市 一本 600
重慶市 中國醫科大學 沈陽市 一本 600
山東省 南京郵電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0
重慶市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0
四川省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市 一本 600
河南省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0
雲南省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市 一本 600
河南省 安徽醫科大學 合肥市 一本 600
海南省 南華大學 衡陽市 一本 600
四川省 南華大學 衡陽市 一本 600
山東省 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市 一本 600
海南省 大連交通大學 大連市 一本 600
雲南省 廣西醫科大學 南寧市 一本 600
四川省 福建師范大學 福州市 一本 600
河北省 四川外國語大學 重慶市 一本 600
甘肅省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9
江西省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9
吉林省 山東大學 濟南市 一本 599
湖南省 暨南大學 廣州市 一本 599
貴州省 重慶大學 重慶市 一本 599
黑龍江省 吉林大學 長春市 一本 599
湖南省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市 一本 599
江西省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市 一本 599
內蒙古自治區 上海大學 上海市 一本 599
江西省 上海大學 上海市 一本 599
湖南省 上海大學 上海市 一本 599
吉林省 東北大學 沈陽市 一本 599
黑龍江省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9
遼寧省 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市 一本 599
山東省 江南大學 無錫市 一本 599
廣西壯族自治區 華中師范大學 武漢市 一本 599
雲南省 西北大學 西安市 一本 599
遼寧省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市 一本 599
遼寧省 西南大學 重慶市 一本 599
河南省 西南大學 重慶市 一本 599
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南大學 重慶市 一本 599
陝西省 中國醫科大學 沈陽市 一本 599
天津市 東北師范大學 長春市 一本 599
山東省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9
北京市 西交利物浦大學 蘇州市 一本 599
河北省 遼寧大學 沈陽市 一本 599
河南省 河北醫科大學 石家莊市 一本 599
海南省 河北經貿大學 石家莊市 一本 599
河北省 西北政法大學 西安市 一本 599
雲南省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市 一本 599
海南省 四川農業大學 雅安市 一本 599
雲南省 大連外國語大學 大連市 一本 599
海南省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市 一本 599
四川省 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市 一本 599
湖南省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威海市 一本 599
四川省 南昌航空大學 南昌市 一本 599
江西省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威海市 一本 599
雲南省 成都中醫葯大學 成都市 一本 599
河南省 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 盤錦市 一本 599
陝西省 北京郵電大學(宏福校區) 北京市 一本 598
廣東省 天津大學 天津市 一本 598
貴州省 西南財經大學 成都市 一本 598
貴州省 山東大學 濟南市 一本 598
吉林省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8
黑龍江省 暨南大學 廣州市 一本 598
福建省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市 一本 598
湖南省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8
湖南省 吉林大學 長春市 一本 598
陝西省 吉林大學 長春市 一本 598
雲南省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武漢市 一本 598
陝西省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市 一本 598
河北省 東北財經大學 大連市 一本 598
重慶市 東北財經大學 大連市 一本 598
湖北省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8
安徽省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8
重慶市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8
黑龍江省 深圳大學 深圳市 一本 598
山東省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8
北京市 江南大學 無錫市 一本 598
重慶市 江南大學 無錫市 一本 598
雲南省 南方醫科大學 廣州市 一本 598
山東省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市 一本 598
河北省 浙江工業大學 杭州市 一本 598
遼寧省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杭州市 一本 598
重慶市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市 一本 598
雲南省 浙江師范大學 金華市 一本 598
內蒙古自治區 廣西醫科大學 南寧市 一本 598
四川省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市 一本 598
四川省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市 一本 598
海南省 貴州師范大學 貴陽市 一本 598
河南省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保定市 一本 598
廣西壯族自治區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保定市 一本 598
黑龍江省 山西醫科大學 太原市 一本 598
四川省 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 德陽市 一本 598
海南省 天津城建大學 天津市 一本 598
廣西壯族自治區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威海市 一本 598
陝西省 山東大學威海分校 威海市 一本 598
海南省 東莞理工學院 東莞市 一本 598
內蒙古自治區 山西醫科大學 太原市 一本 597
陝西省 山西醫科大學 太原市 一本 597
海南省 西安工業大學 西安市 一本 597
海南省 西華大學 成都市 一本 597
福建省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7
湖南省 西南財經大學 成都市 一本 597
雲南省 西南財經大學 成都市 一本 597
雲南省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市 一本 597
寧夏回族自治區 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市 一本 597
貴州省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市 一本 597
湖南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市 一本 597
重慶市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 上海市 一本 597
江西省 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市 一本 597
黑龍江省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市 一本 597
廣西壯族自治區 蘭州大學 蘭州市 一本 597
江西省 華東政法大學 上海市 一本 597
安徽省 東北財經大學 大連市 一本 597
山東省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7
內蒙古自治區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7
廣西壯族自治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7
湖南省 深圳大學 深圳市 一本 597
北京市 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市 一本 597
山東省 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市 一本 597
遼寧省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市 一本 597
廣西壯族自治區 江南大學 無錫市 一本 597
河北省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市 一本 597
北京市 華中師范大學 武漢市 一本 597
遼寧省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市 一本 597
重慶市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市 一本 597
山東省 西南大學 重慶市 一本 597
雲南省 安徽大學 合肥市 一本 597
雲南省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一本 597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京師范大學 南京市 一本 597
雲南省 南昌大學 南昌市 一本 597
遼寧省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市 一本 597

『伍』 全國有哪些高校有自主招生資格

全國高校大約有90所自主招生院校,如

北京: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國財經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等等

山東:山大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大學

江蘇:南京大學 蘇州大學 東南大學 江南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 農業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南京航天航空大學

天津:天津大學 南開大學

陝西:長安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等

四川: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吉林: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遼寧:大連海事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福建: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浙江:浙江大學

廣東: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湖南:湖南師范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湖北: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貴州:貴州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

甘肅:蘭州大學

雲南:雲南大學

河南:鄭州大學

安徽: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重慶:重慶大學 西南政法大 西南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同濟大學 東華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以上順序沒有先後,可能有所遺漏。

祝升學順利。

『陸』 陝西高等教育發達,那麼陝西考生去考外省大學吃虧不

陝西高等教育發達與陝西考生考外省大學並不沖突。
陝西高等教育發達,因此陝西省每年985、211高校的錄取率,在全國30個省市都是比較高的。
以2018年為例,陝西省985高校的錄取率為1.88%,在全國排名第12名;陝西省211高校的錄取率為5.67%,在全國排名第13名。陝西省的學生考大學必然就相對容易一些,這應該是造福陝西全省百姓。

陝西省的考生填報外省大學的志願是有其原因的。
報考沿海的外省大學,可以開開眼界、增長見識,為以後在沿海地區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報考其他外省大學,可以以較低的分數被較好的大學錄取。一般的說來,中西部地區的外省大學,分數偏低一些,這樣以較低分數能夠讀相同質量的大學,性價比很高。
因此,我個人認為,報考外省大學反而很好!
陝西的大學總體實力非常不錯,陝西的吸引力卻真的不夠強 。留在省內上大學,離家近,文化熟悉,去到外省上大學,有挑戰,多長見識,當真是各有各的好處,從這個角度看,談不上吃虧不吃虧。

真正談得上吃虧不吃虧的,是大學怎麼上的,有什麼收獲 。如果在大學里,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和前進方向,那就不吃虧;如果嘻哈四年,虛度時光,那就吃大虧了。

(繆老師在西安交通大學)
一、陝西的大學
陝西有57所本科院校,38所專科院校,總數95所 。這個數量在全國所有省、直轄市和自治區中, 排名第13 ,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

但如果配合其他幾個數據一起看呢?陝西的 高考人數是32萬多,排名全國第14,陝西總人口3800多萬,排名全國16,本科生數量50萬左右,排名全國第7,211工程大學數量8所,排名全國第4,985工程大學數量3所,排名第3 。

看出來了吧?陝西大學總數雖然不是絕對多,但是高層次大學數量相對多,招生計劃也不少,可以說 高等教育資源非常豐富 了。

(繆老師拍攝的中山大學)
二、出省上學,你能收獲什麼?
在 省內上學的好處,繆老師不必說的太多,大家知道的都比較清楚 。一來,氣候和文化環境比較適應,不會有水土不服的情況;二來,身邊同鄉多,大家習慣差不多,相處比較融洽;三來,距離家比較近,有什麼事好照應。

那麼出省上學呢?優點其實也不少 ,一來,可以挑戰自己,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成長會更快;二來,可以開眼界長見識,祖國這么大,多見識一下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機會寶貴;三來,可以讓自己相對獨立,比較不容易受原有家庭和地域的影響而思想固化。

陝西考生能考上西安交通大學,那也能上得了中山大學和廈門大學,你完全可以去感受一下廣東和福建的文化,體會一下沿海城市的魅力。同理,如果陝西考生能考上西北工業大學,那也可以選擇大連理工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 。

(繆老師拍攝的北京交通大學)
三、怎麼上大學才不吃虧
上大學, 做到三點就不吃虧,不管是省內還是省外。一是學業優秀,二是認清自我,三是明確目標 。

上大學,也是上學,如果有人在高中跟你說:現在努努力,到了大學就輕鬆了。那你基本可以確定他要麼自己在大學就是混子,要麼是真心不懂,憑感覺說話。在 大學學習,不像高中時期,身邊有人監督,每天有固定作業。如果雹改你沒點自製能力和自學能力,很容易掉隊 。

如果你更早一點 認清自己,對自己的優勢、弱點分析的足夠清晰 ,搞清楚學習的目標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而是為了豐盈自己的人生,讓自己多出一些選擇的機會,那你也更容易在大學有所得。

實事求是地講,陝西省的高校數量比較多,名牌大學的數量也多。 不過題主提問這話應該反過來說:對於陝西省的高分考生來說,不去外省上大學才是吃了大虧!陝西省的高考狀元,有幾個是在陝西省上大學的?

陝西省的985工程大學有3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源拍判林 科技 大學,在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中,數量排名與湖南並列第三,僅次於北京和上海;

陝西省的211工程大學還有5所:西安電子 科技 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空軍軍醫大學。211工程以上層次的大學共有8所,在全賀讓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中,數量排名第四,僅僅是不如北京、上海、江蘇。

此外,陝西還有西安建築 科技 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 科技 大學、陝西 科技 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郵電大學等一批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的雙非大學。這么多優秀大學,對於陝西娃來講,是一件非常令人驕傲的事情,以後走到哪裡,似乎都有吹牛的資本了。不過你要是不出省,只在省內都是自己人,有什麼可吹的?想吹牛也要出省,在外省人面前吹,這樣吹牛才更方便。

但是也要清楚地看到,全國本科以上層次的高等院校,共有1200所多,陝西省本科以上層次的高等院校是50多所。陝西娃如果認為出省上大學就是吃虧了,呵呵,這不就是為了一 小 片樹林放棄了整個大森林?

同時,更要清楚地看到,陝西省的大學在最近二十年中的發展比較滯後。陝西高校領頭羊是西安交通大學,C9聯盟成員高校之一。在上個世紀,西安交通大學的實力排名,穩穩地進入全國前10名,如今西安交通大學在全國的排名,根本進不了前10了,只能在第15名左右。西北工業大學實力強但是軍工背景也強,非常低調排名不高。 西北農林 科技 大學在985工程大學排名墊底,現在已經不如211中的華中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的表現也比較萎靡,西北大學算是一般。空軍軍醫大學不在乎什麼排名,也是比較低調。只有西安電子 科技 大學在最近幾年隨著電子信息類專業升溫,聲望名氣和影響力越來越高。前面提到的其他幾所雙非院校,在最近幾年的發展也沒有多少亮點,總體表現也比較一般。所以,陝西省高校中,雖然著名大學比較多,但是整體的發展勢頭不好,已經有了走下坡路趨勢。這是一個必須要正視的問題,只有正確面對問題,才能去解決問題。在網上噴來噴去,啥用沒有的。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陝西省的經濟最近幾年發展一般,經濟發展的龍頭城市都在東部沿海地區。發展速度快的大學,也在東部沿海地區。全國經濟欠發達的省區的孩子,最好去東部沿海地區去讀大學,感受一下沿海地區的經濟氛圍,學一學人家的先進理念,不管你以後回不回家鄉,都不是壞事。從這個角度,陝西娃最好離開陝西上大學,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發達地區去。陝西娃到外省讀大學就吃虧了?這種觀念簡直要笑死人。

陝西高教發達,那麼陝西考生靠外省大學吃虧不吃虧?

這個問法很有意思,好像陝西考生放著211.985不上,跑外省去上普通院校一樣。這看來還是不夠了解情況。
陝西高校情況
陝西省是一個著名的高教強省,目前有3個985:

8個211:

另外陝西的其他非211實力也非常強,比如 建築老八校的西安建築 科技 大學 、 水利行業聞名的西安理工大學 、 兵器強校西安工業大學 ,、 輕工業唯一重點大學陝西 科技 大學 、以及 西安外國語大學、 西安 科技 大學、 西安美術學院、西安郵電大學等 一批在全國有較強影響力的雙非大學。

另外西安的軍事院校數量僅次於北京,全國第二,也是非常值得報考的。
陝西高考情況
陝西省雖然名校眾多,但是總歸是 僧多粥少,不可能都考上重點大學,甚至都考上本科院校。

2018年陝西省報名人數共計31.9萬人。 2019年報考人數為32.5萬 ,陝西高考人數是不多,和河南廣東沒法比,但是這個人數也是很多的。

高校再多。也滿足不了所有人上重點大學的決心, 陝西上985的比例是1.88%,上211的比例為5.67%。這說明,任何省份上大學都容易,但是上211/985院校都不容易。盡然不容易,116所211院校,陝西才8所,絕對大多數還是在省外的嘛。
去外省還是本省上大學 ?
任何第一個省份,註定了,上重點大學的大部分人都得去外省,能上本省的重點比較是少數, 同等水平情況下,本省的重點高校分數會低一點,而北京上海的高校分數會高 一點,邊疆211分數基本最低。

綜合考慮,一般考生根據往年錄取名次分數報名,基本上不會出現大的差錯。我個人建議,同等條件下,那個性價比高,就選誰,不要刻意去省外上大學 ,也不要學北京上海江蘇人,擰上本地非211,也不去外省985,更不要學河南,寧上外省非211也不上本省211,這都是一個極端行為。

比如本省能考上西安交通大學,基本可以上華中 科技 大學,上電子 科技 大學,東南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能去外省看看,會增加非常多的見識,不要拘泥於一地。多學學東北沿海的思維,會很有幫助的。

北京上海的高校分數高,但是去了北京上海高校讀書,的確見識不一般,

目前看陝西的高校整體處於下滑階段,多去深圳廣州發達地區學習學習,會很有幫助的,比如西交大如果分數足夠高,就去哈工大深圳,學的東西絕對不一樣。

老鐵們,你覺得我說的怎麼樣?

我陝西的,兒子高考分數出來填志願的時候,就曾猶豫過不知填外省的還是本省的,但是兒子的分數在陝西也可以上211,最後報的志願全是本省的,我記得當時還沒報夠,後來上了長安大學。學校離家很近,一個小時就到了。

孩子的同學我的同事朋友的孩子也大多在西安上學,除非考的特別好的可以上北京上海名牌大學另當別論。

至於去外省吃虧不,我不知道,但學校給本省的考生名額多 ,估計分數線會比外省同檔次的學校的分數線低吧!

陝西省高校資源的確豐富, 有8所211,其中三所985。211大學數量在全國排名第四位,實力的確比較強大。陝西省的考生出去上大學會不會吃虧,我覺得這還是要看上哪所大學吧。再說怎麼就算吃虧呢?在本省上大學離家近,人脈資源豐富,這是一個有利的條件,可是到外省上大學,大學平台可能更高,機遇更多或者雖然大學不如本省好,但是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在本省還是外省上大學既涉及到地域因素,也涉及到學科和專業因素,二者各有利弊,無所謂吃虧不吃虧,這看考生更注重什麼。

陝西省高校資源的確豐富,最好的是西安交通大學,其次是西北工業大學。這兩所大學在全國985大學中都屬於佼佼者。但是這也是相對來說的,如果和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復旦、浙大相比,恐怕還是稍遜一籌吧。如果到外省去上這些大學,不知道這算不算吃虧?即便不是去上這些大學,比如去四川大學就讀口腔醫學、去電子 科技 大學就讀信息技術、去西南 財經 大學就讀金融、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就讀大氣科學、去對外經貿大學學經濟學、去武漢理工大學學材料、去南京理工大學就讀兵器科學與技術等等,不知道這算不算吃虧?

選大學需要參考很多因素,除了地域之外,還有學科和專業優勢。如果本省有985、211大學去其他省讀大學就叫吃虧的話,那麼沒有985大學的省份,豈不是都在佔便宜?這個結論有人認可嗎?

所以陝西省的考生是真有福分,如果想不出門確實可以在本省讀985、211,如果想學更好的學科或者是想增長見識,那也可以考到外省去,我覺得這的確是比較佔便宜的事情,但是也不意味著你到外省去讀大學就算是吃虧呀!

陝西比較好的大學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學校,陝西的考生考外省的大學虧不虧這要看考生具體考了多少分!

對於高分考生,西交大雖然很好,但並不是國內最好的,為了留在本省去西交大才是最虧的。 如果可以去清華北大等更好的學校,從自身發展的角度,果斷去外省。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其它省份。有些省份連個985都沒有,學生當然往外跑。

對於低分考生,當然也有想留在陝西省的,但是實力不允許呀。 北京教育夠發達了吧,但每一個北京考生都能留在北京嗎?並沒有吧,每年仍舊有許多考生考入其它省份。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喜歡成都的可能會想去川大,電子科大;喜歡西安更願意留在西交或西工大。有些人就想去北京,哪怕去個差點的學校都不介意,這因人而異。 我個人而言就喜歡去不同的地方轉轉,高中在一個省,大學去了外省,考研三跨又去了另一個省。等工作也許又換了一個地方,這都說不準。

陝西省教育發達這話沒錯。但不管怎麼說,陝西還是吃了地理位置的虧。每年畢業大量的學生,但好多都流向了外地。西北五省中包括蘭州大學都受制於此。

可以輕松上本地名校,為啥要費力上外地普通高校?這腦子…

陝西是高教重地,可以做個比較:

陝西人口3800萬,3所985,5所211,8所雙一流。

重慶人口3200萬,1所985,1所211,2所雙一流。

河南人口上億,沒有985,1所211,2所雙一流。

……

可見,陝西高校數量和質量,高出周邊地區幾倍的差距。

意味著陝西考生可以以更低的分數,上更好的本地高校。

如果考省外,你要跟全國競爭,付出的努力更大,但回報更低。

上名校的好處:

1.就業單位。

許多央企、國企、名企、機關事業單位,ZY直屬機構,招人都首先到985,其次是211去招,一般的普通高校根本沒機會。

在發達地區的普通高校畢業生,競聘一般單位時,的確有地利優勢。但對於上面說的搶手單位,可能性有,不大。

2.大城市落戶。

上海市的落戶要求是:985高校,及上海本地211。

作為陝西考生,可能考省內985,跟考上海211,難度差不多。

也就是說,如果你能考上陝西的985,即便今後去上海發展,也並不受啥影響。

如果考不上本地985,那也跟上海普通高校一樣,都落不了戶,也沒啥損失。

3.考研。

名校里有大把的自主招生、保送名額。即便通過考試進入,985、211背景,面試時也可以加分不少,這對你考研成功大有裨益。

至於其他什麼開闊眼界之類的反對意見,聽聽就好了——大學生也是學生,最重要的還是讀書,哪有什麼眼界可以開?

把知識學到手,名校畢業證捏上,還怕沒機會開眼界?

陝西教育發達,如果陝西的考生到外省去上大學,吃虧不吃虧,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要辯證的回答。

陝西省的考生,如果到經濟比較發達的沿海城市;到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去讀書,肯定是不吃虧的,因為雖然地域遙遠,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和親人,但是能夠轉變考生的思維和理念,拓寬考生的視野,增長見識,還能為考生今後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條件,提供更多的機會,所以,也是非常值得的。

另一個方面,考生如果能夠用同樣的高考成績在外省去上一所211工程大學,985工程大學,而在陝西省只能上一所雙非大學,也是非常值得的。這就是在填報高考志願的過程中,用"地域換院校"的一種填報技巧。因為我雖然遠離家鄉,但是我院校的層次要比陝西的院校高很多,在以後就業和研究生招生方面具有絕對的優勢。譬如說,同樣的高考成績在陝西智能上西安建築 科技 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郵電大學,可以到外省去上延邊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新疆大學,西藏大學,石河子大學,青海大學,內蒙古大學,遼寧大學,安徽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211工程大學又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陝西省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雖然眾多,現在擁有八所雙一流建設大學,高等教育的水平和實力比較強大,但是如果能夠用同樣的高考成績到外省去上更高級別更高層次的院校,還是非常值得的。

陝西高等教育情況

陝西是一個名校眾多的省份,陝西總共有三所985高校、8所211工程大學,這樣的數量在全國來說也是很厲害的。從985高校數量角度來看的話,陝西省的985高校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 科技 大學這三所;其他省份的985高校中,北京市總共有7所985高校,上海市總共有三所985高校、湖南省總共有三所985高校、江蘇省總共有兩所985高校、湖北省總共有兩所985高校。從211工程大學的角度來看的話,陝西總共有8所211工程大學,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 科技 大學、西北大學、西安電子 科技 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長安大學、空軍軍醫大學;其他省份的211大學中,北京市、上海市的211工程大學數量是最多的,接下來是江蘇省總共有11所211工程大學,然後是湖北省有7所。從這些優秀高校的榜單中,可以看得出,陝西省的優秀高校是排在中國各個省份第二序列的,與江蘇省、湖北省整體實力差不多。

陝西省除了這些98521工程大學之外,還有像陝西 科技 大學、西安 科技 大學、西安建築 科技 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石油大學、延安大學、陝西中醫葯大學、西安 財經 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安郵電大學等優秀高校。

自己的感受

我是在2008年參加的高考,那一年也是陰差陽錯的從陝西考到了位於廣西首府南寧市的廣西大學。在我填報志願的時候也是渾渾噩噩的,對院校專業方面的了解都不是很深刻,當時只想著填報一所遠遠的大學,所以一本志願填報的是廣西大學和海南大學,就這樣我成功的以 545分的成績考入了廣西大學,當年陝西省的一本理科分數線是527分。我查過2008年的時候各個高校在陝西省的錄取分數情況,當時陝西省的很多高校對本省考生的錄取分數線都是比較低的,像我當年的這個分數,其實還可以去上更好的高校,比如說西北農林 科技 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長安大學這些高校,而這些高校的綜合實力都是要比廣西大學強的。所以當時了解到這個情況以後,就覺得我填報了外省的廣西大學反而有點吃虧。

我覺得這樣的情況主要出現在與廣西這種高等教育發展不太好的省份之間的對比。廣西的高等教育發展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僅有一所211工程大學廣西大學,另外還有一些不錯的本科高校,比如說廣西師范大學、桂林電子 科技 大學、桂林理工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醫科大學等高校;總體上來講的話,廣西的這些高校總體實力要和陝西省的高校實力差距太多。所以對於陝西省的中等水平考生來說,填報像廣西這種高等教育發展情況不太好的省份高校的話,就有一點點吃虧。

『柒』 南京理工大學 自主招生 有了嗎報名表在哪

大學自主招生簡章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審批 要到11月中下旬公布,一般12月報名,請關注大學本科招生網站。申請後,通過大學初審的一般在2月參加理論考試,成績符合要求的會參加面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 選擇二三所大學申請

高校自主招生評價標準的相似點

一、所在中學要求
屬於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根據高校對中學的要求,可預估自己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每所中學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還是相差較大的,因此,一個學生在哪一所學校求學,是省重點、地區重點,還是一般學校,一定程度決定外界對你的整體素質的評價。由於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參加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學生主要集中在省重點和地區重點中學。屬於普通中學學生的機會不多,這是現在的客觀現實。
自主招生高校對學生所在中學的要求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有的學校實行學校推薦制或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目前這些學校只把推薦名額給一些好的中學;二是有的高校對申請者實行篩選,會對學校層次和學生成績排名提出建議要求等。根據高校的這種要求,同學們也可評估自己參加自主招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的可能性。

二、學業成績要求
在自主招生體系裡,學習成績很重要,不要誤以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學問,自主招生還要看學習成績嗎?你們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時,通常會要求學生提供中學平時成績,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試的成績,不僅有絕對分數,還要有你在這個班級或者整個年級里的排名,因為這樣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學習能力。
大學會以學生的排名來看他的學習能力是否達到學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學提出,申請者最好是市示範性高中的前50名,區重點的前20名,普通中學的前3名等。在學校審閱學生的材料時,會根據這所學校的總體情況和學生的成績排名,考察學生的學業。比如,如果某所中學往年考進某大學的學生,學業成績位列這所中校的前50%,那麼,大學在篩選學生時,就可能會參照這一標准,成績在這所中學50%左右者,入圍這所大學的筆試的希望就很大。

三、競賽獲獎要求
競賽又分為兩類。一類是硬性競賽,也可稱為學科競賽。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學生提出了五大類學科競賽成績的要求。所謂五大類學科競賽,就是數學、物理、化學、信息科學、生物科學的全國競賽。這與教育部對保送生資格界定所要求的學科競賽成績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對低一些,比如獲得全國三等獎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獎。
另一類是軟性競賽,也可稱為非學科綜合能力競賽,比如創新大賽、創業大賽、才藝競賽、辯論賽、演講賽、技能大賽等。這些競賽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學的綜合素質情況,也受到高校的重視。

開展自主招生的大學:
北京(19所) 上海(9所) 湖北(7所) 江蘇(10所) 陝西(5所) 四川(4所) 浙江(1所)
山東(3所) 遼寧(3所) 湖南(2所) 安徽(2所) 廣東(2所) 重慶(2所) 甘肅(1所)
黑龍江(2所) 天津(2所) 吉林(2所) 貴州(1所) 福建(1所) 雲南(1所) 廣西(1所)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東北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浙江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廈門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武漢大學 中南財政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地大(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中山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重慶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農林科大 西安電子科大 西北工業大學 蘭州大學 北航
華中農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石大(北京) 東華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西南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長安大學 吉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蘇州大學 石大(華東)
中國傳媒大學 北京語言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 南航

* 以下院校只在本省實行自主選拔錄取
南京郵電大學 上海大學 雲南大學 貴州大學 三峽大學 武漢紡織大學 武漢工業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江蘇大學、揚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近兩年來自主招生的熱度不斷上升,考生家長大都奔著自主招生「實惠」去的。但是,自主招生也會牽扯學生不少的時間和精力,每年都會有一些學生同時報考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開車熬夜備考,1、2月份又奔波於各高校「趕場」測試,學生正常的復習節奏被打亂了。除此之外,自主招生也會給一些學生心理和情緒上帶來影響,造成學生浮躁,甚至出現一種假象:覺得自己報名申請了,就好像拿到了「優惠」;也有的獲得了高校的降分優惠後,學習開始鬆懈;測試沒通過的學生,自信心受到打擊等等。每件事物都是有利也有弊的。正如網名「山裡人」這位過來考爸發出的感慨那樣:「自主招生來臨前大家都是滿腔熱情,但事實上最後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自主招生就是個夢,哪怕你平時很優秀,哪怕你的成績足夠進入你所報自招的大學。從結局來看,拿到加分的往往是遠遠超出所報學校水平的學生、部分藝特體特生、絕小部分特殊情況生。如果你充分認識到這點,你選擇好准備夠一夠、穩一穩、保一保三所學校高興地去重在參與,至於加分的事,那就隨著你的努力與運氣去吧。反正那麼多的同學沒有加分也照樣進了想進的大學。最為關鍵的是,千萬別因為自主招生而影響你正常復習的腳步,這個說起來容易,做到還是有難度的……」

熱點內容
四川農業大學申請考核博士 發布:2025-10-20 08:58:11 瀏覽:981
福田雷沃重工本科生待遇怎麼樣 發布:2025-10-20 08:53:49 瀏覽:575
華為要本科生嗎 發布:2025-10-20 08:25:41 瀏覽:550
2008年青島本科生工資 發布:2025-10-20 08:04:24 瀏覽:444
東北大學藝術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8:35 瀏覽:299
我的大學生活txt 發布:2025-10-20 07:35:28 瀏覽:25
人民大學外語系考研 發布:2025-10-20 07:31:12 瀏覽:894
上海交通大學考研輔導班 發布:2025-10-20 07:24:54 瀏覽:420
華中農業大學細胞生物學考研群 發布:2025-10-20 07:09:36 瀏覽:558
南京大學2016考研線 發布:2025-10-20 06:43:1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