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校區大學
Ⅰ 廣州花都區八大高校分別是那些
廣州花都區八大高校是:
廣東培正學院
廣東行政職業學院
華南建設學院西院
廣東交通職業學院(北院)
培正商學院
廣州工商學院(花都校區)
廣州大學技術學院(花都校區 )
華南理工大學的汽車學院
Ⅱ 山東大學幾個校區都分別是什麼校區
截止2020年,山東大學有8個校區:中心校區、洪家樓校區、趵突泉校區、千佛山校區、軟體園校區、興隆山校區均位於濟南,另有兩個校區分別位於青島、威海。
1、山東大學中心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城區山大南路27號。目前,該校區是山大體量最大的一個校區,包括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歷史文化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泰山學堂、儒學高等研究院(文史哲研究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列教學部)、外國語學院。
2、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城區洪家樓街道洪家樓5號,目前包括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法學院共三個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和物理學院已搬遷到山大新校區)。
3、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下區文化西路44,始建於1911年,現為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部(包括山東大學醫學院、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山東大學口腔醫學院、山東大學葯學院、山東大學護理學院、山東大學醫葯衛生管理學院)所在地。
4、山東大學千佛山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下區經十路17923號,工科是該校區的主要特色學科,其中在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5、山東大學軟體園校區:
位於濟南市歷下區舜華路中段1500號,該校區主要由山東大學微電子學院,軟體學院兩院組成,因學院坐落於著名的齊魯軟體園附近而得名。
6、山東大學興隆山校區:
位於濟南市市中區二環東路12550號,是山東大學在濟南市的六個校園中面積最大的校園,是工科學院的大一大二大三同學和經濟、管理科大一同學的棲息地。
7、山東大學威海校區:
位於威海市環翠區文化西路180號,創建於1984年,是山東大學與威海市政府聯合共建的多學科、開放式、綜合性大學校區。現有11個學院和1個教學部,46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藝術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理學、工學和醫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8、山東大學青島校區:
位於青島市即墨區濱海公路72號,於2016年9月24日正式開學,包括了海洋學院、財富管理學院、微電子學院、德國學院、山東大學國際創新轉化學院、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青島研究院。

(2)八大校區大學擴展閱讀:
各個校區的專業都是一樣的。整個山東大學的專業:117個。按照招生專業分類歷史學、考古學、預防醫學(預防醫學方向)、臨床醫學、臨床醫學(七年制)、口腔醫學、護理學、環境科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力學、數字媒體技術、電子商務、文化產業管理、法學、社會學、社會工作、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Ⅲ 「碎語雜記」大學那些事兒18——八大學院
最早聽到八大學院這個詞,還是剛考上大學的時候。
聽說我要去讀書的學校是某某工業大學,一位外號或中萬事通的本家大叔說,你這算什麼大學,人家北京八大學院才是真正的大學。
有些郁悶。
後來查了查,還真有八大學院。八大學院是真正的大學,我讀的那個也是真正的大學,不如八大學院厲害而已。
所謂的八大學院,指的是1952年前後國家在北京西北郊統一集中建設的8所高校,分別是地質學院、航空學院、礦業學院、石油學院、鋼鐵學院、農機學院、林學院和醫學院。
八大學院之所以稱之為八大學院,一個是同一時期建的,另一個則是建在同一個地塊,時間、地點相對集中,就有了這么一個稱謂。並不像我本家讀書認為的那樣,是北京最好的八家大學,雖然也很好。
八大學院的建設背景當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國民經濟迫切需要盡快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大量需要理工科專業技術人才,國家決定學習蘇聯,對全國高等教育體系進行調整,建設一批專業學院。
1952年,國家在當時的北京西北郊建設了「學院區」,後在學院區從南到北修建了一條學院路,將八大學院分為兩部分,東西各四,東側4所從南到北依次是北京醫學院、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石油學院、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西側4所從南到北依次是北京航空學院、北京地質學院、北京礦業學院、北京林學院。
同全國其他高校一樣,八大學院也經歷了風風雨雨。上世紀60年代末有五所於還奉命疏散外地,遷離了原址;之後經歷回遷、更名、分拆、合並的等階段,有三所學校分拆為北京外地兩所旅鄭學校,兩所學校與其他高校合並,獨立存在的學校,都發展了成本系統本行業的頂級學校。
八大學院的現狀大致如下:北京航空學院更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鋼鐵學院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學院外遷回遷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北京石油學院外遷山東東營,現發展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兩所學校;北京地質學院外遷湖北武漢,現發展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兩所學校;北京礦業學院學院外遷四川後遷徐州,現發展為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兩所學校;北京醫學院與北京大學合並成為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外遷回遷後則與北京農業大學合作組建為中國農業大學。
發展的都挺好,當然最好的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農林地礦油,包括鋼鐵,也很好,到底不如航空航天高大上。
一些學校的概況簡介等校史材料中,往往說學校溯源於一九幾幾年的某某學校,嚴格意義上說,除北京礦業學院外,其他七大院校都是整合某所或某幾所大學的相關系科資源新組建的學校,真正作為學校存在,應該從1952年開始。
八大學院大致情況如下: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原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建院並更名為北京醫學院,直屬中央衛生部領導,1959年被確定為全國十六所重點院校之一;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1996年通過了國家首批「211工程」建設項目的論證,2000年與北京大學正式合並,更名為北京大學醫學部。
北大醫學部現設有5個學院,6家直屬附屬醫院、4家共建附屬醫院和15家教學醫院,現有8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一級學科點,77個二級學科點),9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一級學科點,81個二級學科點),9個博士後流動站;有在校學生959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947人、碩士研究生2663人;博士後在站人數444人。
北大醫學部有高級職稱2835人,兩院(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16人,「973」計劃和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8人,博士生導師63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2人。
原北京鋼鐵學院1952年由原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唐山鐵道學院、山西大學、北京工業學院、西北工學院等高校的部分系科整合組建而成,是新中國建立的第一所拆團頌鋼鐵工業高等學府,初名北京鋼鐵工業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鋼鐵學院,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學校,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1988年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
學校佔地約80.39萬平方米,校舍建築總面積94.11萬平方米,現有1個國家科學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1個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現有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另有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5個本科專業,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冶金工程、科學技術史獲評A+,材料科學與工程獲評A。
截至2021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2.6萬餘人,其中本科生13853人,碩士生8610人,博士生3981人。
學校教職工總數3399人,其中正高級職稱64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雙聘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0人(雙聘5人),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3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3人,在站博士後386人。
北京科技大學是211工程建設學校,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學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
原北京石油學院是1953年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的,是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校,隸屬燃料工業部,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69年外遷至勝利油田所在地——山東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81年在北京石油學院原校址內成立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格局。1997年成為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2000年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劃歸教育部。2005年(?)石油大學(華東)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大學(北京)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由原北京石油學院裂變出的兩所石油大學都是211工程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
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是1952年由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繫與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中央農業部機耕學校合並組建而成,1953年平原農學院並入,學校正式更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54年學校改由教育部領導,1957年屬農業部領導,1960年被列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一,1965年學校改屬八機部領導。
1970年外遷重慶市,1971年更名為四川農業機械學院,1972年更名為重慶農業機械學院;1973再遷河北邢台建校,更名為華北農業機械化學院;1979年回遷北京原址,復名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歸屬農業機械部,1982年改屬農牧漁業部。1985年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與北京農業大學合並組建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為985工程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管高校(民間俗稱副部級高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並組建,1959年學校被國家指定為全國重點高校,1988年4月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校佔地面積3000多畝,總建築面積170餘萬平方米;學校下有35個二級學院;有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本科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A類學科;其中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為A+學科。有74個本科專業,2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工程學、材料科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社會科學總論六個學科領域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前1%,工程學、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1‰,有全日制在校生37000餘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747人,碩士研究生10142人
學校教職工總數達到4266人,其中專任教師2368人,72.5%的專任教師具有高級職稱,86.64%具有博士學位,兩院院士26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9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65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為985工程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中管高校(民間俗稱副部級高校)。
原北京地質學院是1952年整合北京大學地質學系、清華大學地學系、天津大學地質工程系和唐山鐵道學院采礦系地質組以及西北大學地質系合並成立的。1960年被確定為64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1970年遷往湖北江陵縣更名為湖北地質學院,197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更名為武漢地質學院,1978年在原北京舊校址設立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6年批准學校試辦研究生院,1987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北京兩地辦學。1997列為國家211工程高校,2000年由國土資源部劃歸教育部管理,2005年武漢、北京兩地獨立辦學,分別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由原北京地質學院裂變出的兩所地質大學都是211工程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
與其他七所院校相比,原北京礦業學院前身多少有點復雜。學校起源於由英國福公司1909年創辦的焦作路礦學堂。1931年為私立焦作工學院。1938年西遷陝西與東北大學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北洋大學工學院聯合組建國立西北工學院。抗戰勝利,先後在河南、蘇州等地辦學,幾經輾轉,1949年遷回焦作原址,劃歸燃料工業部領導。1950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學院,1951年從焦作搬遷至天津辦學。1952年北洋大學、唐山交大、清華大學的采礦系調整到中國礦業學院。1953年遷至北京,改稱北京礦業學院,正式成為「八大學院」之一。
文革中,學校外遷至四川省合川縣,更名為四川礦業學院。1978年,學校開始搬遷至江蘇徐州辦學,恢復中國礦業學院校名,並在北京學院路原址設立中國礦業學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更名為中國礦業大學,1997年北京研究生部改設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1998年劃歸國家煤炭工業局管理。2000年學校又整體劃轉教育部直屬管理。2003年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命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成為兩個相互獨立的辦學實體。
由原北京礦業學院裂變出的兩所礦業大學都是211工程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
北京林業學院是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由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與河北農學院森林系合並成立。1956年北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和清華大學建築系部分並入北京林學院。1960年被確定64所重點高等院校之一。
1969年外遷雲南,學院北京原址分別被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等單位佔用,名為搬遷,實為解散,後經國務院過問北京林業大學免於撤銷,於1970年集中麗江,更名為麗江林學院,後轉遷至下關市,並再次更名為雲南林業學院。1973年搬遷至昆明市安寧縣,雲南農業大學林學系並入雲南林業學院。1979年返京復校,復名北京林學院,收回部分原有土地。1981年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更名為北京林業大學。2000年由林業部劃歸教育部管理。
學校現有17個學院,65個本科專業及方向,2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6個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個博士後流動站。在校生25276人,其中本科生13693人,研究生6712人,各類繼續教育學生4871人。
北京林業大學是211工程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直屬高校。
資料整理自網路,相關院校更為詳盡信息,請自行登錄學校官網查詢。
錯誤之處,懇請網友留言指正。
